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家长要深思

“本文由硬核妈妈原创、欢迎大家评论、转发”


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希望,是未来。当一个小小的生命呱呱坠地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会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与孩子。

爱的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的爱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然你的爱有可能就变成了“害”。

父母的爱,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李先生和妻子是一对结婚四年的小夫妻,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有着自己的小幸福。

但是他们夫妻二人也有着自己的烦心事,那就是,结婚以后一直没有孩子,在经过几年的四处求医后,终于等到了好消息。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家长要深思

全家老少都高兴无比,经历了十月怀胎的艰辛,李先生和妻子终于迎来了他们的宝宝,取名为“恩赐”,寓意为上天的恩赐。

就这样,快乐的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着,李先生一家对孩子悉心照顾。

一转眼,孩子已经四岁了,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级,李先生为孩子选了一个条件非常好的私立幼儿园。

可是是,没上几天,李先生和妻子就被老师叫到了学校,通知他们孩子被劝退,夫妻二人十分不解,气愤的和园方理论起来,老师的一番话却让李先生和妻子羞愧不已。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家长要深思

原来孩子在学校不但自己不能穿衣服、吃饭,就连大小便都不能告诉老师。而且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孩子稍不顺心就会打小朋友,以至于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玩。

晚上李先生和妻子也回想这些年,孩子吃饭、穿衣 一直是爷爷奶奶随身伺候,孩子不爱吃饭,奶奶就追着喂孩子,一顿饭可以吃上一个小时。

而且孩子脾气特别暴躁,稍不顺心就打人。大人为了怕孩子哭,从来没有制止过。以为给与这些是对孩子的爱,没想到爱的不恰当反而变成了溺爱。

对于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失去的比得更多

1)孩子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被一家人宠爱着,所有的注意力都聚集在孩子的身上了,很多孩子不懂得分享,因为家里面好吃的、好玩的全部留给孩子。

而且很多家庭会经常出现这样的对话“爸爸妈妈不爱吃,都留给我的宝贝吃”。“

只要我的宝贝喜欢,买什么都行”。“你喜欢吃,爸爸就给你留着了,谁也不给”。

好的留给孩子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能让孩子认为,这就是我的,必须给我。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分享,而且不懂得感恩。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家长要深思

2)生活被照顾的太周到,孩子能力低下

一个孩子,他从出生时就有一种自然遗传下来的能力,让他趴在那个床上他就会往前爬,这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孩子具备的这种能力往往被家长剥夺了。

比方说孩子吃饭,到了一定年龄是需要锻炼孩子自己吃饭的,可家长就是要端着碗往他嘴里喂。

所以说在方方面面我们对孩子都进行了百般的呵护,其结果就导致了孩子很多能力的下降。

孩子的能力是自己去锻炼的,如果说孩子吃饭一直有人喂他,那么他一定学不会自己吃饭。如果穿衣服不让他自己扣错几次扣子,穿反几次鞋子。那么他也不能学会如何穿衣穿鞋。

然而这才是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如果家长一直不肯放手,等孩子长大以后他的时间规划能力,自我判断能力等等都会下降。

人的智力是通过人的大脑器官对世界的探索培养起来的。家长溺爱孩子,但是却使孩子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被限制。

他没有机会去运用他的大脑去进行判断分析,其实就是变相的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3)没有过付出,孩子内心冷漠无爱

被溺爱的孩子,他整天都被这种溺爱包围着。就是说他只是接受爱,而不懂得付出爱,也就不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人们总说,一个幸福的儿童,他应该得到爱,然后再把爱回馈给别人。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接受周围人对他的爱,社会对他的爱,同时又要把这种爱传播给更多的人,这样才能拥有幸福体验。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家长要深思

4)孩子未来的生活变得艰难
由于家长的溺爱,孩子在这成长中遇到的困难都被家长扼杀在萌芽期。

这种困难当孩子进入社会的时候他依然会碰到,这个时候他不具备处理困难的能力。所以到了社会上他一定要比其他人吃的苦难更多一些。

5)孩子对父母、长辈没有敬畏之心

回忆70、80后的童年,那个时候长辈不上桌吃饭,孩子是不允许先上桌的。

父母的一句话,孩子是不敢顶撞的,而现在的孩子,全家人吃饭孩子早早的坐在了前面,为了哄孩子开心,可以任意的打骂长辈。

对长辈、父母缺少了敬畏之心,孩子以后到了社会上,对老师,对领导都会缺少敬畏之心。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想把所有的爱给与孩子是没有错的,但是想要教育好孩子,家长们一定要严爱有度。

有句老话说“要成才,先成人”,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一定不能打着爱的名义,变相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我是硬核妈妈,是3岁男孩的妈妈。关注我,给大家分享最“硬核”的育儿知识。记录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故事,不错过他们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