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藝術愛好者,你認為古代畫家和當代畫家是怎樣看待繪畫這門藝術的?

影影圈圈



1、二者繪畫工具不同,但是最終還是要來繪畫。

古代畫家:毛筆、石墨

當代畫家:鉛筆、鋼筆、水彩、油畫、甚至有些針管,只要你能想到的東西也許就有人拿來作畫。


2、時代不同造就不同美

古代畫家:他們的思維沒有我們現在那麼見識開廣,他弄的畫都是以畫的意境,山水畫、人物畫居多,所以更注重於寫傳神和寫意。齊白石老人的蝦圖也是堪比別墅的,他是國畫的代表人物。


現代畫家:他們歷經時代的變遷,西方美術的融入,畫大多數偏向於寫實,人民也有普遍的想法你畫的越想就越技術高超。看過冷軍的話朋友都知道,他畫出的畫是合實物差不多,他是超寫實主義油畫的代表人物。


從這二人的代表作看出,無論古代畫家和當代畫家都是在追求美,所以說古代畫家和當代畫家的繪畫都是在追求美的過程,只是他們遇到的事情,時代背景不同,從此產生出不多的美學。


收藏藝術,傳承文化!沒點關注的麻煩點個關注,把知識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


青衫水墨


古代的畫家跟古代的作家是一樣的,古代以農耕經濟為主,物資不豐富,畫師和寫書先生(那時還沒有畫家和作家這個提法)的思想也比較單純,他們繪畫和寫作只是為了表達自己對人世和自然的體味,抒發一種情懷,沒有或很少有功利之心,因繪畫或寫作而升官發財的事連想都不會想的。張澤端畫《清明上河圖》時是不會算計這幅畫能賣多少錢的,曹雪芹寫《紅樓夢》也不會去想這部書能換來多少稿費的。

古代的畫家因為不帶功利之心,完完全全的專心於畫畫,心無旁鶩,思無雜念,創作出來的作品更有藝術品位。比如梵高,一心一意只想著畫出合乎自己審美理想的作品,至於這畫能賣出去不能,能賣多少錢,他是從來不去考慮的。

當代畫家中不能說沒有跟古代畫家一樣的,是帶著一顆虔誠的心專心致志地把繪畫當做一項高尚的事業去做的,但是這樣的畫家是非常之少了。坦誠的講,很多畫家是把繪畫當成吃飯的職業和賺錢的工具來看待的。這也可以理解,因為現在經濟發達物質豐裕,人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畫家也是人,也有物質的精神的家庭的方方面面的種種需求,想通過繪畫改變和提升生活品質也沒有錯,無可厚非。

但是,也有一些畫家急功近利,不是聚精會神在藝術創作上下功夫,而是挖空心思搞一些專於迎合或譁眾取寵而藝術價值並不高的作品,甚至還有的抄襲他人作品,有的利用脫離創作本義的高科技手段作畫,有的搞流水線式作畫,這樣的創作態度跟古人相比真是大相徑庭,差之甚遠了。


燈影書畫



人們常說:現代人的功利性太強,無怪乎現代社會的節奏感太強,現代社會經濟的繁榮,科技的發展,讓人的認知過於世俗,心態過於浮躁,畫家也是世俗中人,離不開一日三餐一覺,對生活對物質也有無盡的追求,自然,現代社會中的畫家,看待繪畫離不開世俗的眼光,有想法的,沒想法的,有追求的還是無追求的,都渴望從事繪畫能改善生活條件,過上高品質的生活。


古代的畫家,本身生活在一種最樸素的農耕社會中,物質樸素,精神樸素,看待繪畫也是樸素的心態。如古代畫家畫一張長江萬里圖,一葉小舟,順江而下,一邊遊歷,一邊對景繪製,一個手卷,畫上幾個月,慢悠悠的心態,不為名不為利,純粹為表現自我,釋放自我。


可以說,古代畫家與現代畫家看待繪畫的不同點,一個無功利性,一個有功利性。


陳莊水墨畫家


一、儒家崇人,道家尊天,在思維方式上都秉承“天人合一”的邏輯思維,窮力追索天與人的相通之處,以達天人協調、和諧一致。馮友蘭先生言:“不是為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而且“天人合一”這一古老的哲學觀念又直接影響中國繪畫藝術。

古代哲學中的“天、人”都有其客觀的與主觀的一面。這與西方傳統哲學中的人、神、自然三者主客體分明截然不同。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天”和“人”是一種含混的概念,所以,在兩者的結合就會產生“相類相通”、“感應合一”的關係。因此,“天人合一”融入到繪畫藝術中,其特徵就必然在繪畫藝術表現出來

