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鳥2號揭露日本太空技術實力!

近期,日本隼鳥2號再一次“一石激起千層浪”。繼2018年9月隼鳥2號向小行星龍宮釋放了兩個微型機器人、2019年2月在龍宮小行星表面成功完成首次著陸、7月11日再次對龍宮小行星進行“暴力”採礦之後,目前,日本隼鳥2號終於要啟程回家了。不知道這次隼鳥2號會不會像隼鳥1號返程一樣一波三折從而落個“不死鳥”的美名?但無論如何,日本的“隼鳥”還是不容小覷的,甚至有專家表示,兩隻隼鳥一不小心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隼鳥2號揭露日本太空技術實力!

文章僅供參考,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2020“宇宙作戰隊”

對此,筆者更關注的是其背後隱藏的太空技術儲備。而所謂的太空技術儲備,似乎不能不令人與日本正從多方面加緊太空能力建設步伐聯繫在一起。尤其是9月1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稱,2020年日本自衛隊將建立“宇宙作戰隊”,表明日本已將太空視為與常規作戰域同等重要的領域、軍事競爭的最前線;強化太空目標實時監控能力、加快太空武器化步伐、覬覦借力盟商提升能力等一連串動作,更是體現了日本太空軍事化進程的重大推進。

“隼鳥”背後

關於“隼鳥”背後的太空技術,已有較多報道予以評論,甚至有評論說,日本隼鳥二號震撼美軍,白宮鷹派大佬改變態度;日本隼鳥二號代表深空探測技術最高水平?……在此不再贅述。本文重點關注日本在其強大太空技術儲備的基礎上,正在成體系加緊太空能力建設步伐的一些事情。

隼鳥2號揭露日本太空技術實力!

-1-太空成軍事競爭最前線

近期,日本相關媒體頻頻渲染太空安全態勢日益嚴峻。

如8月19日,日本《產經新聞》發表文章稱,太空正在成為新的戰場,攻擊人造衛星,致力於主導陸、海、空的“太空戰爭”已經有了現實意味。不可否認,日媒的報道為日本強化太空能力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日本防衛省稱,為防止日本自衛隊所需軍用衛星信號受到敵軍干擾,日本需增強太空動態監控能力,包括監測人造衛星、火箭殘骸、太空垃圾以及探測他國可疑衛星等。防衛省防衛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也指出:“制霸太空將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反衛星武器或將成為國際社會面臨的重大威脅。”

9月27日,日本發佈的新版《防衛白皮書》沿用去年底《新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的內容,鮮明體現出重視太空、網絡和電磁波等新領域的安保能力,寫明將切實推進太空監視能力強化等工作,對下一步太空軍事能力建設考慮得更加系統全面。

隼鳥2號揭露日本太空技術實力!

-2-強化太空目標實時監控

基於上述認識,日本防衛省已經決定在航空自衛隊內部組建監視反衛星攻擊和太空垃圾的部隊,並部署新的雷達。日本防衛省《2020年度預算草案》中已計入524億日元的太空相關費用,已寫明新設“宇宙作戰隊”、發展空間態勢感知(SSA)衛星等作為太空領域提升能力的重要舉措。

其中,“宇宙作戰隊”的主要任務是對太空進行實時監控,還將監控對日本軍、民用衛星構成威脅的太空垃圾以及其他國家的衛星動向,相關監控系統也會與美軍互聯,共享情報。

隼鳥2號揭露日本太空技術實力!

反衛星能力

分析日本重視空間態勢感知的原因,是因為其正欲構建反衛星能力,而所謂的反衛星能力概括起來就是發現、跟蹤和毀癱目標。就此而言發現和跟蹤目標則是基本前提。日本政府認為,周邊國家正在開發安裝有機械臂、具備接近和攻擊他國衛星能力的“殺手衛星”,其太空系統面臨的“威脅”增強。

比如,如果殺手衛星破壞通信衛星的功能,自衛隊內將無法實現秘密通信。如果導航衛星受到損害,要準確掌握制導導彈所需要的位置將變得困難。如果情報蒐集衛星受到損害,掌握敵方軍事動向的能力將會顯著下降。如果沒了美軍的預警衛星,即使敵方導彈發射後也無法探測到,導彈防禦將變得困難。

全面的監視能力

因此,“宇宙作戰隊”為提升太空態勢感知能力,將投入約33億日元推進開發將來可能部署於地球軌道的新型太空光學望遠鏡,投入約40億日元用於採購人造衛星信號干擾監視裝置。

此外,“宇宙作戰隊”還在同步部署監視太空的陸基雷達,併成立情報分析中心,以對太空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視。該部隊計劃在2020年成立之初時由70人組成,2022年前左右將形成約100人的規模,2023年起正式運行。

“準天頂衛星”精準監視

在此基礎上,日本政府還計劃在2023年發射的兩顆導航衛星“準天頂衛星”上搭載美國國防部監視用傳感器,從而將其作為SSA衛星來使用,在太空監視他國形跡可疑的衛星和太空垃圾。與地面監視相比,這樣可以掌握更詳細的太空目標動態信息。

隼鳥2號揭露日本太空技術實力!

