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戰爭,德國為什麼不轟炸蘇聯強大的軍工企業,蘇聯強大的軍工企業和氣候戰勝了德國?

歷史熱點縱橫


我是秋草獨尋,有幸回答此問題。

首先要說明一點,蘇德戰爭必須放在整個歐戰的格局中來看才能全面發現問題的實質。

為什麼德國不轟炸蘇聯的軍工企業?

  • 首先,這與德國的對蘇戰爭的戰略制訂有關係

  • 其次,德國是一國面對的是英、蘇、美三國空軍。註定他的空軍力量的分佈產生重要變化。

  • 第三,蘇聯的防空能力可以限制其轟炸,那這樣的戰略就會行不通。


如果我們從這三個角度來看,就會決定了德國為什麼不能轟炸蘇聯的軍工企業。

1、首先德國對蘇聯的戰略制定,輕視對手的原因。

希特勒由於蘇芬戰爭表現蘇聯軍隊巨大弱點。面對一個只有兩百萬人口的小口,蘇聯發動的這場戰爭居然的損失約為近20萬,傷亡合計70萬以上(索科洛夫《影響世界的100場戰役》),這讓希特勒產生了巨大心理優勢。

2、其次,在蘇德戰爭初期,德軍的摧枯拉朽的攻勢也確實無須對蘇聯軍工企業進行轟炸。莫斯科的冬天幫助了蘇聯人。

此時突然發生了德國的豬隊友日本襲擊珍珠港事件,美國向德意日宣戰,導致本來不想與美國開戰的希特勒也只好多線作戰,尤其是地中海與對英前線耗去了50%以上的空中力量。

3、1942年斯大林格勒戰役前後,德國由於受到盟軍戰略轟炸,又很難有時間生產遠程戰略轟炸機。

盟軍空中霸王的b24戰略轟炸機

這時德國這時才發出生產總動員令。比起蘇聯的24小時生產,晚了有近2年。

4、關鍵點又發生在1943年8月1日,羅馬尼亞油田被美軍空軍毀滅性轟炸。

此時別說遠程轟炸機,就算保衛本土的戰鬥機用油都發生了困難。德國新飛行員當時平均只能訓練40多個小時就被送往前線。

5、全面缺油階段

所以到1944年,即使德國當年總計生產飛機35076架其中轟炸機,2351戰鬥機,24981攻擊機。但是因為石油的欠缺與盟軍的全面轟炸,盟軍已經全面戰據空中優勢。此時已經一切都晚了。


其次,再說到德國戰略轟炸機——石油資源限制了戰略轟炸發展。戰爭中期又遭轟炸與封鎖。

德國的強大的軍事工業並非不能生產戰略轟炸機,按1944年生產量來計是不成問題的。而是因為二點原因造成了戰略轟炸思路不能實施。

盟軍B-24戰略轟炸羅馬尼亞普羅斯特油田

1、由於1941年前,對蘇戰爭之前,缺乏羅馬尼亞石油資源,並未做戰略轟炸思考。也沒有大規模轟炸機的生產,所以德國在1843年,航空部正式將He-277戰略轟炸機,並下令1944年儘快投入量產。

2、戰爭期間,由於羅馬尼亞油田被炸,德國本土遭遇盟軍全面的轟炸。只能大量生產,FW-190、ME/BF-109等戰鬥機,以對抗盟軍的轟炸。

3、轟炸蘇聯軍工企業,有規模性的問題,必須有大量戰略轟炸機加護航編隊,這樣才可能有效。

如果當時沒有英美盟軍的轟炸,這個計劃問題應該不大。

但是,由英美參戰的群毆,盟軍更早的認識到戰略轟炸的作用,先發致人,導致德國未能及時的發展戰略轟炸機。使其戰略轟炸計劃未能實施。


其三、德國空軍是在對三個國家同時作戰,空軍力量分散,導致其無法有效的防禦領空,進而無法實施戰略轟炸的計劃。

1、 1940年5月15日到1945年4月16日長達4年的時間裡,英美盟軍出動400萬架次的飛機,遠程轟炸德國軍事工業,以損失1%的代價,摧毀德國作戰飛機5.5萬架,自身損失達4萬架。

這期間以1942年-1943年主要是吸引了德國51%的空軍力量,使其將生產主要集中在戰鬥機上。從1943年8月-1945年,盟軍已形成壓倒性優制,摧毀了德軍的空中力量及軍事工業。

