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白林:鑄就黃梅戲的豐碑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採訪中,時白林唱起自己創作的戲曲

時白林,黃梅戲音樂創作泰斗。1927年出生的他,把一生時光交給了心愛的黃梅戲。“樹上鳥兒成雙對” 等許多經典旋律唱響大江南北。

92歲高齡,孜孜不倦地整理和研究戲劇音樂,豐碩的成就讓歲月生輝。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興趣,一步步靠近音樂之路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時白林向記者展示樂譜

三月的合肥,玉蘭花在枝頭盛開。當我們如約走進時白林先生的家,一如往常,又是一批客人來訪。這些年,前來探望和探討戲曲的人絡繹不絕。92歲的時白林依舊是精神矍鑠,思維銳捷地應答各種問詢。

“中國著名戲曲家”、“黃梅戲音樂創作泰斗”、“戲曲音樂終身成就獎第一人”,這是人們對時白林的讚譽。他則不會留意自己在音樂之路上行走了多遠,他只知道永不止疲倦地跋涉前行。

1927年,時白林出生在蒙城縣偏僻的時莊。村子不大,二十多戶人家。他從小就喜愛音樂,樹上鳥兒婉轉的歌喉能讓他聽得入迷,乃至農家彈棉花的聲音他都格外喜歡。皖北雖然貧瘠,但舊時鄉村娛樂生活還是豐富的。渦河上的洋船常常拉來北方的琴書、哥哥們玩弄的柳琴和中山琴、村子裡紅白喜事裡的嗩吶、淮北花鼓和河南梆子、農閒時的拉魂腔,都給了時白林最初的藝術滋養。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時白林自己整理的大量手稿

中學時,時白林就讀太和縣的國立第二十一中學。學校裡一位老師二胡拉得好,時白林討教幾次便學會了。沒有自己的二胡怎麼辦?他和同學們砍竹子做架子,逮蛇做蒙皮,自制的二胡也拉得有滋有味。此外,他還喜愛文學,開始發表詩歌。

抗日戰爭爆發,時白林隨學校流亡到了陝西藍田。對喜愛音樂的他而言,秦腔、手風琴開啟了另樣的藝術視野。時代的洪流中,各種愛國主題演出非常多,他逐漸脫穎而出,經常指揮數百人唱歌。

動盪的社會里,時白林努力追尋自己的路。他離音樂事業越來越近。

情緣,一輩子牽手黃梅戲

1949年,無數富有才情的青年參與到渡江戰役支前工作隊。時白林是其中一員。

渡江戰役結束,時白林進入皖北青年文工團。他痴迷京胡、小提琴等樂器。隨後,順利考取了上海音樂學院幹部專修班。

小提琴老師王人藝建議時白林走作曲之路。時白林的人生航向就這樣做了調整,在賀綠汀任院長的上海音樂學院,他沐浴在藝術的光輝裡,如飢似渴地學習。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時白林與賀綠汀在一起

1952年11月,嚴鳳英、丁紫臣、王少舫等把黃梅戲帶到黃浦江畔。一時間,上至專家學者,下至普通百姓,都捲入黃梅熱潮之中。賀綠汀等紛紛撰文讚賞黃梅戲。時白林觀看了嚴鳳英的表演,對黃梅戲留下了深刻印象。

畢業回到合肥後,時白林進入省文化局音樂工作組。整理合肥“倒七戲”的音樂,研究拉魂腔、泗州戲。

黃梅戲呼喚優秀的作曲。時白林被調了過來。他與王文治、方紹墀一起,完成當時的第一份黃梅戲編曲任務——《春香傳》的作曲。時白林認為黃梅戲要有好的樂曲,入耳才能入心。他從省委、省政府大院請來儀仗隊,把二胡、琵琶、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單簧管、雙簧管全都使用上。這是西洋樂器第一次進入黃梅戲的聲音世界,也是黃梅戲在歷史上第一次使用總譜演出,演員唱的每一句也都是精心創作過的,不再是傳統的“三打七唱”的演繹方式。時白林為黃梅戲演奏加入了“和聲”和“復調”,音樂變得更有厚度了。《春香傳》在剛剛建成的江淮大戲院連演40場,每一場都是客滿。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馬蘭與吳瓊和時白林在一起的合影

