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徐涛:广州实验室正开发新试剂盒,30分钟确诊感染情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否有药可治?

尽管目前尚无有效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但是人们并非没有“武器”。在广东,一批科研机构已打响了疫情防控的阻击战。1月27日,记者走访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独家专访该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等专家。

徐涛表示,实验室已部署8个紧急攻关项目,涉及快速检测、疫苗开发、药物筛选研发、致病机理分析与治疗方案优化等,其中快速检测项目目前已将确诊时间压缩到30分钟。“与时间赛跑,是药品筛选研发的关键。”他说。

中科院院士徐涛:广州实验室正开发新试剂盒,30分钟确诊感染情况

“老药”如能“新用”,效率最高

1月23日,曾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表示,一款艾滋病治疗药物对他很有效。

1月25日,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研究团队称发现一批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治疗潜力的老药和中药,其中包括12种抗HIV药物。

一位病毒学专家告诉记者,在应急防控疫情中,“老药”在新的领域、新的疾病上得到“新用”,被验证拥有足够的科学支持,对病人来说效率是最高的。“老药”是指经国家药物监管部门批准的药品以及中药,“新用”则要求建立对“老药”的快速评价机制,从中筛选对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有效果的药物。

筛选模型的建立,需要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胞模型,以及P3级以上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制约。广州有两个P3实验室,一个坐落在广东省疾控中心,一个在海关。在本地分离出可供实验室培养的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后,感染细胞模型也可以快速建立起来,然后在P3实验室开始药品筛选工作。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已积极部署项目,科学家有决心有信心尽快充分挖掘有用的药物提供临床救治手段。

尽管新药研发过程更漫长,但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在这方面也进行了部署,长远目标是研发出可广谱对抗冠状病毒的药品。“但为防控疫情,目前与时间赛跑,是药品筛选研发的关键。”该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强调,因此该实验室当前工作重点之一是快速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

中科院院士徐涛:广州实验室正开发新试剂盒,30分钟确诊感染情况

新技术试剂盒可在30分钟内确诊感染情况

徐涛告诉记者,除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还在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项重点工作是快速检测。“针对疫情现状,能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是社会特别急需的。”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是基于荧光RT-PCR的测试技术,而该实验室基于一种新的恒温检测技术,正开发一种能做即时检测的方法。使用咽拭子,该技术只需要简易仪器即可在30分钟确定测试对象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对检测环境的要求也有望大幅降低。但目前对试剂盒的批量上市时间表,徐涛坦言很难确定,他相信非常时期审批程序会加快,但工厂产能、原材料供给、运输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批量上市的时间。

第二项重点工作是疫苗开发。记者留意到,1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已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现已成功分离病毒,正在进行种子毒株和药物筛选工作。1月27日,广东省疾控中心也成功分离到广东第一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徐涛表示,疫苗开发有多条比较成熟的路线,多个科研机构都在争分夺秒全力攻关。

第三项重点工作是通过对临床的病人分析,找到致病机制,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可能一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体内发生的炎症风暴,引发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它会出现这种情况?其致病的机理是什么?然后如何在治疗方案上进行优化。”

中科院院士徐涛:广州实验室正开发新试剂盒,30分钟确诊感染情况

1月27日,徐涛院士主持了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紧急攻关项目研讨及部署会议,会议明确了以上工作重点,并初步筛选了8个拟部署的紧急攻关项目,现已组织实验室优势力量进行联合科技攻关。实际上,记者了解到,该实验室不少科研人员春节期间并未休息,早已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方晴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黎旭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