所以從1941年至1942年德國生產的轟炸機時間窗口太短,已不足以有足夠時間支持其戰略轟炸計劃。

隨著英美對德空戰,可見德國對蘇空軍力量部署下降很快。

表1:1941年11月-1944年2月,德國作戰飛機的部署。不包括後備飛機,只算前線飛機的話,東線的飛機佔總數的比例在1941年11月8日為63%,1941年12月27日為53%,1942年12月10日為50%。


表2:1941年11月-1944年2月,德國戰鬥型飛機的部署(區別於作戰飛機)

2、德國空軍對地中海戰場、西線、斯堪的亞維那(挪威、丹麥基地)、東線四個分區的鋪開。

其在東線的力量分佈在42年開始逐步下降,42年底43%,43年上半年急聚下降至28%,43年下半年僅佔23%,44年上半年22%,而且還是單引擎戰機。

而德國高質量的雙引擎戰機則分別為18%、11%、8%,8%,15%。大量部分高性能戰機都開往西線作戰,到43年下半年開始高性能戰機的90%都用於西線其他戰場。


表3:德國單引擎與雙引擎戰鬥機在各戰線的部署情況



3、從德國弗萊堡聯邦軍事檔案中發現的新資料顯示1941年6月-1943年12月間德國空軍在東線的飛機和人員損失不到總損失的一半;還顯示了德國空軍在巴巴羅薩行動中集結的力量僅僅在東線延續了幾個月,主要原因是美英盟軍在西線和地中海戰線給予了越來越大的壓力。

這也就是德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關鍵時刻,德國戰鬥機表現如此羸弱的問題。

德國高性能fw190a-5野馬戰機主要用於西線

其四、蘇聯有能力限制制其空中轟炸。

由於德國在空軍的軍事科技與軍事素養方面領先於蘇聯。實際上蘇聯軍事工業的質量與科技能力的確遠不具備抗衡德國空軍的能力。

1、德國空軍力量被迫分散是重要原因。

2、蘇聯全員24小時生產使飛機數量上升,但關鍵的是蘇聯從1941年開始由於用於飛機生產的鋁材奇缺。

1)美國提供優質鋁256,400噸,英國提供35,400噸,加拿大提供36,300噸,三國相加共328,100噸,是蘇聯全部鋁產量的1.25倍.這些優質鋁,全被蘇聯用於航空業飛機制造。

2)盟軍對蘇援助技術,僅舉例如協助蘇聯戰機之間無線電通迅的電報機(當時蘇聯飛機缺乏空中通迅)。

3)盟軍1941年10月初起、至1942年6月底向蘇聯提供的援助並把飛機及重要設備運到蘇聯。

英國援助蘇聯的噴火戰鬥機

其中飛機:每月400架,其中短程轟炸機300架、戰鬥機100架(最終同意400架,其中美國每月供應轟炸機100架、戰鬥機100架,英國每月供應戰鬥機200架)。

在整個二戰期間,盟軍對蘇援助18303架各型作戰飛機,約佔蘇聯生產戰機總數的20%,關鍵這是這些戰鬥機都是蘇聯無法生產的較高性能戰機(最好的戰機並沒有給蘇聯),可以應對德國空軍。


4)美國提供給蘇聯生產飛機及槍炮的特種機床和工業設備:

金屬切削機床38100臺.美國提供的全是蘇聯無法生產的性能優異且造價昂貴的設備。使得蘇聯能夠生產更好的飛機。

所以蘇聯紅軍得以在41年至43年最關鍵時刻挺住了德國空軍的打擊。

使得蘇德戰場更多的侷限於地面戰爭。

綜合歐洲戰場的全面考慮,可以看到。

1、德國空軍並非沒有能力轟炸蘇聯,實在是被盟軍拖入了三方群毆的局面,不得不將主要空中力量用於西線及地中海及對英前線。

2、德國的空軍生產能力總動員時機較晚,錯過了蘇德戰場的關鍵時刻。


如有喜歡,請關注本號。

相關資料:

《影響世界的100場戰役》索科洛夫

《二戰盟軍對蘇聯租賃法案的政策》

《二戰史》

《二戰美軍的超低空行動-普洛耶什蒂大轟炸》


秋草獨尋


其實,二戰奮戰在東線的納粹德軍也對蘇聯進行了戰略轟炸。

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高爾基城等蘇聯戰時工業集中地,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戰略轟炸!最有名的還要數對烏拉爾工業區的轟炸!這部分資料在國內極為少見。出於對蘇聯龐大地面武裝的恐懼,德國空軍在莫斯科會戰失敗之後就開始考慮對蘇聯後方工業區的戰略轟炸了。



根據小編之前看過的雜誌資料,德軍在斯大林格勒陷入苦戰之後,清醒的認識到奪取整個南俄羅斯是不可能的目標,快速完好的佔領高加索產油區也是不切實際的!由此萌生出戰略轟炸的想法,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在自己得不到的情況下就不能讓巴庫的石油、烏拉爾的車輛廠和煤鐵資源繼續為盟軍服務。


既然德軍有對蘇聯進行戰略轟炸,那麼為什麼很少有提起呢?實際效果如何呢?

