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過萬?快遞員一天工作15小時,網友:看到工資表驚了

拆快遞,並非是現代人獨有的特權。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說的就是唐朝有個著名的收件人楊貴妃。

中國作為最早建立信息傳遞組織的國家之一,但當年快遞小哥卻只能為達官顯貴們服務。

到了明朝,才真正出現民營的快遞組織,這是一種受人錢財,憑功夫保護人身財產和安全的機構,只要有本事,女快遞員也能幹。

相比於古代稀少的快遞員,在電商趨勢的融合下,2018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500億件,全行業員工總數達300萬人;快遞企業日均服務達2.8億人次,相當於每天5個人中有1人在使用快遞服務。

早在2013年,馬雲就預言了這一切,他對員工說,一天1億的包裹的時代就要來臨。

到了2019年雙十一,快遞已經達到5.35億件。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快遞與網購的碰撞,是一段相愛相殺抱團成長的精彩商業故事,有產業突圍,有資本起舞,還有人的變遷。

月入過萬?快遞員一天工作15小時,網友:看到工資表驚了

大躍進

在《創京東》中有這樣一段描述,當年京東擴張到深圳時,需要建京東快遞的站點,他們找了當地的韻達站點,談好了條件,韻達站長說好,第二天站長帶著全體兄弟,把衣服一換,韻達消失,京東深圳站成立。

而這個條件就是京東願意給他們裝空調,當時的韻達站點連一臺電風扇都沒有。

月入過萬?快遞員一天工作15小時,網友:看到工資表驚了

作為物流行業的早期,野蠻生長,沒有人才培養氛圍,你爭我搶往往是常態。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快遞迎來了一個新生事物,雙十一,沒有人知道,這個節日所帶來的巨大能量。

2009年,是雙十一誕生的第一年。

雙十一的誕生,帶動了國內民營快遞業的“轉正”。之前舊版的郵政法規定:“信件和其他的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由郵政企業專營”,申通、韻達、順豐等民營公司還在灰色地帶遊蕩。

2009年10月1日,新版的郵政法正式頒佈,確立了民營快遞企業合法的身份,並對快遞行業進行了規範。從此,快遞業步入了正軌,開啟了順暢無阻的道路。

自2009年第一個雙十一開始,淘寶商城的物流訂單交易數量就好像滾雪球一樣,源源不斷的增多,僅僅是2009年,訂單數量就有二十六萬,當時的申通日均業務量就已經高達百萬。

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快遞企業成為了最大的受益體。

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匯通發揮加盟模式的優勢,迅速的佔領了全國的各個角落,搶佔市場,形成規模效應。同時,也形成了一套針對小包裹的完整體系。

月入過萬?快遞員一天工作15小時,網友:看到工資表驚了

挑戰

爆炸式增長的業務量給快遞企業帶來生機,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2010年雙十一,部分快遞網點就出現了快遞件來不及處理,導致“爆倉”的情況;2011年雙十一,全國各地出現大面積爆倉,引發了社會性關注。

2010年“雙十一”當天產生的包裹數量突破1000萬,人們驚訝於線上交易所爆發出的驚人力量,但這種力量反過來打了快遞公司一個措手不及。

月入過萬?快遞員一天工作15小時,網友:看到工資表驚了

包裹從各個網點湧入中轉中心,猶如洪水一般,進來的包裹又出不去,就導致新的把舊的覆蓋了,壓在下面,最後導致中轉倉爆倉。


據一位中通老員工回憶,直到2012年,中通在武漢只有一個分檢中心,員工加起來才四十多人,而且完全依靠人工操作,當雙十一的海量訂單湧入時,所有人24小時加班也應付不過來。

在義烏,快遞行業最慘烈的爆倉教訓是2013年。


2013年,義烏天天在雙十一當天第一個爆倉,溢出量倒向全峰快遞,全峰快遞堅持了三個小時被擠爆,全峰的溢出量湧向了在2013年實力不強的中通,中通在12號當晚被殺爆。

儘管為了每年的“雙十一”,快遞公司會投入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為改造硬件設施就投入十幾億元,再加上租賃場地,招聘臨時工,更是燒錢。

