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害死了南唐後主李煜

在無數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魂牽夢繞的煙雨江南,美得醉人。

江南獨有的氣質,給了詩人們種種欣喜的感悟,即便心有愁緒,也會情不自禁讚歎它的明豔和溫婉。

南京是江南的一個縮影,這座都市在古代的幾個稱呼更美,江寧和金陵尤其好聽。

千萬年來,滾滾長江水從金陵古城面前奔流向東,從未停歇,把它一路目睹的紅塵往事告訴大海。

是誰害死了南唐後主李煜

一、

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的初冬,江南並不太冷。然而,住在金陵城皇宮裡的南唐後主李煜卻感到了徹骨的寒意。

因為北方彪悍的鄰居剛剛滅掉了南漢政權,大軍屯紮在漢陽,虎視南唐。

彼時李煜三十四歲,繼承國君之位剛好十年。如果不是五個兄長都早死,他才不會被推到檯面上來。

李煜是個真正的佛系青年,整日裡吃齋唸佛。他性子懦弱,遇事缺乏主見。讓他管理一個七十多萬平方公里,三百多萬人口的國家,實在有點困難。

李煜的強項在於文藝。他不光寫得一手好詞,還精於書法和繪畫,作詩也可圈可點。

綜合各方面來看,李煜和當年的陳叔寶頗為相似。當然,李煜的奢侈生活比陳叔寶稍有遜色,也不算花心,論才情又比陳叔寶高了一大截。

李煜在江南的生活無比愜意。除了日常的娛樂活動,和小周後秀秀恩愛,寫寫詩,李煜的另一大愛好是和僧人高談闊論,研究佛法。

如今南漢國灰飛煙滅,宋軍隨時可能衝過來攻打南唐。李煜的快樂被憂愁和恐懼替代。

李煜主動向宋太祖趙匡胤表示臣服,降低自己的身份,去除國號,自稱“江南國主”。他又派弟弟李從善出使汴京,獻上不少金銀財物。

可是,趙匡胤老實不客氣扣留了李從善,以後你就在汴京安家吧。宋軍對南唐的戰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是誰害死了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畫像

二、

李煜覺得自己害了弟弟,憂愁中平添了懊惱和傷心。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親信大臣們借酒澆愁。

期間,李煜幾次通過使者向宋王朝表明臣服的誠意,只求保留南唐的附屬國地位。趙匡胤斷然拒絕。

開寶七年,李煜給趙匡胤上書,請求放還自己的弟弟,趙匡胤當然沒同意。

緊接著,趙匡胤派使者到金陵,要求李煜立即動身去汴京,參加大宋朝的祭天儀式。這是趙匡胤發出的最後通牒。

李煜當然明白對方的用意,看來南唐的附庸國地位保不住了。可是李煜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就這樣徹底淪為宋國的臣民。他以生病為藉口推託。

趙匡胤收到一封李煜寫的書信,悲憤的語氣裡帶著些許乞憐,“臣希望以藩國的地位保全先祖的宗廟,可是陛下不答應。臣唯有一死而已!”趙匡胤輕蔑地一笑,把書信扔在一邊。

如果一個弱國對強國搖尾乞憐,就能換取長久的和平,還要軍隊幹什麼。況且,在華夏大地上,統一才是歷史的主旋律。

宋太祖失去了耐心,揮動大軍南下。李煜也下令全國進入一級戰備,調動軍隊嚴陣以待。

南唐軍隊擺的架勢很像那麼回事,可是中看不中用。他們的對手戰鬥力太強悍。在宋軍猛烈的攻勢下,南唐軍根本沒有像樣的抵抗,一路潰退。

最讓李煜生氣的是,他本來指望東邊的鄰居吳越國和自己同仇敵愾,或者至少按兵不動。沒想到吳越國主錢俶認清了形勢,反而出兵攻打南唐。錢俶在高人的指點下,有心舉國歸順大宋朝。