轟炸烏拉爾對缺乏戰略轟炸機的德國來說非常艱難,航程較遠的飛機都被集中起來攻擊烏拉爾車輛廠,而且根據戰俘的交代,蘇聯的坦克產量確實因為轟炸下降不少!此時,戈林意識到當初忽視重型轟炸機是個錯誤。其實,希特勒上臺後急於重建空軍,且要求短時間內打造規模足以應對世界大戰的空軍。因此,幾乎所有的技術軍官都反對費時費力的重型轟炸機。


(德軍的重型轟炸機數量太少也不夠可靠)

戰爭一開始也證明發展中型戰術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是正確的,但是到1943年德軍控制區達到最大(如下圖),同時蘇軍集結強大軍事力量反撲之時,戈林對米爾希和凱瑟琳等反對重型轟炸機的將領大發雷霆,認為是他們錯誤的說服自己放棄研發重型轟炸機,這才導致空軍無力終結蘇軍的工業生產,間接導致蘇德戰場的慘敗。


德軍不打算佔領整個蘇聯,對其腹地的戰略轟炸老早就被寫進巴巴羅薩計劃裡,而且在納粹上臺之前就已經有了計劃雛形。

德國在二戰前的三十年代就開始研發重型轟炸機了,而且還很有遠見的給項目命名為“烏拉爾轟炸機”,該項目發起人是新成立的空軍總參謀長瓦爾特·韋佛。容克斯和道尼爾分別推出JU89和DO19兩種載彈量5000到10000公斤、航程上千公里的髮型轟炸機,但是納粹上臺後都沒有繼續下去,原因就是德國空軍高層一致認為,小國無力承擔大型轟炸機的成本,支援地面作戰的戰術轟炸機必須放在首位。

(蘇德戰爭初期真的看不出戰略轟炸的必要)

德國能用來進行戰略轟炸的只有HE-177和HE-200等少數機型,二者產量只和有1500架以上的驚人數量,千機轟炸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前者的設計初衷,竟然是一個能俯衝轟炸的龐然大物,它的性能不可靠限制了使用效率。HE-177載彈量6000公斤以上、航程高達5600公里左右,在1942年後半年很適合從前線起飛,用來戰略轟炸蘇聯的工業區,烏拉爾也不能倖免於難。

莫斯科向東到烏拉爾工業區的核心城市葉卡捷琳堡有1800公里的火車車程,對於戰略轟炸機說這並不算遠,德軍原本也打算佔領莫斯科後戰略轟炸烏拉爾的,如下圖所示。前進到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德國空軍有能力戰略轟炸!但是上文提到,由於德國空軍缺乏戰略轟炸機,且前線戰鬥激烈空軍分身乏術,大型飛機還要兼顧西線和北非作戰,能給蘇聯帶來的傷害十分有限。
(巴巴羅薩計劃有提到戰略轟炸)

那麼蘇聯自己的軍工企業是不是衛國戰爭勝利的基礎呢?

答案當然是的。誠然,同盟國提供的戰機、坦克、運輸車輛和食品是衛國戰爭勝利的基本前提,連斯大林本人都對美國源源不斷的軍火物資、裝甲鋼、工業設備援助讚歎不已,從而堅定了他在戰後瘋狂提高重工業產量,準備應對美英威脅的決心(蘇聯的鋁產量在戰後迅速提高了4倍以上)。



但是請注意,蘇聯自產的83萬門火炮、15.8萬架飛機、10.8萬餘輛裝甲車以及1200萬支步槍才是前後2500多萬蘇軍武裝的基本力量;盟軍援助的飛機總共才18000多架、坦克也不超過1.3萬輛,簡單對比就能看出誰才是主力軍。

當然了,盟軍除了援助武器,還給予蘇聯35萬臺機床、32萬噸鋁和30萬噸炸藥,還有其他難以計數的軍工原料和設備,以及幫助蘇聯在失去烏克蘭後挺過1942年的糧食,這些也都是衛國戰爭勝利必不可少的東西。但是,再多的援助物資離開了蘇聯人民的勞動也都沒有意義不是嗎?因此,蘇聯的軍工企業能完整的退到烏拉爾工業區或者是西伯利亞、遠東工業區,而且德軍無力給它們造成毀滅性的戰略轟炸,兩點綜合起來才是衛國戰爭勝利的基礎。至於說寒冷的天氣嗎,那當然也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兵器世界


二戰時期,德國空軍十分強大,曾長時間 統治歐洲的天空,甚至奪取了英國和蘇聯的大部分制空權。但在蘇德戰爭時期,德國為什麼對蘇聯進行戰略大轟炸?

