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槍打不穿德國坦克,為什麼二戰蘇聯還大量裝備,數量高達40萬支?

窮極一生追尋的大伊萬


1938年,蘇聯軍隊研發配置了PTRS-41反坦克步槍,這一反坦克步槍在1941年大量製作並配備蘇聯軍隊,納粹德國的軍隊將繳獲的這款步槍進行改進成為PzB 784(r)型號的反坦克步槍,配置到德國軍隊中使用,並非一無是處。蘇聯生產這款反坦克步槍最終達到40多萬支。(PTRS-41反坦克步槍圖)

PTRS-41反坦克步槍的參數。

彈種:14.5x114 mm AP;(穿甲彈)

裝彈: 5發彈倉,初期只有單發彈;
槍口初速:1012米/每秒;
有效射程: 400 米;
最大射程 :807米m;

穿甲厚度:100米內穿甲40毫米,應該是二戰反坦克槍中穿甲性能最好的。

步兵攜帶,操作二人。(兩種型號)

PTRS-41反坦克步槍在二戰中的作用。

蘇聯軍隊之所以在1941年配置了大量的反坦克步槍,主要原因還是該種步槍的優越性能,在對付德軍初期的坦克、裝甲車上佔據了優勢。這是在戰爭中獲得的數據之後才做出的配置軍隊的決定,絕非無的放矢。(二戰戰場使用圖)

同時,德軍的閃擊戰摧毀了蘇聯軍隊的很多反坦克炮,軍隊裝備上出現短暫的反坦克炮的短缺,緊急生產大量的反坦克槍以彌補反坦克炮數量配置的不足,有效遏制德軍快速推進的坦克裝甲部隊。


德國在二戰初期時,坦克部隊配置了大量的Pz1、Pz2、Pz3、Pz4型號的坦克,這些坦克在初期時的裝甲厚度非常薄。如德軍的這一系列的坦克裝甲指標如下:(PZKPFW-II坦克,裝甲厚度最厚35毫米,蘇聯反坦克槍是可以穿透的)

1、PZKPFW-I坦克,裝甲厚度6-13毫米,僅僅能抵擋重機槍的打擊;產量1500輛。

2、PZKPFW-II坦克,裝甲厚度前期15毫米,後期改為35毫米;產量1800輛。

3、PZKPFW-III坦克,裝甲厚度由15毫米、30毫米、50毫米厚度的裝甲,隨著戰場形勢而進行改裝的。產量6100輛。

4、PZKPFW-Ⅳ坦克,裝甲厚度50毫米。產量9000多輛。

蘇聯的反坦克槍對初期型號的德軍坦克造成了致命打擊,於是德國軍工部門迅速改進坦克的裝甲厚度,根據繳獲的蘇聯軍隊的反坦克槍,推斷出了這種反坦克槍的最大破壞裝甲厚度的技術指標。後期的德軍坦克裝甲厚度大都超過了50毫米,很快使得PTRS-41反坦克步槍對德軍坦克的打擊喪失作用。(PZKPFW-Ⅳ坦克圖,裝甲厚度50毫米,反坦克槍基本失去打擊作用)

蘇聯的反坦克槍除了能夠打擊坦克裝甲部隊之外,還可以打擊德軍的機槍陣地、迫擊炮陣地,不然德國軍隊不會將蘇聯的反坦克槍稍加改進就配置在德國軍隊中了。

二戰蘇德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德軍坦克裝甲部隊吃了蘇聯反坦克步槍的虧,馬上改進加厚裝甲,讓蘇聯的PTRS-41反坦克步槍很快喪失了優勢。

戰爭其實也是武器技術的戰爭!