1.主觀意念和客體形象相合

董仲舒認為:天能干預人事,人能感應上天,他的“天人感應”學說,對後世的文學藝術影響很深。沒有自然物象超常或反常的視覺變化,就無法判斷吉凶,也就說明不了天意的傾向。畫家對道的表達亦如此,由於“道”是畫家的主觀意念,是無形的,所以必須讓自然物象作為道的載體,離開了這一有形的載體就無法顯道。因此,中國的歷代畫家對物象的態度既非是忠實的摹寫,又非主觀的任意編造。它是畫家的思想情感與客體形象理念相輔相成的結果。

‌‌2.感性與理性相合

‌“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是中國文人畫家,對繪畫的探求、創造、規範同樣也肩負著人與自然相融通最高使命。自先秦始,中國繪畫便融入了天道、人倫的內容。唐代張彥遠對繪畫功能的概括:“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並運。”把繪畫提高到與“六籍同功”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在歷代畫家為追尋以更為合宜的方式進行對“道”的表現及倫理教化的過程中,繪畫本身也得以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

“天人合一”的傳統哲學中,要求人的思想情感、品行人格必須與“天道”合一  而傳統繪畫以“抒情”、“暢神”、“自由精神”為先為要。

‌為了迎合天道、人道,中國傳統繪畫中強調“情”和“性”,書中無敗筆,言中無惡語,中國繪畫強調的“性情”很像《尚書》中的“詩言志”,詩的功能是“言志”,而“志”則是“天”或“道”的情懷。中國的繪畫文化有寄希望與未來的積極意義,是通過對現實的反省給人們在苦難生活中以生存的信念和力量。“中和、含蓄”成為中國藝術的一種美學風貌,追求的是孔子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美學風格。

‌3.主客合一的作用

天人合一的主客合一是引導畫家形成一種“物我合一”的創作心態,這無疑是對中國繪畫精品的產生起到催發作用。

在傳統文化中,道家在這方面的理論既深刻又完備。莊子在《齊物論》中稱主客合一的境界為“物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繪畫則要求畫家在繪畫創作中忘掉一切與繪畫無關的雜念,凝神靜慮,深入體察所表現物象之性情,以達到物我合一的精神狀態,而“解衣般礴”是中國畫傢俱備這種最佳創作狀態的代名詞。

中國的傳統繪畫分人物、山水、花鳥三大類,與之相應,西方傳統繪畫也分人物、風景和靜物三大類,但直至於17世紀的荷蘭風景和靜物才雙雙得以獨立成科。就中國的山水和花鳥獨成系統的時間看,比西方的風景和靜物成科要早1300百年左右。中國古代畫家歷來堅持師法自然,唐代畫家張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對中國古代畫家和後世畫家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二、中國古代文人畫家的繪畫理論中蘊含了相當豐富的頤心養性的思想成分,而這些思想對當代畫家的精神狀態是有著深遠的影響作用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當代繪畫藝術於不同階段呈現出不同的時代特徵,它融入西方繪畫的藝術特徵並呈現出一種明顯的原創風格。瞭解當代畫家就必須對“當代性”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所謂“當代性”,就是藝術創作在時代進程中保持的先鋒性、探索性和獨立性。“當代性”不僅是當代藝術的價值核心,也意味著當代藝術的雙重任務。我們必須面對現代性直到當今都沒有解決和沒有完成的任務,必須面對今天這個時代的新現象,重要的是在作品中感受畫家對今天的文化現實、社會生活中表達的“當代性”,在作品中尋找藝術家的想象力和思想痕跡。藝術家置身於今天的現實,作品必須面對今天的現實,必須反映出今天的時代特徵,即使是針對歷史、經典以及未來願景,在表現上也要進行一種當代性和當代感受的轉換。一個時代最好的藝術能直接體現出這一時代的民眾心理狀態及精神現象。當代繪畫藝術必將走在時代的前沿,最能代表一個時代。作為繪畫語言藝術能夠準確地反映出中國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  當代繪畫藝術則強調的是建構藝術與時代背景的文化感覺的關係。











梅亦風清


在繪畫藝術中,一直以來頗受人們歡迎的當屬國畫和油畫,只因為國畫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油畫的哲學價值非常巨大,即便如此,每個時期的畫家對繪畫藝術的態度都有所不同,問題來了:作為藝術愛好者,你認為古代畫家和當代畫家,是怎樣看待繪畫這門藝術的?


