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7年檢察官,上海美女律師如何看待刑辯專業化這條路

曾經7年檢察官,上海美女律師如何看待刑辯專業化這條路

陳 會

今天早上六點半,從上海坐大巴車往長江北面的南通趕,為了參加開炫南通分所的開業典禮和同時舉辦的企業家刑事法律風險防控論壇。

果然,一天下來,大師兄、律所主任虞仕俊操辦的這場論壇確實帶來很多走心的東西。

作為一名正在往刑辯專業化路走的不算年輕的青年律師,論壇給我最大的收穫,不是在執業中如何去開拓或做好企業家法律風險防控的問題,而是從各位主講老師身上看到的、學到的法律人精神和如何繼續走好刑辯這條路更進一步的認識。

龍宗智老師對體制內機械司法的產生原因和克服路徑的分析,讓我們更清晰地看清體制的一些癥結。

做刑辯業務,需要長期以個體的身份去努力追求獲得平等對話的機會和效果,不知己知彼,是很難做到有效溝通的。作為個體的執法者和個體的律師,我們或許都無法去改變一些什麼。但我們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知道對方的顧慮是什麼。

朱明勇律師分享的自己辯護經驗乾貨,對我的觸動最大。

作為個體律師,我們的責任更多的是如何將法學專家們已經推動的、逐步進步的法律,極致地運用到自己的辯護中,而不是去抱怨法律的缺陷。

司法人員機械司法無可厚非,但辯護律師應當避免機械辯護、避免“套路辯”。

徐昕老師的“徐昕矛”進攻型辯護、程序性辯護思維,讓我們看到即便是經驗豐富的法學專家型律師,仍然要時刻準備著戰鬥。

易延友老師認為,律師辯護根本在於做好主體間的溝通和可接受性。如何解釋法條,就看誰的解釋更符合每個人心中的正義原則。正義不在字面,要靠人去探尋。律師辯護應當以通俗易懂的、甚至修飾性的詞語來傳達蘊含著公正的法律原則。

所以,連從事刑辯的法學專家、大律師們都在絞盡腦汁地思索如何用好法律武器,我們年輕律師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再次全面學習刑事訴訟法呢?不去深入瞭解中央和地方不斷出臺、不斷更新的司法解釋、政策性文件、會議紀要、指導案例等等法律武器呢?

我們在沉迷於參加論壇學習的同時,更應當耐得住在辦公室閱卷和撰寫辯護意見的寂寞。辦刑事大案、辦無罪案件是每一個刑辯律師的夢想,但如果一開始就拿捏不好自己手中的小案,即使有一天大案來了,或許我們也不能擔當。

必要時的程序性辯護、法律內的死磕是刑辯人應當具備的品質,因為欺軟怕硬是人的本性。

我還記得2012年兩個證據規定出來後的那幾年,似乎是刑事辯護的春天。那時因為全國各地律師風起雲湧地運用排非等程序性辯護手段,曾一度導致我所在的市檢察院公訴處處長,全國十佳公訴人專門撰文《程序性辯護的公訴應對》,來指導公訴人應當如何應對這個問題。

這就說明什麼,我們的對手都在不停地學習、不停地想著應對我們的招,我們有什麼理由鬆懈呢?如今發達地區的檢察系統專業化程度也越來越高。

正如朱明勇律師所說,一個有問題的案件,律師的努力和恆心影響著案件的走向。

我七年檢察官辦理刑事案件500餘件,如今能留下記憶的案件,並不是那些被我順利指控成功的案件,而是由於某些律師的堅持或聯合"死磕"我,導致我心證產生變化或給我帶來指控挑戰的少數幾個案件。所以,只有盡責且有水平的辯護才可能贏得尊重。

坦率地說,轉業做律師後,我並不抱怨如今的司法環境,雖至今未獲得完全無罪的判決,也在一些平凡刑案中爭取到一些變相無罪。我覺得體制內大多數尤其是年輕科班出身的法官檢察官,還是有司法良知的(或許也是因為我尚未親身感受真正的冤案),正如大律師們所說,我們需要的是用自己的專業度和盡責度,去喚起他們的良知。畢竟,作為搞刑事案件批發工作的,你很難要求他做到零售業那麼精細、那麼帶感情。這是我們律師的責任。

要走專業刑辯路,在未成名前需要技能和心智的長期訓練,如果沒有體會到寫辯護詞寫到腦細胞乾枯,溝通時的憋苦,庭上辯論嘴巴的乾渴,是不可能嚐到辯護的甜頭的。

有同行偶爾會說,某某大律師是辦了某個大案件出名的。

其實,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大律師也並非天生,靠某一個案件就坐穩寶座的時代已經過去。

最後,送給自己,也送給青年律師一句話,慎重對待自己手中的每一個案件,無論大小。就像賀老師說的那樣,低調的、不聲張的努力去推動法治的點滴改善。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喝了今天的心靈雞湯,感覺又可以接著回去有尊嚴地掙買豬肉的錢了。

再次感謝主辦方,感謝虞大師兄!

》》作者系京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