李煜的近臣隱瞞戰敗的消息,宋初名將曹彬率領大軍渡過長江,逼近到金陵十里外的時候,李煜還不知情。

開寶八年春,宋軍攻克了金陵的外城。另一邊,吳越軍隊攻下常州。李煜下令死守金陵。

隨後的皖口之戰,馳援金陵的十五萬南唐主力部隊一敗塗地。局勢已經明朗,金陵淪為重圍之下的孤城。

是誰害死了南唐後主李煜

三、

到了這種地步,李煜仍然沒有放棄和平的美夢。他已經派出自己的一個親信文臣徐鉉出使北方,企圖說服宋太祖撤軍。

該說說徐鉉了。不熟悉徐鉉的同學,如果學書法或者別的原因翻看過《說文解字》,一定會注意到“臣鉉等曰”這四個字,鉉就是徐鉉。

徐鉉、徐鍇兄弟校訂《說文解字》並寫下系統的註釋,是一件大功德。徐鉉比李煜大二十一歲。早年在廣陵,徐鉉是個聞名鄉里的神童,他十歲就會寫花團錦簇的文章。

起初徐鉉曾為楊氏軍閥建立的吳國效力,後來吳國被李煜的爺爺李昇開創的南唐取代。徐鉉成了南唐的三朝元老。

李煜信賴並倚重徐鉉,除了他的資歷,更因為他也是個詩人,兩人有共同的愛好。

徐鉉的口才很好,所以李煜讓他做說客。送別徐鉉的時候,南唐上江的十五萬援軍剛出動。李煜打算讓援軍就地待命,他擔心調動軍隊抵抗不利於徐鉉求和,甚至讓他身處險境。

徐鉉卻說:“國家安危才是頭等大事,怎麼能因為我一個使者而放棄抵抗!”

這句話把李煜感動得一塌糊塗,當場潸然淚下。

雖然兩國交戰中的使者一般不會有生命危險,但這時候的徐鉉,還是讓人由衷地敬佩。

汴京皇宮,崇德殿。徐鉉跪拜了趙匡胤,說道:“李煜臣服大宋,就像兒子侍奉父親,毫無過失。陛下師出無名呀。望陛下憐惜江南臣民,撤回王師。”

趙匡胤反問道:“既然是父子關係,你認為大宋和江南分成兩家合適嗎?”徐鉉一向巧舌如簧,卻被趙匡胤問倒了,無言以對。

徐鉉無功而返,金陵城依然被宋軍重重圍困,形勢越來越危急。李煜在城中日夜驚懼,食不下咽。

轉眼間,秋去冬來,金陵被圍已經大半年。975年十一月,李煜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再次派徐鉉出使汴京,帶著大批金銀絹帛。

徐鉉老老實實去執行不可能的任務。亡國就在眼前,徐鉉怎能不揪心。到了汴京,徐鉉沒有控制住情緒,三番幾次和宋太祖激烈爭辯,要求宋軍撤走。

宋太祖發火了,一手握住腰間劍柄站起來,厲聲道:“不要再說了!朕知道,江南無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這已經是客氣的。如果是老部下膽敢頂撞自己,趙匡胤早就操起玉斧砸過去了。徐鉉惶恐不已,趕緊低著頭退下。

回到金陵,徐鉉沮喪的神情告訴李煜,亡國之局不可挽回了。君臣二人相對落淚。

是誰害死了南唐後主李煜

四、

975年十二月,宋軍攻破金陵。

天色陰沉,雪花飛揚。李煜被迫反綁著雙手,拉著棺材出城投降,蒼白的面孔上淚痕未乾。南唐國在朔風裡煙消雲散。

李煜和心愛的小周後坐上宋軍的馬車被送往汴京。兩人相擁而泣,用無限眷戀的目光望著金陵的方向,再也回不去了。

汴京的朝堂上,群臣喜氣洋洋,向宋太祖表示祝賀。

不久,宋太祖志得意滿,端坐在大殿的龍椅上,接受李煜和南唐舊臣的跪拜。

宋太祖責問徐鉉,為什麼你不早點勸李煜歸順,非要用這種方式見面?