古代畫家和當代畫家對繪畫藝術的態度

按時間來劃分古代和當代,我們可以把100多年前稱之為古代,20世紀60年代開始稱之為當代,通過繪畫作品風格品質,來看古代畫家和當代畫家對繪畫藝術的態度,正所謂“事情的結果都是由人的態度所決定的”,藝術更是如此,藝術家對藝術的態度,直接顯示了藝術家的藝術修養,

言歸正傳,古代畫家的作品,無論國畫,還是油畫,文化底蘊都極為濃厚,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在古代堪稱繪畫大師的畫家特別多,其作品都具有時代特點,而且主要是古代繪畫,那是畫什麼,像什麼!國畫“寫意”,油畫“寫實”,都是以大自然為師,畫作的技巧都被情感意境給掩蓋,



然而,當代的繪畫作品,所謂的“風格”特別多,創作“花樣”也特別多,冠冕堂皇的說是“創新”,卻經常被爆出某畫家又抄襲誰誰誰的作品了,當代繪畫,那是畫什麼,不像什麼,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像與不像”,指的是,是否寫意或寫實,沒有神采的作品,都是不像樣的作品,


綜上所述的一切,都不存在“厚古薄今”,通過當代書法來看當代國畫,“書畫同源”早已面目全非;而“超寫實主義”油畫及抽象派油畫成為當代油畫的主流,意味著油畫的“寫實”色彩蕩然無存,所謂的“寫實”是要體現出現實社會、真實生活的意義,而不是跟印刷品一樣;所以說,古代畫家把繪畫藝術看成是藝術文化;當代畫家把繪畫藝術看成是一門技術,還有就是,美協的亂象叢生,就顯示出了當代畫家對繪畫藝術的態度了。當然了,真正創作藝術的畫家還是有的,只是極其少數。


詩夜城主


我覺得古人與今人對待繪畫這門藝術的看法大同小異,倒是對於繪畫本身的觀念有些不同。

首先繪畫藝術屬上層建築,都具有社會教化,啟迪心智的功能,開始始於“祭祀”的需要,具有工具實用的功能,如北齊 北魏的石窟造像及壁畫為佛法服務,藝術造詣很高,卻是工匠為吃飯所為。青綠山水的開端始於“界畫”,即因為留存、查驗而記錄、描摹建築本身而有的繪畫形式。北宋有畫院,皇帝養的所謂官方藝術機構,這些畫家畫的風格現在稱之為“院體畫”,畫風精緻,細膩,在世界畫壇獨樹一幟。這些都說明繪畫藝術很早就高度參與社會文明之進程,同時形成規模,有許多人以此為生,因此,古今中外商業行為或多或少很早就活躍於繪畫領域,只是現今,社會繁榮離不開貿易、交流,世界的聯結因科技的發達而愈發緊密,而商業行為的活躍是其必然,繪畫行業的商業行為愈發頻繁引起大眾的關注,這些行為有其不合理,不規範,市場機制不完善造成的一面,也有人為惡意炒作,鑽制度空子的行為。但總體來說,市場高度參與是藝術得以續命,長久延續的重要因素之一,發展的問題還要在發展中解決,不能因噎廢食。需要解決的除了完善流通制度,還需要提高參與其中人的藝術鑑賞水平。


在中國 古代和今人對於繪畫內容的選擇有了一些區別。古人描摹對象大都是佛,神仙,統治階層的生活,市井場面,自然山水,花鳥等題材。現今的畫家除了這些題材,許多畫家更多的把目光投向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環境,描繪身邊的社會生活和表達自身對於生活的感悟和認識,如現實主義繪畫、表現性繪畫、抽象繪畫。


曜12345678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古代畫家,當代畫家對待繪畫藝術,是各不相同的態度

無論是中西方美術史上,在古代,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科學技術,還是經濟的發展都遠遠不如現代

當代的畫家,創作手段很先進,科技發達,畫模特直接用照相機拍攝,或者直接網上找許多模特素材創作

而古代的畫家,由於通訊網絡匱乏,科技物質匱乏,創作條件很艱苦,但是依然堅持畫畫


古代的畫家,對待藝術是虔誠的,不沾染一絲功名利祿的功利心

所以中西方美術史上,許多貧窮的畫家,如梵高,維米爾,倫勃朗,格列柯,米勒,卡拉瓦喬,列賓,莫迪裡阿尼,蘇丁,常玉,徐渭,鄭板橋等等

以上畫家都不是宮廷畫家,沒有宮廷皇宮貴族的滋養,所以收入很不穩定。

古代的畫家,即使窮困潦倒,即使在萬分艱苦的環境下,依然要堅持畫畫,堅持探索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



