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諸葛亮死後,劉禪查其遺產時被氣得直拍桌子,對此你怎麼看?

yukiT


\t諸葛亮一直以來都是以忠誠聞名於世,他不僅對劉備忠誠,對沒什麼出息的劉禪也相當忠誠。據說他完全可以自立,但是他卻沒有選擇這麼做。那麼他死後到底留下多少家產呢?為什麼劉禪查探之後,氣得拍桌子呢?<strong>

\t諸葛亮輔佐劉禪12年,盡忠職守而死。

諸葛亮的形象在蜀漢來說是非常高大的,劉備活著的時候,就任命他為蜀漢的丞相。後來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的時候,更是將劉禪和整個蜀漢都交託給了諸葛亮。

劉備甚至告訴諸葛亮,如果劉禪不行的話,那你就可以自己做皇帝。其實這個時候的劉備壓根沒有資格說這樣的話,蜀漢當時哪裡還像一個帝國呢?荊州丟失、上三郡丟失,好不容易打下個漢中,要錢沒錢要人沒人。

劉備去世以後,南方又發動了叛亂,不少郡縣都起兵造反。而劉備壓根也沒留下多少兵馬給諸葛亮,所以蜀漢帝國此刻其實已經到了危如累卵的時候了。

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權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後備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尊號,拜亮為丞相,錄尚書事。---《三國志》

\t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力挽狂瀾,他先著重發展自身的經濟,隨後將南方的叛亂逐一平定。等到國富民強的時候,諸葛亮決定揮師北上,奪取中原。

\t當然,蜀漢的軍力是跟曹魏不相上下的,可是蜀漢的經濟實力卻遠遠比不上曹魏。諸葛亮每次北伐都缺糧,所以六次北伐全部失敗。

但是諸葛亮在蜀漢內部的治理卻是非常出色的,蜀漢是三國時期唯一沒有發生內亂的國家。劉禪做了足足41年皇帝,從來沒有權臣亂政的現象出現,這可都是諸葛亮的功勞。

因為諸葛亮講究依法治國,任何人犯了罪都要受到懲罰,包括諸葛亮本人在內。所以蜀漢內部不管是諸葛亮的朋友還是政敵,對諸葛亮都是佩服有加。

這可不是誰都肯做的,孫權和曹丕早就聽聞了這件事,也只是一直感嘆諸葛亮是千古奇人,不敢效法諸葛亮的做法。因為他們想要享有至高的權力,有了依法治國,那麼他的權力就會受到限制。諸葛亮是第一個主動限制自己權力的宰相。

\t諸葛亮死後,劉禪在小人的慫恿下,查探諸葛亮的家產。

諸葛亮一直在前線帶兵打仗,最終活活累死在了前線。他死了以後,有些饞臣為了詆譭諸葛亮,所以故意慫恿劉禪去查一查諸葛亮的家產。

劉禪這一舉動其實已經證明了,他打心眼裡還是不服氣諸葛亮的。因為劉禪認為諸葛亮把他應該擁有的權力給奪走了,這是令人反感的事情。任何皇帝都不希望被人給架空,即使諸葛亮沒有架空劉禪,但是劉禪想要隨心所欲地做皇帝也是不可能的。

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常常壓制著劉禪,不讓劉禪隨心所欲地快活,所以等到諸葛亮死的時候,劉禪自然是要打擊報復一下諸葛亮的。

\t他首先不允許任何人前往前線為諸葛亮弔喪,因為這麼一搞,蜀漢可就天下大亂了。群臣都去了,那他這個皇帝到底要不要去呢?去了身份會掉價,不去會讓這些大臣們寒心。

所以劉禪不允許任何人去,只有後來勸說劉禪投降的譙周速度比較快,趕往了前線。後來劉禪還不讓大家隨便祭拜諸葛亮,總之做了一系列打壓諸葛亮的事情。

尤其時這次的查家產,劉禪本身對諸葛亮的清廉問題是沒有什麼懷疑的,但是架不住奸臣們的慫恿。所以劉禪就查了一番,結果讓劉禪大跌眼鏡。

諸葛亮家裡就十幾畝桑田,壓根就沒什麼積蓄,混得連個村長都不如。劉禪眼中噙滿了淚水,他知道相父這麼多年,為了蜀漢為了劉家的天下,幾乎從未考慮過自己家裡的事情。

諸葛亮實在是太辛苦了,他為了劉禪殫精竭慮,之所以壓制劉禪,是擔心劉禪成為放蕩不羈的皇帝。那一刻劉禪好像忽然就長大了,他之所以拍桌子,是悔恨自己不應該去懷疑諸葛亮的廉潔問題。

