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剧版《庆余年》靖王府诗会,浅析贺宗伟的历史原型

看剧版《庆余年》靖王府诗会,浅析贺宗伟的历史原型

背古诗装X一向是穿越小说里的极受欢迎的桥段,直到现在,笔者都还记得上大学时舍友捧着《极品家丁》看到赛诗那段时一直乐呵呵傻笑的场景,他一边笑还一边跟我讲什么“背古诗的片段才是穿越文的精华所在”,而作为一部现象级穿越小说的《庆余年》,背古诗的桥段自然也没有缺席,并且在最近热播的改编电视剧中得到了完美的演绎。

从时间顺序来看,第一个出场的郭保坤做的诗可算是名副其实的“抛砖引玉”,我们且看他写了些什么:

看剧版《庆余年》靖王府诗会,浅析贺宗伟的历史原型

好诗!

云青楼台露沉沉,玉舟勾画锦堂风。烟波起处遮天幕,一点文思映残灯。

唐诗三百首倒背如流的范闲一下子便指出了这首诗两处问题,一是平仄不对,读起来的感觉与平常读名句的感觉差别还是蛮大的,朗朗但不上口;二是辞藻堆砌,通篇皆是“楼台”、“烟波”、“天幕”等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词语,难见新意。而在笔者看来,郭保坤这首诗,无非就是描绘了一幅“诗人在楼台之上、残灯之下,抬头望远处水面上的烟波玉舟,低头把心中所想成诗写就”的画面,虽有抒情,但不知其所抒何情,情景不见交融,立意亦难说深远,所以很难称的上一首好诗,以至于让现场众才子的捧场以及其与贺宗伟前后的商业互吹,在这首诗寡淡意境的衬托之下,更是显得尴尬不已。小说作者-猫腻老师硬生生拼凑出这么一首专门用来衬托杜甫(范闲)千古绝句的鸡肋之诗,笔者当真是佩服不已。

接下来便是京都新晋才子贺宗伟的作品登场了,他带来的是他青年时期所作,请看:

看剧版《庆余年》靖王府诗会,浅析贺宗伟的历史原型

姿势不错

东望云天岸,白衣踏霜寒。莫道孤身远,相送有青山。

说实话,这首诗读起来真的有种名人所作的感觉,尤其是后两句,莫道孤身远,相送有青山,似曾相识。我立刻就想是不是作者猫腻老师偷懒,直接从著名古诗词中找了这么一首给安在了贺宗伟头上。在我通过知名搜索引擎一通搜索之后,发现我想错了。诗定是猫腻老师自己重新创作的,但这扑面而来斐然文采的来源,也让我在一通搜索中发现了些蛛丝马迹:

天涯老病归不得,东望云天泪千行。-(近现代)郝鉴如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元)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相信后面这两句,大家上高中时都被要求背诵过吧。在王实甫名句的加持之下,贺宗伟的才气也在不经意间透过这首诗散发了出来,直到被范闲怼出这句:写这首诗时还算有些傲气,那个时候可曾想到,如今竟成了他人门客,谄媚求存啊?而范闲的这句话也即将把我们带入下面的正题,贺宗伟的历史原型到底是谁。

看剧版《庆余年》靖王府诗会,浅析贺宗伟的历史原型

回乡偶书

历史上贺姓文人且善作诗者,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贺知章却与当年“离旧乡,赴京都”的贺宗伟在人生道路之初有些相似,但从人品上比较,贺宗伟较贺知章却是差了不止一星半点,所以只凭姓氏来考虑的思路可能有些偏了。但有关贺知章《回乡偶书》这首诗的联想,却又让我想到了另一首著名的描述归乡的诗: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这首诗后两句也是千古流传的佳句,作者宋之问也与李白、王维、贺知章等人并列“仙宗十友”,但抛开诗的好坏不看,宋之问这个人和剧中的贺宗伟,倒还真有些相像呢。作为诗人,宋之问年轻时便已名动京华,“尤善五言诗,其时无能出其右者。”并且宋之问人也长的帅气,“伟仪貌,雄于辩”,估计和剧中的贺宗伟也能有的一拼。但笔者说的相像,指的却不是两人的才气与帅气,而是两人的人品。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宋之问的故事:

看剧版《庆余年》靖王府诗会,浅析贺宗伟的历史原型

因诗杀亲。宋之问有一个叫刘希夷的外甥,也是一位诗人。刘希夷写了一首诗《代悲白头翁》,宋之问看到刘希夷这首诗后,特别喜欢,便请求外甥将这首诗让给自己,刘希夷没有答应他的无理要求,搞的宋之问大怒,竟然命家奴把他的外甥刘希夷给neng死了(死状惨烈,不写了),年仅30岁。

逢迎谄媚。武则天当权后,宋之问常写一些马屁诗献给武则天,因此得以任用。宋之问起先被任命为尚方监丞,之后又进入奉宸院,奉宸院其实就是武则天的后宫,里面都是些年轻美貌男子,而才气足颜值高的宋之问,入选奉宸院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当时武则天的男宠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两人倚仗女皇的宠爱,飞扬跋扈,权倾一时,连武承嗣、武三思等朝廷重臣都巴结他俩。宋之问也不甘人后,竭力巴结张氏兄弟,极尽谄媚之能事,据说还替张氏兄弟提过尿壶。作为左奉宸内供奉,宋之问做梦都渴望像张氏兄弟那样得到女皇的宠爱,于是毛遂自荐,写了一首艳诗献给女皇。武则天读后喜欢的不得了,待宋之问离开后,却对身边人说:“这个宋之问,的确是难遇之才,只是他口臭熏人,让朕无法忍受。”由于口臭,宋之问的美梦没能成真。

看剧版《庆余年》靖王府诗会,浅析贺宗伟的历史原型

好久不见了,放个bb的武媚娘

卖友求荣。唐中宗神龙元年,太子李显复位,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杀,宋之问作为张氏兄弟的党羽被贬至泷州(今广东罗定)。没过多久,难以忍受岭南地区艰苦生活的宋之问,竟然瞒着朝廷,偷偷逃回了洛阳,藏在了好友张仲之家里。当时虽然武则天已死,但武姓残余势力仍在,武三思等人依然声势显赫,包括张仲之在内的一些朝廷大臣对此愤恨不已。一天,张仲之正与人密谋杀掉武三思,宋之问听到后立即向武三思告密,结果张仲之全家被杀。宋之问卖友求荣,依附武三思,不但其擅自逃回洛阳一事没有被追究,反而被提拔为鸿胪主簿,后又改任考功员外郎。其所作所为,为时人所不齿。

看剧版《庆余年》靖王府诗会,浅析贺宗伟的历史原型

笔者通过看宋之问的早期诗作,发现他开始时也算是个热血青年,但之后他却堕落成了那么一副不堪的模样呢,宋诗人是把他的初心丢掉了啊。可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题外话)

经过笔者缜密的思考,猫腻老师或许真的将宋之问这个人的影子糅合进了贺宗伟这个人物的创作当中。从最近的剧情来看,贺宗伟的表现尚还没达到宋之问的级别。不过随着剧情的发展,笔者对贺宗伟变成什么样子还真有些小期待呢,说不定会成为范闲的另一个劲敌?

随着《庆余年》电视剧的热播,笔者会不定期的更新一些的相关的小故事,以飨读者。笔者2019年11月30日发布了《看里的滕梓荆,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滕子京》一文,欢迎各位读者老爷关注赏光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