穿越再現彼岸


在二戰蘇聯軍隊的裝備當中,沒有一款武器像反坦克步槍一樣受到極多的好評和差評。蘇聯紅軍在衛國戰爭時期共裝備了超過40萬支反坦克槍,是世界上反坦克槍產量最高的國家。支持這款武器的人認為,如果沒有反坦克步槍的大規模裝備,蘇聯步兵在1942年之前的反坦克能力簡直是聊勝於無,甚至有說法聲稱如果不是反坦克槍的存在,德國坦克可能在莫斯科戰役中真的能夠攻進莫斯科。但是很多人也指出反坦克步槍的另外一個弱點,那就是由於體積和口徑的限制,其威力必然是有限的,在1943年之後,蘇聯裝備的反坦克步槍在面對坦克時絕無取勝機會。
拿蘇聯裝備最廣泛的ptrs-41反坦克步槍為例,這種步槍採用14.5毫米口徑子彈,在500米的距離上,這種反坦克步槍可以打穿足足25毫米厚的均質鋼板,如果距離壓到100米之內的話,它甚至可以打穿40毫米的垂直鋼板。改進型的14.5毫米曳光穿甲彈,採用碳化鋼彈芯,在500米距離上能擊穿32毫米厚度的垂直裝甲。這樣的威力對比任何步兵槍械而言,都是頂級的,但是和反坦克火炮動輒幾十上百毫米的穿甲深度一比就不值一提了。在1941年時,德國軍隊主要裝備的2號和3號坦克裝甲厚度普遍不高,薄弱的部位裝甲厚度經常在10毫米以下使用,使用反坦克步槍的蘇聯士兵確實可以擊穿裝甲,殺死坦克成員。
但是42年之後,德軍4號坦克以及虎式豹式坦克,裝甲厚度最薄弱處都在40毫米以上,這就令蘇軍裝備的反坦克步槍,失去了對德軍坦克的威脅能力。然而耐人尋味的是,蘇軍反坦克步槍的裝備不但沒有停止,反而在繼續推進。一直到1945年,蘇軍才在戰爭即將結束的情況下停止了反坦克步槍的生產。那麼為何反坦克步槍打不穿坦克,蘇聯還要繼續裝備呢?
在1942年之前,蘇聯軍隊裝備的反坦克步槍確實是專門為反坦克任務而生的。但是在42年之後,反坦克步槍的主要任務就不再是反坦克了,而是用於打擊敵軍輕裝甲目標。蘇聯軍隊面對的是一隻機動化的德軍部隊,部分機動性較好的德軍裝甲師和摩托化師中,都有大量的裝甲車,例如Sd.kfz250半履帶車,這些裝甲車可以在車頂加裝機槍甚至火焰發射器,擁有極強的反步兵能力。蘇聯步兵和開著這種裝甲車的德軍遭遇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在有坦克或者反坦克炮的情況下,用重型武器對付裝甲車是很好的選擇,但是蘇軍步兵難免要處於孤身面臨敵軍裝甲車的情況,這時反坦克步槍就能派上用場了。
以Sd.kfz250/251為首的德軍裝甲車火力兇猛,蘇寧步兵很難靠近在近距離用手榴彈這類武器進行攻擊。而這種裝甲車的裝甲厚度,最厚也不過20毫米,使用反坦克步槍,可以在遠距離打穿車輛的裝甲,直接擊殺內部駕駛員和士兵。毫不誇張的說,反坦克步槍一直到戰爭結束之前,都是德軍輕型裝甲車的天敵之一,蘇聯步兵依靠這款武器可以有效的威脅德軍機動部隊的車輛。即使是為了反制德軍的輕裝甲部隊,繼續生產反坦克步槍,也是合乎蘇聯軍隊情況的選擇。
此外,雖然反坦克步槍在1942年之後就實質上失去了擊穿德國坦克的能力,但並不能說他對德國坦克的威脅降到了零。要知道坦克並不是渾身都是鐵板一塊,也有一些地方是坦克的薄弱處。14.5毫米反坦克槍雖然不能擊穿坦克的正面裝甲,但是打爛坦克的脆弱部位是沒有問題的,甚至在側翼射擊時,能打穿坦克的側裝甲,例如坦克觀察窗。德軍坦克的硬化玻璃觀察窗,雖然可以防禦普通步槍子彈的射擊,但是一旦反坦克步槍手瞄準這個地方射擊的話,就能輕鬆擊穿玻璃殺死駕駛員。埋伏起來的反坦克士兵,仍然有機會用這種看似過時的反坦克步槍,對德國重型坦克造成致命打擊。

