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宜山有鄉名“鐵龍”


宜山鎮,曾經為宜山區,幅員遼闊,行政區域廣,下轄宜山鎮、鐵龍鄉、白沙鄉、平等鄉、江山鄉、湖前鄉、鳳江鄉、沿江鄉、龍江鄉、雲巖鄉等10個鄉鎮,是當時名副其實的江南垟中心。此後,隨著行政區劃的不斷調整,除了鐵龍鄉併入宜山鎮外,其餘8個鄉劃歸龍港鎮管轄。於是對於鐵龍鄉這個宜山唯一的不離不棄“鐵哥們”,今作專門敘述。



鐵龍:境內有天龍山,又名鐵龍山,鄉因山得名。解放前屬十二都,歸宜山管轄。1949年解放初,分屬宜山鎮、江山鄉和合作鄉。1952年成立鐵龍鄉,隸屬宜山區。1956年撤銷鐵龍鄉,隸屬宜山區。1956年撤銷鐵龍鄉,分併入宜山鎮和雲巖鄉。1958年分屬宜山和雲巖管理區。1962年9月成立鐵龍公社。1984年改稱鐵龍鄉,隸屬宜山區。鄉政府駐地八岱。1992年劃歸宜山鎮管轄。



1985年5月14日,蒼南鐵龍鄉農民服務社正式掛牌成立,這個以向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為主旨的服務社,是浙江省第一個新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堪稱蒼南史上“八大首創”之一。原鐵龍鄉,管轄八岱、謝垟底、東跳、張北、張南、上水門、陳家寺、前河蔣、浹中堡、珠後、珠西、珠東等12個村。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一)八岱

八岱,因其村境內有8個河灣,形似布袋、俗稱八袋。方言“袋”“岱”音同,遂訛為八岱。


八岱陳氏宗祠有三房,分別由三地入遷。大房始遷祖作峰公,系瓚公裔孫,其先祖賚公由平陽陳絳殿遷居萬全步廊三杆橋,傳至作峰公,約於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由步廊三杆橋遷居八岱(今宜山鎮八岱村),至今已傳13代。派下分居平陽鄭家墩、黃婆亭等地。


二房始遷祖應韜公,字餘慶,原名應祥,生於明崇禎五年(1632),系龍湖派元光公30世孫。其祖伯瑤公,因避倭寇之亂,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由五岱山遷居平陽北港山門,傳至應韜公,由山門塘灣遷居宜山八岱,至今已傳12代。


三房始遷祖希濤公,系尤之公裔孫、宗旦公15世孫,約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由北店遷居江南宜山八岱,至今已傳15代。


宜山八岱梁姓 始遷祖梁瑞彩(1642—1713),系梁一虁之子。其父字魁藻(1601—1650),約於明天啟年間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縣馮衙莊入遷浙江溫州府瑞安縣金谷山頭定居。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二)謝垟底

謝垟底,其地東與黃頭塗河相望,南面覆船山。蓋其地遠離街坊,謝氏始居,故名。


據家譜記載,浙江溫州蒼南宜山郭氏為子儀公後裔:吾始祖譜若公,三七郎公均於明朝中期從閩喬遷溫州平邑(蒼南平陽)一帶,至今已有十七世。400多年來郭氏裔孫都分居在浙閩交界相鄰24個地方。共繁衍生息3800多人口。其中普若公於明朝中期從閩漳州漳浦一帶先遷居到福丁店頭,後轉遷到平色(蒼南橋墩)其第三代孫興東公遷居到平邑儀山(宜山)謝洋底村居住。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三)東跳

東跳,蓋其地處鐵龍山和虎山之間,古人云之“龍騰虎躍”之義,遂名龍跳,況其地又處在虎山之東,旋改為今名“東跳”。


東跳林姓肇基祖良貴公,於明朝初年遷居於此。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四)張家埭

張南、張北村,地處張家埭之南北,故名。張家埭東面“覆船山”,南與八岱隔河相望。據《周氏宗譜》記載,明末已有張家埭,蓋其地為張氏始居。


鐵龍張家埭周姓支派 始遷祖周廷伯。其先世傳至周廣德,官中議大夫,居河南光州固始縣。唐光啟元年(885),隨王潮入閩,卜居漳州龍巖雙第社;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周榮達徙居清泉;旋移居浦邑韋坑;至第9世孫周大哲,於明隆慶六年(1572),挈五子徙居泉州南安縣29都高山上霞,其次子周士斌,號貴山,於明崇禎六年(1633)挈次子周文顯、三子周文振入遷平陽縣騰蛟薛岙定居;爾後,其三房曾孫周廷伯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從薛岙入遷來此定居。

解讀:宜山“鐵龍”