要想有效轟炸蘇聯的軍工企業,德國需要擁有一支強大的空軍,這支空軍還必須是擁有大型轟炸機的空軍,問題是德國空軍並沒有達到這種標準。

當德國空軍開始把作戰重心轉向蘇聯時,它的力量早已經被英國明顯削弱,在此前大名鼎鼎的“不列顛空戰”中,德國空軍損失了近2000架戰機,其中包括上千架轟炸機。即使後來轟炸機機隊得到補充,因為戰場分散等原因,導致德國在蘇聯方面投入的轟炸機仍比較有限。

實際上,德國很早就意識到轟炸摧毀蘇聯工業核心地帶的必要性、緊迫性,每當地面作戰取得推進,蘇聯的重要工業中心被暴露出來後,德國空軍就會組織轟炸機進行戰略轟炸。蘇聯的莫斯科、列寧格勒等地都遭到過戰略空襲,斯大林格勒、高爾基城等蘇聯戰時工業集中地,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戰略轟炸,最有名的還要數對烏拉爾工業區的轟炸。德軍空襲的重點目標包括坦克工廠、合成橡膠工廠、煉油廠、戰機工廠等戰略意義非常重大的目標,取得不錯的轟炸效果。

可隨著戰局的發展,德國空軍的戰略大轟炸愈發難以為繼。首先,德國空軍缺乏可以對蘇聯工業中心進行更大範圍、更加有效轟炸的重型轟炸機。德國倒是想要轟炸蘇聯工業區,但問題是蘇聯有廣大的領土縱深,大量的工業分散在後方,德軍空軍的轟炸機航程根本夠不著。

希特勒上臺後急於重建空軍,且要求短時間內打造規模足以應對世界大戰的空軍,德國空軍手頭上的He 111中型轟炸機、Ju 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等轟炸機航程、載彈量都比較有限,難以對蘇聯縱深地區的高價值目標進行轟炸。

德國也知道發展重型轟炸機的重要性,但是它的重轟項目發展一直不順利。德國空軍原本認為可以很快裝備亨克爾和梅塞施密特公司研製的重型轟炸機,但因為資源、技術等問題,重型轟炸機的研發非常緩慢。加上一些人為的因素,例如德空軍技術總監烏德特要求轟炸機都應該具備俯衝轟炸能力;希特勒則要求把新銳的、不成熟的噴氣式發動機裝在轟炸機上,這些不甚合理的要求都進一步給德國轟炸機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其次,德軍在地面戰場開始遇到很多“硬骨頭”,已經無法有效推進,甚至節節敗退。無奈之下,德國空軍轟炸機只能中斷一些戰略轟炸任務,轉而執行戰役的對地支援任務。

隨著戰爭的繼續發展,德國空軍發現它越來越無法掌控戰局,德國的戰線全面收縮,德國空軍開始“回家戰鬥”,德國境內也遭到盟軍轟炸機機群的狂轟濫炸。此時德國空軍連國土防空都無法勝任,重型轟炸機以及藉助它來進行的戰略大轟炸設想也都胎死腹中。


科羅廖夫


沒有盟國的援助,蘇聯會被德國秒成渣。

蘇聯軍工的強大和美英援助密切相關

蘇德戰爭初期,蘇聯軍隊一潰千里,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如入無人之境,一路攻城略地,大量的蘇軍被德軍俘虜。要知道蘇聯的主要人口和工業設施都集中在歐洲部分,亞洲部分雖然廣袤但多是些苦寒之地,並不適宜人類居住。1941年底,在德軍猛烈的攻勢下,蘇聯已經損失了45%的人口,71%的鐵、58%的鋼、57%的有色金屬、63%的煤以及42%的電力,烏克蘭的大糧倉也已丟失,整個蘇聯的糧食供應都變得非常緊張起來。蘇聯在戰前全盛時期尚且抵擋不住德軍的兵峰,彼時內遷至烏拉爾的工業尚未恢復產能,已經失去這麼多資源的情況下蘇軍又怎麼變得突然“強大”起來了呢?

