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焦痰溼的辯證施治——解法:健脾、化溼、利尿、通腑、疏肝

中焦包括脾、胃、肝、膽、大小腸等,對於肝屬中焦,大家一定會有異議,一般大家認為肝屬下焦,這主要受到溫病學派的影響,明清以後,溫病學派興起,由於溫邪羈留日久,漸入下焦,耗傷肝腎之陰,引起肝腎虧虛。

但在中國傳統醫學中,肝是屬於下焦的,《靈樞·營衛生會》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布胸中……;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難經。三十一難》曰:“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中焦者,在胃中,不上不下……;下焦者,當膀胱上口。”楊玄操注云:“自膈以上,名曰上焦”,“自臍以上,名曰中焦”,“自臍以下,名曰下焦”《難經集註》)。

中焦痰溼的辯證施治——解法:健脾、化溼、利尿、通腑、疏肝

肝臟位於腹腔之中,右脅之下。根據三焦部位的劃分,肝位於中焦,勿容置疑。

痰溼在中焦的治療當以健運為主,以達到脾胃正常的運化功能為目標。飲食水谷入胃,經脾胃的腐熟、運化為水谷精微,然後由脾的散精,營養全身。中焦脾胃的運化失常都會引起水谷的運行障礙,導致痰溼的生成,故而病機十九條雲:諸溼腫滿皆屬於脾。

所以脾胃運化功能的失常,會導致水溼的生成,中焦的肝在津液運行方面的主要的作用為疏洩,肝的疏洩作用除了情志、男子排精、女子月經等有關係外,主要的作用還是在對中焦脾胃運化功能的調節作用,況且肝調節情志的功能與脾胃的運化也有較為密切的聯繫,所以,可以說肝的疏洩功能很大一部分與脾胃的運化功能有關。而大小腸的功能只是脾胃運化功能的延續。故治療中焦的痰溼應以健運為主,健運脾胃,使脾胃運化水谷精微的作用正常,使水液得以正常的運行,津液行使正常的功能。

中焦痰溼的辯證施治——解法:健脾、化溼、利尿、通腑、疏肝

健運中焦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補脾、化溼、利尿、通腑、疏肝。

對於脾胃虛弱的病人,但以健脾為主,同時培土也可以制水,主要有溫脾、補脾氣等方法。

化溼法也應分為幾類,芳香化溼、燥溼、開肺氣等方法,芳香化溼主要運用芳香化溼之品,因為脾喜芳香,芳香運脾。

燥溼,肌膚之外,微而不甚者,宜健脾燥溼,還有一種化溼的方法就是開肺氣,這和丹溪翁用提壺揭蓋法治療小便不通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焦痰溼的辯證施治——解法:健脾、化溼、利尿、通腑、疏肝

利尿,也可以治療溼邪,仲景先師曰“治溼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利溼法也是治療痰溼的重要方法。

通腑,主要是針對胃、大腸的,主要用於大腸、胃等腑氣不通,痰溼內生,常用此法。

疏肝法,在中焦痰溼的治療上也很是重要,肝臟的疏洩不及和疏洩太過都會影響中焦運化功能的正常,都會導致痰溼的生成,《金匱要略》中就提到:“見肝之病,治肝傳脾,當先實脾。”就考慮到這個問題,在他治療中焦的方劑中也有所體現。《傷寒論》中也有應用疏肝平肝等方治療水溼的。故而疏肝法也是治療痰溼的重要的方法。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圖文內容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