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中醫臨床辨治過程中三個關係的處理

應用中醫藥辨治惡性腫瘤,要重視並注意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的關係:

一、抗癌與扶正的關係

惡性腫瘤中醫臨床辨治過程中三個關係的處理

探討闡明惡性腫瘤及其不同臟器惡性腫瘤的主要、特殊或基本病因病機,是臨床診療應用中醫藥抗癌的基本前提。惡性腫瘤的發病和病因病機,有本虛標實和本實標虛兩類截然相反的認識,筆者認為,惡性腫瘤以癌毒為原發病因,癌毒侵襲臟腑經絡,致使其陰陽氣血失調和耗損並由此所產生的留邪如痰、瘀、溼、熱、寒等和氣血陰陽虧虛為繼發病因,癌毒與留邪搏結則成積聚。

因此,惡性腫瘤應以祛毒抗癌、調補臟腑、散結消瘤為治療大法。癌毒為病貫穿於惡性腫瘤發生、發展、轉歸全過程,但不同發展階段原發與繼發病因可互為因果,且可能有主次、輕重、緩急之不同。不同臟器組織的腫瘤及其不同病理類型、分化程度、分期以及不同患者體質、合併病症、既往治療方法的不同,癌毒的性質及其導致的臟腑損傷、產生的留邪均可能有所區別。

儘管近年來癌症的治療傾向於綜合方案,但研發針對性強的中醫抗癌專藥專方或其他治療方法一直是熱點。我們對歐陽錡研究員臨床習用的臭牡丹複方、單味藥和總黃酮部分的抗癌作用及其機制進行了多年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為最終目的研究開發具有解毒抗癌作用的中藥新藥提供了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礎。

二、病、證、症的關係

惡性腫瘤中醫臨床辨治過程中三個關係的處理

總體而言,任何疾病欲求緩解治癒或提高療效,一是要掌握疾病的基本病因病機以及對其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手段,即所謂辨病治療;二是要摸清疾病發生髮展階段的主要病因病機即主要證候和有對應的確能緩解病情,控制或中斷病勢發展的有效方藥,包括疾病進入危重階段,有急救方藥能使患者迅速轉危為安,即所謂辨證治療;三是對於疾病發展到一定階段可能具有的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的突出症狀,有比較成熟的對症處理方法。

惡性腫瘤的治療尤其如此。正確處理好病、證、症三者的關係,就是要根據各種不同組織、器官惡性腫瘤的基本病因病機,發展各階段常見證候的主要病因病機,臨床多發給患者帶來痛苦、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主要症狀的主次、輕重、緩急等臨床實際情況,合理選擇以解毒抗癌散結消瘤專病專方為主,結合辨證、對症加減用藥;或者以辨證論治、選方擇藥為主,結合解毒抗癌、散結消瘤和對症加減用藥;或者以對症處理為主,針對主要症狀選方組方,適當考慮病證寒熱、虛實選擇藥物,及時緩解患者心理恐懼或生理痛苦。

三、中醫與西醫的關係

惡性腫瘤中醫臨床辨治過程中三個關係的處理

惡性腫瘤的中西醫結合診療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中西醫病證理論與臨床的結合:由病證入手,使中醫理法方藥與西醫病理生理藥理兩種基礎理論統一於臨床。具體的說,就是在以中醫藥理論病證結合立法、選方、擇藥為主的同時,儘可能選擇目前研究對相應腫瘤具有抗癌藥理作用的中藥。

第二,診療方案中的中西醫結合。根據中西醫治療方法的優劣,制定揚長避短的治療方案。如西醫手術、化療、放療期,中醫以減毒、扶正、對症處理為主;完成西醫治療後,以中醫解毒抗癌、散結消瘤為主,兼顧調補臟腑陰陽氣血及對症處理,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預防腫瘤復發轉移。

第三,中西醫技術方法上的結合。根據中西醫各種治療技術的對症治療的特點,揚長補短,最大限度發揮療效,抑制病情進展,減少不良反應。如以中醫藥治療為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治療過程中發現局部臟器轉移,可選擇介入、射頻、精準放療等治療技術迅速消除轉移灶或延緩病灶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