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赵括换做廉颇,长平之战赵国有希望获胜吗?兵仙:我来都是输

长平之战,赵括率领40万大军,被战神白起诛杀,四十万将士成为了秦军的刀下之魂。此时很多人将失败归咎于他的纸上谈兵,可就是将他换回老将廉颇,同样赵国都是没希望获胜的,而且这场战事注定是一场败局,哪怕是兵仙韩信统领,都注定以失败收场。

假如赵括换做廉颇,长平之战赵国有希望获胜吗?兵仙:我来都是输

秦灭六国之际,秦国改变对外吞并的方法,采用了远交近攻的手段,将六国各个击破,首先拿来开刀的,就是韩赵魏三国,地缘位置近,而且国家在策略上已经出现了问题,正是进攻的好时机。秦赵之间的战事引爆点就就是在上党地区。

假如赵括换做廉颇,长平之战赵国有希望获胜吗?兵仙:我来都是输

首先看看秦赵两国的配置,秦国一方是秦昭公、宣太后还有范雎,而且还是非常统一的部署战局,全国上下全部都是采用了商鞅变法当中的军功爵制度,这一举措在一开始就将秦国百姓的心拉拢,可以说是全民皆兵的局面,能上战场的建功立业;不能上战场的,就作为后备军供应前线的补给力量。

假如赵括换做廉颇,长平之战赵国有希望获胜吗?兵仙:我来都是输

而赵国这边的情况,就是这个赵孝成王作为一国之君,一点全局眼光都没有,反而贪恋土地引火上身,秦灭韩国一战当中,离赵国近的上党郡愿意投奔,上党全部地区都可以划到赵国门下,但此时这个地方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只要接手,必将变成一个火药桶,引爆战争就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国内的人都劝阻赵王三思,但是被眼前利益所蒙蔽的他,还是接住了,这样就使赵国陷入危机当中,这一点可以看出赵王的执政能力不行。

假如赵括换做廉颇,长平之战赵国有希望获胜吗?兵仙:我来都是输

另外还有廉颇,都说他的军事能力非常出彩,但是真的应了那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坚守了上党一线三年时间,但是却知道自己打不赢秦国大将,期间不知道接到多少催战,此时人家也正好利用君臣嫌隙,使用反间计临阵换将,最后导致了这么惨烈的失败,这就是君臣不和。

假如赵括换做廉颇,长平之战赵国有希望获胜吗?兵仙:我来都是输

其次,两方实力对比相当悬殊。秦国军队的耕战制度,保障了它能在作战条件下的后备补给,可是反观一下赵军,廉颇固守三年时间,花费的军粮肯定不少,而此时的赵军基本将全部的主力压在了和秦军对战,国内基本上是处于空虚状态,但赵军的这种战略以拖待变结果出现了国力不支骑虎难下的尴尬战局,粮草就变成了赵国最大的障碍。

假如赵括换做廉颇,长平之战赵国有希望获胜吗?兵仙:我来都是输

而当时的赵括就接手了这样的局面,不能说他的军事战略有错,毕竟在粮草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铤而走险出险招,但只不过是失败了。要是将这个局面换到韩信,都不可能将这场败局扭转,因为韩信是深谙用兵之道,却也知道此时赵军最大的困境是被围困,而不管是上党还是长平这个地方,却都是平地,这对于兵家用计是非常不利的。

假如赵括换做廉颇,长平之战赵国有希望获胜吗?兵仙:我来都是输

而且对于他们最不利的一个战况是,秦军已经对赵括形成了合围之势,这跟项羽的四面楚歌之势一样,必定要死死的将赵军困死在这个包围圈当中。当时国力并没有秦国强盛,而且也没有兵力多,要想突破这个圈子,首先就得有援军驰援,可这一点赵国无兵可用的情况下是做不到的,必败无疑,可能换做是廉颇还有韩信的话,会让这场战事不会这么惨烈,而且还可以撤回赵国,放弃上党地区,但是要是赢是不可能的。

假如赵括换做廉颇,长平之战赵国有希望获胜吗?兵仙:我来都是输

秦国灭六国之战,其实就是新的制度跟周朝旧制的对抗,比的是综合实力、团队配合还有君主的优质程度,这却是赵国在此时并不具备的,而且本来长平之战就是一场决定两国存亡的战争,被赵国自己硬生生打恶心了,还都怪到了经验不足的赵括身上,难道赵国贵族就没有责任?说白了还是给他们找了个借口,填补失利工具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