\t其實諸葛亮的家產問題,他在《自表後主》裡已經寫得很清楚了。

諸葛亮是真的廉潔,因為他把畢生的精力都放在了恢復大漢王朝的事業中去了,所以壓根就沒心思考慮自己的事情。

就連他的兒子諸葛瞻,他都沒工夫教育,使得聰明勤奮的諸葛瞻最後卻成了一事無成的庸才。對於財產問題,諸葛亮就更沒有屬於自己的考慮了。

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餘饒。臣身在外,別無調度,隨時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自表後主》

他告訴劉禪,他家裡有一些田地還有桑樹,家裡的子孫吃穿用度是夠開銷了。而他自己一直出差在外地,沒什麼太大的開銷,國家還給他出差補助,已經非常厚道了。吃穿用度全都是靠國家來給予的,這就足夠了。

諸葛亮認為他死的時候,如果家裡有多餘的錢財的話,那是對不起皇帝陛下的。這些話實在是太感人了。三國天下哪裡還有第二個人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呢?所以諸葛亮之所以被後世推崇千年之久,那是有原因的。

\t諸葛亮的家產問題其實想想就能知道,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戰死在了綿竹,如果他們家族真心想要貪汙的話,根本不可能為國戰死。

\t所以劉禪當然要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懊惱難受,畢竟他冤枉的可不止是蜀漢的丞相,更是跟他有父子之情的相父。


江湖小曉生


據史書記載,諸葛亮生前,在給後主的一份奏章中對自己的財產狀況進行了主動申報:“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三國志•諸葛亮傳》)。大意為:成都有桑樹八百株,有不是很肥沃的田地15頃,兒子兄弟的穿衣吃飯,他們都會有盈餘。而我在外當官,沒有其他的花費,全靠公家的俸祿過活,沒有做其他的兼職營生來增加自己的收入。如果我死的時候,不會出現那種有多餘的綢布,多餘的錢財這樣的狀況來辜負陛下。

據說劉禪對諸葛亮的這份財產申報將信將疑,但他頗有城府,並沒有將疑惑寫在臉上。諸葛亮死後,在宦官黃皓的慫恿下,劉禪同意由黃皓親自帶隊,到丞相府邸對諸葛亮申報的財產進行核查。核查結果發現和諸葛亮申報的沒有任何出入,丞相府確實內無餘帛,外無贏財。當黃皓硬著頭皮向劉禪彙報之後,劉禪氣的拍著桌子將黃皓訓斥了一頓,從此對諸葛亮越發尊敬,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給諸葛亮立廟祭祀。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春天,在經過朝廷激烈爭論後,劉禪一錘定音,下詔替諸葛亮在沔陽建廟。由朝廷出錢給本朝臣子單獨立廟,這不僅在蜀漢歷史上空前絕後,就是在中國歷史上也極其罕見,可見諸葛亮在劉禪心目中地位之高。

二是善待諸葛亮的家人。據三國志記載:“亮弟均,官至長水校尉。亮子瞻,嗣爵”,“瞻年十七,尚公主,拜騎都尉。其明年,為羽林中郎將,屢遷射聲校尉、侍中、尚書僕射,加軍師將軍”。可不要小看諸葛均擔任的這個長水校尉,這可是一個食俸兩千石相當於今天的省部級高幹。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就更不用說了,不僅繼承了其父武鄉侯的爵位,而且還做了劉禪的女婿。另外,做官還做到了尚書僕射,軍師將軍這樣的位子。尚書僕射就是首席副宰相,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第一副總理,而軍師將軍是諸葛亮當丞相之前的官職。


淮上秋陽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為啥拍桌子呢,枉做小人被氣的。

大家認為劉禪傻?

