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共享汽车,戴姆勒与宝马“我太难了”

2019年2月,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和宝马宣布,拨款逾10亿欧元(约合11.3亿美元)用于扩大其出行服务业务,包括整合后的打车、停车和电动汽车充电业务,以对抗美国的Uber等新兴竞争对手。

2019年12月,戴姆勒与宝马宣布,计划退出北美汽车共享市场,其合资伙伴将终止在蒙特利尔、纽约、西雅图、华盛顿和温哥华的运营,并收缩欧洲业务。

短短10个月,造车巨头的“共享项目”来看不太顺利。


“遭遇”共享汽车,戴姆勒与宝马“我太难了”

事实上,戴姆勒和宝马各自在汽车共享业务上都有一定建树。

宝马DriveNow定义为“向用户提供便捷灵活和可持续发展的出行服务”,并已经在全球很多城市应用。同样,戴姆勒的Car2Go更是专注于共享汽车业务,并在全球开展业务。原本的1+1大于2,如今变成了1+1到底会等于几。

“我也太难了”,想必戴姆勒和宝马在面对汽车共享业务时,一定会有这样的尴尬。

在海外市场,戴姆勒与宝马将终止在蒙特利尔、纽约、西雅图、华盛顿和温哥华的运营,以及暂停佛罗伦萨、伦敦和布鲁塞尔三座欧洲城市的运营。旗下的Share Now及Car2Go将于明年2月29日终止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运营,主要是由于“全球移动出行格局的动荡状态”,以及北美地区的运营成本上升。而就在3个月前的9月,双方曾宣布旗下Car2go共享业务将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退出5个北美城市——奥斯汀、卡尔加里、波特兰、丹佛和芝加哥——,把业务集中在纽约、蒙特利尔、西雅图、温哥华和华盛顿。

而在中国市场,Car2go同样过的不好。2016年6月,Car2go正式进入到中国市场,落地重庆之初,Car2go饱受欢迎,注册用户将近30万。但好景不长,由于与国内竞品公司相比,价格劣势明显,加之800辆的投放与30万用户的体量极不匹配,最终导致了Car2go败北。整整运营3年后car2go宣布暂停在重庆的日常运营,并于2019年6月30日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事实上,面对共享汽车,难的不仅仅是这些造车巨头,整个行业都处在艰难前行中。


“遭遇”共享汽车,戴姆勒与宝马“我太难了”

在国内市场,随着共享概念被广泛认知和接受,共享汽车也被普遍看好。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分时租赁行业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共享汽车需求达到300万辆,2030年需求或将超过1200万辆。

与广阔的市场空间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很多共享汽车企业纷纷出局。

扉旅汽车整理资料显示,2017年3月,友友用车宣布公司解散;2017年10月,EZZY宣布公司解散;2018年5月,麻瓜出行宣布停止服务;2018年6月,中冠共享汽车人去楼空;2019年1月,已经拿到6轮融资的行业翘楚途歌也被押金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如今也不得不面对在苹果APP store下架的命运。

到底难在哪,让出行行业的老牌劲旅和新晋力量纷纷碰壁。

投入成本大。共享汽车除了要投入大量的汽车之外,在运营过程中,还要承担诸如车辆保险、车辆维修保养等费用,另外,众多车辆的停车费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停车位既紧缺,又价格高。

服务体验差。受制于成本因素,共享汽车网点普遍铺设不够,这造成了用户用车还车不够便利。此外,很多用户使用车辆过于粗暴,造成了其他用户使用车辆时对车辆品质很不满意。

面对种种问题,乐观者依旧保持看好心态: 新鲜事物需要磨合期,甚至是阵痛期,黎明总是在黑暗后到来。悲观者则更加聚焦黑暗时期的黑暗,正如近日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共享汽车"坟场"那样,认为浙江嘉兴那4000多辆废弃的共享汽车,预示着共享汽车即将彻底远离光明。

是被“共享”二字忽悠,还是行业洗牌后将触底反弹,当我们看到在德国已经推广了10年的共享汽车行业没有实现预期的结果时,依旧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太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