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尼步枪和空心方阵可以终结蒙古骑兵吗?

闪击伯爵2


1808年,在通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路上,几百名波兰枪骑兵攻打下了一个步兵师都打不下的西班牙炮兵阵地,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这也是他们最辉煌的时候。为了表彰他们的英勇,拿破仑1809年改编为近卫军波兰枪骑兵团。

到了1920年8月31日,以骑兵为主力的波军在卡莫罗战役中击败苏俄红军,歼灭苏军约4000人。

这是骑兵最后的辉煌了。但此时的骑兵同样也装备了热武器,比如卡宾枪和手雷。

而根据题主的描述,蒙元之际的蒙古骑兵是不可能战胜得了装备了米尼步枪和拿破仑炮的近代陆军,甚至题主还给近代陆军配备了少量的近代骑兵之一前提之下。

我们可以参考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八里桥之战,清满八旗步兵和蒙八旗骑兵与英法联军之战。这还是武器装备差别一百多年而已(步兵其实也装备有少量火器)。

再看蒙元之际的蒙古军,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蒙古军只有骑兵最强。这是因为铁木真成吉思汗这一妖孽战绩造成的误区。成吉思汗在攻伐西夏和金国的战争中,其实也组建了非骑兵部队。到蒙古第一次西征后,蒙古军中就已经装备了各种各族样式的武器装备,比如金国内部的弩炮、西域的回回炮,西夏的重骑兵铠甲,汉地的三菱箭镞等等。甚至是其军队组成已经不再是一支纯色的骑兵部队,还包涵了汉军、唐兀军(党项人)、阿速军(中亚人)、康里军(维族人)等等军队在内。

而这些部队在窝阔台和蒙哥汗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只是到了蒙元时期的忽必烈才确立其番号和王旗。

所以顺着题主的描述来看,蒙元之际的纯的蒙古骑兵,主要是窝阔台时期的“长子西征”时期的蒙古军。那么他们所要面对的敌人近代陆军,主要的方向是中亚、东欧平原区域,和中亚、西亚山区这两个地区。

铁木真的战术极其妖孽,所以没有被同化掉的蒙古骑兵是妖孽的存在。近代陆军首要打击的对象就是蒙古骑兵派遣的精骑,也就是侦察兵。

蒙古人派遣的精骑并非只是对前面道路及情况进行侦查,他们派遣的精骑是呈圆形的,连后方都派遣人员去侦查是否被围。而且并非是西欧近代骑兵的班性侦查形式,而是3-15人一组的“随意”性组合,同时又相互有一定联系,与平时围猎时呈现的进攻状态差不多。

第二战术多变性。没有城池之忧的蒙元之前的蒙古骑兵,是从来没有固定战术的。若是在草原上,双方遭遇,高度估计,蒙古军会用试探性的进攻来攻击装备有米尼步枪的步兵军团。失败后,他们会以极快的速度败退,若是近代陆军并没有任何追击行为之下,蒙古军统帅会集体开会研究试探性进攻时所见到的一切问题。

因为那么远距离就被击毙之下,高度怀疑,蒙古军统帅会选择夜袭或者是直接撤退,择机选择地点来伏击近代陆军。

这也是成吉思汗时期留下的战术之一,不会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贸然损失士兵和锐气。他们会选择像狼一样的潜伏,袭扰,引诱敌人出击,拉长战线,再攻击敌人最薄弱地点。

这也是现今很多学者研究的方向,为什么蒙古军能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之下,铁木真是怎么把散出去的军队,在最佳的时间节点上,再次聚集起来,并完美攻击到敌人最薄弱处。

所以题主所说直接终结掉蒙古骑兵时代,有些难,毕竟只有少量近代骑兵,大部分都是步兵。就好像是朱棣征伐蒙古时一样,几十万的军队出动,结果只能在草原打兔子,连蒙古人一根毛都没有捞到,就因为蒙古人不稀罕一城一地的习俗。‘

但如果是大决战或者是题主将他们困住了,也就是特定地点之下而发生的战斗,可以完全参考八里桥之战。全面击溃不算太难。

最后提示下,1287年,元世祖忽必烈讨平辽东叛王乃颜之乱时,用的并非是骑兵战术,而是后来明朝时期的战术,车阵加火炮。

还有可以看看1955年国产战争电影《宋景诗》。里面有空心方阵对战骑兵的影像,当年可是请苏联顾问一起研究过骑兵冲阵的


斐駺


这个问题比较搞笑,因为早在过期时代之前游牧民族就被各种吊打,因为在军事技术以及技战术方面,游牧民族相比于定居民族往往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游牧民族的人口和资源则永远是劣势。

自古以来,但凡是一个强盛的定居民族,对付游牧民族都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为定居民族有的是资源和人口陪游牧民族玩。你可以看看清朝是怎么玩蒙古的,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蒙古王公连个屁都不敢放,还只能捏着鼻子认大清皇帝当干爹,乖乖给干爹交保护费并给干爹提供仆从军。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谁让大清梗强势。

