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阎王”彭玉麟:秉公执法,杀了李鸿章侄子,李鸿章还无话可说

前面介绍完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晚清四大名臣,顾名思义,就是要对清王朝中兴做出过巨大贡献和成就。

例如曾国藩、左宗棠平定太平天国,李鸿章的外交策略,和北洋水师,张之洞的汉阳兵工厂和矿务局等等。

而他们四人,包括恭亲王奕訢文祥等开明的士族,一起发起的洋务运动,都促使了当时清王朝的发展。

其实除了他们之外,晚清还是有不少名噪一时的名臣的,彭玉麟,曾纪泽,翁同龢,沈葆桢,胡林翼,骆秉章,林则徐等。

他们或虎门销烟,激发了民族爱国意识的觉醒;或外交谈判,促使国家争取到了更多的利益;或作为地方大员,政绩突出,或不畏权贵,“胆大包天”,将慈禧宠臣,收受地方官员好处的大太监安德海斩杀,驰名中外,这几天,小编将会一一讲述。

今天聊一聊四大名臣之外的晚清名臣系列一,“活阎王”彭玉麟的故事。

“活阎王”彭玉麟:秉公执法,杀了李鸿章侄子,李鸿章还无话可说

彭玉麟,字雪琴,是湖南衡阳人。他的父亲彭鸣九,官至安徽合肥梁园巡检。彭玉麟十六岁时,父亲去世,他的族人夺取他家的田产,彭玉麟一家躲避到郡城居住,做协标的书识来奉养母亲。

当时他才十六岁,无法反抗,因为这个,养成了他以后,嫉恶如仇的个性。

书生儒将

知府高人鉴看到他的文章,写的非常好,感到惊奇,招他进入官署读书,作为附生。新宁发生盗乱,他跟着协标搜剿抓捕盗贼。评议功勋的时候,彭玉麟其实是个书生,将领误以为他是军事官员,提拔补任他为临武营外委,他不去。这位他之后的儒将生涯有了落笔。

到耒阳,佐任当商理事。广东盗贼到来,他用尽所有的钱财来帮助县令募集勇士筹备防务。敌人知道他们有防备,没有来攻打,耒阳城得以保全。彭玉麟不愿评议功劳,只是请求归还所借出的钱,因此他的声名被世人所知。

粤匪至,罄所有资助县令募勇筹防。贼知有备,不来攻,城获全。玉麟不原叙功,但乞偿所假钱,以是知名。

机会来了,咸丰三年,曾国藩管理水军,创建了十个营,他分管一个营,其余九营有很多是武官。报告事务都依靠彭玉麟,在开始创制水军的规章制度过程中,有很多的谋划和建议。

之后因跟随曾国藩平定太平军,立下很大的功劳,升为兵部右待郎,管理监督各镇守的将领。

将士们突入敌阵跟敌人所厮杀时,彭玉麟经常坐着小船督战,用红色旗帜作为标志,有时在前,有时在后,将士们都因此竭尽全力。他悄悄进入陆军查看战况和军纪,来去飘忽没有固定的行踪,因为秉公执法,所到之处的地方军民不敢做坏人坏事,被称为“活阎王”。

嫉恶如仇

最为人们津津热道的是,他秉公执法,把李鸿章的侄子杀了的事。

彭玉麟任长江巡阅使治理水师及兵部尚书的时候,秉公办事,疾恶如仇,严惩恶势力,甚至不惜得罪清廷高官大红人曾国藩和李鸿章。曾国荃是曾国藩亲弟,彭玉麟发现曾国荃陆军部队纲纪废弛,还抓住了曾国荃两名吸鸦片的战将。曾国藩是彭玉麟恩师,对他可谓恩重如山,但是彭玉麟却不顾师生情谊,毅然提笔三次弹劾曾国荃,致使曾国藩大怒写信给他责问自己弟弟到底哪里得罪了他。

