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泗州戲起源於清乾隆年間,唱腔高亢,深受群眾喜愛

泗州戲(淮北泗洲戲)

淮北泗州戲起源於清乾隆年間,唱腔高亢,深受群眾喜愛


泗州戲起源於清乾隆年間,江蘇一帶有邱、葛、張三位老農愛好民間音樂,在勞動休息時,常編山歌祈盼太平豐年。山歌有兩種,一種稱為太平調,一種稱為獵戶腔。後因連年災荒,張姓在海州一帶賣唱,後發展為淮海戲。清末時,第二代泗州戲傳承人魏月華把泗州戲帶入淮北地區,後傳孫化賢、丁現明、魏勝雲、劉素俠等人,這些人現大都已成為皖北泗州戲的領軍人物。

淮北泗州戲唱腔高亢、悠揚婉轉。“怡心調”是泗州戲演唱的一大特點,它的花腔調門很多,同一種調門在演員的演唱中互不相同。同在四、六、八句,“揚腔敗調”“行腔過板”的基礎上,自由選用,任意發揮,這種愉快的即興演唱稱之為“怡心調”。其表演在說唱的基礎上,大量吸取民間的“壓花場”、“小車舞”、“旱船舞”、“花燈舞”、“跑驢”等舞蹈表現形式,充滿濃郁的皖北鄉土氣息。伴奏樂器有:土琵琶,笛子,嗩吶,笙,二胡,小三絃。代表作有《拾棉花》、《打幹棒》、《攔馬》、《全家抗日》《鄉野情》等。

淮北泗州戲與當地民間舞蹈、民間音樂緊密結合,題材內容源於民眾生活,輔以方言俗語,質樸生動,親切自然,深受皖北地區廣大群眾的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