科羅廖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也不復雜,因為反坦克槍是當時蘇軍唯一的單兵反坦克武器。

蘇軍沒有發明出後來美軍的反坦克火箭筒,當然也沒有反坦克無坐力炮。

蘇軍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各種反坦克炮。

但反坦克炮不能裝備一線步兵,一般至少是團一級的武器。

一個步兵團裝備1個反坦克連而已,裝備幾門反坦克炮。

所以,一線步兵其實是沒有及時反坦克火力支持的,必須依靠團的反坦克力量。就戰術上來說,這是非常不利的。

一旦一線步兵哪怕是步兵連甚至步兵營,遭遇德軍坦克豈不是沒有還手之力?

所以,反坦克槍的存在也是有很大意義的,甚至可以說是蘇軍先進的標誌。

因為反坦克槍雖然重量高達18公斤,單兵仍然是可以帶著到處跑的。只要一線步兵能夠去的地方,就有反坦克槍,也就讓蘇軍步兵具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

以PTRD-41反坦克槍為例,到1942年底產量已經高達18.4萬支,普遍裝備部隊。

說起來,PTRD-41性能還是可以的:在有效射程350米內,可以輕鬆擊穿各種德軍的半履帶裝甲車,擊毀1型和2型坦克,甚至也能擊毀三號四號坦克的早期型(要攻擊核心位置)。

雖然PTRD-41在蘇德戰爭中期就顯得過時,只能在100米內擊穿三號四號坦克後期型號,仍然還是有一定作用。

畢竟,蘇軍步兵不至於沒有任何反坦克能力。

甚至德國人也很喜歡這種武器,將繳獲的PTRD-41編入部隊,並分別將它命名為PzB-783。

其實,依靠單兵反坦克武器摧毀敵人主力坦克,在當時的軍人來看還是比較愚蠢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存在的意義,只是能夠對付戰場上大多數的裝甲目標:裝甲車、裝甲汽車、輕型坦克、性能較差的中型坦克而已。

而反坦克槍已經能夠勝任這個工作,所以自然會大量生產了。


薩沙


在一戰中,反坦克步槍活躍在各大戰場。因為那時候坦克的裝甲防禦能力不強,使用的是6-16毫米的高碳鋼,德國毛瑟公司研製出T型13毫米反坦克槍,這種槍全長1.7米,重11.8千克,初速785米/秒,在100米距離上能夠穿透22毫米厚的鍋爐鋼,能夠滿足對抗Mark.Ⅳ型以下所有坦克,其他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也紛紛研製出自己的反坦克槍。但到了二戰,大家都不玩反坦克搶了。主要原因是威力太小,坦克的裝甲厚度也大幅增加,由10~40毫增加到45~100毫米,且使用韌度高的均質鋼,這讓反坦克槍的作用很乏力且尷尬。7.92毫米口徑殺傷力太弱,根本打不透。而20毫米口徑反坦克槍缺太沉,後坐力巨大。士兵左肩抗一槍,右肩再抗一槍,然後進醫院,因為肩胛骨被震碎了。

於是美國研製出單兵作戰神器巴祖卡火箭筒,是坦克的噩夢,但是蘇聯卻沒有研究火箭筒,反而在反坦克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生產了幾十萬只。這種情況只能說明一點,蘇聯製造的反坦克槍很實用,在戰場上發揮出了巨大威力。

