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的和尚是如何助秦王李世民一統天下的:少林寺僧助秦王

少林寺在我國的歷史上那是大名鼎鼎的存在,是中國的佛教聖地,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九年,位於嵩山西麓。有的朋友一聽到少林寺,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認為是一個吃齋唸佛的地方,跟一統天下完全不沾邊。但是少林寺的武僧可能被大家忽略了。少林寺的武僧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在少林寺的歷史上,曾有一代又一代的

僧兵僧將以其顯赫的武功,為民族,為正義而戰,因屢建奇功而名留青史。如少林僧兵助秦王,和明朝嘉靖時期少林抗倭等等。那麼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少林寺武僧是如何助秦王李世民一統天下的。

少林寺的和尚是如何助秦王李世民一統天下的:少林寺僧助秦王

首先看看一統天下的背景

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而起,競相逐鹿中原,定鼎天下。當時主要的勢力有:

唐:李淵。秦:薛舉。涼:李軌。定楊:劉武周。夏:竇建德。隋:楊侗。鄭:王世充。魏:李密。

梁:蕭銑。楚:杜伏威。吳:李子通。楚:林士弘。梁:梁師都。漢:劉黑闥。魯:

徐圓朗。

燕:高開道。宋:輔公祏。許:宇文化及等等。

少林寺的和尚是如何助秦王李世民一統天下的:少林寺僧助秦王


統一漢地

在經過長期的混戰後,笑到最後的當然是唐朝了。

在李淵入主關中前,先派人吹捧瓦崗軍李密,使其成為中原的屏障。

入主關中後派李世民平定西北金城的薛舉、薛仁杲,派唐使安興貴、安修仁生擒武威的李軌。

620年,派李世民擊敗入侵河東的劉武周、宋金剛,而後洛陽鄭帝王世充與河北夏王竇建德聯合抗唐。

622年,李世民擊潰聯軍,俘竇建德,王世充投降。竇建德的餘部劉黑闥也被李建成擊潰,河北至此平定。

少林寺的和尚是如何助秦王李世民一統天下的:少林寺僧助秦王

621年,割據江陵的蕭銑被李靖、李孝恭率軍平定。

翌年,嶺南地區馮盎降服,又虔州林士弘死,至此唐朝初期基本統一漢地。

623年,輔公祏率杜伏威餘部在丹陽反唐,隔年被唐軍俘殺。

而少林僧兵助秦王就是發生在秦王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的過程中發生的

征討王世充過程中,少林寺僧人立下大功

唐初,王世充盤踞在洛陽,霸佔柏谷(今河南靈寶縣西南),修建轘(huan)州城,以擋住秦王李世民向東進攻,並派自己的侄子王仁則帶領軍隊據險防守,與東都洛陽成犄角之勢。

少林寺的和尚是如何助秦王李世民一統天下的:少林寺僧助秦王

王仁則影視形象

唐武德年間,李世民奉李淵的旨意,向東討伐亂賊。秦王李世民遭遇統一戰爭中最難征服的兩大強手——鄭帝王世充與夏王竇建德。三方在東都洛陽爆發了爭霸大戰,歷時近十個月。

前九個月,戰爭慘烈異常,唐軍強攻鄭都洛陽,然而,城堅敵頑,久攻難克,陷入對峙。就在這時,雄霸河北的竇建德又率十萬大軍增援王世充,唐軍局勢驟然兇險。

武德四年四月二十七日,飛傳捷報——少林寺棍僧助唐拿下了久攻不克的轘州戰局由此發生根本轉機。其詳細過程就是駐守柏谷莊的少林武僧志操、惠錫、曇宗等十三名武僧因不滿王仁則侵佔少林寺封地,便“率眾以拒偽師”。曇宗等十三武僧夜間攻入鄭兵大營,生擒王仁則,獻於李世民。拿下轘州僅12天,唐軍生俘竇建德、迫降王世充,擒獲兩國國主,唐朝統一大業由此奠定。而少林寺武僧也

為秦王統一全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少林寺的和尚是如何助秦王李世民一統天下的:少林寺僧助秦王

歷史是一座千年豐碑,碑上,十三位立功僧人個個有名。十三個僧人的立功武器就是一根木棍,他們憑藉最簡單的武器,卻完成了世界上最經典的斬首行動。

李世民登基後對少林武僧大加對賞,賜少林寺田地四十頃,水碾一具。十三棍僧俱受封賞,封曇宗為大將軍。

難道真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嗎?

看到這裡,肯定有朋友要問了,為什麼少林寺武僧會什麼會助李世民成就大事呢?難道真的是李世民氣運驚人,有天下共主的風範,才使得少林寺武僧助他嗎?其實不是這樣的。

決定歷史行為的不是道德,也不是精神,而是利益。這一點,原始文獻倒是講得很清楚,並沒有多少想像的空間。這個答案就在《鹿鼎記》所引的李世民《告柏谷塢少林寺上座書》的那幾句原話上,即“深悟機變,早識妙因”這八個字上,但這八個字說得比較婉轉含蓄。

少林寺的和尚是如何助秦王李世民一統天下的:少林寺僧助秦王

唐太宗李世民

唐開元十六年(728)七月十五日所立的裴漼所撰《皇唐嵩嶽少林寺碑》中則說得較為直接明白,是因為王世充“窺覦法境”、“將圖梵宮”,少林寺的廟產柏谷塢已被王世充據為“轘州”,少林僧人自然心有不甘,而且兵荒馬亂,施捨較少,廟產既失,齋糧都成問題,更何況王世充虎視眈眈,大有吞併少林的企圖,當此之際,除了幫助唐軍打敗王世充以求自保之外,實已別無他途。

但是誰能想到,這一次歷史的機緣和恩賜,竟使得少林擁有千古的榮光?

總結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太多的機緣巧合,有太多的勾心鬥角,有太多值得後人反思學習的事例。所以喜歡歷史,喜歡探索歷史的朋友都能從歷史的這座免費的寶庫裡,獲取到屬於自己的財富。這座寶庫裡凝結了古代幾乎包含了一切的事例,供我們學習參考,就是到了今天現代化社會也不落後,它是老祖宗留給我們子孫後代的財富,所以我們大家共同學習歷史,共同成長,諸君共勉。

我是觀史聞趣,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感謝大家的評論、轉發、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