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NO.148

時間魔法師/文

士徽當然清楚孫權這樣做的目的,與其坐等孫權將士家勢力徹底剷除,不如拼死一搏,可能還有一線生機。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後方棋子

校/二氧化碳 畫/捕風者 圖/地緣谷

公元184年,太平道組織的黃巾起義迅速席捲了大半個漢朝,起義最終被平定,但統一的大漢王朝開始進入群雄割據的狀態。經過數年、的廝殺,混亂的中原大地最後只留下了曹操、劉備和孫權三個軍閥。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黃巾軍起義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建立東吳,東吳的核心區域位於江東地區,為了保衛江東,吳軍長期與淮北的幾十萬曹軍精銳作戰。但與北方的曹魏對峙的同時,東吳仍能把當時的越南掌控在自己手中,東吳是怎麼做到的呢?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三國

大漢最南端的國土

今天的越南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在漢朝,它卻是大漢在大陸上最南端的國土。漢武帝時期,伏波將軍路博德率領十萬漢軍平定了盤踞在嶺南的南越國,南越國所管轄的九個郡縣全部納入了大漢王朝的版圖,其中包括了今天越南的北部和中部。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伏波將軍路博德

為了便於管理,漢武帝設立了交趾、九真和日南三個郡(今天的越南北部地區),並將三郡與當時嶺南的幾個郡一起劃入交趾部(東漢後期,交趾部改名為交州)。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黃巾起義爆發後,漢靈帝為了鎮壓

起義,允許各州部刺史自行招募軍隊。此舉雖然最終平定黃巾起義,延續了東漢王朝的生命,但也讓地方官搖身一變,成為了軍閥,有了與中央叫板的實力。漢靈帝去世後,各地的軍閥不再聽從中央政府的命令,天下大亂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董卓,實力最強大的軍閥之一

士家控制下的越南

中原內亂之際,遠在南方的交州也發生了一場動亂。由於交州刺史朱符的暴虐統治,當地人民紛紛起兵反抗,很快朱符就被憤怒的民眾殺死。

朱符雖死,但交州不能亂。交趾太守士燮趁此機會代行刺史一職,讓自己的弟弟士壹、士(黃+有)、士武分別去擔任合浦郡、九真郡等的太守,加上士燮手中的交趾郡,除了被占城人佔領的日南郡,交州南部(即今天的越南北部)基本被士燮所控制。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朝廷得知朱符被殺後,派張津去接任交州刺史。但他在刺史的位置上屁股還沒坐熱,就被手下區景刺殺。東漢朝廷只好士燮暫時掌管交州,冊封士燮為綏南中郎將,統領交州南部的郡縣。從此,士燮成為交州南部名正言順的一把手

士燮為人寬厚,在其統治期間,很多中原人為躲避戰亂,紛紛來到交州南部去投靠士燮。對投靠的人,士燮全部以禮相待。這些人給交州南部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技術文化,緩解了勞動力緊張的狀況。因此,在士燮統治期間,交州南部的經濟文化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當時東漢境內為數不多政通人和的地區。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士燮(137年-226年),字威彥,蒼梧廣信(今廣西梧州)人。漢末三國時期割據交州一帶的軍閥


士家與東吳的聯合

赤壁之戰後,士燮面臨的情況發生了變化。赤壁之戰,曹操戰敗,暫時放棄了南下的計劃;劉備在赤壁之戰後,很快就拿下了荊州南部的四個郡,並且向西開拓,向三分天下的目標發力;而江東的孫權暫時緩解了北方的危機,也準備大力開疆擴土。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赤壁之戰

此時,士燮統治下的交州南部,成為了劉備和孫權眼中不可放棄的一塊肥肉

孫權很快就採取了行動。公元210年,孫權任命步騭為交州刺史,命其率領精兵進攻交州。交州北部的蒼梧被吳巨(原劉表的手下)所掌控。吳巨自知不是東吳的對手,向步騭投降。但吳巨並非真心歸順東吳,只是迫於形勢不得不如此。吳巨與劉備交往密切,一旦劉備與吳巨聯合,將威脅東吳南方的安全,於是步騭以“陰懷異心, 外附內違”的名義斬殺了吳巨。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孫權

