2020,樓市有可能出現的六個小趨勢

算算時間,還有一個多月就快跨年了。按往常邏輯,差不多也快到該做2019年總結的時候了。

從過去窺見某種未來未必沒有效果,但這裡我先和各位普及一個詞,“慢變量”。簡言之,有些我們不常接觸,但卻對未來趨勢本質影戲的隱性變量,好比無風不起浪,看著是風,但如果思考更深一步,你會發現驅動的根本還是太陽月亮。就像我們都知道城市化還有10%的增量空間,樓市起碼還能蹦躂十年,但是沒人談論每1%的慢變量,是被哪些能量包裹。所以,我今天想和各位聊聊我的洞察,那每1%數據變動中,正在發生的小趨勢。

具體來說,我總結為,六個

01 去中心化城市加速崛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一些城市,好比一線的深圳,二線的蘇州,三四線的南通,都在目前趨冷的樓市週期,在各自城市圈層中,進行了一場“逆生長”。
當然我們可以找出各種維度解釋,深圳搶人啊,蘇州限價啊,南通地鐵啊,但想要逆風跳舞,總是差點意思。
而把這些城市的底層給捋了一遍後,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歸納,這些城市都完成了

多核佈局
也就是說,這些城市很早就完成去中心化,那你會說,不是強中心城市應該在這高強度城市競爭更有優勢嗎?
聽上去也不錯,但是本質上就是把城市資源攥成了一個拳頭,而不是把資源像手掌一樣攤開
這種模式在城市化前期一定是最高效的,因為能集中力量辦大事嘛,但如果城市化深度期,瓶頸也很明顯。
而去中心的城市熬過發育期的好處就來了,地段平權,房價燙平內部流通性也能變得非常充裕,城市對週期抗性還蠻高
最重要的是,比拼後期體力的城市化,能釋放擴張餘力,還是多核城市。
好比到了後來,多核手機總比單核手機運行的快點。

02 調控開始微操

三魚除了愛好買房,還有個小小的愛好,電子遊戲。而遊戲圈一直有個掌握話語權制高點的存在,暴雪。


暴雪為什麼能對遊戲行業有這麼大影響力,因為暴雪打造遊戲規則是非常細膩,這造成結果就是,普通玩家和高玩最大壁壘,就是微操作
我給大家整理下最近調控路徑,上海臨港定向放鬆人才限購,南京六合大專不再限購,天津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外地人定向放寬,海南三亞隨後也跟著放鬆。
如果以前調控用大開大合的重劍的話,那麼現在的調控講究的就是精細切割的手術刀。
在軍事上有個術語,叫“外科手術式的打擊”,對精準目標精準命中。一方面,“房住不炒”已經是明確的政策箱體,留給各大城市的操盤空間確實不多。
但更關鍵的是,沒有了狂飆突進的初級城市化,下一步每一個城市的擴張一定會進入一種相對緩坡的階段。未來各種城市的操作主要發力點,集中在城市深度發育和打補丁
換句話說,原先內部發展不行的板塊,要想辦法拉你起來,那些過氣的板塊,能不能再找回一次青春。
城市間的微操作,大概率會貫穿接下往後整個樓市餘生。

03縣城開始出現二手房中介

接著來聊聊縣城,作為從一個從小鎮走出來的青年,對自己家鄉多少都會有點關注。二手房我老家作為一個四線都算不上的縣城,在以前的認知裡,一直都是一個只有新房市場,沒有二手房交易概念的地方。
因為大家沒什麼地段的想法,都是幾條主軸街道就能走完了,也談不上什麼改善,一套房子真的能住一輩子,也沒什麼二手房交易中介門店了。
而事實上,作為地產人國內我去過的縣城也不算少,因為沒有二手房流通,沒有二手房交易中介門店也算個普遍現象。
本來大概率上,就會這麼歲月靜好下去了,結果也沒逃過這兩年的棚改浪潮。
但很快棚改過去了,房價也停了。不過我卻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現象,二手房的中介開始出現了,而且看著還挺正規,還不算很野生。
我和其中最大的一家的創始人聊了下,得到答案很有趣。因為縣城以前沒有什麼房地產概念,但是這兩年的棚改給到市場很好教育作用,財富效應實在太好。


