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电影会被淘汰吗?

weibov5976


我用想说:一个时代结束了!

如今是数字时代,胶片电影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胶片,见证了电影的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8mm,16mm,到35mm,70mm,胶片作为影像世界的时间轴,以丰富多彩的一帧帧画面,还原了光影世界。

2016年,有着近60年历史的上海电影技术厂,关闭了国内最后一条胶片生产线。上海电影技术厂是国内最早建成的专业化电影洗印基地,也是年产量最高的电影专业技术加工基地。最忙时,厂里的胶片洗印公司,曾经出现过8条生产线全开,上百名工人同时操作的状况。

然而数字技术的发展,终于又取代了胶片。随着数字技术的日臻成熟,基于IT公司数字光学处理芯片技术的放映机,取代了胶片放映机。1999年美国首部数字电影《星球大战Ⅰ-幽灵的威胁》开启商业放映,标志着数字电影的诞生。数字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节省了拷贝、复制、储存、回收等等巨大的电影发行费用,数字拷贝只需要一个小小的U盘。

数字取代胶片,也意味着电影技术厂的相关制作员工,告别了这份工作。如今上海电影技术厂只保留了少部分员工,从事老电影胶片的修复工作。

数字取代胶片,同时也意味着电影送片员这个职位,告别了历史舞台。再也不需要送片员拎着沉重的胶片拷贝,急急的赶路了,犹记得小时候看电影,有时候放到一半,下一个拷贝还在路上,观众无奈只能焦急等待的情景。

拜技术进步所赐,如今生活越来越方便,娱乐方式也越来越简捷高效,不出家门也可以看到新电影了,然而昔日看老电影的时光,记忆里是那样的温馨。只是因为怀旧,是一种情怀。

感谢回答您的问题,大家一起在评论区交流学习,畅所欲言。






铁锤妹妹的小鐵锤


现在可以说胶片时代已经结束了。

现在的电影院都是数字电影放映机,使用数字电影拷贝放映。

终结胶片最主要方面是大大节约成本,胶片很昂贵,一部故事片是好几本胶片组成的,时间长的片子是十几本,这是最终从拍摄的几十本胶片中剪辑出来的,这些成本非常高。最后剪辑好成片,获取公映后,全国乃至到国外发行,起码在二、三千套拷贝以上,甚至更多。一套洗印费用按照片长就要数千元到上万元,这个成本太高。而且胶片放映一次磨损一次,遇到不称职的放映员磨损还要大,且胶片不好保存,仓库里温度湿度要求保持不动,这样的专业胶片储存仓库很少。很多仓库就靠自然温度,夏季胶片粘连,冬季变脆断裂,最终报废。

还有,胶片拷贝无法严格控制一部片子的档期和放映场次,电影院很容易瞒报场次。胶片拷贝送到电影院后,影院随时可放映,一天放了八场,只报七场,无法准确控制。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大片时期后,有些影片发行方怕影院拿到拷贝擅自提前放映,先扣下第一本,先运输后面几本,待到达档期当天第一场放映前专人送第一本拷贝,就守在电影院,看实际放映场次,当晚拷贝取走,第二天再送来。胶片拷贝对放映员工作强度也大一些,放映员要守在机器前,一本放完,用另一台放映机接着下一本放映,还要取下已经放映的拷贝,装好拷贝,二台机子轮换放映。放映宽银幕影片和遮幅影片还要记得更换片门和镜头。

数字化后,拍摄和制作拷贝成本就很低了,拍废了删除再使用。数字拷贝也是这样,类似电脑硬盘(但电脑无法识别),影片拷贝进数字放映机服务器后,就不需要了,可以反复使用,大大节省了过去洗印胶片的成本。但是,数字拷贝拷进放映机后,并不能放映出来,还需要发行方提供的密钥,这个密钥就是控制档期的,比如一部片子档期一般确定30天,如10月1日—30日。密钥在1日零点生效才能放映出来,到30日24点失效,再也无法放映。如果一部片子很火爆,档期过了还有不少人要看,院线就会向发行方申请,发行方就会追加密钥继续放映。一部片子的密钥,每个电影院,甚至同一个影院的不同厅都是不一样的,以免各影院相互使用。数字放映机还能记录放映场次,影院无法瞒报场次,现在都是联网电脑售票出票,影院也无法瞒报卖票数量。

数字放映机对放映员工作强度大大降低,放映员只在每天第一场之前在每个厅每台机器里按照排片计划,输入放映的片名和放映时间,再按照幕幅选择好宽银幕通道或遮幅银幕通道即可,只要不手动取消放映,到时间机器自动放映。哪怕是十多个厅的影院,同时一个人就够了。放映员只在监控室里看着每个厅的银幕,只要正常放映就不用管。出现故障去排除就可以了。


MOIVE


个人还是喜欢看胶片电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胶片电影和数字电影做过比较。在我看来胶片电影更有温度。但是,不得不说,胶片电影淘汰在加速。