这是因为游牧民族的经济生产方式决定的,因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所以政治上是分散且松散的,无法形成中心化政权。而且游牧经济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因为一旦来了雪灾牲畜就会大批冻死。牲畜是游牧民族非常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因为牲畜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同时游牧民族的主食就是各种奶制品,牲畜一旦大量死亡,不仅无法交换商品,甚至连食品都无法得到保障。直至今天,雪灾仍然是牧民的噩梦。
同时,由于草原的人口承载能力有限,不可能养活太多的人口,根据苏联对外蒙古的人口普查数据,外蒙古蒙古人口只有五十多万,而加上内蒙古也不过两百多万,这还是建立在内蒙城市化程度比较高的基础上,如果内蒙城市化程度低,那么在之前,蒙古人口只能更少,甚至不足百万。

同样,在政治上游牧民族也无法形成合力,也就是建立不了一个强力的中央政府。因为经济生产的脆弱以及分散,以及各部为了争夺牧场的火并,注定了游牧民族无法形成一个中心化政权。即便是诸如匈奴、柔然、突厥这种草原强权,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政治联盟而已。
但是对于定居民族来说,不管是从事农业还是工商业,共同点都是有着稳定的经济产出,以及众多的人口,所以定居民族很容易凭借自身的体量优势压制游牧民族。不说外国,就以中国古典时代来说,游牧民族都很难取得优势地位,别说什么游牧民族如何如何,历史上哪个大帝国不是压着游牧民族打,即便是诸如明朝这种弱鸡都能让已经退化蒙古人无可奈何,只能拿明朝当提款机用。当然,至于所谓的游牧民族强大论调,不过是汉族人认为的将其抬高罢了,一部分是因为部分汉族人自古以来就有着一股游牧民族认同感,因为游牧民族政治上的分散使得游牧民族有更多的人身自由,再加上农牧分界线周边长期是胡汉杂处地区,所以很多汉族人受游牧民族影响较大,往往把游牧民族当做是兄弟民族,所以历史上很多北方汉族人天然就有着游牧民族认同。另一部分则是民族主义蛋白质,它们为了排斥少数民族往往通过夸大少数民族来夸大少数民族历史上给汉族造成的破坏,以渲染悲情气氛来达到排斥少数民族的目的,但是他们却选择性无视了历史上更多时期是汉族压着少数民族打。

所以,中国各个古典王朝都是用政治、经济和军事三条腿来对付游牧民族,因为游牧民族政治上的分散和经济上的脆弱,各个王朝都以政治上的封爵、经济上的扶持来招募游牧民族为自己服务,比如汉军当中就有相当数量的匈奴骑兵,没有他们帮忙就没有汉武帝那些注水武功;同样,要是没有蒙古骑兵帮忙,朱棣还真不可能叛乱成功;而且,唐朝骑兵几乎被突厥系骑兵垄断,而且安史之乱的时候往往突厥骑兵被打崩就会导致唐军全线崩溃,而且唐末突厥系的沙陀骑兵还成了唐朝的救火队。军事则是辅助手段,打完了之后立即辅以政治和经济的拉拢,也就是大棒加胡萝卜,历史上清朝就是这么玩蒙古的。
所以,草原游牧民族最终的结局,往往就是因为政治和经济的原因而重新洗牌,比如匈奴、柔然、突厥相继西迁,蒙古西征也带有西迁的意味,因为草原承载不了太多人口。

或者是内附,而且这往往是伴随西迁同时进行的,因为西迁和内附都是草原重新洗牌的结果之一。而且这些人属于优秀的兵源,是中原王朝的重要武装力量,但是两三代人之后由于社会主流的儒家思想以及小农经济,全部泯然众人。

而游牧民族的强大,往往建立在政治中心化的基础上,比如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而且由于游牧民族的开放性,其对先进的技术往往非常敏感,对于各个民族的优秀人才往往都尽可能纳入自己麾下。而这不是游牧民族的特点,而是少数民族的共同点,满洲的崛起同其吸纳汉人、朝鲜的工程技术和军事技术不无关系,同时还有大量非满洲出身的人才为满洲大汗服务,虽然满洲并不是游牧民族。

另外,少数民族的共同点就是全民皆兵,这有点类似于欧洲的公民兵制度,不管是蒙古还是满洲,其早期军事制度皆是如此,这意味着他们的管理层级简单,反而符合现代管理学降低管理层级以提高行政效率的观念,因此单位时间内可以整合更多的资源用于战争。

所以,游牧民族,或者说是少数民族的劣势非常明显,但是如果一旦少数民族完成政治中心化,那么少数民族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这才是少数民族崛起的根本。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机关枪诞生后,游牧民族就变得能歌善舞了……



JackZ捷


骑兵的作用不是去冲击敌方坚固的方阵,而是用来进行大踏步的16字运动战,是完成战略目标,而不是战术任务,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以袭击敌方后勤,和分散部队为目标,疲惫敌人,干扰敌人,伺机发动大规模歼灭战。


落日赖天边z


根本不需要进入19世纪末的线膛枪时代,17世纪 的火绳枪加长枪方阵就足够击败游牧骑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