吳巨之死,意味著孫權完全控制住了蒼梧,能夠隨時進入士燮統治下的越南北部。吳巨死後,劉備失去了進入越南北部的通道,這意味著士燮無法繼續在孫權和劉備之間玩平衡策略。留給士燮的選擇只有兩條:歸順東吳,或與東吳軍隊死戰

士燮清楚自己根本不是東吳的對手,決定歸順孫權。至此,士燮統治的交州南部歸入東吳的版圖。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士燮歸順東吳後,雖說交州已經歸屬東吳,但孫權並沒有將士燮調離交州。士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加上士燮的多年經營,導致孫權統治交州還得依靠士燮,只好對其加官進爵,讓他繼續統治交州南部,孫權也不過度干涉士燮統治區域。就這樣,士燮統治下的交州南部,成為東吳境內的一個半獨立政權。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交州位於五嶺以南,山川層巒疊嶂,地理上與江東相對隔絕。圖為大庾嶺

東吳直轄越南的時代

任何一個君主都不可能長期容忍國內存在一個半獨立的地區。公元226年,士燮病逝。士家經營交趾多年,按照常理應當由士燮的兒子士徽接替交趾太守一職。但孫權認為這是剷除士家的絕好機會,於是任命士徽為九真太守,而交趾太守一職由陳時擔任。

士徽當然清楚孫權這樣做的目的,與其坐等孫權將士家勢力徹底剷除,不如拼死一搏,可能還有一線生機。於是,他拒絕了孫權的凋令,自任交趾太守,並聯合交趾地區的豪強世族發動叛亂。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當交州刺史呂岱得知士徽叛亂的消息後,立即制定了平叛的計劃。一方面派遣士徽的堂弟士匡前往交趾勸降士徽,另一方面親率三千騎兵日夜兼程趕往交趾。士匡抵達交趾時,呂岱的軍隊也兵臨城下。大軍壓境,士徽一時不知所措,只好聽從堂弟士匡的勸說,向呂岱投降。士徽投降後不久,便被呂岱所殺,至此,統治交州南部數十年的士家政權宣告滅亡。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士徽被殺後,士徽手下的桓治和甘醴等人以九真郡為基礎 ,繼續與東吳軍隊作戰,主動進攻呂岱駐紮在交趾的部隊,但桓治和甘醴等人卻不是呂岱的對手。呂岱在擊敗桓治和甘醴等人的軍隊後,直接進攻九真。不久,九真郡被呂岱攻破,徹底剷除了士家的勢力。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至此,原士家統治下的交趾郡等交州南部地區,成為東吳直接管轄的區域。隨後,孫權任命平定士徽之亂的呂岱為交州刺史,管理整個交州。

此時,東吳的直轄領土延伸到了今天的越南北部,但距離東吳恢復漢朝時的交州還少一個郡,那就是位於橫山以南的日南郡。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佔族人乘此叛亂,佔領了日南郡的大部分地區,建立林邑國。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橫山,是越南分隔北部和中部的山脈,綿延長度約50公里。

東吳雖然能夠在北面與魏國打得不分上下,但對於交趾南邊的林邑國,卻毫無辦法。公元248年,東吳軍隊與林邑國大戰,林邑國反而佔領了原本屬於東吳的“區粟”地區。最後,東吳與林邑國和談,雙方罷兵言和,並以壽冷縣一帶為疆界。這標誌著中原王朝正式承認了林邑國的獨立地位,從此,中國喪失了橫山以南的統治權。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交州與三國爭霸