他一點都不傻。

劉禪只是缺少軍政能力,智力也不能和老謀深算的父親劉備和諸葛亮相比。

劉禪這個人其實是聰明人,也是人精一類。

他之所以開始把權力全部交給諸葛亮,還是明哲保身的原因。

一來外敵太強大,不要說曹魏,就算東吳依靠人口90萬的蜀國也是惹不起的。諸葛亮、劉備尚且不能穩定蜀國的局面,何談區區劉禪。

二來蜀國內部問題太嚴重。拋去小國寡民不說,內部政治派系很多,比如早年跟隨劉備的嫡系派,後來劉備得以發家和創建蜀國的荊州派,加上四川本地的豪強家族力量,三股人哪一股都不好惹。

西北王馬超帶著強悍的部隊歸順蜀國,也被這些人壓制的像三孫子一樣。

劉禪自認為搞不定這種複雜的局勢,乾脆交給能力超群的相父諸葛亮,自己樂的吃喝玩樂,還落得個誰都不得罪。

但你說劉禪對於諸葛亮完全沒有戒心,完全相信,那也不是事實。

實際上,諸葛亮對劉禪忠心耿耿,但後者未必很喜歡這個相父。

由於政務都有諸葛亮負責,好色的劉禪窮極無聊,只能躲在宮內搞女人。

在劉禪看來,我搞女人總不礙其他人什麼事,消遣而已。

然而,諸葛亮還多次勸誡劉禪不要娶太多妻子,一是要保重身體,二是蜀國還很窮,不應該太奢侈。

你說說看,劉禪能受得了嗎?

我都不管正事,躲在後宮自娛自樂了,你諸葛亮還管我,都管到被窩裡來了。就算親爹劉備,也沒這麼管的吧。

所以諸葛亮死後,劉禪在小人攛掇下,也試圖搞搞諸葛亮的黑資料,打擊一下他留下的政治勢力。

在一般人看來,諸葛亮形同攝政王,就算再廉潔多少也要為子孫考慮,多少斂些財把。

誰知道,諸葛亮真的清廉到了家,還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公佈財產的公務員。

早在《自表後主》全文如下:

臣初奉先帝, 資仰於官,不自治生。成都有桑八百株, 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餘饒。臣身在外,別無調度,隨時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

在這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遺囑”中,諸葛亮自稱只有800顆桑樹,15頃耕地。

自然,這玩意你說誰會信?

就算四川一個普通的地主,財產也絕對不止這麼多吧,何況諸葛亮。

結果查來查去,發現諸葛亮留下的私人財產,還真的就是這些。

劉禪直到結果後,大發雷霆,把身邊小人大罵了一頓。

為啥?

這等於讓劉禪枉做惡人了!

其實,這也是諸葛亮的聰明之處。

他明白兒孫的才能和自己相差太遠,如果只是斂財留給兒孫,只能養出一批無才無德坐吃山空的蛀蟲,無法在亂世立足。

韓國人、日本人都說,不能讓兒孫年輕時候太富裕,不然只會害了他們。

這是很有道理的。


諸葛亮不留什麼遺產,也就是讓兒孫憑藉自己能力生存。

事實上,諸葛亮的兒孫也確實很有出息。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雖才幹不足,也是為包圍蜀漢激戰到最後一刻的將軍,死了以後也留下美名。

而諸葛亮另外一個孫子諸葛京,在蜀漢滅亡後為西晉官員,官至江州刺史,也算是高級官員了,可見還是很有才能的。


薩沙


我只是看到《三國志》的記載的一個小事情:諸葛亮當年向劉禪上表的時候,說過自己的情況:我諸葛亮在成都有桑樹八百棵,田畝十五頃,這些東西供給我們一家所有人衣食已經十分充足,而且還有一點剩餘的錢財。至於我在外出行打仗,也沒有其他的調度,隨身的所有都是仰賴自己的官祿,沒有其他的門路去賺錢。假如有天我不幸去世,也不會出現家裡一堆錢財,家外也是一堆錢財的情況,以免辜負陛下的信任。諸葛亮去世之後,果然家裡就像他說的一樣。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一個十足的好人。對於劉禪,諸葛亮沒有辜負對於劉備的話,劉禪怎麼會氣的拍桌子。