蘇聯在二戰期間上產最多的有兩款反坦克槍,PTRS41和PTRD41。這兩款槍採用了當時制式槍彈中重量最大的子彈,14.5×114毫米,全彈質量200克,彈頭質 量64克,彈頭初速達1060m/s。可能大家對這種數據沒什麼概念,簡單直接說,700米距離內能撕裂德國四號中型坦克的側面30毫米裝甲,在100距離內射擊,能正面刺穿四號坦克50毫米正面裝甲。在潘菲洛夫師抗擊德軍的戰鬥中,1075團2營的反坦步兵使用PTRS41與PTRD41反坦克槍對抗30輛德軍坦克,竟然摧毀了其中的18輛,可謂反坦克步槍的傳奇。

傳奇之作PTRS41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西蒙諾夫創造的PTRS41如同一匹黑馬,橫掃所有競標的反坦克槍。其流水生產的便利性,輕重量,半自動,後坐力小\\威力大等優點深深吸引了蘇聯軍方。PTRS41步槍採用活塞導氣式原理,槍機使用偏移式閉鎖機構。短行程導氣活塞安裝在槍管上方,導氣箍上可以調節氣體導氣量,來應對寒冷天氣。 彈夾中有5發子彈,一個彈夾足夠摧毀一輛裝甲車。PTRS4l採用有高效制退器,槍托後方加裝橡膠緩衝墊,在射擊時就不會出現肩部受傷的情況。這款槍大概生產了6萬多支,在如今的中東戰場還能找到身影。

完美之作PTRD41

如果說PTRS41是傳奇,那麼PTRD41就是完美。這款槍是從德國PzB39反坦克步槍的設計中得到的靈感。捷格加廖夫創造的PTRD41比PTRS41的結構更加簡單,更適合大批量生產,而威力上也絲毫不遜色,而且這款非自動步槍能實現自動抽、拋殼,這就讓射速大大增加。這款槍的壓縮槍托內有一個彈簧,當射擊時,槍管、槍機會產生後坐力,拉機柄撞到槍托右側堅起的金屬板上,就會使使槍機旋轉開鎖。槍機開鎖後,在慣性的作用下繼續向後運動,從而抽出彈殼,並拋殼。這款步槍在1942年為止,生產了18萬支。

然而,在二戰後期,德國虎式坦克出現後,蘇聯反坦克步槍開始力不從心,但依舊有用武之地

虎式坦克最薄弱的地方都有40mm,尤其安裝了5mm的複合裝甲,讓蘇聯的反坦克步槍的作用受到限制,但反坦克步槍在戰場依舊非常活躍。既然打不穿重型坦克,那便打輕中型坦克,至於裝甲車,更是輕鬆拿下。PTRS41射出的子彈能在1000-1200m的射程上擊穿20mm裝甲,是德國裝甲車輛的天敵。

非常有意思的是,蘇聯士兵以精準的槍法,對坦克炮管發起進攻。雖然德國裝甲厚重結實,但炮管的防護能力很低,反坦克步槍精度高,隱蔽性強,可以比較容易的擊毀炮管,讓虎式坦克失去戰鬥力,這是大張旗鼓射擊,不斷冒白煙的巴祖卡所比不了的。

蘇聯的反坦克槍除了射裝甲車,還可以打掩體或者碉堡,也能當大口徑狙擊步槍,更能在500米範圍內射飛機,這種多功能戰場利器被蘇聯士兵深為喜愛,是蘇聯對抗德軍的強力幫手。所以蘇聯反坦克槍即使打不穿德國坦克,還會大量生產。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謝謝您的閱讀


弘毅說歷史


什麼是反坦克槍?

