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韜股份的電池“賭局”

本報記者 張英英 吳可仲 武漢報道

11月中旬,湖北武漢依然暖陽高照,但武漢雄韜氫雄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氫雄”)的門口卻是另一番光景。

作為雄韜股份(002733.SZ)佈局氫能業務的重要一環,武漢氫雄目前僅幾條生產線。《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採訪期間,該公司門口看上去略顯冷清。

一年多以前,在武漢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建議總體方案專家諮詢會上,雄韜股份董事長張華農便表露決心,“氫燃料電池是電池類的終極產品,鋰電池將逐漸被氫電池取代,就像鉛酸電池被鋰電池取代一樣。武漢沒能趕上鋰電池汽車這一波潮流,已沒有必要再做追隨者,而應該提前佈局氫能源,做領先者。”

作為曾經的老牌鉛酸蓄電池企業,雄韜股份錯失動力鋰電池爆發良機,近兩年正加速佈局氫能。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可能有點“不務正業”,但同樣是一次趕超機會。

“失鋰客”轉型

雄韜股份是國內最早從事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研發和生產的企業之一。隨著鋰電池取代鉛酸電池的時代洪流湧來,雄韜股份的市場空間也遭到挑戰。

對於鋰電池,實際上張華農的佈局並不算晚。天眼查顯示,雄韜股份子公司——深圳市雄韜鋰電有限公司於2003年註冊,主要業務為開發、生產、銷售鋰電池及相關材料和零部件。

不過記者也發現,雄韜股份鋰電池業務佈局雖早,但是總體發展速度較慢,佔據總營收份額較小,對公司業績增長較為有限。雄韜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顯示,2013年雄韜鋰電實現營業收入3644.99萬元,淨利潤-501.88萬元。而2014~2017年,公司鋰電池營業收入比重僅維持在3%~7%之間。

“原本鉛酸電池企業都有鋰電廠,主要用來配合做通信儲能等業務,但是鋰電池在這個體系裡並不賺錢,對鋰電池佈局重視度不夠。”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標準化工作組/行業研究部主任周波認為。記者也注意到,公司在2015年財報裡提到,鋰電池短期內不具備撼動鉛酸蓄電池的主導地位,鉛酸蓄電池未來增長空間仍較大。

而實際上,2014~2015年,我國政策和市場環境早已發生了巨大變化,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快車道。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37.9萬輛,同比增長3.5倍,而受此影響,動力電池市場需求快速走強,企業業績劇增,不少企業還紛紛擴產。

2016年以來,疊加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上游原材料漲價和下游整車廠壓價等多重因素,動力電池行業越來越向頭部企業集中,並形成了以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為代表的兩超競爭格局。“相比之下,雄韜股份鋰電板塊技術和規模競爭力並不佔優勢。”周波坦言。

當然,雄韜股份的日子不好過,並不僅僅因為鋰電池市場的衝擊。

“除了近兩年國內鉛酸蓄電池在諸多領域面臨鋰電池的擠壓,2016年國家徵收消費稅和原材料價格上漲都壓薄了原本偏低的利潤。此外,國外也在經歷鋰電替代的一個過程,這些佈局海外市場的企業也受到一定影響。”周波表示。

記者走訪湖北雄韜電源科技有限公司發現,該公司門口數輛物流車頻繁出入。記者瞭解到,車上極板有發往越南、深圳、武漢等地,還有一些鉛酸蓄電池發往易事特和科華恆盛等公司。不過,一位員工介紹,相比前兩年,公司效益減弱了,目前員工由原來1000多人減到現在500~600人。“最近有了新訂單,忙起來了。”

在周波看來,雄韜股份現在做得還不錯,雖然錯過了鋰電,但佈局燃料電池可以算是一次趕超的機會。

頻繁變更募資用途

雄韜股份兩次的轉型邏輯,從公司三次融資路徑上可窺見一二。

不過,記者發現,在前兩次融資中,公司多個項目落地並不理想。其中,部分項目不僅虧損上億元,而且有些多次變更募資用途(含部分變更),有些變更額佔募資額約50%,項目進程也不斷延期。

2014年12月,雄韜股份首次公開發行3400萬股在深交所上市,實際募集資金4.47億元。其中,公司投資約3.9億元新建湖北雄韜275萬千伏安密封蓄電池極板組裝線項目;投資2億元用於年產250萬KVAh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擴建項目。公司表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的項目建設投產後,將對公司發展戰略的實現、經營規模的擴大和業績水平的提高產生重大影響。

不過很快,第二年這筆募集資金用途便進行了變更。公司於2015年12月將湖北雄韜275萬千伏安密封蓄電池極板組裝線項目的募集資金10868萬元,投向越南雄韜年產120萬KVAh蓄電池新建項目。而剩餘募集資金14132萬元繼續執行原項目,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2016年11月30日。

湖北雄韜275萬千伏安密封蓄電池極板組裝線項目並未達到計劃進度。公司解釋,國家2016年開始對行業徵收4%的消費稅,且湖北雄韜大力發展國內通信電池,目標市場以國外市場為主轉為以國內市場為主,導致整體項目有所延後,預計整體項目延至2018年12月31日。