我們也可以看看諸葛亮去世以後的事情,當時諸葛亮去世以後,《三國志》說蜀漢很多百姓都偷偷的祭祀諸葛亮,當時的朝廷因為禮儀不允許,但是步兵校尉習隆、中書郎向充等一起上表訴說諸葛亮的為人和功績,朝廷才答應。

連後來在蜀漢當官的陳壽自己都稱讚諸葛亮:

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一代良相。


人者仁義也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孔明先生早年隱居於南陽,出茅蘆為蜀國東征西戰,在祈山伐魏六次用兵,直到病逝於五丈原,年僅54歲,實現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貞誓言。

諸葛亮是託獨重臣,幾十年的丞相,權力極大。孔明先生死後,曾經飽受其壓制,以宦官黃皓為首的官員認為,一定積累了很多家財富,紛紛上奏要求查抄家產。於是,劉禪同意,並由黃皓負責清查,結果只有桑樹800株、土地15頃以及朝廷分發多套工作服,沒有給兒子留下任何財產,與生前申報的財產完全一致。

諸葛亮3歲喪母,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自幼跟隨任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生活,時間不久,東漢朝廷免去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荊州投奔劉表,諸葛兄弟散落於當地,16歲時隱居於襄陽(今南陽),經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一個口若懸河的文藝青年,周圍的人對他狂罔,不屑一顧。

孔明與當時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只有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幹。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聽到你要選妻,我家中有一醜女,頭髮黃、皮膚黑,但才華可與你相配。”諸葛亮應許這門親事,並迎娶之,當時鄉間鄰里拿他取樂開心, “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因為多次建功,劉備升為試守平原縣縣令,相當於代理縣委書記,兼任武裝部長。他有很強的使命感,身邊只有關、張二人可用,均為武夫,身邊人手明顯不夠,尤其缺少出謀劃策之人。經徐庶推薦,於是才有了“三顧茅蘆”。 人才選拔的科舉制度淵源於漢朝,創始於隋朝,從隋湯帝開始,作為國家制度確立了下來。從這一點來看,孔明出山純屬偶然。

儒家用簡單的道理,講述了仁孝與社會穩定的關係。孝敬父母、尊重兄長的人,是不會冒犯上級長輩的,這樣的人不會造反。如果專心致力於推廣仁孝這一行為,那麼做人與治國的原則也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孝子,都出生很貧寒的家庭,孝敬父母、尊重師長,那麼自然也會廉潔,所以孝跟廉似乎是一種看似必然聯繫。於是有了“自古清貧出孝謙”的說法。

清朝一代廉史于成龍,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從七品縣令到一品大員,三次被康熙“卓異”進行表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艱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康熙二十年入京覲見,後升任江南、江西總督。其一身的廉潔奉公,與其家庭出身不無關係。

于成龍出生在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來堡村,到其父於時煌時,已經在此生活三代。順治十一年,于成龍兄長於化龍病故,三子於廷元出生,全家生活的擔子落在他的肩上。父親於時煌年老多病,要人侍候湯藥;繼母李氏雖健,也已暮年。長子、次子上學,全家開支很大,家資因此受窘。他為了養家餬口,供子上學,整日忙於家務,再無工夫參加科考。順治十八年,于成龍入國子監學習,已44歲的于成龍,正式出仕,開始了他輝煌職生涯。

到西漢以來,歷代帝王均以儒家思想治國,認為天下穩定的關鍵在於仁,而仁的關鍵則是在孝悌。新中國歷史上,劃分成分也有和"舉孝廉"有異曲同工之處,大凡孝敬父母的人,都不會殘酷地對待下人。儒家的孝廉文化,對於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德雨50926495


有人說諸葛亮死後,劉禪查其遺產時被氣得直拍桌子,對此你怎麼看?都說劉禪傻,從這件事劉禪的前後可以看出,劉禪不僅不傻,而且政治手腕非常熟練,當然其中“拍桌子”也有憤怒的情緒在裡面,為什麼這麼說?