有人強調大規模援助是在莫斯科戰役後到達,但莫斯科戰役只是暫時的勝利,並未徹底打垮德軍,相反德軍在第二年又組織了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真正失去進攻能力那是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後的事情。美英援助重不重要,並非單純的去比較數量,而是看沒有這些援助會產生什麼後果。1942年,蘇聯的人力與生產能力都陷入了低谷,如果沒有美英援助的糧食,汽車,武器等物資,以當時蘇聯的狀況吃飯都是個問題,更別說組織大型會戰,大縱深戰略缺乏機動車輛就是空談。且不說盟軍援助的物資中有還有一部分是當時蘇聯的技術能力無法生產的,例如用於生產航空汽油的高辛烷燃料,以及像鈰等稀有金屬和高端車床,這些物資連同美英援助蘇聯的很多完整的工廠補齊了蘇聯工業端板,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可以說,盟國的援助對蘇聯挺過困難時期至關重要。

德國為什麼不轟炸蘇聯軍工企業

德國並非不想,而是有心無力。一戰後,受《凡爾賽和約》的限定,德國空軍的發展受限。希特勒上臺後,德國秘密重整軍備,但德國畢竟是個資源有限的國家,只能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緊要的地方。相比於遠程戰略轟炸機,軍方更傾向於發展用於支持地面作戰的戰術轟炸機,二戰期間德國的主力轟炸機型像He111、Ju88等機型只能支持中近程的轟炸任務,且在倫敦空戰中損失慘重。受限於航程,再加上蘇聯人密集的防空炮火,對蘇聯軍工企業的轟炸效果始終不是很理想。後期隨著作戰的失利,德軍一退再退,更加遠離蘇聯工業區,再加上石油資源的日益短缺,自然就更加沒有辦法威脅到蘇聯的軍工生產了。

德國並非單純的敗於蘇聯,而是亡於美英蘇三大國的圍攻

德國的失敗,在於以一國之力單挑美英蘇三大國,而非單純的敗給了蘇聯。就在蘇德兩國在東歐殺得難解難分的時候,盟國一邊給蘇聯援助,一邊開啟了對德的戰略轟炸,這就好比一架天平,一邊瘋狂加碼,一邊往外抽走,結果本身不平衡的天平再次翻轉了。戰爭末期德國由於燃料的缺失,導致大量的坦克和飛機無法發動。後期美英軍隊從諾曼底登陸,更是直接赤身加入肉搏,以三大國之力才將納粹擊敗。如果沒有美英參與蘇德直接比拼,斯大林會輸的連底褲都不剩。


九州史冊


我是東斯坦因,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

德國空軍的發展思路成就了德國空軍,也毀了德國空軍

德國空軍一直以來都奉行以支援地面軍隊作戰為主的作戰思想。因為這種作戰思想與德國陸軍的閃擊戰理論相輔相成。

理論指導實際,德國空軍在以以支援地面軍隊作戰為主的指導思想下,其作戰飛機大都是與地面部隊協同作戰的中短途飛機,沒有航程特別長的遠程飛機。德國空軍因此成為了一支戰術空軍。

在二戰初期,德國橫掃西歐的作戰中,德國空軍與陸軍之間配合可以說相得益彰,德國空軍也由此走上了巔峰。

以支援地面軍隊作戰為主的作戰思想,雖說成就了德國空軍的威名,但是也給德國空軍埋下了一個禍根——短腿。一開始,在在歐洲大陸與中小型國家作戰這個毛病還不顯。因為這些歐洲中小型國家就巴掌大塊地方,德國的飛機就算是短腿,覆蓋起來也是毫不費力。

可蘇聯作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領土面積2240.22萬平方公里,是西歐的數倍。而且蘇聯也非常擅長利用自己戰略空間巨大的優勢。在蘇聯成立後,由於害怕其軍事工業集中在西部地區,容易受到外來打擊。因此從20世紀20年代末開始,蘇聯花費大力在歐亞大陸交界的烏拉爾地區建立起了強大的軍事工業綜合體。

面對這樣一個橫跨歐亞的龐大國度,德國空軍那些小短腿飛機就算拼了命也無法深入蘇聯縱深。這時候德國空軍短腿的毛病就暴露無遺。

手裡沒有傢伙(進行戰略轟炸的大航程轟炸機),德國空軍對蘇聯後方的軍工企業也是無可奈何。

德國缺油

縱觀整個二戰,德國就羅馬尼亞一個穩定的石油供應地,而且還要受到盟軍不間斷的轟炸。因此,油料短缺一直是二戰德軍的最大弱點。甚至出現了油料供應了陸軍部隊,空軍飛機就無法起飛作戰,海軍艦艇就無法遠洋作戰的現象。例如,在諾曼底登陸當日,德國空軍因為缺少油料,就只有一架BF109起飛作戰。