一、反坦克槍顧名思義是專門攻擊坦克的,它的使用者是步兵。

二、反坦克槍形狀跟步槍相似長兩米左右,射程700到1000米左右。

三、反坦克槍是單發。

四、反坦克槍口徑較大,口徑最小的在6.5毫米,最大的在20毫米左右。

五、由於反坦克槍彈頭質量大、初速高、後坐力大,一般都配置了效率非常高的槍口制退器。所以通常來說,該槍槍托託上都配備保護槍手的的緩衝墊。

六、反坦克步槍在一戰前後就誕生了,不過它的前身不叫反坦克槍,叫巨槍。

反坦克槍不是蘇聯的專利。

反坦克槍並非是蘇聯的專利,當坦克誕生後,世界各國軍工技術領先的國家,都先後研製出規格不同的反坦克槍。

芬蘭捷足先登最先研製的萊特L-39反坦克槍, 長度在1.5米左右,半自動,彈匣裝彈,十發彈匣。

日本也不甘落後,研發出九七式反坦克步槍,該槍長度和芬蘭的萊特相近,也是半自動的,彈匣供彈,不過是七發彈匣。(九七式自動炮),20x124毫米,半自動、七發彈匣。

納粹德國和波蘭也先後研製出反坦克步槍,不過波蘭的反坦克步槍是手動的,比較落後。

相比之下,蘇聯的反坦克步槍有點姍姍來遲,而且蘇聯開始並不是太重視這種槍的研製;蘇聯人生產反坦克步槍。完全是被德國逼出來的。

蘇聯的反坦克步槍。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閃擊蘇聯。眾所周知,德國軍隊的最大優勢就是裝甲和坦克,裝甲集群機動性非常高,納粹的鋼鐵洪流讓蘇軍吃盡苦頭。

在此背景下,蘇軍亟需一種武器能遏制德軍坦克的進攻。蘇聯軍方在7月召見了頗有名望的武器設計師捷格加廖夫和西蒙諾夫,這項光榮任務就落在了他倆肩上。

一個月後,V.A.捷格加廖夫設計局和S.G.西蒙諾夫設計局分別向軍方交出了自己精心設計的原型槍,口徑都是14.5mm,使用彈頭14.5X114mm,初速1000m/s。

軍方對兩種槍進行了測試,結果都很滿意,不分高低,難以取捨。最後兩種槍全部中標,並於同年8月投入批量生產。

1941年生產了600支,1942年生產了18萬支。直到1945年1月停產為止,一共生產出40多萬支反坦克槍。

蘇軍反坦克步槍表現如何?  

 

蘇聯的反坦克步槍能在300米距離能夠穿透40毫米的坦克裝甲,戰爭初期德軍裝備的大多是裝甲在39毫米的輕型坦克;因此在衛國戰爭期間蘇軍曾大量裝備使用,給德軍裝甲集群以沉重打擊。

因此在衛國戰爭初期和中期,蘇軍中大量配備反坦克槍,通常一個排(24人)都要有9支反坦克步槍,專門還配備一輛馬車擔任運載任務。

在戰場上,比較開闊的地帶,每五十米左右就會有一支反坦克步槍,而且是交叉設置,形成立體火力。常常把德軍坦克打得找不著北,像蝸牛一樣無法向前推進。

後來隨著反坦克槍的大量裝備,蘇軍甚至專門組建了反坦克連,負責阻擊德軍裝甲部隊。

二戰後期即1942年開始,德國大量裝備了以虎式坦克為主的重型坦克,該坦克車體車頭厚度 102毫米 車身上側面為83毫米,車後部82毫米,全部材料為高強度的鎳鉻錳軋製鋼。

在此情況下,蘇軍的反坦克槍基本失去了其價值,基本上只用於打擊德國半履帶裝甲車這類輕型裝甲車輛。

不過對於重型坦克,反坦克槍也並非一無是處,德軍裝備重型坦克後,蘇軍也隨機應變,改變攻擊方向,專找坦克的命門和軟肋。

比如坦克觀察窗,火炮的炮管,車輪和履帶暴露的坦克等,照樣能給德軍坦克有限的殺傷。

而且也沒有人規定反坦克槍只能打坦克,打其它目標就犯軍法了。

所以,聰明的蘇軍戰士就用反坦克槍攻擊德軍的碉堡、機槍掩體和其它防禦工事。

在巷戰的時候,攻擊德軍防衛的臨時工事和房屋也非常給力,把德軍士兵打得叫苦不迭。

到了1944年,德軍在戰場上慢慢失去主動權,裝甲集群沒有燃油數量也逐漸減少;而且蘇軍大量的反坦克炮開始裝備軍隊,反坦克槍的裝備和使用越來越少,兵工廠也漸漸停止了生產。


