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代水利工程,人水和諧的華章

橋在水上,有橋的地方,多伴隨著水。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的存在使城市充滿了靈性與活力。地處晉江流域平原的泉州,江河遍佈,山川秀美,素有“東南澤國”之稱。水賦予了泉州無窮的靈性,培育了泉州人,孕育了泉州城,更見證了泉州悠久的歷史變遷。

從避水到鬥水,從逐水到治水,從用水到護水,無論是令人歎為觀止的古代水利工程,還是巧奪天工的現代水利工程,泉州人如同造橋改造自然、造福桑梓一樣,以其愛拼敢贏得獨特魄力,在漫長的歲月中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水利文化,提升著泉州的城市品質。

“山無高下皆行水,樹不秋冬盡放花。”元代散曲家張養浩這句詩寫出了泉州的地理特點。泉州依山面海,河川密佈,因水而立,因水成城。正如那句廣告詞,“沒有水,泉州將成為白州。”古往今來,勤勞聰慧的泉州人用水、引水、治水、惜水、護水,在與水相生相剋的過程中不斷推進水利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也留下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水利工程,以及內涵豐富的水文化文學作品。

泉州擁有江、河、湖、溪、瀑布、峽谷等多種形態水資源。泉州的母親河——晉江,發源於德化戴雲山東南麓,流經永春、安溪、南安、鯉城、晉江注入泉州灣,是泉州境內最長的河流。據史料記載,晉江原名“南安江”,自晉永嘉之亂,衣冠士族南渡沿江而居,因懷念晉朝故土,改其名為“晉江”。從晉代起,泉州人民因勢利導,壘石砌堤、築埭圍墾、鑿塘修陂、引流沃壤、開闢梯田,泉州大地上堤塘鱗次櫛比,閘壩錯落有致。泉州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將荒灘沃野改造成舉世聞名的光明之城,將方外之地變成了蜚聲海外的貿易大港。

唐宋時期,泉州圍海造田、築塘修陂、連堤建橋等水利建設活動愈加頻繁,達到鼎盛,據《福建通志》統計,當時僅晉江埭田就多達125處。水利建設水平特別是圍墾技術位居於全國前列,留下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水利工程,如八卦溝、陳三壩、七首塘、天水淮、煙浦埭等,尤其是八卦溝、陳三壩,世皆稱奇。據明萬曆和清乾隆時期的《泉州府志》所記載,當時泉州共有湖、塘、陂、埭、坑等水利工程1000餘處、灌溉千畝以上引水工程20多處。

明清時期,因地方豪強幹涉,用水管理制度無法實行,水利建設處於無序開發狀態,對晉江流域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又反過來使溪渠陂塘迅速淤淺,泉州水利漸趨衰敗。

新中國成立以來,泉州人民煥發出空前的熱情和幹勁,迅速掀起了晉江平原上第一次水利建設高潮。從整修擴建引水灌溉工程到興建蓄水工程,泉州水利用了整整8年(1949-1957)的時間,先後完成了西壩引水渠、金雞渠道、沃江渠、石壁水庫和晉東海堤等首批水利骨幹工程,為今後的輝煌打下了紮實的基礎。1958至1965年間,又完成了烏潭、泗洲、新安、桃源、冬青等大中小型水庫和晉江下游防洪堤(2期)等防洪排澇工程,水利事業得了迅速發展。1966至1978年間,以建設水力發電、中小型灌區工程為主,泉州地區逐漸加快了並電聯網步伐,為地方工業和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泉州水利建設迎來重要發展期,先後實施金雞攔河閘重建、晉江下游防洪岸線整治、晉江市供水二期、晉江市引水第二通道、石獅市引水二期、南安市沿海片區供水等一批水利防洪重點工程建設,初步形成以山美水庫為主要水源、以龍門灘引水為補充、以各大中型水庫為支撐、以金雞攔河閘為分水樞紐、以南北渠和湄南工程為主要輸水通道的沿海配供水網絡體系,構建閩水引晉、晉水南供、晉水東調的供水格局,有力保障了晉江下游防洪供水安全。

泉州人民在修建各項水利工程時,表現出的智慧與勇氣也令人稱道。在長期的建設過程中,泉州人始終保持著愛拼敢贏、兼容幷蓄的傳統,以求新求變的姿態追求歷史的跨越和融合,塑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泉州水利精神。水利同時也是泉州文學的“源泉”。群山競秀,萬川爭流,江海並存,碧水長流是人們對泉州水的形象概括。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遷客騷人深深為此所陶醉,留下了大量的詩詞歌賦,其中以水利為題材的作品不計其數。

“千淘萬濾雖辛苦,吹盡黃沙始見金”。歲月匆匆,繁華褪盡,唯有文化傳統與人文精神能隨著人類的每一個足跡,薪火相傳,永恆不滅。在新時期,仍需弘揚水文化,豐富水文化內涵,提升城市品質,實現人水和諧共處。

泉州古代水利工程:

泉州古代水利工程,人水和諧的華章

陳三壩

陳三壩(留公陂)

