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新知:靶向治療原理很神奇——但是不要過度迷信靶向藥

一片藥500~600元,一個月藥費近兩萬,面對如此“高價”的靶向藥物,不少腫瘤患者把它當成最後的治療希望,不惜四處舉債接受治療。

抗癌新知:靶向治療原理很神奇——但是不要過度迷信靶向藥

隨著靶向藥物的風靡,有些經濟條件不錯的患者不論自己的病情是否適合使用靶向藥物,都會要求醫生試一試,事實上多數患者的腫瘤細胞並不存在相關的基因突變。一場腫瘤的治療,動輒十幾萬元甚至幾十上百萬元,最終還是人去樓空。這樣的故事幾乎每天都發生在各大醫院的腫瘤病房內。經濟利益的驅使,診療的不規範,醫生知識面有限,病人和家屬的急迫與焦慮,種種因素導致很多病人將腫瘤的最後希望交給了靶向藥。

抗癌新知:靶向治療原理很神奇——但是不要過度迷信靶向藥

應該提醒公眾的是,不要盲目迷信靶向治療藥物和手段

當前腫瘤靶向藥物過度醫療氾濫,明明一個腫瘤晚期多發轉移的病人,被醫院或醫生介紹服用靶向藥,雖然部分患者症狀有所改善,但所帶來的副作用也會給患者的身體造成多樣的痛苦。最後花掉了幾十萬元,命仍然保不住,經濟方面的壓力也非常大。

抗癌新知:靶向治療原理很神奇——但是不要過度迷信靶向藥

靶向藥物有其特定的適應人群,並不是每位腫瘤患者都適合接受靶向治療

事實上,原本不適合服用靶向藥的患者,被建議服用靶向藥,一是診療水平不高,治療不規範導致;二是一些醫療機構不具備檢測條件,醫生及病人就都想試試看;還有就是部分患者,盲目碰運氣或是看其他病友用靶向治療效果好,就執意要求醫生也給自己使用,甚至中途停止治療而改吃靶向藥物,結果導致病情惡化。

抗癌新知:靶向治療原理很神奇——但是不要過度迷信靶向藥

健康時報評論:靶向藥物沒有那麼神

第一,10多年過去了,新的靶向藥層出不窮,但是針對性強,只針對某一種類型的腫瘤,其他的基本無效。比如肺腫瘤,相關基因研究很多,但是靶向藥物不多,絕大多數的肺腫瘤,還不知道能用什麼藥。

第二,跟所有藥物一樣,靶向藥也會產生耐藥性,短期雖然看似不錯,實則暗藏危機。因為靶向藥物使用一年後可能會發生耐藥,一旦出現復發,這些患者就可能面臨靶向藥物不能使用的窘境。遺憾的是在臨床中,醫生卻屢屢看到“被靶向”的患者延誤了病情。

第三,靶向藥也存在不良反應,有的靶向藥物反應比較大。

第四,靶向治療不是每個腫瘤患者都適合,目前它只適用於有這種基因突變的人群。

抗癌新知:靶向治療原理很神奇——但是不要過度迷信靶向藥

靶向藥:原理雖然神奇,並不等於療效神奇

總之,治療癌症是當今的世界性難題,新的抗癌藥原理上都很神奇,也很昂貴,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認為新藥能救命,或者藥到病除可以治癒癌症,這樣的預期會引起誤解和誤導。當今多家美國,英國權威醫學雜誌的數據說明,靶向藥只能延長晚期腫瘤病人幾個月的生存時間,是否拼死也要吃上這個“神藥”,對於每一個病人都是十分困難的抉擇,取決於很多因素。只有充分了解了有關治療的效果、副作用和治療費用等,並考量自身情況,才能做出明智的決定”。

抗癌新知:靶向治療原理很神奇——但是不要過度迷信靶向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