李煜低著頭渾身顫抖。徐鉉嘆道:“臣本是江南大臣,國家已亡,臣有死罪。沒什麼可說的。”趙匡胤不禁對徐鉉刮目相看。

宋王朝開會討論如何發落南唐君臣。很快,詔書下來了。

李煜被冠以上將軍的稱號,宋太祖還賜予他一個諸侯的爵位,只是名字不太好聽,違命侯。意思是李煜死硬到底不聽話。

徐鉉成了大宋太子的管家。宋太祖對南唐君臣的處置總的來說很寬容。

李煜和小周後住在汴京一處豪宅,雖然生活品質遠不如他們在金陵的日子,倒也衣食無憂。

只是門口有大宋的軍人站崗,二十四小時輪班,嚴密監視著李煜,把他軟禁起來。

李煜在無盡的哀思裡度日。宋太祖比較有氣魄,並沒有打算把李煜如何。

是誰害死了南唐後主李煜

五、

976年冬天的一個晚上,宋太祖和弟弟趙光義喝酒到半夜。次日,曝出驚動天下的消息,宋太祖駕崩了。隨後趙光義登基稱帝。

李煜的生活並沒有因此受到多大的影響。不過趙光義比他哥哥更留意李煜的一舉一動。

李煜沉浸在故國的回憶裡,整日以淚洗面。有一個說法由來已久,李煜寫了那首摧人肝腸的詞《虞美人》,趙光義看了很不爽,用一杯毒酒終結了李煜的性命。

一首哀傷的詞會招致殺身之禍?關於李煜的死因,另一個版本似乎更有說服力。這和徐鉉有關。

據《宋稗類鈔》和《宋人軼事彙編》記載,徐鉉不光讓趙匡胤另眼相看,也受到了趙光義的信任。

一次,徐鉉奉皇命去探望李煜,主要任務是察言觀色,看李煜表現如何。

徐鉉謹小慎微,到江北一年多來,從來不敢去看望李煜。應當說,他早已接受了現實,對昔日老闆的情分日漸淡薄。

李煜見到曾經的親信老臣,很激動,走下臺階相迎。徐鉉只好行了跪拜之禮。李煜拉他起來,兩人坐下交談。

李煜一說起往事就停不住,馬上就泣不成聲。徐鉉有點手足無措,不禁也為之感傷。

過了一會兒,李煜自顧自地說:“我真後悔殺了殺了潘佑和李平!” 潘佑和李平是當初南唐少有的忠正之士,勸諫李煜操心國事,結果一個自殺一個被處決。

徐鉉仍是默然不語。辭別李煜的時候,他如釋重負。

趙光義問徐鉉,李煜都說了什麼話?徐鉉不敢隱瞞,一五一十道來。包括李煜後悔殺忠臣的那句話。

那是978年的七夕。趙光義派人賜給李煜一壺酒,酒裡頭下了“牽機藥”。李煜明白自己的大限到了,慘然一笑喝下毒酒。

牽機藥就是馬錢子,很致命。而且中毒者臨死前極其痛苦,全身痙攣,表情扭曲,頭和腳會抵在一起。因此有牽機藥的稱呼。

才情高絕的薄命帝王李煜就這麼死了。小周後悲痛萬分,沒多久也鬱鬱而終。

是誰害死了南唐後主李煜

六、

如果李煜之死是因為徐鉉“告密”,徐鉉的良心會不會痛?說真的,我認為不會。

徐鉉並不瞭解趙光義的為人,他大約不知道一句話會害死李煜。徐鉉年紀一大把,卻無甚心機。他只是忠實地執行自己的任務。

如果徐鉉知道李煜說那句話的後果,他還會不會如實彙報給趙光義呢?以徐鉉謹慎自保的態度來看,他十有八九還是要說出來。

連同最初的楊氏吳國,徐鉉一生曾為三個國家效力。只要不出狀況,他對每一個老闆都很忠誠。當初徐鉉在南唐,對李煜的忠誠也無可挑剔。

只不過,徐鉉能夠適應新環境,不為過往牽絆。說白了就是薄情寡義。薄情寡義的人,在那樣的年代往往活得更久。

兩千多年前,西漢的霍光廢掉了不稱職的皇帝劉賀。漢宣帝繼位後,對昌邑王劉賀不放心,派名臣張敞去試探劉賀。

張敞和劉賀素無瓜葛,但他為了保全皇室宗親的情分,用善意的謊言彙報工作,說劉賀沒心沒肺,陛下根本不用擔心。

徐鉉是南唐的老臣,還是看著李煜長大的,最終卻出賣了李煜。但徐鉉的本質並不壞,他一生都在做學問,臨死之前還在著書。他大概無暇過多考慮人間的情義。

參考文獻:《五代史》、《宋史》、《續資治通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