甚至還有賠錢的快遞公司,在平常時間快遞員的派送費是 1.5 元一單,而“雙十一”期間為了滿足偏遠地區的派送,費用要加到 2.5 元,這一塊錢的空缺只能快遞公司來貼。

但是作為電商的下游行業,為了維護客戶資源,快遞公司只能全力以赴,被迫捲入“雙十一”電商大戰。

不管快遞公司是否願意,每年的“雙十一”這樣如期而至,並且帶來了讓快遞企業不得不忍受的“病症”:快件暴增超乎想像,服務器無力承受而癱瘓,影響商家及時發貨;大量低門檻招人,專業素質參差不齊,暴力分揀;天氣原因,增加派送難度,拖延派送時間等。

月入過萬?快遞員一天工作15小時,網友:看到工資表驚了

辛苦的快遞員

在一串串鉅額交易額面前,則是快遞員工作強度的提升。

由於包裹量的激增,快遞員工作強度急劇增加,很多快遞員每天工作超15個小時,即便如此,仍然來不及在短時間內處理完海量的包裹。

月入過萬?快遞員一天工作15小時,網友:看到工資表驚了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能夠送到家中的快遞,“雙十一”期間則要求收件人自行到服務網點、小區門崗自提。

這種做法不僅增加了貨物丟失的幾率,也給消費者帶來諸多不便。甚至還出現了因快遞末端網點退出而要求收貨人到上一級網點取貨的情況。


除此之外,為了加快速度節省時間,有些快遞員將貨物放置取貨點後,連提醒消費者取貨的電話和短信也取消了。

部分快遞公司還採取了收件控量的措施,即在“雙十一”期間選擇“控量”,選擇性收件,優中選優,只選擇長期合作或利潤更高的商家。

在此情況下,快遞員的收入多少呢?

在一個案例中,周睿來自於河南,今年32歲,入職位於上海虹口區的順豐營業點。

在他看來,順豐給的待遇不錯,轉正之前月薪6000,之後可以有提成,公司安排集體宿舍,每天有15塊錢餐補,有社保,工作節奏是每天早上7點半到達網點,開會之後開始分揀包裹,然後派送,中午可以休息1-2個小時,大概晚上8點鐘可以收工。

“以前幹廚師的時候,一個月可以拿七千塊錢,但是工作不穩定,想要當廚師長手下必須有人,技術再好也沒用。我現在的夢想是收入達到八千到一萬,難度不大,幹了五年十年的老員工基本上都能拿到這個數,如果有老員工調走或者離職,那麼可能會調新員工去負責,如果碰上每天可以發上百件的大客戶,那收入就更高了。”周睿說。

《2018快遞員群體洞察報告》顯示,對於快遞員的收入,此前經常見諸媒體的“月薪過萬”目前尚未成為普遍現象。

但快遞員的工資主要由底薪加提成構成,平均工資在6200元左右。80%的快遞員工作會超過8小時,通過更多的送件,來提高工資收入。

與辛苦的快遞員相比,物流技術也在迅速發展。

高鐵也能成為快遞服務中的一份子,據瞭解,一列高鐵的運輸快件能力從500公斤提高至5噸。在2017年,和其他列車不同,一趟8:55開往湖南長沙列車的2號車廂內未設座椅,它是為本次電商黃金週首次設置的專用車廂。

月入過萬?快遞員一天工作15小時,網友:看到工資表驚了

儘管雙十一時代給快遞業提供了十分巨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全國快遞量有三分之一是由電子商務帶動的,而整個快遞業務總量還不到GDP的0.3%,與發達國家達到GDP的1%左右相比差距很大;中國每年快遞業務量約20億件,且以年平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但距美國每年約有75億件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看上去沒有進步的可能是快遞,本來已經能夠當日抵達的快遞,在雙十一卻變成了老大難。

當然這不是說我們退步了,而恰恰正在說明國人的消費能力一點沒有減弱,而是在逐漸增強。

這種陣痛不可避免,心疼快遞小哥不如心疼你的錢包,你看,馬雲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