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雖然位於今天的越南地區,但在三國時期卻是戰略要地。東吳控制交趾、九真兩郡後,擴大了東吳的版圖,極大地延伸了西部的防線。更重要的是,交趾和九真的兩郡緊鄰現在的廣西,一旦兩郡為敵對勢力掌控,東吳的南部將時刻處在威脅中。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而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對於東吳而言,不僅可以防守,亦可以此為跳板進攻。交趾以北緊鄰蜀漢南部,東吳控制交趾和九真後,意味著東吳可以通從兩個方向進攻蜀漢。

公元263年,司馬昭派鄧艾進攻蜀漢,很快蜀漢就被魏國所滅。曹魏的領土便直接與交趾接壤,司馬昭深知交趾郡和九真郡的重要性。攻滅蜀漢後,拿下交趾和九真,從三面包圍東吳,是當時曹魏的首要戰略規劃。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蜀國滅亡

同年,交趾郡官員呂興發動叛亂,殺死交趾太守孫諝,控制了交趾郡。東吳在得知呂興叛亂後,馬上派軍隊前去平叛。雖然呂興沒有士徽家族在交趾地區那般深厚的根基,但此時交趾周圍的形勢發生了變化,呂興佔領交趾後,馬上派人向曹魏求援。曹魏得到呂興的求援後,命南中都督霍弋為交州刺史。隨後,霍弋派遣楊稷、毛炅率軍由南中進入交趾,打敗了東吳軍隊。東吳戰敗,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盡數落入曹魏之手。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吳軍戰敗的消息傳到建業後,東吳舉國震動。越南北部地區的丟失,標誌著曹魏已經完成了從北、西、南三面包圍東吳的戰略構想,東吳面臨著自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為了挽回不利的局面,東吳皇帝孫皓於公元268年,命令交州刺史劉俊和前都督修則率軍進攻交趾。東吳軍隊進入交趾後,遭到了交趾將領毛炅的頑強抵抗,最終沒能收復越南北部地區。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孫皓(242年—284年),即吳末帝,吳大帝孫權之孫,廢太子孫和之子,孫吳末代皇帝。

但孫皓不甘心失敗,反思失敗的原因後,孫皓於公元271年派蒼梧太守陶璜以及監軍李勖、督軍徐存等人率領10萬大軍從合浦向交趾發動進攻。此時司馬炎篡位建立西晉,而當年負責鎮守南中以及交州三郡的霍弋已經去世,導致交趾太守毛炅沒法在短時間內獲得援軍。被包圍多日後,交趾城被東吳攻破。隨後,九真和日南兩郡的晉朝官員向東吳投降,東吳又恢復了對越南的統治。此戰後,孫皓任命陶璜為交州牧,負責鎮守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攻破交趾城

第二次交州之戰影響巨大,此戰打破了西晉原先制定的從北、西、南三面包圍東吳的戰略企圖,讓西晉方面認識到東吳軍隊的實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東吳政權存在的時間。

公元280年,西晉軍隊跨過長江,攻滅東吳。在得知皇帝孫皓投降的消息後,陶璜向西晉投降。西晉接替東吳,成為越南北部新的統治者。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晉滅東吳

東吳在越南北部的統治,對於越南以及中國的歷史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對於中原王朝而言,東吳對越南北部的統治將越南獨立的時間往後推遲了約600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南半島的印度化。而占人在建立林邑國後不久,就接受了印度文化。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佛寺,印度文化在中南半島的體現

隨著林邑國的擴張,印度文化在中南半島的東部開始傳播。但因為中原王朝在印度的統治,使得印度文化難以在橫山山脈以北大規模傳播。越人在東吳及其之後的中原王朝的統治下,不斷學習中原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帶動了越南的發展,也為越南在中南半島建立中原式王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越南通史 . 郭振鐸、張笑梅

論三國後期晉、吳交州之爭 . 鍾盛

論三國時期交州的戰略地位和攻守形勢 . 朱子彥、王光乾

論三國時期的交州爭奪 . 凌文超

士燮家族及其在交州的統治 . 胡守為

三國志 . 陳壽

越南史. 史記概要 . 陳鴻瑜

在混亂的三國時期,東吳為何還能控制半個越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