劉禪查諸葛亮遺產的高明之處:如果和諸葛亮描述的不符合就高舉輕放瓦解諸葛亮餘威,順勢收攏人心和權力

諸葛亮的清廉是舉國上下出了名的,他也曾自豪的宣稱“臣初奉先帝, 資仰於官,不自治生。成都有桑八百株, 薄田十五頃”,意思就是我不需要高官厚祿,子孫後代也會秉承我清廉的作風。

諸葛亮這一手當然是向劉禪表忠心,但劉禪可能並不買賬。其一劉禪即位前就很清楚自己老爸死了以後蜀國是誰當家,所以直到劉備嚥氣劉禪也只是一句“兒臣只想永遠做兒臣”,表現的一副痴傻膽小的樣子,實際上劉禪很有可能是防備著諸葛亮,你要權我給,要錢我給,但是皇帝位置是我的,因為你是我的“相父”,坐在這個位置就是要鞠躬盡瘁給我劉家打工的,這也是劉備死前特意的安排。

其二歷來皇帝最怕的不是貪戀權勢的人而是與世無爭只為國家貢獻的人,因為貪財好色貪權都有把柄可以抓,也說明至少還可以掌控,這也是帝王術必備的平衡之道,可是諸葛亮自稱我和子孫有幾百棵桑樹就好了,這讓劉禪越發沒有安全感,不求財不好色那有什麼能打動你?用屁股想也知道唯一值錢的只有皇位,所以劉禪必須查查諸葛亮到底說話是真是假。

當然劉禪最希望的是查出諸葛家藏著金銀財寶,這樣第一是安自己的心,第二是像世人宣告“相父”也是凡人也會貪圖錢財,所以諸葛亮的死並不可怕,終究是我蜀國的一個賢臣罷了,其次就是宣告蜀國的主人只有一個就是我劉禪,即使是相父,也是可以查可以動的,但調查的結果卻讓劉禪有點不開心。

劉禪查出諸葛家真的一貧如洗:立威目的沒達到反倒平白做了惡人

劉禪查諸葛家,是因為沒有和諸葛亮真正交心的他壓根不相信諸葛亮一點不為家人考慮,這就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他想來查諸葛家實在是一步妙棋,既能立威又能收攏人心,只要查出點什麼在大方放過諸葛家,這樣世人都會稱讚他感恩又大度,新生派和老臣子都會對他心悅誠服。

但他萬萬沒想到,諸葛亮還就真的清貧到這個程度,連多餘一文錢都沒有...這就讓他的行為變成了過河拆橋和落井下石,諸葛亮剛死劉禪就迫不及待查諸葛家,這樣一個為了國家鞠躬盡瘁的家族受到這樣待遇,無疑是寒了很多人的心。

劉禪自然也會暗地裡受到不小的非議,所以自然痛恨極了給他出主意的宦官。


劉禪不傻,他查諸葛亮後被氣得拍桌子,一是惱怒自己目的沒達成平白做了惡人,第二是作戲給其他人看,表明自己是受了蠱惑查諸葛家的事情和他關係不大;實際上,這都不過是劉禪表演罷了。


歷史密探零零壹


223年2月,劉備病情十分嚴重,並把諸葛亮召到四川奉節。

看見主公,諸葛亮流著眼淚對劉備發誓:我一定竭盡全力輔助少主,直到不能動彈為止。

劉備把劉禪叫到床前,指著諸葛亮說:從今往後,你尊敬丞相為父親。

16歲的劉禪點頭答應,並當著劉備的面叫了一聲:相父。

這一幕深深印在劉禪的腦海中,一輩子沒有忘記。諸葛亮也沒有忘記,並且把自己的下半輩子全都奉獻給了劉禪。

劉禪繼位後,大小政事都依靠諸葛亮。宮廷內外、朝野上下,所有的人事安排都由諸葛亮決定。

為了劉備的囑託、為了蜀漢的大業、為了劉禪的江山,諸葛亮辛辛苦苦、兢兢業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準備北出祁山之前,諸葛亮上表給劉禪,詳細列出自己所有財產:800株桑樹、15頃土地、朝廷分發的衣服;沒有給兒子留下任何財產。