有一年,彭玉麟路过安庆,忽然有老百姓拦马喊冤,状告当地恶霸李秋升。李秋升是李鸿章的侄儿,仗着权倾朝野的李鸿章势力横行乡里、夺人妻女,当地老百姓敢怒不敢言。经调查,彭玉麟掌握了足够证据,把李秋升抓来审讯,李秋升竟然藐视彭玉麟不敢把他怎么样而供认不讳。彭玉麟断然下令:"此人不除,安庆难安宁。"

这时,李鸿章弟李奎赶来求情,纵有李鸿章这张王牌,也未能使彭玉麟网开一面、刀下留人。彭玉麟任职期间还先后弹劾处置了腐败无能官吏两百余人,其中不乏高官。此外,彭玉麟的一个外甥曾任知府,由于贻误军机也被他杀了。

他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民间流传下一句佳话:"彭公一出,江湖肃然。"彭玉麟在去世前将为官几十年的官俸、养廉、经费等等加起来上百万两的收入全部捐出来做了军费。

廉洁奉公

彭玉麟位居高位,始终坚持了一条"不要钱"的生活准则。咸丰四年(1854年)冬,彭玉麟率湘军水师配合陆师攻陷了田家镇后,清廷奖励4000两白银,他却转而用于救济家乡。他在给叔父的信中说:"想家乡多苦百姓、苦亲戚,正好将此银子行些方便,亦一乐也。"

还要求他叔父从中拿出一些银两在家乡办所学堂,期望为家乡"造就几个人才"。对自己和家人却甚为严苛。

当他得知儿子花费2000串铜钱修葺了家中老屋之后,即去信严辞斥责:"何以浩费若斯,深为骇叹。"说他一贯将"起屋买田视作仕宦之恶习,己身誓不为之。遽兴土木;既兴土木之后,又不料汝奢靡若此也。外人不知,谓吾反常,不能实践,则将何颜见人!"

其实,他儿子修葺后的老屋也不过是三间土墙瓦屋而已。

六辞高官

“活阎王”彭玉麟:秉公执法,杀了李鸿章侄子,李鸿章还无话可说

第一次是请辞安徽巡抚。1861年(咸丰十一年),彭玉麟官职是安徽布政使(相当于省长)衔水师统领。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把所属三省巡抚任给他的三个亲信,任彭玉麟为安徽巡抚(相当于安徽省委书记),他却一连三次辞谢。理由是已习于军营而疏于民政,请朝廷勿弃长用短。朝廷只好收回成命,改任兵部侍郎,依旧留在前线督带水师,他才坦然接受。

第二次是请辞漕运总督。1865年(同治四年二月),朝廷任命署漕运总督。漕运总督掌管鲁、豫、苏、皖、浙、赣、湘、鄂八省的漕政,是众人所垂涎的天下一流肥缺,但他又两次谢绝。理由是除了不懂漕政外,又加上性情褊急、见识迂愚,不会与各方圆通相处。朝廷只得作罢。

第三次是请辞兵部侍郎。1868年(同治七年六月),彭玉麟上疏请辞已当了七年的兵部侍郎。理由是当年从军时,三年母丧只守了一年,现在国家安定,他理应解甲归田,将剩下的两年补满。这次朝廷没有挽留,答应了他的请辞。

第四次是请辞兵部侍郎。1872年(同治十一年) ,彭玉麟离职休养三四年后,朝廷又任命为兵部侍郎兼同治帝大婚庆典宫门弹压大臣。待到庆典一结束,他立即上疏请辞署理兵部侍郎。朝廷接受后,又交给他一项差使,即每年巡视长江水师一次。

第五次是请辞两江总督。1881年(光绪七年七月),朝廷任命彭玉麟为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两江辖地广阔,又兼物产丰茂,南洋通商大臣一缺更是权大责重,一向非名宦宿臣不能任命。朝中重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曾任过此职。让彭玉麟出任两江总督,说明朝廷对他的倚重,但他就是不领这个情,接旨后即上疏请辞,隔日后又再次上辞疏。朝廷无奈,只得把此要缺交给左宗棠。

