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重疾險的11個誤區!

鄺美寶、單田芳、朱旭、師勝傑、臧天朔、李詠......兩個月竟有6位明星因為癌症去世,讓人唏噓不已......

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我們都害怕生病,尤其害怕癌症。面對突如其來的大病,不僅給個人和家庭帶來衝擊,還有經濟負擔,因此如何加強健康保障也成為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提早給自己準備份保障,是非常有必要的。由於身邊很多朋友對“重疾險”存在疑問和誤區,小編在這裡就給大家做一個總結。

關於重疾險的11個誤區!

▎誤區一:我還年輕,身體也挺好的,買保險有點浪費

正解:保險,可以為以後的“意外”買單,也算是一種風險預防機制吧。更重要的一點是,現在健康的你可以作為健康保險的合格被保險人,而已患病的是不能投保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抵抗力會不如從前,患病幾率也會逐年上漲。

在中國,目前有1.8億高血壓患者,2.5億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9000萬高血脂症患者,3.5億菸民,逾7000萬肥胖症患者,而各類重大疾病發病率還在不斷上升。

▎誤區二:家境富裕,不用花錢買保險

正解:無論你多富有,一場重疾,很可能奪走你所有積蓄。尤其對於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的人來說,一份保險就可以起到保障的作用。

據估算,中國每年花在治療癌症的費用達千億元,很多家庭“因癌致貧”,甚至傾家蕩產。任何人都沒法承受治療腫瘤的醫藥費用。每個癌症病人住院一個月花3~10餘萬元不等。

除了標靶治療藥物、免疫性高蛋白、止吐劑等昂貴的自費藥材,癌症病患或其家屬還會花大把鈔票買健康食品或是偏方,每個癌症病患每年約花50~200萬元醫療自費及吃健康食品,加上癌症患者終止工作,家人也辭去工作專心照顧,往往讓家庭經濟陷入困境。

這時候,如果你提前購買了重疾險,就可以幫你省下一大筆的醫療費和保全你的財富,安心治療。

關於重疾險的11個誤區!

▎誤區三:買保險都用不上,不如拿這筆錢去炒股投資。

正解:保險是資產配置重要的一部分,就像標準普爾的家庭資產配置象限(如下圖)建議的,資產應該分為四部分。在下圖中可以清晰看到,保命的錢是不能用投資來代替的。當疾病來敲門時,保險就起到作用了。

再說,投資股票有風險,比如黑色10月美股蒸發2萬億美元,港股新股年內蒸發市值3147億。而保險,沒有投資風險。保險比股票更值得投資。

▲ 標準普爾的家庭資產配置象限

保險,人們一般都會留意它的儲蓄分紅險。在這裡又涉及到很多人都關心的一個問題,內地保險和香港保險。

譬如香港儲蓄分紅險,其收益年化率高,不僅優於一般理財工具,還擁有保障和其他保值增值功能。

關於重疾險的11個誤區!

什麼是儲蓄分紅險?如下圖所示,它是香港目前保險產品中最火爆的,是一種既有保障功能,又能獲得紅利的保險。

舉個例子:假設一位30歲的男士投資 20 萬人民幣,分 5 年期,每年 6188 美元購買香港某儲蓄分紅險;

在不提取情況下,66歲(實際退休年齡65)共有:276728美元,折算人民幣約:180萬

在提取情況下,從65歲開始每年提取13577美元,折算人民幣88250人民幣,平均每月可拿7354元,此時賬戶裡的現金價值為24.3萬美元。

80歲或90歲時賬戶現金價值為:

80歲: 370618 美元(可提取);

90歲 : 552957 美元(可提取);

備註:以上數據來源於該儲蓄險計劃書內預估現金價值,實際收益可能略有偏差。

▎誤區四:我買了社保,不用再買其他保險。

正解:中國的社保雖說基本達到全民保障,但其實提供給每個人的保障額度都不高。

平常人們生病去醫院看病打針吃藥,基本上都可以用社保報銷。但是,一些特效藥和進口藥都是不能報銷的。而當不幸患重疾時,對症下藥的“藥”卻是這些特效藥和進口藥。最後,也只能自己買單。

即使是有部分醫療是可以報銷的,但是它可以報銷的比例也會隨醫院級別的升高而降低。再者,所謂的報銷,都是採取個人先墊付後憑單據報銷的模式。而一般重疾再確診後就需要支付現金馬上進行治療,畢竟,早發現、早治療、早痊癒。

關於重疾險的11個誤區!

