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故宫修文物的大师们,一批民间艺人,集中于此探索祖师的技艺

在钢筋水泥造房全面普及的今天,中华大地上是否还流传着古代土木建筑的工艺?如果一批批现存的古村古镇都消失了,我们从哪里寻回曾经民居古厝的记忆。可能,庆幸的就是,华夏大地上还保留着这样一个地方——蚌埠的古民居博览园;他的出现,以露天博物馆的形式留存古老民居的面貌,同时,聚集一批即将失传的匠作艺人在修复古宅的同时保存和探索曾经的老屋建造工艺。

如同故宫修文物的大师们,一批民间艺人,集中于此探索祖师的技艺

如同故宫修文物的大师们,一批民间艺人,集中于此探索祖师的技艺

在这座古民居博览园的仓库中穿行,你便可以看到堆满地的古屋构件:石墩、拴马桩、马槽等石头构件,花窗、门扇、冬瓜梁、牛腿、雀替等精细的雕花件,且每幢房子的构件上都被标注了醒目的黑色数字。而数百名匠人便是根据这些编号,将老屋组装修复,初次完成和几百年前那位修建老宅的古匠交流。

如同故宫修文物的大师们,一批民间艺人,集中于此探索祖师的技艺

如同故宫修文物的大师们,一批民间艺人,集中于此探索祖师的技艺

第一次交流完成,他们还有更深入、更复杂的:比如“有的地方雕花没了,我们需要重新雕;有的木料年代久远,颜色灰暗,我们需要清洗打磨;有的构件破损严重,实在没法用了,我们就重新雕个新的…… ”古民居修复的负责人这样介绍。那么,还有那些榫卯断裂,需要重接的;还有那些铜铁配件遗失需要重造的……金石玉帛,竹木牙角,漆陶革纸,都是内容,这一次工匠要在老物件的材料里寻找曾经琢磨制作的工艺了。

如同故宫修文物的大师们,一批民间艺人,集中于此探索祖师的技艺

如同故宫修文物的大师们,一批民间艺人,集中于此探索祖师的技艺

如同故宫修文物的大师们,一批民间艺人,集中于此探索祖师的技艺

“历史遗产的保护必须活化,不能让它搁置在那儿。”参加古民居博览园调研的冯骥才强调说,“古民居保护要有生活气息。”要将这座露天博物馆,融入曾经生活的痕迹,中国传统的村落古宅有自己的格局、比例尺度和色彩,这一次匠人们和自然对话,和古人的生活对话,寻找村落中市肆,戏台,酒坊,古树,老井的氛围,选择山环水绕的环境。他们创造活灵活现的古民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