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獲金字招牌,梓江鱖魚如何“魚躍”?

上月,鹽亭縣久負盛名的梓江鱖魚喜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金字招牌。從此,梓江鱖魚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一個個養殖戶正磨刀霍霍,大幹快上。然而,歷經10年人工養殖的梓江鱖魚卻也存在困擾產業發展的短板。梓江鱖魚如何迎難而上,再上一個新的臺階?記者進行了調查。


喜獲金字招牌,梓江鱖魚如何“魚躍”?

喜獲地標 發展更有信心

早在今年9月,鹽亭縣梓江鱖魚人工馴養繁殖第一人楊小軍創辦的鹽亭縣梓江鱖魚協會,就在積極地為申報梓江鱖魚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忙上忙下。楊小軍對成功申報勢在必奪。因此,他拉開了擴張梓江鱖魚產能的大幕,正在新建5口高低位循環水養殖池以及梓江鱖魚工廠化繁育車間,預計到本月底就可以建成。

鹽亭縣五龍鄉長征村養殖戶寇春雷,至今已養殖梓江鱖魚兩年,但之前都是套養,經濟效益有限,當他得知梓江鱖魚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之後,“胃口”大開。12月2日,他說:“我已經投資了六七十萬元,流轉了幾百畝土地,想修3口高低位循環池搞梓江鱖魚精養,大幅提高養殖效益。”

在鹽亭縣金孔鎮峰龍村,業主陳兵今年回鄉投資20萬元建的一個20畝的梓江鱖魚養殖池,套養的梓江鱖魚前不久剛剛賣完,收入了6萬多元。陳兵覺得效益還不錯,因此他也正投資150萬元流轉200畝土地建梓江鱖魚精養池,明年4月即可建成投產。

金安鄉黨委書記蒲軍也對梓江鱖魚的前景充滿了信心。據他介紹,該鄉境內一個武引的骨幹水庫即將建成蓄水、水質優良,早在兩年前,鄉里就開始規劃在水庫下游的灌溉區域發展梓江鱖魚、鱸魚等高附加值的名優魚,未來的養殖水面可望達到1萬畝,其中,梓江鱖魚就佔三五千畝。

“我們將吸引業主來投資。這樣,老百姓就可流轉土地、就近務工,還可通過業主的示範,學到一些名優魚的養殖技術。”蒲軍說。

喜獲金字招牌,梓江鱖魚如何“魚躍”?

加大人工繁育 5年產量翻番

梓江鱖魚,在鹽亭又名“母豬殼”,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歷來是大小餐館的招牌菜。

“梓江鱖魚,以前都是在梓江野生的,直至2009年梓江建起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才逐步有了人工飼養。全縣梓江鱖魚人工飼養分佈在兩河、毛公、麻秧、玉龍、云溪、金安、雙碑等鄉鎮,人工飼養水面達六七千畝,主要是散戶套養,僅有幾戶精養的規模大戶。”鹽亭縣農業農村局漁業漁政管理股股長楊紹志介紹說,“目前,年出塘達1000多噸、產值1億元左右,主銷本地、成都、重慶。養殖效益相當不錯,套養1畝純利3000元,精養1畝純利兩三萬元。”

楊紹志表示,梓江鱖魚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為梓江鱖魚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下一步,鹽亭將把這一產業做大做強,利用梓江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優勢,大力發展梓江鱖魚人工繁育,使水花年供應量由不足1億尾提高到幾億尾,在5年內,使梓江鱖魚的產量翻番,供應超市。楊紹志說:“由於鮮魚都供不應求,我們在5年內不會考慮深加工。”


喜獲金字招牌,梓江鱖魚如何“魚躍”?

解決“口糧”短板 規範養殖創品牌

然而,楊紹志也為梓江鱖魚的一個短板深為擔憂。據他介紹,梓江鱖魚主要吃活體餌料,因而,往往1口精養塘要匹配3畝塘來養殖餌料魚,這無形中增加了業主的投資壓力;此外,活體餌料還必須適口,要適合梓江鱖魚不同生長階段食用,如果缺乏適口餌料,就會導致梓江鱖魚自相殘殺、大魚吃小魚,最終成活率不高,影響養殖效益。

“為此,目前縣上也在統籌考慮,利用全縣180多座水庫,採取人放天養的方式,每年每畝投放10萬尾餌料魚水花,供應業主,緩解他們的投資壓力和養殖水面不足的矛盾。”楊紹志說。

楊小軍則認為,可與脫貧攻堅相結合,鼓勵各村組利用山坪塘直接套養梓江鱖魚,這樣既可解決適口餌料魚不足的矛盾,也可帶動老百姓增收。楊小軍說:“其實,山坪塘裡一年四季都有許多野雜魚,清明至9月期間,還可投放一些鯽魚、鯉魚的水花,這些都可供梓江鱖魚食用。”

據瞭解,楊小軍成立的鹽亭縣華騰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今年還與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簽訂了為期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為解決梓江鱖魚的餌料魚問題,於今年7月研發出鱖魚專用飼料馴養了兩萬尾梓江鱖魚,成活率達85%。楊小軍說:“明年就可採用鱖專用飼料代替代替餌料魚,降低成本,提高產量。”

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副所長劉光迅也認為,梓江鱖魚急需開展苗種開口餌料研發、馴化,以及全價配合飼料的研發和推廣運用。

“梓江鱖魚的養殖標準化待規範,養殖示範區和保護區的建立待加強,區域產業品牌平臺的建立和專用標誌的使用待開發,以提高知名度和品牌化效益。”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副所長劉光迅建議,“應著手製訂和實施《地理標誌產品梓江鱖魚》等系列標準,規範養殖企業的生產;堅強梓江鱖魚親魚的提純復壯和規模化苗種繁育;建立梓江鱖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和養殖示範區,規範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擴大市場影響力;準確定位市場消費群體,開展多種媒介營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