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最後的新安江漁民

359公里的新安江,歙縣境內有近77公里,被稱之為“新安江百里大畫廊”。2012年啟動實施的新安江流域全國首個跨省生態保護補償試點,為全國流域治理提供了“新安江經驗”,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實踐地;如今,為了保護母親河的碧水清波,歙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治理提出的“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一重要導向和理念,一場圍繞新安江生態治理的“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風起雲湧。在這場“新安江保衛戰”中,歙縣新安江流域有1564位漁民退捕轉產。

(一)父子漁民的“最後一網”

凌晨5點,天還未亮,張振維藉助電瓶車的光照,穿過小川新村的街道,來到江邊。

冬日的新安江,靜逸而安詳。這一天是2019年12月7日,一家三代打魚的張振維頭天下午和77歲的父親張水玉商定:今天起網上岸,永遠不再到新安江捕魚。

頭天下網,第二天起網,這是新安江漁民最傳統的捕撈方式。“這點魚不賣了,留著自己吃,算是個紀念。”最後一次捕魚收穫不佳,張振維和父親只捕到很小的幾條。張振維將其中幾條小魚放生,留下稍大的。

2018年10月15日,國務院《關於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正式發佈,明確了新安江歙縣段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實行全面禁捕。2019年11月,《歙縣新安江漁民退捕工作實施方案》出臺,新安江漁民“退捕上岸”也最終落槌。很快,新安江流域9個鄉鎮啟動漁民退捕工作。作為“最後的新安江漁民”,世代打魚的張振維一家,從此“上岸”了……

取魚,收網,12月7日早上7點多,張振維划著漁船回到新安江下岸碼頭。將魚放回家後,張振維駕駛漁船趕往一里地之外的小川鄉鄉政府。這一天是小川鄉漁民退捕上岸的日子,張振維需要把漁船和漁具移交給鄉政府工作人員。而在距離鄉政府不遠的碼頭上,陸陸續續已經移交了70多艘鐵質、木質漁船。

“最多的一天,我們兄弟,加上父親,一個晚上就捕了差不多有一萬塊錢的魚,那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張振維一家都是土生土長的新安江人,爺爺父親都是漁民。張振維記得,自己十多歲就跟父親一起在新安江捕魚,新安江養育了肥美的魚蝦,也養育了新安江上的捕魚人。

“只要肯幹肯出力,都是有回報的。”上世紀末,歙縣當地工作一個月只有四五百元的工資,而張正維和父親靠捕魚,月平均收入高達兩千元左右。

2019年11月底,新安江漁民“退漁上岸”政策落地時,張振維所在的小川鄉共有129戶漁民,其中張振維家就有漁船三艘。

(二)千餘戶漁民“退捕上岸”

“退捕上岸”的不僅是小川鄉129戶漁民,還有皖浙交界處的街口鎮新門村漁民。過去,新門村村民或走水行船,打工為生;或靠水捕魚,維繫生計。在僅有400多戶人家的新門村,到2019年11月登記在冊的共有72艘漁船。

67歲的漁民張炳根介紹,他已經在新安江打魚37年了。張炳根回憶,剛開始捕魚那幾年,魚種和魚量都特別多,特別是1988年,那一年所有漁民都迎來了豐收,基本上一網魚就能把小船塞滿,別提有多帶勁。

“以前捕魚收入也還可以,有時候一網下去都有兩三千斤,有四五千塊錢。現在勤快的人一天也不過捕個一兩百塊錢。好多年輕人都不幹捕魚這一行了。”新門村漁民胡志敏打魚18年,維持一家生活,把孩子撫養成人。胡志敏坦言,即使政府不要求退捕,捕魚的收入也越來越少了。收入少了,捕魚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從12月4日起,歙縣新安江干流及練江、昌源河、街源河、布射河等水域禁漁區的武陽、坑口、小川、街口、深渡等鄉鎮相繼啟動漁民退捕工作。到12月6日,武陽鄉全面完成122戶漁民協議簽訂、漁船漁具及捕撈證收回等工作,在全縣率先完成退捕,為2020年1月1日起新安江全面禁捕提供了有力保障。

早在2012年,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新安江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啟動實施,新安江歙縣段全面實行網箱退養。從那時起,在歙縣70多公里新安江干流上,沿江鄉鎮漁民進行了進入新世紀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退養上岸。在經歷初期陣痛之後,上岸漁民靠著新安江流域越來越好的生態,吃起生態農旅飯。

新安江畔新溪口柑橘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餘生明介紹,這些年,藉助新安江的有利資源,當地改良柑橘種植面積3000多畝,年產值800多萬元,很多村民由原來的漁民變成了果農,通過發展了鄉村旅遊,村民們吃上了生態飯,不僅保護了新安江的水環境,而且還實現了收入的增長。

(三)還子孫後代“綠水青山”

漁民上岸,是為了讓新安江水生生物得到休養生息,為了還子孫後代以“綠水青山”。但對於以漁船為家、依附水而生活的新安江漁民來說,畢竟少了生存的空間,這群生活在新安江邊最長久的捕魚人又將以何為生?未來他們將走向何方?政府和社會還需為他們做什麼?這些都還值得思考和探索。

“現在根本捕不到魚了。退捕嘛,我們也表示支持,我也把漁船移交了,漁網也移交了,就是為了保護新安江母親河的生態資源。”“退捕這個事,我是比較贊成的,要還不退捕,以後江河裡的魚會越來越少,我們總不能和子孫後代搶飯吃。”早在十多年前,老漁民吳鳳池和張水玉就意識到漁民遲早要“退捕上岸” 。

對於新安江漁業過度捕撈的現狀,漁民們最有發言權。老漁民們都清楚的記得,以前新安江魚很多,泥鰍、烏龜也都捕得到。後來,魚種日漸減少,江魚越來越難捕撈。這些跟魚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漁民,也希望國家出臺強有力的政策,來保護新安江母親河,保護新安江水生生物群。

新安江流域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2019年11月,《歙縣新安江漁民退捕工作實施方案》指出,新安江歙縣段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已列入全面禁捕範圍,以有效恢復水生生物資源。

新安江漁民以家庭為單位捕魚作業,在12月31日前,歙縣將全面完成新安江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1564名漁民退捕工作。曾經世代“以江為田園,以魚為衣食”的漁民,就要告別“水上漂”生活。從捕魚到護漁,所有漁民們都期待,一個新的時代儘快到來。

“我們現在還年輕嘛,可以學點技術。”小川鄉漁民凌家遠對未來已經有所考慮。深渡鎮漁民張勇新則認為,“退捕上岸”從眼前來看,是有些損失,但是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受益的是子孫後代。

為了推進新安江漁民退捕工作,歙縣人民政府統籌新安江生態保護資金,用於漁民退捕捕撈權收回、漁具回收報廢、按期退捕獎補及社會保險、就業幫扶、產業扶持經費等。漁民上岸後,相關部門將對他們進行技能培訓,幫助他們實現就近創業就業,開啟新的生活。同時,歙縣漁政等執法部門還將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不定時、不定期對沿江進行巡查,發現有違規捕撈行為、違規電魚行為,將嚴厲查處。

“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我們新安江是一塊實踐地,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現在可以說是‘水清岸綠’。新安江水生生物的保護是當前急需乾的工作之一。只有維繫好了一江清水,才能為我們綠色發展奠定更好的基礎,沿江百姓才能從這綠水青山中獲得更大財富。”全國人大代表、深渡鎮大茂社區黨總支書記姚順武認為。

(凌利兵 吳燦 方凱 來源:黃山文明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