▎誤區五:保險索賠程序比較麻煩

正解:其實,這個問題應該辨證地來分析。保險是一種法律合同行為,保險公司的理賠工作要求公正、客觀、及時和準確。

在簽訂保險合同時,應該仔細審閱裡面的條款內容,尤其是保險責任部分。當意外發生後,應該及時跟保險公司報備,然後收集所需的資料以便索賠。一般來說,能夠做到這些,走索賠程序時就會簡單輕鬆。

▎誤區六:猝死,保險公司不賠。

猝死是指自然發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發病後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

正解:目前對猝死的通說認為,猝死只是一種死亡的表現形式,而非死亡原因。而死亡原因是確認保險責任的關鍵問題。簡而言之,死亡原因是本身的疾病導致,那麼在重疾險理賠這塊就不存在爭議。

但是,猝死並不一定在重疾險的保障範圍內。

舉個例子,香港的重疾險會包含身故保障責任,如果是有身故保障責任的重疾險,那麼也是可以保猝死的。比如,香港友邦的加裕智倍保。只要身故就賠償(一年內自殺或者槍斃的不賠,其他都賠)。此外,香港保險在賠付的時候,不用赴港。

▎誤區七:人遲早都會魂歸故里,何必浪費錢買保險。

正解:隨著醫學的發展和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大部分的疾病都可以提早被發現,然後進行治療,最後痊癒。值得關注的是,不同類型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近年來都呈大幅升高的趨勢。

所謂癌症的五年生存率,指的是如果癌症患者能在確診和治療後存活超過五年以上,那麼癌症的治癒概率將達到90%。

關於重疾險的11個誤區!

難得來世上走一遭,還有很多事情沒嘗試過。能治好,為什麼要選擇放棄呢?再者,一份保險的的成本並不高,最多就是一個月少下幾次館子,或者少買幾件衣服。

▎誤區八:我家庭狀況不好,沒什麼錢買保險。

對於家庭經濟不是特別寬裕的人來說,保險是解決發生“意外”時工作收入突然中斷的經濟來源問題。一句話來說,就是可以在關鍵時刻減輕家庭的負擔。讓你不用在鉅額的醫療費和生活費之間做出殘酷現實的選擇。

再者,保險的交費水平並不高,年交費從幾百元到幾千元都有,結合自己的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險種和交費模式,就可使自己獲得意外傷害、重大疾病等的保障。

▎誤區九:先給孩子買保險,後面有閒錢再給自己買。

事實上並不是的!要買保險也得先給自己買,這裡的“自己”當然指的就是“大人”。

“大人”是這個家庭的經濟來源,如果“大人”發生不幸時,那孩子的保險也無法得到補充。所以

只有“大人”有保障了,才能更好地為孩子做好保險的保障。建議“大人”在準備好自己的保險以後,再為孩子選擇意外險、重疾險、醫療保險等等。

▎誤區十:擔心保險公司倒閉,保險就沒用了。

正解:從經濟學上講,作為自負盈虧、獨立經營的市場個體,無論是內地保險公司還是香港保險公司都有可能倒閉,所有的保險公司都一樣!

但同時,內地和香港的保險法令,禁止保險公司隨意解散。因此,所發出的保單依然有效——因為公司倒閉後,保單將會被分離出去,由其他的保險公司承擔,保護投保人的利益,這在保險學上叫“保單無風險”。

由此看來,公司倒閉的概率非常小,但是投保是為了讓資金更安全,因此建議大家一定要選擇實力雄厚的大公司產品。

▎誤區十一:買保險不吉利,一買就出事

正解:這個問題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根本不值得反駁,因為這是一個毫無關聯的聯想。在中國的文化裡,保險總是和疾病、意外、死亡和殘疾等災難聯繫在一起,所以有些人就會忌諱保險,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當你去了解“保險”的真正價值,或者就不會再糾結了。

舉個例子吧。如果一個年輕人,年交保費3000元,連續交20年,買保額10萬的重大疾病保險。如果客戶出險早,只交一次保費,保險公司也要賠付10萬元,貼97000元;如果客戶交20年保費,共交了6萬不用再交了,出險了,那麼保險公司依然要賠10萬元,還要貼補40000元。

從以上的數據中就可以知道:無論客戶出險早晚,保險公司都是要賠錢的,保障型保險大部分都如此。

所以,客戶的身體越健康,活得越久,保險公司貼的錢就越少。

▎結語

說這麼多是為了告訴大家,保險不僅是“規避風險”這種淺顯的需求,而是進行人生規劃,資產配置的一種必需品。無論你有沒有社保,無論你現在是多健康,你都需要重疾險的保護,這也是為自己萬一“不幸”時的一份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