当电影从制作到放映都全面数字化的时候,我们大概不用再担心发生像《东京物语》那样胶片烧毁的问题,但我们也将永远失去胶片颗粒中那些细微的温度。

但凡看过昆汀的电影《无耻混蛋》的影迷应该不会忘记最后在电影院里那场行刺纳粹军官的大火,剧中少女苏珊娜借放映之机,点燃无数堆积的菲林,一举烧毁影院,实现了对纳粹最后的一击报复;而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的经典电影《天堂电影院》最后,那段由胶片剪辑而成的“吻戏”曾经也让许多影迷感动得泪流满面。如今,随着高速而冰冷的数字科技时代的到来,一个手工放映、承载着无数温热回忆的胶片电影时代即将一去不返。

数字放映和胶片放映的差异性问题,京沪两地的电影工作者和电影学者是这样说的:沪上影评人妖灵妖说,数字放映的优势在于便利性,简单地说就是“便宜”,不单单节省了胶片拷贝的运费问题,同时在电影放映时也不会产生“损耗”,即第一次的数字放映和第1000次的数字放映所播放的画面都是同一质量。而胶片放映在放映过程中不但存在(画质)耗损,同时也有安全隐患,一些老旧的拷贝也会发生断片、烧片等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老电影的“保护”问题成为当下电影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数字放映的缺点也显然易见:让各大影展和电影节最头痛的“密钥”问题。密钥是电影院在影片公映前获得的加密数字拷贝文件,其目的是避免片源提前泄露而被盗版的可能性。但往往由于实际操作上的问题造成密钥测试人为滞后,即获得密钥却没有及时测试而导致最后因为密钥问题无法正常放映,不得不临时换片。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某部希腊出品的竞赛片更因为密钥问题而无法按时做世界首映,只能临时换成其他影片。

而关于胶片放映和数字放映在观感上的差异,妖灵妖表示,普通观众可能无法从画面上分别,甚至还会有人觉得数字放映的(清晰度、颜色)更好。但他回忆了近年来最难忘的一次胶片观影体验,是2011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观看已故波兰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的《两生花》。他说,看过那次大银幕的胶片放映之后,之前所有关于此片“颜色偏黄还是偏绿”的争议方才水落石出,而之前某套DVD给出的答案显然误导了影迷多年,最后的答案就是:(拍摄时采用的是)金黄色滤镜。而且,即便是曾经看过英国“人造眼”和美国CC公司出品的两版蓝光,妖灵妖仍然忍不住感叹:“看1000遍蓝光,在1次胶片面前,也是浮云。胶片的颗粒,那种焦黄的金色,是蓝光的人工颗粒完全无法复制的观感。”

影评人Look接受采访时也回忆道:“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胶片观影是童年时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浓烈,朦胧,粗糙,略带色情意味的红色把我引入一个未知的神秘世界。胶片是最纯粹的光影艺术吧,数字那个影像敏感度始终不够。”同时,Look也表示,如果费里尼的电影换成数字,魅力必将失却大半,可帕索里尼的《罗马妈妈》这样的电影也许用数字反而会更有效果。因为数字在现实的层面上会增强现场感。

上海电影博物馆的策展人吴觉人对数字时代的态度显得十分谨慎,他认为:“显像技术那么发达的今天,电影术的魔力已经消失了,胶片的退场和魔力的消失有关。数字技术替代胶片本质上不是所谓进步,顶多是进步的幻象。电影工业主要还是由好莱坞控制,电影产业的形成,也是由一系列好莱坞主导的行业标准催生的。35mm, 每秒24格……后来的宽银幕技术,是一次比较大规模的技术更替,通过这些好莱坞扩大了其优势。这些发展的基石是欲望和专利,近年来的几次3D浪潮也都是出于这样的企图:数字化技术使其得以进一步的通过技术更替,获得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利润空间。”

小津安二郎的摄影师厚田雄春曾经回忆道:“我感到最遗憾的是那部《东京物语》,这部片子因为洗印厂失火,原版的负片被烧毁了,现在保存下来的是正片。之后又从正片洗印,洗印厂也只是洗印得明亮一点,因此有一些平板粗糙的地方,很难看……”当电影从制作到放映都全面数字化的时候,我们大概不用再担心发生像《东京物语》那样胶片烧毁的问题,但我们也将永远失去胶片颗粒中那些细微的温度。多年后,我们的眼睛不但不会记得,也不会辨别了。


世界很奇妙G


我的答案是胶片电影会被甚至已经被淘汰了!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已经成为过去。就象数码相机淘汰胶片相机,数码卡式摄像机取代录像带一样,豪不留情。

现在拍电影基本上都用数字电影机了,在拍摄时不要担心浪费胶片了,更省去了后期冲印拷贝的麻烦工序。老的电影胶片一秒钟24格(帧)相对固定,做慢镜头特效远比不上60帧、128帧的数字电影机,后期剪辑加特效、调色,网络宣传、推广传播也非常方便。更避免了放映时换片子,刮片子,接片子等一系列操作。另外,数字电影是数据文件,一部电影比起几大卷胶片,占空间小,也便于保存。


蓝光影像ZoomLensFilm


不会。数字电影是为了节约成本,画质是倒退。真正的最高画质还是需要胶片,比如美国的昆汀和诺兰就坚持胶片拍摄放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