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以後還會再堵塞嗎?如果會,哪為什麼還要放支架?

心健康


冠心病作為心臟疾病裡最常見的一種,在咱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裡已經非常常見了。而支架植入術作為最有效的一種治療方法,也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很多有適應症的冠心病患者中。但是支架植入術後就一勞永逸了嗎?還會再發生狹窄嗎?這都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今天張大夫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

首先明確回答問題,支架植入手術後絕不是一勞永逸,需要按醫囑服藥和定期複查。而且,支架植入術後,出現血管再狹窄的記錄還是存在的,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支架植入治療只是擴張的之前明顯狹窄的血管,狹窄程度可能大於75%。但是,除了這些明顯狹窄的血管,我們的冠狀動脈還存在很多血管,而某些血管狹窄的程度可能比較輕。隨著病情的發展,尤其是患者不注意改變生活方式,這些原本不狹窄或者輕度狹窄的血管,狹窄的程度越來越重,當然也可能再次出現心肌缺血的情況。

即使是植入支架的地方,也可能會再次發生狹窄。研究表明當存在冠脈狹窄病變較長、冠脈多支的病變和偏心性病變,在接受長支架和多支架置入治療時可促使冠脈放大炎症反應、斑塊體積增大、平滑肌細胞遷移和加重冠脈內膜增厚導致冠脈支架術後再狹窄率升高。而冠心病合併2型糖尿病的患者,由於冠脈粥樣硬化病變多呈瀰漫性病變狀態,也更容易發生支架術後再狹窄。

因此,支架植入一定不是一勞永逸,一定要按醫囑服藥和改變生活方式,當然定期複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張之瀛大夫


首先要說,放完支架以後還是會出現堵的可能性,支架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但是卻是必要的,既然支架放了還會堵,那為什麼要放呢?——是為了救命!

我們都知道冠心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是導致血管狹窄的根本原因,其症狀也有輕重緩急之分,一般而言,冠心病症狀較輕時,血管堵塞的不是非常嚴重,不產生急性危害時,是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來改善的。


但是如果冠心病症狀較為嚴重時,血管嚴重狹窄,出現急性症狀時例如急性心梗等,藥物治療已經不管用了,這時候就需要藉助支架或冠脈搭橋手術幫助狹窄的冠狀動脈恢復暢通,滿足心臟的供血需要,心臟支架手術可以在極短時間內改善病人的心臟供血問題,使瀕危的病人維持生命正常。

但是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支架並不是終身有效,不是說放了支架就萬事大吉了。支架植入或搭橋術都是運用物理方法人為的恢復心肌血供,只對狹窄病變部位有效,並不能改變導致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導致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菸、喝酒、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放入支架並不會對這些危險因素產生什麼影響,危險因素存在,血管還是會出現再次堵塞的。

因此放完支架後,應當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及控制飲食,飲食要清淡,選擇低脂、低膽固醇、低糖膳食,注意補充維生素和蛋白質,積極控制體重。


其次要知道,支架手術雖然會使冠心病患者的很多症狀消失,但是這並不代表冠心病被治癒了,這只是表明症狀得到了暫時的緩解,患者一定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按時吃藥,延緩疾病的發展進程。

患者還要注意適當的運動,有些患者會擔心運動會導致支架脫落、斷裂、移位,因此做完支架手術後變得小心翼翼,事實上,支架具有很強的支撐力、耐腐蝕和塑型記憶力,並且在高壓力作用下會緊嵌在冠狀動脈內壁上,因此患者還是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的。但是運動要根據量力進行,循序漸進,因為本身的疾病原因,儘量不要過於劇烈,最好選擇輕緩的運動,出現不適不要堅持,要立即停止,及時就醫。

最後要注意定期複查,瞭解疾病的進展狀況,調整治療方式。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關於冠心病支架手術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支架後仍然有可能出現堵塞,至於放支架的原因很簡單:不放會死。

支架手術並非一勞永逸,只是為了救命!

一個長期吸菸,飲食不健康的冠心病患者,身體內肯定有多條狹窄的冠脈,支架只是將狹窄程度最高的冠脈人工撐開恢復血運,但其他狹窄部位依然會繼續惡化,到達一定程度也需要支架。

而且已經支架的冠脈也不是萬無一失,隨著時間的發展,依然有再狹窄的可能,這時候就需要繼續支架,所以我一直強調:支架不是治療手段,也不要從治療的角度看待支架,他們的存在意義是急救。

現在和未來,你沒有選擇!

急性心梗的知名度應該很高吧,大家都知道心梗突發的可怕,對於心梗患者的搶救最重要的就是時間,早一秒的結果可能都有所不同,在這種危機關頭,患者是否還有時間考慮支架後再狹窄的問題?

支架可活,不支架既死,這種選擇題,大家應該都會做,沒有健康人喜歡吃藥,也沒有健康人會放支架,對於需要放支架的患者來說,都是病情特別危險的那種,他們沒有選擇,也不需要選擇。


生命是1,其他的一切都是0,沒有了1,再多的0都沒有意義!