諸葛亮立下遺囑:葬在漢中定軍山,一身正常服裝,不要任何陪葬品,一口普通棺材,這些足夠了。

諸葛亮死後,曾經受其壓制的、現在劉禪親信的官員紛紛向劉禪上奏:當了幾十年的丞相,權力無所不及,一定積累了很多家產。

經不住多次上奏請求,劉禪同意由黃皓負責清查諸葛亮的家產。

經過對丞相府所有資產進行嚴格清點,黃皓把結果報告劉禪。劉禪對照諸葛亮生前上表,兩者完全一致。諸葛亮沒有對劉禪隱瞞資產。

劉禪看完黃皓上報的清單後,大拍桌子,然後很長時間沒有說話,像一尊雕像、陷入深深的沉思。

此時,劉禪內心一定十分複雜、百感交集,至少有3種思緒在腦海中翻騰。

第一、慚愧

想起當年父親臨終之時,將自己託付給諸葛亮,父親看著自己的那雙眼神、滿是期盼,期盼自己能夠有所作為、期盼自己能夠信任相父。劉禪心中充滿了對父親的慚愧;

回想10多年來,相父為了劉家的江山廢寢忘食、披星戴月、孜孜不倦、宵衣旰食,終於積勞成疾,累死在為劉家開疆拓土的戰場上,把性命都無償奉獻給自己了,可是,剛死不久,竟然被懷疑貪贓斂財,被人清查家產,自己真的對不起相父啊!

直拍桌子,就是劉禪在發洩慚愧、就是在自我排解心痛的隱痛。

第二、懊悔

慚愧之情必然帶來懊悔,父親告誡自己要聽相父的話;相父教導自己“親賢臣、遠小人”,可是自己沒有遠小人。

知道黃皓是小人,可還是親近他、相信他、聽從他,做了對不起相父、辱沒相父名聲的事情。

真不該採納黃皓等小人的上奏,派人去清查相父的家產。已經做過的事情,只能留下無法抹平的懊悔了。

劉禪舉起拳頭,直拍桌子,因為後悔,所以對自己惱恨不已。

第三、擔心

想起聽信小人黃皓的話,釀成這樣大的醜事,想想真是十分可怕。

以後小人們一定還會給自己製造麻煩、還會想法設法讓自己陷於尷尬境地,劉禪從內心裡湧出一股寒意;

聽信了小人的上奏,自然傷害了一批忠臣,以後自己手下還能有忠臣良將嗎?忠臣良將還會為自己效力嗎?

擔心到害怕的劉禪,直拍桌子,為自己打氣、為自己壯膽、為自己前行激發力量!

痛定思痛,經過反思,劉禪後來為人處世明智很多。

262年,姜維與黃皓互相傾軋。劉禪勸導姜維:黃皓只是一個小人,不必對他太在意。

然後,劉禪命令黃皓去向姜維謝罪。

劉禪處理事情是不是挺圓滿的?

我對劉禪的看法,與你一致的嗎?請多多指導。

我是:岳飛的飛。

歡迎批評、一起成長!


岳飛的飛


偏執的諸葛亮,將蜀漢帶上不歸路

正所謂俗話說的好“扶不起的阿斗”,其實就已經揭示了劉禪的愚蠢。

當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的時候,或許他早就已經想到了他的傻兒子劉禪根本就守不住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為此才上演了一出臨終託孤的戲碼,將世家出身,愛護名譽勝於一切的諸葛亮牢牢地套在了蜀漢這艘滿是破洞的小船之上。

不得不說,諸葛亮也確實是個實心眼的人物。為了劉備的遺志,他五次北伐,打得曹魏那叫一個心驚膽戰,諸葛亮也真是一個狠人,寧可拼著蜀漢實力越打越弱,也要讓曹魏不能安心開展統一大業。

結果諸葛亮成功的消耗了曹魏大量的將領,將隴右幾乎打廢,同時也間接的幫助司馬懿掃除了大量曹氏干將,使司馬懿在曹魏地位不斷提高。最終為司馬代曹鋪平了道路,也算是幫劉備完成了一半的夙願。

