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居镇南李村:家门口的“水上银行”

头戴小蓝帽,身着防水服,手握高压水枪,11月14日,笔者来到龙居镇南李村莲藕种植基地,只见三三两两的“采藕人”正在藕池里忙得热火朝天,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龙居镇南李村:家门口的“水上银行”

“我和工友们一起挖莲藕,每挖一斤可得四角钱,计件挣钱,每天可挣350到400元!” “采藕人”李燕龙高兴地说。家门口建起莲藕种植基地,村民们纷纷将土地流转给种藕大户,转身变为全职的“农业工人”。南李村36岁的李燕龙经常在藕田打工,他说:“虽然还是干农活,但是能像城里人一样领工资,感觉生活过得很得劲。”

得益于龙居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区委宣传部派驻南李村第一书记王云鹏的驻村帮扶,南李村正逐步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改变着当地莲藕种植模式,逐渐从单一的农户种植转变成大面积土地流转基地种植,辐射带动村民参与生态莲藕种植的特色产业链,促进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种了11年的莲藕,从刚开始两三亩的荷塘到现在600多亩,去年赚了100多万哩。” 南李村两委成员李国峰向笔者讲述着自己和莲藕相伴的日子。

“种植莲藕对水质没太多要求,只要不是含酸性或碱性物质的自然水就可以,但在藕不断生长阶段对水量有要求。翻耕前,水位控制在2—3厘米,耙平后,水位控制在5厘米,移栽至发芽期间水深控制在5— 8厘米,立叶应抽出至开始水深10—15厘米。在干旱的时候马上注水量多时立即排水。” 说起自己的“种植经”,李国峰打开了话匣子。

龙居镇南李村:家门口的“水上银行”

“现在是收获季节吗?”

“叶落藕熟,眼下,正是挖藕售卖的好时节。莲藕已经进入全面采摘期,预计要到12月份中旬才可以全部采摘完毕。一亩地土地流转费用400元左右,荷塘里套养的小龙虾和黑鱼的收入基本跟土地流转费持平。”

网拉—分类—装箱—称重。下午5点30分,岸边开来了一辆大卡车,“老李,过秤装车吧,明天一早还得送到呢。”淄博的客户跟李国峰打着招呼。

“他们都是提前预订,然后再来取货。这些莲藕销往北京、天津、济南、滨州等地,小的批发给周边的水产市场。这一天,有小五千斤吧。” 李国峰估算着,脸上露出了满脸的笑容。

“他们这的莲藕,品质好、无污染、极富营养,不管是炒、炖、凉拌口感都不错,非常受欢迎,是远近闻名的莲藕村。”来装车的客户向笔者介绍着。

龙居镇南李村:家门口的“水上银行”

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王云鹏入驻南李村后,经过实地调研,充分思考论证,跟村两委确定了“十里荷香 幸福南李”党建品牌,在产业发展模式上,打出了“支部引领、特色引路、人才支撑”旗帜,让支部起到“汇聚政策找资源、规避风险保收入、分析研判促增收”的示范带领作用,让更多莲藕优质品种落户南李,培育壮大致富带头人队伍,在强村富民中,发挥好村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今年年底,全村将新增藕池1000余亩,由两委委员带头试点种植莲藕新品种鄂莲9号巨无霸,成功后进行区域推广。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南李村莲藕产业对盐坨片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南李莲藕品牌价值,形成区域化生产网络,擦亮‘十里荷香 幸福南李’招牌,让这里的莲藕走向更多大城市的餐桌。”谈及下一步的发展,王云鹏信心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