(五)上水門

上水門,民國《平陽縣誌·輿地志》作水門,其地有成化石橋,築於成化七年(1471)。據當地《陳氏宗譜》記載,明天順間(1457~1464),陳氏由陳庫遷此,築宅而居,乃作亭於其側,周圍河水四環,名曰水亭。相傳亭下有閘,以控水流,故名水門,邑之為水門者有二,眾乃習稱上水門。


據上水門《何氏宗譜》記載:“何廷選與其侄兒何國泰、何國瑞(何廷俊之子)的後裔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先後入遷上水門定居。”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六)陳家寺

陳家寺,其南負壽桃山,北面鐵龍山,民國《平陽縣誌·建置志》作陳家嶼。故老相傳,江南平原系沖積平原,其地之小山,系陳氏所居之島嶼,後於小山東麓建一寺,名曰陳家寺,遂習用為村名。其地有興隆橋,築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


陳家寺,原叫陳嘉嶼,陳姓肇基祖陳旭山公,因明朝海域不安,故遷江南二十五都陳嘉嶼定居。


革命烈士陳駿(1905—1927),字逸塵,陳家寺村(在鐵龍鄉)人。父亡後移居宜山鎮,就讀於宜山小學,後考入省立第十中學。民國14年(1925)畢業後,入上海大夏大學預科學習。後因批判揭露軍閥罪行被捕犧牲。


陳於湘,是蒼南宜山陳家寺村走出的優秀女性。她養育的五個兒子中,長子劉亞洲上將,現為國防大學政委;次子劉亞蘇少將,現為總參副軍職;三子劉亞偉和四子劉亞軍,從事教育科技事業,現居囯外;五子劉亞武大校,現為空軍第五師政委。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七)前河蔣

前河蔣,民國《平陽縣誌·輿地志》作上河蔣,蓋其地處蔣水河之上首,蔣氏世居,故名。況方言“前”、“上”諧音,遂訛為前河蔣。其地有蔣家橋,築於明嘉靖十七年(1538)。宜山前河蔣姓 始遷祖蔣天龍,名伯模,系樂清支派蔣求次子。約於明嘉靖年間由樂清縣烏牛(今屬永嘉縣)入遷來此定居。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八)浹中堡

浹中堡,據《浹中堡余姓族譜》記載:明崇禎至清康熙年間,始祖餘道直從金鄉南門徙十五都龜(珠)山再遷浹中堡。據民間傳說,浹中堡有浹,村人以農業為主業。一次耕田收工後,把竹尾(趕牛用)插在浹中,一年後競抽出新枝,長出綠葉,村人謂浹中有寶,取名浹中寶。“寶”“堡”諧音,成了今日之浹中堡。


宜山甲(浹)中堡余姓 始遷祖餘道直,字介我,號耿庵,系金鄉餘啟斌第八世孫,屬三房。於清順治元年(1644)甲申由金鄉入遷來此定居。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解讀:宜山“鐵龍”

(九)珠山

珠後村、珠西村、珠東村同屬稱珠山,《平陽縣誌.輿地志》珠山,即龜山。《選舉志》載,宋紹定二年(1229)進士黃鎮周居龜山,蓋其地處山麓,而山形如龜,因方言“珠”“龜”同音,旋改珠山。宜山珠山黃姓始遷祖黃晟,五代時官通議大夫,識微見遠,因閩亂棄官不仕,於後晉年間由福建長溪(今霞浦)縣赤岸來此定居。


珠後(原名龜後)村陳氏,始遷祖宗兆公,約生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其先世祖譁公由福建泉州赤岸遷居浙扛樂清萬岙,譁公裔孫陸續從萬岙遷居樓下等地,19傳至繼光公,由樂清樓下遷居江西樣(今靈江四大)。繼光公生二子,長子宗立公仍居四大,次子宗兆公,由靈江四大遷居珠後(今宜山鎮珠後村)。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鐵龍公社下轄多所小學。1984年設鐵龍鄉,鐵龍中心校成立,內分小學部與初中部,鐵龍鄉初級中學系宜山二中前身,現已併入宜山一中。而鐵龍鄉中心小學,系宜山三小前身,歷經數度更名,三遷校址。1996年9月,為了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鐵龍片區五校合併更名為宜山鎮第三輔導中心小學遷入現址,坐落於龍金大道宜山段西隅。


如今的“鐵龍”,經濟繁榮,龍金大道穿境而過,沿線大小紡織、服飾廠房林立。雖然鐵龍鄉不復存在,但宜山的鐵龍街,鐵龍託運部,鐵龍醫院,農商行宜山支行鐵龍分理處等,依然寫滿著“鐵龍印記”,歷史並未塵封遺留在人們內心深處的歲月痕跡。十二村莊並系一個鄉,如煙往事裡,有生活漣漪,也有波瀾不驚,有童年歡笑,也有書聲琅琅,有年少詩情,也有青春感傷。但願所有的曾是宜山“鐵龍”人,一切安好!


(注:本文各村部分姓氏怒不一一例舉,望見諒。部分資料源自文友薛思雪及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