小約翰


提到二戰德國坦克很多人會去想德國的豹式坦克、虎式坦克、虎王坦克,這些幾十噸的大傢伙肯定用反坦克步槍打不穿,但是在那些年世界各國也流行著輕型的快速坦克,像蘇聯的BT系列坦克、T26,美國的斯圖亞特等等,那種十噸零點的小坦克還是比較多的,它可能裝甲薄弱的地方是可以打穿的。



還有,那時候還有很多噸位不大的裝甲車,看紀錄片的時候我們肯定都看過,幾個大輪子,上面最顯眼的武器就是一挺機槍,有的叫裝甲偵查車,有的叫裝甲通訊車,有的叫裝甲運兵車,這些裝甲車的重量無非就是幾噸重,不可能像有些坦克那樣達到幾十噸,所以反坦克步槍也是有市場的。



還有就是反坦克步槍未必一定是用來反坦克,就像RPG火箭筒是用來反坦克的,但是很多人還是把它當作一個輕型火炮用,很多人不也拿高炮當大口徑重機槍用嗎,難道反坦克步槍對準的就一定是坦克嗎?在一些作戰環境下,對方目標堅固難以攻下,步兵又沒有攜帶火炮,那反坦克步槍不就用上了。



反坦克步槍的存在不是能讓對方的裝甲部隊有多害怕的,它沒有那個能力,主要是對方裝甲力量衝過來的時候或者攻擊敵人堅固堡壘的時候步兵手裡能有一個抄起來就能用的傢伙式,不至於被敵人碾壓,況且大坦克身上也不是沒有脆弱點,只要命中也可以對其產生傷害的。


鍋蓋頭司令


反坦克槍做為蘇聯步兵的基本反坦克武器在戰爭初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蘇軍最初裝備的是ПТРС-41反坦克槍,不過零件多而精細,難以快速生產。為了滿足大量生產需要,蘇軍又開發了ПТРД-41反坦克槍。這款步槍深受好評,前線反饋輕便且容易機動,在極寒和沙漠環境也非常可靠。唯一的缺點就是射速,僅僅1942年產量就達到18.48萬支。

這兩款步槍都是用14.5X114穿甲彈,子彈全重200克,初速1060米/秒,在700米距離可以擊穿4號坦克側面30毫米裝甲,在100米距離可以100%擊穿3號和4號坦克車體或炮塔正面裝甲。

在二戰蘇軍步兵師編制中,1942年和1943年編制的步兵師一般裝備200餘支反坦克槍,此外還有30-48門反坦克火炮。而到了1944和1945年,隨著蘇軍反坦克火力的加強,步兵師反坦克槍裝備數量大為減少,以1945年6月9日編制為例,全師反坦克武器有111支反坦克槍、66門反坦克炮、32門76毫米加農炮和16輛自行火炮。

至於說道打不穿坦克那需要等到1943年以後,面對德軍部分加分加裝裙甲的3號和4號坦克,反坦克槍效能開始今不如昔。為此,蘇軍專門做了測試,對於重型和中型坦克的45毫米厚正面裝甲在100米距離10度角無法做到穩定擊穿;對於輕型坦克,可以在300米外擊穿任何一個部位。

當然,如果用它對付德軍的虎式坦克,自然是不可能的。因為虎式坦克正面裝甲厚度超過100毫米,側面裝甲厚度82毫米,最薄弱的部分也有62毫米,超過了БС-41穿甲彈在100米距離的最大穿深。