陳三壩,是泉州地區最早的水庫堤壩,位於泉州洛江區雙陽街道壩南村與惠安縣洛陽鎮陳壩村之間,是連接兩岸的通道和用於兩岸農田灌溉的水利工程。傳說該水壩為陳三和五娘回到梧宅村後見村中農田灌溉需要而建。史書記載,該水壩由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年)右史留元剛主持修建,曾名“留公陂”, 陂內可防溪流橫溢,外可抵禦海潮湧入,該陂有陡門5坎,視水量大小而蓄洩;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泉州太守屠悼、晉江縣丞林才傑重修,在陂築堤作為護坡。1963年,該壩重新整修,建五坎石壩。陳三壩歷史上最大灌溉面積達2600多畝,至今仍是洛陽江上重要的水利設施。

八卦溝

八卦溝是泉州老城區的排水系統,是唐代以來泉州府的子城、羅城遺留的濠溝、池塘,經過宋元時期逐漸連接而成排水渠道,遍佈市區。明代何喬遠《閩書》中提到:“子城之內,又有支溝五,舊名‘八卦溝’,相沿以為鑿溝如八卦之象。弘治中,御史張敏有開溝之役,於惠民局東掘得大瓷瓶,上鑄‘巽’字,地在西南,始知舊以八卦之瓶置於先天卦地,非鑿溝如八卦之象也。”而今,八卦溝經歷次疏浚引金雞北渠水衝灌,與百源川池形成市區主要排水系統。

泉州古代水利工程,人水和諧的華章

萬石陂

萬石陂

萬石陂位於南安豐州古鎮至豐澤北峰招聯社區一帶,地處現今金雞北渠豐州段。相傳該陂發端於宋淳熙十年(1183年),陝郡司馬攸相視水利,著手開建。史料則有文字記載該陂於元至正八年(1348年),南安縣君張夔築成,長100餘丈、寬20丈,灌田萬餘頃。傳說該陂始建時,萬石堆積如陂,故名萬石陂。1965年金溪築閘引水,北渠基本沿萬石陂舊道而行。

泉州古代水利工程,人水和諧的華章

龜湖塘

七首塘

七首塘分佈於現在晉江市的青陽、羅山以至石獅市一帶,是沿塘、沙塘、芙蓉塘、洑田塘、古宅塘、龍塘和龜湖塘七個主要大塘的總稱。龜湖塘為其中第一大塘,洑田塘為第二大塘。傳說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王十朋任泉州知府,時遇史上嚴重的大旱,餓殍遍野,民不聊生,於是先後興修七個大水塘,用來灌溉田疇,解百姓於飢渴之中。

清洋陂

清洋陂又稱陂洋陂,位於泉州府南、煙浦埭之西,是北宋一項大型農田水利工程。熙寧年間(1068——1077年)晉江知縣危雍,在三十一、二都沙塘裡運土築清洋陂,以灌農田,灌溉面積上千頃。淳熙七年(1180年),邑人林邦聞、僧人了性增築石垾,始為石築;嘉靖十年(1531年),知縣錢楩等人重修;1971年擴建為啟閉閘。

天水淮

《晉江縣誌》卷之八《水利志》提到:“天水淮,在三十五都、三十七都交界。今下圍是也。方言謂淮為圍。”唐大和三年(829年)刺史趙棨“鑿三十六洞,引淡水入淮”、“納筍、浯二水以灌田,凡百八十頃”。宋景祐四年(1037年)太守曹修睦再浚治,“別管三涵,視潮水來去以為啟閉”。有1條大渠,長290丈,寬1.5丈,8條小渠,全長2058丈,寬5尺。它是泉州最早的引淡水沖淡鹽鹼土及灌溉兩用的水利系統工程。

煙浦埭

煙浦埭舊稱湮浦埭,位於泉州郡城南郊外,始建於唐代元和間(806—820年),吳公築浦為埭,以捍海潮,罄其資而功不就,飲恨溺水。宋時在原築基礎上壘埔岸三萬丈、築四陡門。紹興六年(1136年),晉江水利大規模修治,增築二陡門,於是郡城南門外羅棠山、崎山諸溪澗水蓄於盈塘,和大沙塘相通,然後下流經煙浦埭六陡門出海。

六里陂

六里陂位於晉江縣池店鄉溜石村東,全長27米多,途徑永靖、和風、永福、永樂、沙塘、聚仁六里,是拒鹹蓄淡型水利工程代表。六里陂建於五代,宋治平三年(1066年)、明宣德間(1426——1435年)、清雍正四年(1726年)、乾隆間(1736——1795年)多次重修,尚存碑記1方,現存為1960年擴建。其中,宣德九年,泉州富商李五在重修洛陽橋工程後,開始重修當時晉江最大的水利工程——“六里陂”的善舉,至今仍被眾人津津樂道。池店李氏宗祠尚鐫有楹聯:“增萬安橋,葺六里陂,祖德許多流衍;賜一品服,理兩廣餉,孫支並見騰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