在沒有核武器的情況下,就幾架轟炸機的話,是無法取得什麼大的戰果的。所以德國空軍要對蘇聯後方的軍工企業進行轟炸的話,肯定是要出動龐大的機群。但派機群去轟炸,這一來一回所耗費的油料,德國承擔不起。

轟炸了蘇聯隱藏在後方的軍工廠,是影響了蘇聯紅軍前線的軍需供應,但德軍坦克集群也會因為沒有燃油而趴窩,這很顯然是得不償失。

蘇聯強大的軍工企業和氣候,確實在蘇德戰爭中取得了關鍵作用

先說說氣候對的影響。這方面其實大家都很熟悉了。蘇聯寒冷的氣候使德軍是苦不堪言,蘇聯寒冷的冬季甚至使德軍士兵連98K的槍栓都拉不開,德軍的戰鬥力也是直線下滑。

1941年,德國的前鋒部隊,已經推進到莫斯科郊外,結果在蘇聯人民頑強的戰鬥作用和西伯利亞的寒流共同的作用下,德國軍隊折戟沉沙。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戰無不勝”的神話的破滅。極大的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擊侵略的決心。

再說說軍工。現代戰爭,打的是實力,拼的是消耗。要是軍工生產跟不上,戰場上的軍隊,在損失了之後就無法得到補充,只能是越打越少,越打越弱,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就是被生生耗死的典型範例。

而只要軍工生產能跟得上,戰場上的軍隊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補充,軍隊的戰鬥力也是越打越強。

二戰中,蘇聯軍工部門生產了83萬門火炮、16萬架飛機、11萬餘輛裝甲車以及1200萬支步槍。為蘇聯的取得戰爭勝利,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就到這裡,以上是本人個人觀點,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德國軍隊勢如破竹。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德國人始終沒有能佔領莫斯科,也沒佔領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這樣的要地。


1942年到1943年,德國軍隊被迫終止閃電戰,和蘇軍打起了消耗戰。最終在斯大林格勒會戰和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遭遇致命的慘敗。

(蘇聯廣袤的國土,讓德軍倍感“兵力不足”。)

為什麼德國為什麼不轟炸蘇聯強大的軍工企業?簡而言之,不是不想,而是沒辦法了。

1、戰爭進行到相持階段後,德國統帥部的壓力也很大。全面打垮蘇聯軍隊不可能,還要提防西線的盟軍啊。雖然此時的英美盟軍無法登陸西歐,但是轟炸德國本土還是沒問題的。德國的防空力量還要留一部分防止英美的空襲。

2、戰爭爆發後,蘇聯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把重工業遷往烏拉爾地區。要知道,蘇聯的國土面積很大很大,德國人的轟炸機實在鞭長莫及——戰鬥機無法護航。除非是遠程轟炸機,如美國的“空中堡壘”B-17,B-29這些飛機。

(普通轟炸機無法轟炸蘇聯的烏拉爾山一帶。德國人進入全面戰爭後,無力生產遠程戰略轟炸機了!)

3、德國進入全面戰爭後,資源和戰爭潛能已經是過度開發了:新武器的研發要弄,大量軍事裝備要生產,實在無法研究或者大量生產遠程轟炸機了!注意:德國的遠程轟炸機技術不成熟。當時只有美國的遠程轟炸機技術過硬且能量產!沒辦法,美國的工業能力實在太強大。

(蘇聯人頑強抵抗,美英援助源源不斷,德國人拼消耗實在拼不起。)

綜上所述,不是德國不一舉滅掉蘇聯的軍工業,而是實在沒辦法去做了。德國唯一的機會其實是佔領莫斯科,但是寶貴的機會被希特勒葬送了!


小林品歷史


凡爾賽條約的後遺症,限制了德國遠程航空轟炸機的研製與生產,航空工業的二十年超級重型的轟炸機計劃被荒廢了,給德國研發超級重型轟炸機的時間不夠充分。

第二是航空燃油的嚴重缺乏,德軍與英法戰爭之時,蘇聯還從陸路支持原油給德國。當美國也宣戰,蘇聯也宣戰,德軍就只能靠匈牙利與羅馬尼亞的油田,但產能很少,無法支撐起德國空軍的燃料。因為德國陸軍機械化師,摩托化師,那個不需要石油燃料支持下,才能動起來。


隨雨飄渺


實際上是德軍轟炸過,具體情況如下

1943年,德軍在戰爭中第一次大規模對蘇軍後方的工業城市進行了空襲。德軍的目的在於為準備發動的“堡壘攻勢”掃清障礙,破壞蘇軍工業中心可以有效削弱蘇軍的防禦作戰能力。德軍計劃在未來的攻勢出動1500輛坦克,而根據情報判斷,蘇軍當時坦克月產量已經達到1300輛左右,再加上租借的和預備隊的坦克,總數可以達到8000輛以上。