之後,蘇聯也專門研製了可以擊穿虎式坦克側面裝甲的反坦克槍,比如布留姆ПТРБ-42反坦克槍,它可以在300米距離擊穿70毫米裝甲。在1943年8月的對虎式坦克射擊測試中,該款反坦克槍擊穿了虎式坦克側面下部62毫米裝甲。不過由於尺寸太大而最終沒有使用。(下圖中13號即為該槍擊穿位置)

雖說在戰爭末期對付德軍主要坦克顯得力不從心,不過蘇軍拿它對付輕型裝甲目標、火力點一類目標確實綽綽有餘,有時也用來對付低空目標。直到21世紀,依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榮華之武器堂


反坦克槍和反坦克炮,使用方式是不一樣的。反坦克槍,有很強的狙擊屬性,可以較精準地擊中坦克的弱點。即使是坦克防護最強的正面,也會有反坦克槍的狙擊死穴。


下圖就是蘇聯戰時給反坦克槍手下發的四號坦克弱點示意圖——包括坦克的觀測窗、射擊孔、指揮塔等等,都有縫隙可鑽。對於反坦克炮而言,這些地方其實意義不大,但對於口徑較小的反坦克槍,卻有可能鑽進去殺傷坦克乘員,甚至進入坦克內部造成二次效應。所以,經常出現PRTD-41反坦克步槍正面擊毀擊傷德軍三號、四號坦克的戰例。


此外,這張圖還展示了四號坦克裝甲薄弱的地方。四號坦克正面裝甲是30-50毫米,側面為15毫米。蘇聯紅軍裝備的PTRD-41反坦克槍,500米距離的穿甲威力是25毫米,所以完全可以擊穿四號的側面和後方裝甲。


後期四號坦克側面增強到30毫米,但在車體側面仍只有20毫米,所以PTRD仍可以射擊負重輪後面的車體部位。但是1943年後,四號坦克普遍裝備了側裙板,反坦克步槍的可趁之機就少多了。



儘管如此,反坦克步槍仍然可以有效破壞坦克的觀瞄裝置,尤其是德國坦克前方觀測口這個位置,一直都是最好的瞄準目標。甚至“虎”式、“豹”式坦克的乘員,都因為觀測口被狙擊吃過虧。


因此,千萬不要小瞧了反坦克步槍。(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關於反坦克步槍存在很多問題,在1941年下半年,蘇軍在戰場形勢緊急情況下才大量生產,在當時來說不僅是應急。也是適用的,當時德國的主要坦克在不是虎式或豹式,而是3號和4號,還都是早期型,裝甲防護不是很高,對付他們使用反坦克步槍已經足夠了。

真正說讓反坦克步槍手打穿不了坦克,要到了1942年下半年,顯現真正出問題要一九四三年下半年,德軍新一代的虎式與豹式坦克問世之後,反坦克步槍才顯得無用,但是新式坦克在德軍所佔的比重不高,而且反坦克步槍的任務不僅限於反坦克,有時候對付工事等也是需要,一種用途廣泛的武器,在1944年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可用性,到了四五年蘇軍已經不缺反坦克能力,但是反坦克步槍還有一些可用之後,蘇軍還不想淘汰,所以使用依然非常廣泛,直到戰後才真正的淘汰掉。


麥田軍事觀察


反坦克槍打不穿坦克卻可以打穿裝甲車,這使得裝甲車無法協同坦克作戰,同樣可以削弱德軍裝甲部隊的戰鬥力。我們看德軍裝甲部隊,一個裝甲師有坦克300多輛,卻有600~1000輛的裝甲車,一旦裝甲車無法協同坦克作戰,那麼德軍裝甲部隊就會被削弱很多兵力。

其次,坦克作戰的時候往往是與步兵一起出擊的,反坦克槍打不壞坦克卻可以打傷隨行的步兵人員,這對德軍方面也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第三點,反坦克槍實際上是現代反器材槍械的前身,這種武器的威力大,射程遠,就算不被用來打坦克往往也可以用作其他用途。比如用來遠距離狙擊,打軍用汽車,打碉堡,這些功能都可以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