這一部戲,時白林得到了肯定。緊接著,他又為小舞劇《劉海戲金蟾》作曲,在北京演出再次獲得滿堂彩。此後的一生,時白林孜孜不倦地為《天仙配》《桃花扇》《謝瑤環》等29部古裝戲和《王金鳳》《江姐》等30多部現代戲譜曲。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韓再芬與時白林的合影

時白林的貢獻遠不僅是黃梅戲。他的音碟架上,貝多芬、莫扎特、柴科夫斯基等交響樂、鄉村民謠、江南絲竹都昭示了他對音樂的廣博汲取。當他打開書櫃,那一卷卷樂譜手稿,震撼了我們。泗州戲、廬劇、文南詞、青陽腔、目連戲、阜陽清音等,他都在研究。可以說,他的家是戲劇的寶庫。情緣︐一輩子牽手黃梅戲時白林向記者展示樂譜時白林獲得的“戲曲音樂終身貢獻獎

創新,成就黃梅戲經典

有人說,1955年,是屬於黃梅戲的,也是屬於時白林的。

1953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成立。1954年9月華東地區戲劇觀摩演出在上海舉行。《天仙配》獲得演出一等獎、劇本一等獎,嚴鳳英、王少舫各獲表演一等獎,此外還獲得了導演獎、音樂獎,一下子拿了五項獎。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時白林獲得的“戲曲音樂終身貢獻獎”

1955年,著名導演石揮決定把《天仙配》做成中國電影第一部“歌舞故事片”,想以電影的形式把黃梅戲推向國際觀眾。時白林與王文治擔任編曲,一時間“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響徹四方,神州大地處處是黃梅聲。時白林,以他卓越的音樂才情載入了黃梅戲史冊。

1958年,時白林編曲、指揮了的黃梅戲電影《春香鬧學》;1959年,黃梅戲電影《女駙馬》又一次傳遍海內外;1963年,與方紹墀作曲的電影《牛郎織女》問世……表演嚴鳳英、王少舫,編劇陸洪非,作曲時白林,黃梅戲史上最為燦爛的時期在這樣一個群體力量中出現了。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時白林整理的樂譜

在黃梅戲音樂創作之路上,時白林始終與時代元素契合,始終敢於求新求變。《天仙配》中男女聲二重唱,這個唱段唱響了。《江姐》一劇中,將西洋歌劇的“主題音調貫串法”用於黃梅戲音樂,從前奏到落幕,不斷重複和變奏,令觀眾感同身受。新編歷史劇《孟姜女》中,西部秦腔音樂元素的融入,為柔美的黃梅戲音樂融入了陽剛之氣。

時白林說,創新就是需要一種博採眾長的學習精神。白先勇搞青春版《牡丹亭》,當初餘秋雨搞黃梅戲《鞦韆架》,韓再芬的《徽州往事》又較《徽州女人》進了一大步,這些都是創新。藝術要發展,一定要允許創新,發現走遠了,偏離了,再拉回來,但一定要大膽往前走。

時白林一直在大膽往前走,執著往前走。黃梅戲音樂中傳遞出的華麗與柔美、古樸與現代,留下許多經典唱段,他功不可沒。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時白林簡歷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時白林,1927年出生於安徽蒙城,著名作曲家、黃梅戲音樂創作泰斗,曾任中國戲曲音樂學會會長。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副團長、安徽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曲學院客座教授。主要音樂作品有電影配樂《天仙配》《牛郎織女》《生死擂》《女駙馬》《孟姜女》等;舞臺劇《江姐》《梁山伯與祝英臺》《雷雨》《劉海戲金蟾》等;編著出版有《黃梅戲音樂概論》《黃梅戲音樂賞析》《黃梅戲名段精選·樂隊總譜版》《時白林自選文集》等。

~ END ~

版權須知:未經本刊書面許可,任何人或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摘編本刊圖文內容。

高端访谈 | 时白林:铸就黄梅戏的丰碑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朋友圈✬

評論功能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文字:周玉冰

《安徽畫報》開放辦刊,將面向社會徵集優秀文章和精美圖片,期待文思敏捷、下筆千言倚馬可待的你;期待一部相機掃天下,大美安徽盡收鏡中的你;《安徽畫報》等你來激揚文字,行攝江山。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賜稿熱線:0551-64376898

洽談合作:1366569779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