-3-加快太空武器化步伐

隨著太空軍事化熱度激增,奪取太空軍事優勢也成為其覬覦突破的重點。日本強化太空目標實時監控能力,並不僅僅在於監視反衛星攻擊和太空垃圾,更在為其反衛能力提升奠定基礎。

日本防衛省表示,希望通過引入SSA衛星,監視他國“殺手衛星”的動向,更希望在探測到“殺手衛星”異常接近日本衛星時,或者讓日本的衛星躲避,或者用正在考慮發展的反衛星武器採取防衛措施。可見,日本除積極發展太空部隊、強化太空目標實時監控能力外,快速具備對他國衛星進行主動干擾和毀壞能力的“干擾衛星”,也是日本加快太空軍事化武器化步伐的新選項。雖然日本政府一再宣稱,研製“干擾衛星”是出於制衡他國反衛星武器的防禦性目的,但實際上等於正式宣佈今後將“光明正大”甚至“大張旗鼓”開展反衛星武器試驗。

可以預見,將來日本“宇宙作戰隊”的主要業務除太空目標實時監視外也會包含反衛星的任務,“宇宙作戰隊”的規模也會進一步擴大。

隼鳥2號揭露日本太空技術實力!

據日媒消息,在2020年下半年的時候,日本方面計劃試射一枚反衛星太空武器

啟動衛星通信干擾技術研究

目前,為“遏制”所謂來自他國的攻擊,日本政府已決定啟動衛星通信干擾技術研究,以便在必要時向太空發射“干擾衛星”。目前正在論證和開發機械臂、電磁波、網絡攻擊等干擾衛星相關技術,最終將選定一種或多種方式,

最快將於2020年下半年初步實現技術的轉化應用。

製造“殺手衛星”難度不大

實際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已具備太空機械臂技術應用能力,該裝置與“干擾衛星”結合,便可形成“殺手衛星”,抓取和控制他國衛星。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宣稱,日本是精密機械製造強國,相應技術轉化難度不大。日本將在2022年之前發射實驗衛星,實時監控太空垃圾,掌握太空垃圾的飛行方式,然後發射具有清除功能的其他實驗衛星,嘗試捕獲太空垃圾。然而,具備捕獲太空垃圾的技術也可用於捕獲衛星。

地面電磁波干擾,應對中俄衛星

日本政府正計劃開發地面電磁波干擾技術,從地面發射電磁波對他國機載預警和控制系統以及衛星實施干擾。在《2020年度預算草案》中也為此計入了38億日元相關經費,最終將裝備“宇宙作戰隊”。

此外,日本還計劃通過動能武器、激光武器甚至彈道導彈等硬摧毀方式對衛星進行物理毀傷。日本政府表示,俄羅斯自2013年以來已發射多個反衛星系統,中國也成功進行反衛星測試,日本需開展相關計劃防止本國的衛星網絡被破壞。

為此,計劃於2020年代中期發射衛星攔截器,以應對中俄衛星。該計劃將於2021年3月31日前正式出臺。再者,日本也正積極融入美國反導體系以發展衛星硬摧毀能力。

隼鳥2號揭露日本太空技術實力!

-4-企圖借勢盟商提升能力

日本非常重視與美國在太空領域的合作。日本防衛省認為,當務之急是為防止受到干擾而如何與美國等盟友展開合作。日美兩國政府決定,2023年起將日本自衛隊和美軍太空態勢感知系統連接,實時共享他國衛星和太空垃圾等相關信息,構築應對他國衛星攻擊的防護體制。

為此,“宇宙作戰隊”除了從美國太空軍邀請指導教官外,還將向美太空軍派遣自衛隊員學習如何對人造衛星和火箭零件等太空目標進行監視的相關經驗。日美還正合作打造防止衛星相撞的“太空交通管制”(STM)系統。美國商務部計劃建立像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系統”(ATC)那樣可以掌握衛星位置的信息網。

安倍晉三層宣佈日本已開始進行太空垃圾清除技術的實證試驗,最早將在2020年代中期確立太空垃圾清除技術。為建立未來的國際太空交通規則,日本還準備與正在進行太空垃圾監視和清除技術研究的英、法等歐洲國家進行合作。

隼鳥2號揭露日本太空技術實力!

日本“機器人清潔工”用於清除體積較大太空垃圾示意圖

此外,日本防衛省正在論證在美國等國的商業衛星上搭載用以監視外國軍事活動的感應裝置,從而將這些商業衛星作為情報收集衛星加以利用,以便在加強對日本週邊國家軍事活動情報收集能力的同時控制成本。日本防衛省認為,如果使用民間衛星,有可能在控制費用的情況下增加衛星數量,提升太空情報收集能力。日本政府還在開發小型衛星,以實現在情報收集衛星喪失機能的情況下,可以用小型衛星應急性地加以替代。

隼鳥2號揭露日本太空技術實力!

日本政府使用的偵察衛星示意圖

需要關注的是,儘管日本出臺新《宇宙基本法》後,開始允許以防衛為目的的宇宙開發活動,但日本提出組建“宇宙作戰隊”等舉措,可謂與日本和平憲法的“專守防衛”原則背道而馳,與國際社會一直主張的和平利用太空背道而馳,讓外界真切感受到日本緊隨美國發展外向型軍力的態勢、極力推動太空武器化實質化的野心,值得持續保持高度警惕。

日本強化太空能力步伐趨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