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報名,這三個階段的審查要注意了

國考資格審查工作分為三個階段:資格初審(報名時)→資格複審(面試前)→政審(體檢合格後),

每一階段都非常重要。

報名過程中,資格初審這一關更是直接決定大家是否報名成功,能否參加考試。

今天小編給大家重點總結了資格初審和資格複審兩個階段的注意事項,記好了!

資格初審

1、學歷文憑方面

非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其他國民教育形式的畢業生是否可以報考?

很多考生對於自己的文憑能不能通過這一項審核不是很清楚。比較集中的問題就是有些職位表明需“國民教育學歷”,但是對於國民教育系列概念不是很清晰。

“國民教育系列”指在教育部頒發畢業證書範圍內的全日制畢業生、自學考試畢業生、成人高等教育畢業生、函授或電大畢業生等。頒發的文憑都是在教育部電子註冊的,是被國家和社會承認的。

對於考生部分關於網絡教育、遠程教育受不受認可的問題,在此將為考生詳細解釋一下:

目前教育部批准了68所高等學校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對這68所高校培養的達到本、專科畢業要求的網絡教育學生,由學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頒發高等教育學歷證書,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後,國家予以承認。具體名單在這裡不做展開,大家可以自行查詢。

此外,一般來說黨校的文憑不可以報考公務員,在其它崗位是不可以替代的,不是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不屬於國民教育系列。

2、基層工作經驗方面

各級黨政機關錄用公務員,會逐年提高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人員的比例。除部分特殊職位外,中央和省級機關將逐步停止從沒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中招錄公務員。

考生中有一種誤區是,有些職位要求工作經驗兩年,她自己把大四實習那一年算上,以為剛好是兩年,沒想到到複審時發現沒過。

基層和生產一線工作經歷,是指具有在縣級以下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村(社區)組織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工作的經歷。

曾在軍隊團和相當團以下單位工作過,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

報考中央機關的人員,在地(市)直屬機關工作過,也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

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的社會實踐經歷,不能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基層工作經歷的界定是從簽訂勞動合同起,至2019年10月為止。

資格複審

資格複審是考生為之前所填寫的信息負責的一道程序,對於弄虛作假或未按要求填寫的,將被取消面試資格。

很多考生以為材料準備不是很重要,接到複審通知電話帶過去就可以了。

其實,資格複審一般會有1到3天的時間,會指定一天當中的具體時間。

考生須提供的資格複審的材料有:

提供本人身份證件(身份證、學生證、工作證等)原件、所在單位出具的同意報考證明(加蓋公章)或所在學校蓋章的報名推薦表、報名登記表等材料。

對於在職的報考人員,開具所在單位同意報考證明確有困難的,經招錄機關同意,可在體檢和考察時提供。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四類人員的認定由相應的主管部門出具證明。

凡有關材料主要信息不實,影響資格審查結果的,招錄機關有權取消該報考人員參加面試的資格。

衷心希望大家都能通過資格審核,順利參加考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