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經典老槍勃朗寧手槍,二戰美國大兵最後的安全感

當定裝彈藥出現後,槍械開始往自動、半自動方向發展。1899年,槍械大師勃朗寧研發了一款半自動手槍,口徑7.65毫米,第二年比利時FN公司取得專利並開始生產,這就是第一代勃朗寧手槍,該槍在軍閥混戰時曾大量流入我國,奇怪的是不知為何人們稱他為“槍牌手槍”。


百年經典老槍勃朗寧手槍,二戰美國大兵最後的安全感

勃朗寧M1900

接下來的1903年和1911年,FN公司先後推出9毫米和.45口徑的勃朗寧手槍。在那個手槍還處在左輪向半自動過度的年代,勃朗寧的出現無疑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其中當時的美國軍隊在菲律賓和墨西哥的作戰中,對士兵手中的左輪槍感到很不滿,不僅威力小、射速慢,而且再裝填也已經跟不上戰場需求了,於是美軍把目光投降了勃朗寧手槍,並在一戰之前將其作為制式手槍。

勃朗寧手槍兩次大戰的表現

實戰是檢驗武器裝備優劣的最佳場所,美軍採用的是M1911式.45口徑勃朗寧手槍,在一戰泥濘的戰壕中勃朗寧手槍以高可靠性和大威力贏得士兵的青睞,在那個衝鋒槍還不發達的年代,一把可靠的手槍是塹壕戰的利器。儘管手槍在當時只是作為長官或者衛兵崗位的制式槍支,但是根據戰後的統計,駐紮在法國的美軍超過60%都有一支勃朗寧手槍,其他的士兵也大部分都會擁有一支其他類型的手槍。

百年經典老槍勃朗寧手槍,二戰美國大兵最後的安全感

勃朗寧M1910

熬過了一戰,美軍對勃朗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畢竟實戰出真理。不過美軍還是提出了一些改進方案,例如將準星加寬,加長握把並改變紋路,縮短扳機行程等等。經過改進的勃朗寧在1926年再次被美軍採用,在此之後該槍就沒有什麼大變化了,一直持續至今。

二戰爆發後,勃朗寧手槍再次披掛上陣,只是這次它是以制式手槍的面貌出現在普通士兵手中。二戰中的自動武器已經得到飛速發展,近距離交戰中如果主武器彈藥打光了,身邊又沒有隊友支援的話,留給射手重新裝彈的時間很緊張,這種時候迅速拔出腰間的勃朗寧手槍能夠很大程度上保住自己的小命,因此勃朗寧手槍往往被士兵們作為最後的防禦手段使用,這在城市作戰中尤其重要。

百年經典老槍勃朗寧手槍,二戰美國大兵最後的安全感

勃朗寧手槍

在兩次大戰中,勃朗寧手槍都被美軍士兵視作近距離緊急作戰的最佳武器,二戰時一些士兵寧可少帶一兩枚手雷,也要帶上勃朗寧手槍,足可見該槍的重要,至少最後關頭握著一把裝滿子彈的手槍,比拿把刺刀還是更有安全感的。

戰後繼續服役

有了兩次大戰的經驗,美軍已經將手槍普及開來,在隨後爆發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戰爭中都有使用。之所以繼續使用勃朗寧,首先是該槍在二戰後保有數量巨大,僅僅美國陸軍就有270萬隻,要想全部替換他們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百年經典老槍勃朗寧手槍,二戰美國大兵最後的安全感

手拿勃朗寧手槍的蘇軍

另一個原因是勃朗寧手槍符合新的戰爭需要,儘管它是20世紀初設計的槍械,但是那些後繼槍型比起它並沒有太多優勢,而且勃朗寧手槍也並非一成不變,先後推出了多種口徑和尺寸,包括軍用、警用和民用等多種型號,這才能稱為一棵不倒的常青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