不放權的諸葛亮,培養了巨嬰劉禪

說完蜀國之外,我們再說說蜀國之內

在劉備託孤之後,蜀漢的軍政大權幾乎全部被諸葛亮控制在了手中,蜀漢政權中本土巴蜀勢力被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集團牢牢壓制著,大量本土官員被放置在一些無關痛癢的位置上,而對於這些本土官員而言,同樣被諸葛亮架空的劉禪,無疑與他們同病相憐,有著共同痛點的他們,自然很快的走到了一起。

雖然期間,諸葛亮為了劉禪學好,斬殺了劉禪的近臣黃皓,希望劉禪能夠學好。但是諸葛亮的想法是好的。可是,雖然劉禪當場並未發作,但終究是為劉禪的心中對諸葛亮專權埋下了深深的怨念。

一朝得勢的劉禪,極度希望證明諸葛亮是錯的

以致後來,當諸葛亮在五丈原離世之後,劉禪並未遵循諸葛亮的遺言,安排蔣琬繼任丞相,而僅僅是任命了蔣琬為尚書令,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出劉禪從心裡對諸葛亮安排的排斥。

因此,當劉禪徹查諸葛亮遺產的時候發現諸葛家在成都僅有桑300株,薄田十五頃之後,劉禪的心底是極為失望的,因為他失去了可以將諸葛亮一直以來營造高高在上的形象給掀翻的機會,這讓當了幾十年傀儡的劉禪,彷彿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樣,氣不打一處來,他的心裡極度渴望能夠證明諸葛亮的汙點,這才會使他在極度失望之下,氣得翻桌子。

也正是這股深深的怨念,使得劉禪直到諸葛亮死後二十九年,迫於朝堂內外越來越大的壓力之下,才在沔縣為諸葛亮立廟。

結語

可以這麼說,劉禪自小由於劉備老來得子的緣故,對其過度溺愛。其後,又被諸葛亮繼續當做不能經歷風雨的巨嬰養著,總是擔心脫離了自己的管理,蜀漢就會出現分崩離析的局面,正是諸葛亮的這種什麼都管、親力親為的行為,最終葬送了蜀漢的活性,空耗了蜀漢發展的空間。也讓劉禪的心中對諸葛亮存在著極深的畏懼,等到諸葛亮死後,這種壓力消失,獲得權力釋放的劉禪自然會因為無法黑化諸葛亮而氣憤。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


今古言堂


這個問題所描述的內容屬於子虛烏有。如果有人說是真的有,我真希望他能拿出史料出處來,而不是信口雌黃。

諸葛亮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歷史人物之一,他的種種故事可謂流芳千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他擔任蜀漢丞相時的真實寫照。

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率漢軍進駐武功五丈原,與魏軍主帥司馬懿對峙。長期的軍旅生活,加上超負荷的工作,年過五十的諸葛亮身體大不如前,一度在軍中得了重病。

劉禪對諸葛亮非常信任

在《益部耆舊雜記》記載:諸葛亮病重之時,劉禪還派李福擔任使者,前去向諸葛亮諮詢國家大事。諸葛亮對李福交待了身後事,讓他傳達給劉禪。

諸葛亮於武功病篤,後主遣福省侍,遂因諮以國家大計。(李)福往具宣聖旨,聽亮所言,至別去數日,忽馳思未盡其意,遂卻騎馳還見亮。亮語福曰:“孤知君還意。近日言語,雖彌日有所不盡,更來一決耳。君所問者,公琰(蔣琬)其宜也。”福謝:“前實失不諮請公,如公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故輒還耳。乞復請,蔣琬之後,誰可任者?”亮曰:“文偉(費禕)可以繼之。”又復問其次,亮不答。福還,奉使稱旨。

按照《三國志·蔣琬傳》的記載,諸葛亮也確實曾給劉禪遞交密表: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蔣)琬。”

由此可見:劉禪和諸葛亮之間的交流是通暢、信任的。

諸葛亮病故之後,劉禪還下詔褒獎諸葛亮,詔文中可謂字字悲傷,句句垂淚。

惟君體資文武,明叡篤誠,受遺託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徵,神武赫然,威鎮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周之巨勳。如何不弔,事臨垂克,遘疾隕喪!朕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諡,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今使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諡君為忠武侯。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劉禪殺掉抨擊諸葛亮的小人