至於變更原因,雄韜股份表示,除了上述消費稅原因,同時伴隨近年來國內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提高,導致國內鉛酸蓄電池製造的優勢削弱。而越南公司在人才、成本和供應鏈上都具備優勢,且在產能提升的同時訂單仍無法滿足,增加投資更為緊迫。

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10月20日,湖北雄韜275萬千伏安密封蓄電池極板組裝線項目再一次變更,即募資3200萬元用於投資越南新建極板二廠投資項目。不過,記者注意到募投的越南新建極板二廠投資項目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竟延期兩次,長達1年半時間。

而至於年產250萬KVAh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擴建項目,記者注意到該項目於2015年12月31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截至2018年底項目就已全部停產,2016~2018年共計虧損超2億元。公司解釋,由於國家於2016年開始對鉛酸電池行業徵收4%的消費稅,及深圳人工工資較大幅度上漲,公司於2016年開始將部分訂單轉移至湖北和越南公司。

當首次募集資金建設項目還是“半成品”時,雄韜股份又開啟了第二次融資。

2015年10月,雄韜股份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9.35億元,主要用於10億瓦時動力鋰電池新能源建設項目8.15億元、燃料電池等項目研發中心及能源互聯網雲平臺開發項目1.2億元。資金募集於2016年8月5日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項目又出現同樣的問題:募資用途變更、項目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推遲。

比如,2018年8月17日,雄韜股份公告稱,將10億瓦時動力鋰電池新能源建設項目的建設期由2018年9月30日延長到2020年12月31日。與此同時,在這一公告裡,燃料電池等項目研發中心及能源互聯網雲項目建設期也由2018年9月30日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不僅如此,2019年4月24日公司公告顯示,同意將10億瓦時動力鋰電池新能源建設項目的募集資金40000萬元,用於投資深圳氫燃料電池產業園項目。

公司稱,近年來國內動力鋰電池市場競爭趨於白熱化,產能結構化過剩加劇,結合自身場地規模、業務產品情況進行調整,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為2022年5月14日。

2019年4月,雄韜股份再次迎來新一輪融資。這次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4.15億元,分別用於武漢雄韜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5.23億元、深圳雄韜氫燃料電池產業園項目3.8億元、深圳雄韜氫燃料電池電堆研發項目920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4200萬元。10月23日,該募資方案中的募資金額調整為不超過9.95億元。

從融資脈絡不難看出,雄韜股份正將佈局重點轉向氫燃料電池板塊。不過,也有業內人士並不看好雄韜股份,稱該公司有些“不務正業”,鉛酸、鋰電沒做好,又去搞氫燃料電池,估計不會樂觀。

豪賭未來

2016年,雄韜股份通過全資子公司鵬遠自動化投資2500萬元,持有氫璞創能21.74%股權,開始佈局氫燃料電池。隨後,雄韜股份在深圳、武漢、大同、上海、廣州等地紛紛投資設立子公司,推進氫能產業規劃與佈局,並與東風汽車、中通客車等多家整車製造商及地方政府展開合作。

2018年,雄韜股份的燃料電池業務首次在公司營業收入中有所貢獻。財報顯示,當年公司燃料電池實現營收8362萬元,營收佔比2.83%。

與雄韜股份相似,億華通也在佈局氫能業務,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氫能業務的市場商業化程度已日漸成熟,對於企業的盈利也起到一個正向拉動作用。

不過,一位熟悉雄韜股份的人士透露,目前一些燃料電池企業並未實現盈利。“目前階段,比較賺錢的是設備提供商、原材料供應商等一些企業。”

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雄韜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3.60億元,同比下滑14.1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實現0.84億元,同比增長197.57%,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同比下滑20.19%。從營業收入構成看,公司在UPS電源、通信、儲能的蓄電池及鋰電池業務均下滑,同比降低15.4%、0.63%、16.62%和23.46%。

“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方面,鋰電是燃料電池的重要競爭對手,目前燃料電池的問題就在於沒有一款應用(車)不可替代,也沒有一款真正得到市場認可的產品(燃料電池車)出來。從目前大巴車和小轎車兩個應用看,成本高,並沒有那麼好用,技術成熟度也不如鋰電。”武漢理工大學一位參與雄韜股份項目的人士表示,即使比較火爆的豐田Mirai車型,實際上也並不理想,企業也不怎麼賺錢。

該人士認為,目前市場上氫能燃料電池車基本都是依賴政府採購,沒有了政府補貼,企業估計要垮掉一大片。

記者瞭解到,按照2019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要求,三個月過渡期結束後,政府將專門針對燃料電池汽車、新能源公交車制定補貼政策。目前業內都在等政策,做投資生產、研發和市場不敢有太大動作。

“目前加氫站基礎設施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審批、管理不健全也限制了行業發展。”上述億華通相關負責人還坦言,氫能能否發展起來,仍取決於頂層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