德軍1943年6月轟炸蘇軍工業城市示意圖

為此,1943年6月4日-6月22日蘇軍展開了抗擊德軍突擊高爾基、薩拉托夫和巴拉紹夫的作戰。德軍數據是共出動轟炸機993架次,投彈1538噸。蘇軍參戰部隊有高爾基軍級防空地域和薩拉托夫-巴拉紹夫師級防空地域,防空殲擊航空兵第142和144師;共有作戰飛機89架、中口徑高炮689門、大口徑高射機槍90挺、探照燈329部。整個戰役持續23天,蘇軍擊落德機29架。不過總體來看,蘇軍防空部隊的夜間作戰能力與協同作戰能力有待加強。

蘇軍85毫米高炮夜間開火


德軍的這次空襲行動造成蘇方有大小30個企業遭到損毀,其中幾乎完全被摧毀的有雅羅斯拉法爾的合成橡膠廠、高爾基汽車廠、薩拉托夫飛機制造廠等。空襲對於蘇軍的影響非常明顯,例如5月蘇聯各坦克工廠共生產2303輛坦克,而7月份僅有1481輛,下降了30%;由於薩拉托夫石油精煉廠的損失,造成蘇軍在庫爾斯克會戰防禦階段燃油供應緊張,不得不採取限額以及調動緊急儲備。

德軍也被這些結果所鼓舞,準備再次進行類似行動。不過很快庫爾斯克會戰的爆發,延緩了行動的計劃。而當會戰以蘇軍勝利德軍失敗而告終時,昔日德軍攻擊這些工業城市的機場如今卻成為了蘇軍空軍的機場,準備空襲的方案從此只能束之高閣。

被炸燬的高爾基汽車廠裝配車間

至於天氣這個話題,屬於老生常談的問題,多數人會將德軍莫斯科城下戰備歸結於這個原因。

首先,蘇聯秋冬天氣很冷,而且1941年的冬季更是“一個140年未曾遇到過的嚴冬”,晝間氣溫常在零下20-25度之間,夜間可達零下30-40度;據某些資料說,氣溫甚至達到零下52度的低溫。毫無疑問,如果沒有足夠的防寒衣物,德軍沒有一個人能夠在這樣的嚴寒條件下生存下來。

1941年12月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

德軍進攻蘇聯一共投入了陸軍153個師,320萬人,在夏季與冬季中共補充81萬人,共達401萬,除去夏季戰役中損失的53.4萬人,冬季戰役德軍投入兵力應有347.6萬人,可見總損失不到26%,其中非作戰損失只佔15%。可以看出,德軍大部分人都有了冬裝,儘管運抵前線的數量不夠,但德軍還是從各種渠道弄到了冬裝。這主要來自於當地蘇聯工廠的生產、德軍從當地蘇聯人徵集和搶劫的衣物,還有大批已經陣亡和被俘蘇軍的冬裝加上德軍自身儲存的被服。這些冬裝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甚至還有許多女式皮大衣、皮手套,但最重要的是,德軍依然保存了戰鬥力。當然,與蘇軍相比,蘇軍冬裝的準備要充分得多。在朱可夫的回憶錄中寫道:“11月頭幾天,天氣變冷,下了雪。各集團軍、方面軍和各部隊的倉庫運進了大量的短皮外衣、氈靴、保暖內衣、棉坎肩、護耳皮帽。11月中旬,我們的戰士已經穿的暖和,要比身上裹著從和平居民那裡搶來保暖用品的法西斯德國士兵的感覺好得多。。。”。

其次德軍冬季戰役損失的90萬人是指從1941年11月1日到1942年4月1日為止的傷亡數字,而並非蘇聯反攻前的傷亡數字。德軍是在12月5日蘇軍反攻後開始敗退的,失敗原因自然是在此之前而不可能是在此以後。況且,11月1日-12月4日,是蘇聯冬季的第一個月,基本上氣溫穩定在零下7-10度,並不是很低。從蘇聯在11月期間尚能挖設大量工事,完成的土方比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第聶伯水電站還多一倍的事實上,即可見當時的地面還未完全凍結。實際上,在此期間德軍損失不是很大,據記載,到1941年年底,德軍共有10萬個凍傷病例,而據歷史檔案記載莫斯科氣溫在11月27日才開始急劇下降(當天清晨氣溫是零下8度,中午急劇降溫到零下20度),隨後幾天溫度又開始略有回升。而在12月5-9日,氣溫又下降到零下25-29度,不過此時冒著嚴寒進攻的已經是蘇聯紅軍而不是德軍了!應該說,德軍凍傷主要是在11月27日-12月31日這段時間造成的,按照比例計算,在蘇軍反攻前,德軍凍傷人數近3萬人、疾病等減員2萬人,非戰鬥傷亡不過5萬餘人,區區5萬人是不可能導致莫斯科戰役失敗的。

