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佔盡天時地利,為何沒有打過李世民

帝王無親,霸者無情,屍山血海鋪就漫漫帝王之路。在這條道路上,從來不止是敵人的鮮血,也包括了自己血親手足流淌下來的血。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武德九年的玄武門之變。對決的雙方,正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這二人。而太子李建成最後的結局,當然令人惋惜同情,可也充滿了謎團。

李建成作為太子在前期是有著很大的優勢,數次的監國使他在朝堂內威信很大。可在最後為什麼會輸給李世民呢?這其中是有很多方面的因素的。接下來,就讓小編給你們將事情的前因後果梳理一下。

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佔盡天時地利,為何沒有打過李世民

玄武門

文武全才李建成

無論是演義還是影視劇中,太子李建成總是給人一種不成器,胸無大志,嫉賢妒能的負面形象。

但這也只是在片面上的理解,稍微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李建成絕對不是個等閒之人。

從魏徵這樣一個能臣,追隨李建成三年,並且在李建成死後,魏徵和馮立,薛萬徹主動為其報仇就可以看出,李建成絕對不是大眾印象中的一個庸人。

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佔盡天時地利,為何沒有打過李世民

能臣魏徵

李建成在李淵起兵之時,就被李淵安排主管後勤,而他也沒有辜負李淵,為大軍提供了一切的補給。在河西之戰更是和李世民一起帶領大軍為李淵進軍關中打開了大門。

後來,李建成也多次抵擋住了北方的突厥勢力。讓李淵的大軍沒有後顧之憂。

李淵宣佈建國後,李建成就被封為皇太子,經常坐鎮朝堂上幫助李淵處理政事。也經常會在李淵不在長安的時候,代替他在都城監國。李建成監國的期間,將上下治理得非常好。深得李淵的信任和滿朝文武的尊敬。

在唐代史書上的記載,大多都是記載了李建成淫亂後宮、貪汙受賄等道德方面上的汙點。並沒有記載過李建成在領軍打仗方面的失敗,反而還寫過李建成平定了劉黑闥的叛亂。從這些都可以看出李建成並不是一無是處,而且在施政的方面,據《新唐書》的記載上,李建成是做的非常好的。可以看出,李建成其實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奇才,而不是大眾印象中的庸人。

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佔盡天時地利,為何沒有打過李世民

太子李建成

李世民野心的開始

隨著李世民在李唐統一的過程中立下了不世功勳,以至於最後李淵封無可封,特設天策將軍給李世民,並允許李世民的天策府向中央輸送人才。

李世民從此就有了自己的黨羽。

開設了天策府的李世民漸漸地收羅了一大批文成武功的人才,就比如在玄武門之變中起重要作用的房玄齡和尉遲恭等人。

李世民成為了天策將軍之後,又因為戰功卓越又被封為三公中的太尉、司徒的同時又身兼尚書府的尚書令。而且可以越過李淵對朝廷下屬發號施令,這使得李世民擁有了巨大權利。

從建國之前李世民能夠積極鼓動李淵起兵就可以看出,李世民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尤其是在掌握了中央的權力之後,李世民的野心也會昭然若揭。

李世民的權力越來越大,李建成的地位也越來越受到威脅。所以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衝突只是時間問題。

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佔盡天時地利,為何沒有打過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

玄武門之變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雙方相互爭鬥,雖然互有勝負。但李世民在軍中的威信逐漸的大過李建成。這時的李建成已經處於下風。

武德九年,李世民突然向李淵告發李建成淫亂後宮要求懲處。李淵驚訝之餘也很冷靜,要求第二天和李建成等人對質。李建成在得到消息後,居然並沒有放在心上,認為自己在朝堂上的優勢巨大。就主動在前一天夜裡前往宮中向李淵表態。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因為之前李世民的天策府向中央輸送人才,宮中的護衛和很多的御林軍都已經背叛了自己,轉投李世民的麾下。

最終,李世民發動兵變,李建成在自己的地盤下居然湊不夠軍隊以致被殺。

李建成性格寬厚仁愛,雖然有些能力和才華。但因為政治經驗的不足,在鬥爭中犯了太多錯誤。

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佔盡天時地利,為何沒有打過李世民

玄武門之變時的李建成

首先,自己和後宮有所交往的信息居然能被李世民得知,而被李世民先下手報告到李淵那裡已經處於了被動。

而後,在自己地盤上的親信都背叛了自己還一無所知,可見李建成籠絡人心和政治手腕也比李世民差一截。

從玄武門之變中的表現可以看出李建成在面對如此的關鍵時刻,居然大意的認為在宮中的優勢就可以直接向李淵表態,不做絲毫準備以至於最終身死。

李建成死了,死後被自己的弟弟汙衊的一無是處,而這應該說是從李淵給予了李世民過高的權位,使得李世民產生了取代李建成的想法開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