米開朗基羅創作教堂天頂畫時,天天要仰著脖子畫畫,夜晚還要把蠟燭安在帽子上畫畫

米開朗基羅在低溫的環境下創作,經常要經歷壁畫黴變脫落,功虧一簣的沮喪。

畫家梵高,哪怕食不果腹,窮困潦倒,依然要堅持畫畫

古代的畫家,把繪畫當成一項神聖的使命,一項高雅的精神活動。

古代的畫家,由於古代,繪畫技術,繪畫風格,繪畫的材料還未形成系統

所以畫家們,對待繪畫創作是虔誠的,瘋狂的執著,把繪畫當成一項研究的活動,研究如何通過結構,解剖學,明暗,造型,光影,繪畫材料達到客觀寫實的畫面效果

而中國美術史上的畫家, 文人畫家,隱居深山老林,終日研究大自然,表達大自然山水宏偉博大的氣勢,宇宙萬千氣象,達到空靈的意境。

而當代畫家,由於在古代的畫家們把繪畫技法,繪畫傳統已經形成完善的系統,所以當代畫家的任務是在傳統的精髓上進行創新的探索

但是現在不乏一些畫家,為了出名,奪人眼球,所以想方設法地出名,不再潛心研究繪畫藝術,而想方設法創作稀奇古怪的作品

在古代,雖然科技物質都很匱乏,創作條件有限,但是更有利於畫家們靜下心來,苦心研究繪畫藝術,所以古代的繪畫作品,更為經典,經久不衰。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藝術狂人2


閻立本,繪畫大家。《步輦圖》,《歷代帝王圖》皆傳世作。官為右相,亦常奉旨作畫。其有言囑子:“吾畫知名,宛若奴僕。汝等不可學!”

今天,繪畫成謀利工具,畫質有差。大師,大家,或自封或吹捧,全不顧繪畫應有的教化責任。藝術作為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友作用,消積俱多。







塗之人995


古代繪畫種類比較單一 ,以水墨為主要表現形式,畫種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鳥。當代繪畫種類比較豐富,大的有中西畫之分,中國畫除人物、山水、花鳥外還有界畫、瓜果、蟲魚、走獸等;西畫主要有油畫、水彩、水粉等,還有綜合材料等。繪畫在古代不是一種職業,僅是一種技能和個人喜好,是一種名譽和精神追求;而當代則大不同了,繪畫既是一種技能、愛好、精神追求,還是一種職業。國家有專門機構和院校,有專職畫家和教師;民間有以繪畫為生的職業畫家。


大有年藝術


一:古代畫家有強烈的文人特性。中國畫在宋代於形式上形成完備的定式,在畫面上,“詩,書,畫,印”都有體現,特別講究詩書畫印的完美搭配。在宋以前大部分畫家還是“工匠”的一部分,宋代以來,文人畫興起,士大夫階層都是講究能書能畫能詩的全面發展,“琴棋書畫”成為了文人的基本技能,所以畫家也就成為了文人的一分子。中國古代文人信奉“儒學”,儒學講究“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士人情懷。所以作為文人一員的畫家也是十分講究氣節的,氣節是一個文人的風骨,是文人賴以生存的根本。即使畫家在為人上有瑕疵,但對藝術的追求是無瑕的,比如明代萬曆年間的大畫家董其昌,董其昌在歷史上做人很是問題,但在藝術上是受人尊重的。再者比如宋代大書法家蔡襄,書法上的藝術高度和姦臣的做人極不相符。所以大部分古代畫家在對待藝術的態度上十分嚴謹,在藝術的追求上精益求輕,一絲不苟。這是中國畫得以傳承和發揚的重要原因。

二:當代社會是一個東西方文化兼融的商品經濟社會,中國繪畫不再是中國畫家單一的表現形式,中國畫家幾乎有一半是畫西畫的,中國畫在表現方式上也借鑑了很多西畫的表現手法,很多國畫除了材質顏料之外早已發生了很大的創新,這是藝術在表現上的進步。藝術最大的特徵就是“單純”,就藝術而言是獨立的,藝術雖然和經濟是相輔相成的,但過於功利很容易傷害到藝術的獨立性。但是商品經濟會使當代畫家比較注重名利,所以當代很多成名的畫家在名氣上往往和藝術成就不符,遭到人們的普遍質疑。以功利心對待藝術是當代很多畫家所普遍持有的態度。比如今年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曝出很多入圍甚至得獎的作品抄襲照片的醜聞。這在古代是很難想象的,文人所特有的風骨無法容忍這一點。

三:說到古代和當代西方的畫家也是一樣的,由於歷史時期的社會形態不同,古代畫家相對而言更為單純一些,所以對藝術的專注度更高。當代社會經濟信息比較發達,畫家所處的社會環境更為開放和複雜,很多當代畫家更為講究急功近利。繪畫就單純的物理意義而言就是圖像保存,在古代沒有攝影和錄像,而當代就不同了,繪畫不再是圖像保存方式上的唯一,所以當代畫家的創作和繪畫方式也空前的豐富,風格也多種多樣。但在藝術的追求上也有失嚴謹性。尤其是當代的畫風有很多讓人難以理解,就通俗意義而言,很多畫家最求的不是藝術很是新奇和怪誕。很傳統很嚴謹的藝術追求當代畫家和古代畫家有很大的不同。

無論時代如何讓變換,但藝術的本質是一樣的,小的時間範圍藝術看似無法判斷好壞,但歷史會給出正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