莫斯科反攻中的蘇軍坦克部隊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德軍在蘇軍最初進攻下遭到很大挫折,幾近全線敗退,但是當希特勒在12月29日下達了“不準後撤”的命令後,已經遭到失敗的德軍卻擋住了蘇軍的進攻,並且擊退了蘇軍向奧廖爾、勒熱夫、維亞濟馬等幾個重要突出部的進攻,蘇軍僅僅收復了莫斯科正面縱深不到80千米的地區-距離主要目標斯摩稜斯克還有幾百千米之遙。及至到了1942年2月,蘇軍冬季總攻部隊更是傷亡慘重、攻勢已呈強弩之末之勢。而1月和2月恰恰是蘇聯冬季最寒冷的月份,德軍凍傷、疾病人數也是蘇軍反攻前的數倍(到1941年11月26日,德軍兵員1.6萬人,而到了1942年2月4日即達6.1萬人;可見,蘇軍反攻後,天氣更加寒冷,德軍病員數也成倍增加),但德軍卻出乎意料的擋住了蘇軍的反攻。如果德軍失敗的主要原因真是氣候嚴寒的緣故,那麼德軍應該遭受更大失敗才對。而中央集團軍群在蘇軍反攻後僅1個月就聲稱俘虜蘇軍百萬以上(筆者注:這個數字有誇大,蘇軍戰史數據是1941年12月5日-1942年1月7日損失370955人-純減員139586人,損失輕武器109.38萬件、火炮13350門、坦克429輛、飛機140架;而德軍損失數字即便按照蘇軍戰時公佈也只有20餘萬人,德軍陸軍戰時統計戰鬥損失77857人,半數為中央集團軍群),使反攻的蘇軍損失幾倍於自身損失,顯然,天氣嚴寒一由不能對此作出解釋。

紀念紅場閱兵的浮空氣球


榮華之武器堂


德國肯定是轟炸蘇聯的,軍事工業的,只是沒有能力將它盡數摧毀。有幾個分析的原因?

第一。炸不著

隨著深入蘇聯復地,德國轟炸機的續航里程明顯跟不上。同時對英國的作戰也牽扯了德國大量的空軍實力。

第二,炸不到

隨著戰爭節奏的推進,蘇聯軍事工業也在逐步的後退。轉移較為安全的城市。

第三,找不著

即使是德軍打到斯大林格勒,蘇聯工業也是沒有停止的,利用游擊戰思維,邊打仗邊生產。德軍沒有辦法。

第四,炸不完

充分調動了各個階層人民的意志。發揮了大無畏的,不怕死精神。利用一切條件不間斷生產。

第五,保護好

當蘇聯從被打懵的狀態反應過來以後,就全部開動機器,重點保護軍事工業。到後期的時候,德軍已經沒有能力組織一次有效的進攻了。


傳奇只爭朝夕


德國倒是想要轟炸蘇聯工業區,但問題是蘇聯有廣大的領土縱深,大量的工業分散在後方,德軍空軍的轟炸機航程根本夠不著。比如二戰德國的轟炸機的航程最大的是2500公里,作戰半徑不過1000多公里,而蘇聯鋼鐵工業的心臟馬格尼託格爾斯克離德軍控制區的前沿都有1600公里,想要直接打擊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便德軍轟炸了蘇聯的前沿工業區也無法對蘇聯形成扼殺性打擊。

其次,德軍在東線的轟炸機數量不足。整個德軍在東線的轟炸機也不過800架,整個東線戰場有幾百萬平方公里土地,這些轟炸機要被用來支援各處德軍作戰,無法集結起來有效使用,對蘇聯的一些工業區破壞程度有效,炸完之後蘇聯也能很快修復。

第三,當時的轟炸機就是單純的轟炸機,不具備自衛能力,需要戰鬥機來護航。轟炸機要進行超航程作戰的話往往超過了戰鬥機的護航航程,當時德軍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大約只有800公里。這使得德軍的轟炸機無法突出使用,這會遭到蘇聯戰鬥機以及其他防空火力的攔截。這使得德軍到了後期不得不放棄對蘇聯工業區的轟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