第六次是请辞兵部尚书。1882年(光绪八年),朝廷任命彭玉麟为兵部尚书。与过去一样,他接旨后即请辞,朝廷未准。不久,中法战争爆发,朝廷命他率领旧部将士并增募新军,迅速前往两广部署海防。他认为此时是临危受命,不宜再辞,便以衰病之躯奉旨赴粤,带领所部驻扎南海前线,整修虎门要塞,加强沿海完备,遣部将防守钦州、灵山。多次上疏主战,战后疏请严备战守,以防后患。

中法战争胜利结束后,光绪十一年(1885年)三月,便上疏请辞兵部尚书之职,朝廷未予接受。他又于这年八月、第二年八月、第三年七月、第四年六月接连四次上疏请求辞职。鉴于他的执着,朝廷只得接受。

独爱梅之高洁

“活阎王”彭玉麟:秉公执法,杀了李鸿章侄子,李鸿章还无话可说

彭玉麟于军事之暇,喜绘画,以画梅名世,据称是思念梅姨之爱情之物,"老干繁枝,鳞鳞万玉,其劲挺处似童钰"。1946年罗尔纲考证,梅姑本是彭玉麟外祖母的养女竹宾,以辈分而言,可以说是彭玉麟的长辈(阿姨),较彭玉麟年长几岁,人称梅姑,据说彭玉麟称她"姑姑",两人年纪相约,青梅竹马,情愫渐生,至私许终身。后来,两人始终未有结合,原因表面上是八字不合,真正的理由却是辈分。

后来,在彭母的主持下,梅姑嫁到别家姚氏,四年后死于难产,彭玉麟闻讯身心俱裂,哭吟"一生知己是梅花",并发誓要用余生画十万梅花以纪念两人之情。他每画成一幅,必盖一章曰"伤心人别有怀抱"、"一生知己是梅花"。

彭玉麟说到做到,他画了整整40年,才完成了以万幅梅花纪念梅姑的承诺,丧妻后终生未娶。他画的梅花:干如铁,枝如钢,花如泪。辞官隐居期间,一是在湖口水师昭忠祠旁边建厅,遍栽梅花,号称"梅花坞",即石钟山著名旅游景点梅花坞;二是在家乡筑"退省庵",在庵里吟诗作画。

“活阎王”彭玉麟:秉公执法,杀了李鸿章侄子,李鸿章还无话可说

彭玉麟故居

彭玉麟速来刚直耿介,不与权贵相交往,并且心怀坦荡,正直磊落,没有排挤打压同僚、高傲自大的心。多次奉命查办被弹劾的重要大臣和地方高级官员,都主持公道,以保全大局为要务,也不做刻薄的事。

每次外出巡查,侦查到官员不守法纪就弹劾惩治,情况比较严重的按照军法把他们斩首,之后报告皇上,所以他所到之处,官员都恐惧战栗。百姓有冤屈,常常盼望彭公来。

朝廷竭尽诚心听任他,他虽不处高位但朝廷定期考核官员时多次被表扬嘉奖,朝廷对他的倚靠信任超过高级地方官。

他一生的奏章都是亲手写制,每次一写出来,就被世人传诵。他喜欢画梅花,独爱梅之高洁,写的诗和书法都超过一般人,文采才华也不逊色。

光绪十四年,彭玉麟支撑着病体巡行视察。到了安庆,巡抚陈彝看见他病情严重,让皇上知晓这件事,皇上下诏书允许彭玉麟卸任回乡,仍然保留巡阅差使的职务。光绪十六年,彭玉麟去世,享年七十五岁,朝廷追赠太子太保称号,按照赐予尚书的规格给其家属抚恤金,在他立功的地方建立专祠,赐予谥号刚直。

曾国藩曾说“彭玉麟书生从戎,胆气过于宿将,激昂慷慨,有烈士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