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格力頻頻試水白酒,業外資本為何也“貪杯”?

復星、格力頻頻試水白酒,業外資本為何也“貪杯”?

近段時間來,業外資本似乎對白酒業興趣濃厚,頻頻“跨界”試水。

其中,就包括屢蹭熱點、屢改名的ST岩石(600696.SH)。12月5日,ST岩石發佈公告稱,擬將公司名稱由“上海岩石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貴酒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天眼查數據,上海貴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兼實控人名為韓嘯,多年來韓氏家族的以豫商集團和海銀財富為主體佈局資本市場。此前,韓氏家族的“海銀系”就曾表達要進入白酒行業前五的願望,今年來更是先後併購了多項白酒資產。

無獨有偶,近日復興集團、格力電器、小米集團等都曾現身與各大酒企合作,似乎都對白酒著不小的圖謀。

在白酒專家在白酒專家孫延元看來,白酒有著相對較高的盈利能力,這是吸引業外資本的主要原因。他在12月6日告訴時代財經:“在其他行業不太景氣的情況下,白酒板塊卻有著較大的漲幅,涉足白酒行業,資本的安全性能夠得到保證。而茅臺、五糧液等一線名酒股價的一路飄紅,也給了業外人士投資白酒的信心。”

為何緊盯白酒?

近日,復星集團與江蘇省宿遷市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簽約儀式上,復星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郭廣昌提出要不斷加強和宿遷在酒都建設等方面的溝通交流。

此前,復星集團全也曾多次前往乾隆江南酒業進行考察。

復星集團與酒頗有淵源。

2014年,牛欄山酒廠母公司順鑫農業定向增發股票,復星旗下投資機構曾參與,但最終因出價低於最終的發行價13.20元(人民幣,下同)/股,未能認購成功。

2017年,復星國際又斥資約66億港元,成為青島啤酒第二大股東。此後不到兩年時間,青啤股價翻番,復星國際獲利頗豐。

除去復星,最近與白酒有著“親密接觸”的商界大佬仍有不少。

11月10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一行來到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參觀考察。

11月23日,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前往貴州茅臺,在雙方的就小米有用戶培育、“智慧茅臺”建設等方面達成共識。

如同孫延元所說,白酒業的確有著相對較高的盈利能力。以今年上半年各白酒上市公司財報為例,19家白酒上市企業中,有16家業績呈增長態勢。

复星、格力频频试水白酒,业外资本为何也“贪杯”?

除此之外,諸多政策利好可能也是讓白酒行業吸引了眾多業外資本目光的一大原因。

消費稅徵求意見稿落地就讓酒企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12月3日,財政部公佈了消費稅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意稿”)。對於市場關心的白酒稅率問題,徵意稿並未進行調整,也沒有提及後移徵收改革試點時間表。

這意味著,白酒仍可能延續之前在生產(進口)環節徵稅的政策,不再加稅。

在此之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還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將 白酒生產線從限制類中刪除。此後,白酒將不再是國家限制類產業,生產許可證不再是談判砝碼,某種程度上也降低了業外資本的進入門檻。

折戟者頗多

事實上,“跨界”做白酒的圈外企業或資本並不稀奇,成功者有之,失敗者也不少。乳品企業維維股份的從“貪杯”到“戒酒”的轉變就經常為業內所談及。

2006年,維維股份開始涉足白酒。當年11月,維維以8000萬元的價格收購了江蘇雙溝酒業38.27%的股權。

2008年,維維再次增資雙溝酒業,持股增至40.59%。2008年雙溝酒業實現銷售收入15.07億元,比上年增長47.14%,創歷史新高,維維股份從中獲得收益2942.74萬元,佔公司全年淨利潤的58.07%。

2009年,維維股份又以3.48億元收購了湖北枝江酒業51%股權。

2012和2016年,維維股份相繼兩次出資,對貴州醇酒業進行股權投資。此後,維維開始介入兩家酒企的經營管理。

不過,無論是枝江酒業還是貴州醇,都沒能延續雙溝酒業的成功。從2012年開始,枝江酒營收接連下滑。同時,自維維股份對貴州醇酒業進行股權投資以來,從2012年到2017年,貴州醇酒業的淨利潤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五年累計虧損3.08億元。

壓垮維維“跨界”之路的,包括市場環境、投資標的的選擇等方方面面。

12月6日,白酒分析師蔡學飛向時代財經表示,維維股份在收購貴州醇酒業時,中國白酒處於量價齊升階段,白酒資本整合活躍。“維維股份應該是從雙溝酒業的轉讓中獲利頗豐,所以出於資本戰略投資的目的入股貴州醇。”

蔡學飛還提到,“不同於雙溝酒業,維維股份在入股枝江酒業和貴州醇後,國家對‘三公消費’進行了限制,中國白酒業進入調整期,此後名酒渠道下沉,區域酒企擠壓嚴重。維維經過多年的經營,這兩家酒企的業績依然不振,拖累了維維股份的業績。”

蔡學飛認為,選一個好時機投資白酒,也是決定外部資本能否從中盈利的關鍵。

面對“跨界”業務不佳的狀況,維維最終又喊出了“聚焦主業、迴歸主業”的口號,並多次轉讓旗下子公司,對業務進行“瘦身”。

复星、格力频频试水白酒,业外资本为何也“贪杯”?

除維維股份外,以“戒酒”收場的還有聯想和娃哈哈。

2013年11月,娃哈哈高調宣佈投資150億元,與茅臺鎮金醬酒業有限公司合資分別成立茅臺鎮領醬國酒業有限公司、領醬國酒業銷售有限公司。彼時,娃哈哈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還親自向帶隊外界推介由娃哈哈出品的醬香型白酒領醬國酒。但此後領醬國酒業績平平,基本淡出市場。

2011年,聯想旗下的豐聯酒業收購了湖南武陵酒業、山東孔府家酒業等酒企,但這些企業長期資不抵債,最終由老白乾酒接盤。

孫延元認為,很多入局白酒業的外部資本沒能認清一個事實,白酒並不是一個“賺快錢”的行業。

孫延元對時代財經表示,外行要做白酒,三五年內並不會見效,需要長時間的培育品牌和渠道。很多企業和資本只是把酒企當成和當地政府談判的籌碼,用以獲取資金和政策的支持,並沒有做好長線投資的準備。

同時,他也指出,白業持續分化,馬太效應明顯,只有頭部品牌有較強的盈利能力。“但不是任何白酒品牌都能有巨頭茅臺和五糧液的口碑和市場。現今適合資本進入的標的應當是那些擁有產區、渠道和品牌優勢,但相對缺錢的省級龍頭酒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直接投入資本、併購或成立白酒公司外,也有企業選擇從側面切入白酒業。

以復星集團為例,其就打出了文旅牌。目前,復星國際已經進行了從“白酒+”產業生態到黃酒品類融合等文旅方面的佈局。

對此,孫延元表示,這類企業不直接參與白酒企業的經營,側面進入白酒行業的方式更為穩妥,容易獲得當地政府的支持,也易於避免資本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