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板塊逆市走強,超長景氣週期剛開始

這一板塊逆市走強,超長景氣週期剛開始

三隻烏鴉再次出現,追溯到上次大盤出現三連陰還是在一個月前。新高後雖然大盤突然放緩了腳步,但近期卻有一方向逆市走強——那就是集成電路板塊!

這一板塊逆市走強,超長景氣週期剛開始

近期有關集成電路消息不斷:先是阻撓荷蘭阿斯麥公司向中國出售光刻機產品,後有美方計劃將"源自美國技術"的標準從25%的比重,下調至10%。科技強國的圍追堵截,讓我們逐漸認識到自主可控國產當自強的重要性。

近期一條消息也是振奮人心,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已經下單中芯國際新出爐的14nm工藝,從臺積電南京廠手中搶下訂單。受消息影響,港股中芯國際也是受到資金追捧創出近期新高。

這一板塊逆市走強,超長景氣週期剛開始

(案例分析,不作為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全球90%的手機、80%的冰箱、76%的彩電都產於中國,製造業大國名副其實,甚至我們經常聽到一個笑話:出國給朋友帶了紀念品,上面卻寫著made in China。然而中國製造的集成電路產值只佔了全球的8.4%。半導體制造行業的薄弱,讓中國每年進口了全球集成電路產品的60%。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雖然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迅速,但一直呈現出封裝、設計強,製造弱的格局。(數據來源:國泰君安)

這一板塊逆市走強,超長景氣週期剛開始

為了打破這種格局,從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一期可謂是傾力相助。從投資分佈就可以看出來,製造類方向投資佔比達到60%。2019年10月22日,大基金二期成立。根據規劃,其投資方向將重點放在刻蝕機、薄膜設備、測試設備和清洗設備等芯片製造領域。

這一板塊逆市走強,超長景氣週期剛開始

借鑑全球半導體設備公司的成長經歷,我們可以將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的成長模式分為初創期、成長期和優勢穩定期三個階段:

初創期:企業利潤不穩定,研發投入較高;

成長期:公司已有一定的客戶資源,規模效應下研發投入佔比及其他費用佔比下降;

穩定期:當企業進入競爭優勢穩定期之後,利潤以及費率都相對穩定。

而我國半導體設備的超長景氣週期剛剛開啟,設備支出大年預計在2023年後來臨,國產半導體設備龍頭企業的業績有望隨之迎來爆發。

想了解更多優質文章內容,可在股 軍 師app 查 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