對於產業通常單一,吃政治資源飯的縣城人民來說,突然發現原來樓市是這麼好財富盒子,當新房都不夠時候,二手房就必須要出現了。
而與此同時,集團軍開始入侵了,碧桂園第一個來吃了螃蟹,雖然在處於一二線鄙視鏈的下游,但是這裡碧桂園第一次教會人們好房子的定義是要帶會所,有人車分流的。
不是縣城沒有購買力,只是沒有合適產品來填充市場,縣城樓市生態被徹底激活。
最近我有朋友想買恆大開在老家的一個文旅項目,我問他為什麼想買,他說因為他們鎮上土豪圈已經包圓了220套。
最後,我問了下那位二手房創始人,去年的收穫怎麼樣,“300套吧”。
有時候,我真的不知道,縣城的樓市是剛剛開始,還是註定衰落

04改善當道,消滅兩房

之前和大家一直在分享一個觀點,在上海,輕易不要買兩房了
而為什麼會有這麼一次洞察,是因為最近在上海看盤密度蠻高,看過上海最新入市的項目越多卻發現,上海的開發商越來越不喜歡做兩房。


他們願意主推給客戶,基本都是三房
看著很反上海的上車邏輯對不對,然而我們真的去切入市場就會發現這個事情是完全合理的。
首先,上海新房產品經歷了起碼四代的升級,已經輕易的能在目前主流二房的價格區間裡,拿出三房的產品。
接著,市場也在變化,跟著人口紅利一起消失,還是在變老的80,90後,也意味著,這批購房主力買房必須需要進入家族化模式。
在高房價和城市房票變得比房子更寶貴年代裡,誰能夠提供最高性價比的“一站式家庭空間解決方案”,誰就能吃進更多市場份額。
所以,輕易不要買兩房,因為未來,這個模塊的接盤俠沒有以前多了。

05沒有暴擊

一位以前很擅長拉槓桿玩極限,只囤不賣的投資客告訴我,他開始出清他手上1/3的房源了。
背後邏輯也不復雜,背了這麼多年的高槓杆,還放棄高生活品質,但現在,以前那套多少有點不適合了。


之前吧,所有高槓杆的風險,都是會在樓市的財富暴擊下灰飛煙滅,但是現在,所有暴擊的念頭都反而被打的灰飛煙滅
16年跟投上海的2套房,算算房貸和橫盤效應,基本都虧了,更重要是,博暴擊的打法,真的開始威脅到他現金流了。
“是玩真的”,“我是說不讓炒房”,他在擼串時候這麼和說。
“但我覺得更要緊的是,房價衝的太猛,太補,得緩緩,不然大家都沒得玩了。”
我也問他,房子賣了這些現金去幹嘛,他說他不是賣房子,而是資產盤整。
我是換成更好的地段或者房子,到我孫子輩都還能漲的那種。”

06超級壟斷

最後,寫一點關於我們行業的吧。
今天我們團隊有個話題討論挺火,關於為什麼好產品越來越少。其中有個說法很有意思,就是好產品本質就是燒錢,而當下行業開發成本非常高,中小開發商開始連地都拿不起,你能期待他能掏出多少錢和精力去打磨產品。


即便個別的驚鴻一瞥,也是個人老闆情懷之作,很難放到行業去批量復刻,所以,未來能做出好產品的主導權基本都握在規模化的大開發商手中。
而驅動這些開發商動機,似乎正在從一個好產品變成一份亮眼的財報,自然而然配套打法,自然就是高週轉。
看著我要寫點情懷,但我要說點現實。
如果我們剝離土地金融價值,單說造樓這件事,本質上就是做一個好商品,我們看到世界上當下所有好產品提供商,從美國,德國,日本的路徑幾乎一樣。
先跑馬圈地,再決定牌桌上還能剩下哪些玩家,最後這些賺夠錢的玩家,能給你奔馳,PS,蘋果這些讓你眼前一亮的產品。
我們可以大聲疾呼行業可以慢一點,但行業要做的其實是快一點。
在全國還有10萬家開發商,頭部前五開發商還沒佔比超過30%情況,大家想的事情其實只有一件,怎麼能讓我在逃命奔跑的賽道上,停下陪你一起品紅酒
說實話,過度競爭激烈的市場,大家想的一定只是,活下去。
這點上,雖然行業零星併購重組沒斷過,但是不夠快,所以與其是一種趨勢,但不如說是我的一種期待。

07

和大家聊了這麼多,看了好像零零散散,但是我希望大家能真正意識到,我們真的走完了簡單粗暴的城市化過程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是一條看似已成定局,但是其實到處暗流樓市後半場。
這裡,我希望各位只要牢記一點,未來樓市,不做錯,比追求做對更重要

以上為正文,來自三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