當時有個官員李邈站出來彈劾諸葛亮,痛斥諸葛亮是個逼迫天子的權臣:

呂祿、霍、禹未必懷反叛之心,孝宣不好為殺臣之君,直以臣懼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諸葛)亮身杖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今亮殞沒,蓋宗族得全,西戎靜息,大小為慶。

這個人明顯是個大噴子。多年前,他差點因為口出狂言被劉備殺掉,還是諸葛亮替他求情,救了他一命。他在諸葛亮逝世的時候去詆譭諸葛亮,大概率是他揣摩聖意,以為劉禪早就對諸葛亮不滿,自己在此時發聲抨擊諸葛亮,好證明自己是大忠臣,劉禪會對自己刮目相看,重用自己。

可是他打錯算盤了,劉禪在看完李邈的奏章後,把他免官定罪,最後朝廷法律部門把李邈判了死刑。

諸葛亮曾經向劉禪公開財產

諸葛亮生前向劉禪遞交過奏章,公開了自己家的財產情況: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以劉禪對諸葛亮的信任,怎麼會懷疑這文中的內容有虛假呢?

諸葛亮長期在外工作,成都城又不大,如果劉禪有心,派人去查一下諸葛亮的家庭也不是難事吧,何必非要等到諸葛亮死後才去查?

黃皓干政是姜維時期故事

網文說是“宦官黃皓從中唆使劉禪去查諸葛亮的財產”,只能說這位歷史發明家根本沒仔細看過《三國志》,覺得黃皓有點惡名,就認定是他了。

翻下史書,《三國志·後主傳》明確寫了:景耀元年(258)……宦人黃皓始專政。

諸葛亮是234年死,黃皓是258年才開始專政,諸葛亮都死了24年了!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都已經三十多歲了。

大家要知道,諸葛瞻在十七歲時,就娶了公主(劉禪的女兒)為妻,然後一直官運亨通,大家都對諸葛瞻的期望很高。

在258年後,黃皓是與姜維關係不和,互相詆譭,諸葛亮和諸葛瞻在蜀中的名望很高,黃皓絕無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汙衊諸葛亮的。


綜上

網上總是流傳著各種歷史發明文,有的是出自電視劇、遊戲,甚至是小說,這些創作終究是編出來的故事,可笑的是,卻被一些不學無術之人當成史料,到處宣傳。這個“劉禪抄諸葛亮家”故事就是其一。

實際在《三國志》中:諸葛亮家財公開,劉禪對諸葛亮的是非常信任,還誅殺了抨擊諸葛亮的小人;網文中所謂的小人黃皓在正史上卻是諸葛亮逝世24年後才得寵的,根本沒可能去對諸葛亮及其家人使壞。


最後,希望大家能夠從我的文章中學習到真實的歷史知識,不要被那些譁眾取寵的歷史發明文所矇蔽。


潯陽鹹魚


諸葛亮臨死前給劉禪上了一份財產表,上面寫著他家裡有桑麻800株,薄田15傾,除此之外,再無餘財。劉禪當時就懷疑,這份表格的財產說少了。堂堂一個蜀國的丞相怎麼可能只有這點家財。當劉禪聽說諸葛亮有貪汙後,他就命令手下去查。查的結果是,正如諸葛亮上表的一模一樣,桑樹800棵,土地15傾。這份調查表交給劉禪的時候,劉禪拍了桌子。

注意,這裡說的是劉禪拍了桌子,但實際上到底是什麼原因拍桌子呢?我估計是以下幾個原因:

1、自己本來是想抱著找諸葛亮麻煩去的,但卻被現實狠狠的打了臉!

2、氣自己為什麼不信任自己的相父,忠心耿耿一心為了自己努力的諸葛亮卻被自己這麼懷疑,阿斗心中的內疚是不言而喻的!

3、氣那些誣告諸葛亮的人!想到之前諸葛亮六出祁山,有一次把曹魏打的丟盔棄甲,差點就成功了,卻因為別人誣告把諸葛亮召回,不然或許早就完成統一大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