羅民教授


心臟支架準確來說應該成為冠狀動脈支架,是我們目前臨床上使用十分廣泛的治療手段之一,置入後可以迅速開通狹窄或閉塞的血管、恢復血供,減少心肌缺血、缺氧和壞死。但支架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置入後仍有可能發生支架內血栓形成和再狹窄,所以術後仍需堅持規範化治療。

雖然支架術後仍有可能再出現堵塞,但這種情況多見於未正規診治的患者,

只要大家堅持規範化治療,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並在醫生指導下規律服用藥物,常常可以達到穩定控制病情,減少支架內血栓形成和再狹窄發生的風險,提高生活質量。所以,大家也不必過於擔心,對於具備適應症的人群,還是應置入支架,正規診治下是利遠大於弊。

支架術後需積極改善生活方式,做到:①合理飲食,以低鹽、低脂、低糖為宜,避免暴飲暴食,少吃辛辣刺激等重口味食物;②適當規律運動,以有氧運動,講求循序漸進,不可劇烈運動;③戒菸限酒,最好不飲酒,已經飲酒者需積極戒酒,不能戒酒者可適當飲紅酒;④控制體重,肥胖者注意減肥;⑤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


我們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應在醫生指導下規律服藥,如無禁忌症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並配合使用至少一年的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同時根據病情使用其他藥物。對於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應積極治療基礎病。同時也要注意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以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發生,預防支架內血栓形成和再狹窄。

感謝閱讀,祝大家身體健康。關注作者,獲取更多健康知識。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版權©所有,轉載務必註明出處。



全科掃地僧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醫生。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是治療心肌梗塞有效手段,通過植入支架把狹窄的動脈再次擴張,血液再通,挽救回缺血的心肌。但是放了支架並不是說可以高枕無憂了,需要堅持服用抗凝藥,要改善生活方式,定期複查。另外支架有再狹窄的可能性。在我工作中,有很多放了支架來複查的,有少數出現了支架再狹窄。

冠狀動脈出現問題,主要是粥樣硬化,血管裡的脂質過多沉積於血管壁內,出現硬化,導致管腔狹窄,影響心肌細胞的血液供應,出現心肌缺血梗塞。臨床上出現心絞痛等症狀。急性心肌梗塞需要快速診斷,快速介入下進行支架植入,擴張血管,恢復血流,挽救缺血的心肌細胞。

冠狀動脈支架植入,只是把堵塞嚴重的那段血管擴張而已。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分級標準是,輕度≤50%,中度50-75%,重度>75%。一般是管腔狹窄>75以上的血管才選擇支架植入,其餘狹窄沒有那麼重的血管選擇觀察。

支架屬於外來物,放在人體的血管裡,會導致血小板的聚集,引起凝血,導致血管再次狹窄,所以為了防止這些反應,術後要堅持吃抗凝藥。如果有高血脂的,也要吃降血脂藥物。
冠狀動脈的硬化跟生活習慣和飲食有很大的關係,高鹽、高脂、高糖飲食容易導致血管粥樣硬化。做了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算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除了要是服用藥物之外,重要的是要改善生活方式,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適當運動,不熬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並不是每個植入的支架都會發生再次狹窄,不必人人恐慌。支架為什麼還會狹窄?如果不堅持用藥,不改變生活方式,放支架的這個位置還會出現狹窄,是因為放了支架也算是一根血管,血液還是一樣的粘稠,油脂多,放多少的支架都還是會狹窄,治標也要治本。還有就是,放支架的部位不狹窄,但是其他的位置也可能還會出現狹窄。

既然放了支架還有可能出現狹窄,那為什麼還要放?冠狀動脈出現堵塞,心肌細胞缺血梗塞,心臟就無法工作,隨時有可能猝死,而冠狀動脈支架是可以馬上挽救心臟的治療,為什麼不做了?只是需要放了支架後,要堅持服用藥物,堅持定期複查,改善生活方式。不放,隨時會猝死,放了可以延長生存期,如果注意的話,還可以長期有質量的生存,那為什麼不放呢?


小影大夫


一、首先,支架植入後是有可能再堵塞的,但不是所以的支架都會發生再次堵塞。這與患者的年齡、個體差異、值入支架後的服藥情況,是否正規的雙抗、降血脂等治療等,多種因素都會造成再次堵塞,而不是說只要放入支架後,就會萬無一失,其他的血管也會堵塞。所以,不能因為放支架後有在堵塞的風險,而放棄治療,危及生命。

二、如果會,那為什麼還要放支架呢?想起了“吃了飯,還會再餓,為什麼還要吃飯呢?”當血管堵塞過多,血液通過量較少,甚至血管完全堵塞,可導致血液所供應的組織器官壞死,在藥物治療不能預估療效以及發病時間的問題,放支架是目前創傷小、療效高、風險低、併發症少、住院時間短等優點,能為血管、腔道狹窄、閉塞開創了一條新路。起到挽救生命的重要作用。

所以,不能因為在堵塞發生的幾率小,而放棄現在有效的治療,挽救生命的機會。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瞭解更多健康知識,關注小曉醫生。


小曉醫生


預防心肌梗死,可通過植入支架或藥物治療降低心梗風險;治療心肌梗死,可通過植入支架或溶栓疏通堵塞的冠脈。但植入支架以後依然有再梗風險,需要長期藥物維持以降低再梗風險,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植入冠脈支架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發生心肌梗死後,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疏通冠脈,恢復心肌血供,儘量縮小梗死範圍,挽救生命的同時減少對心功能的影響。由於心肌的損傷不可逆轉,梗死一旦發生,後期恢復只能以纖維結締組織代替,可能會使心功能進行性下降,這部分患者在後續治療中,既要預防心梗復發,又要治療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大幅增加治療難度。因此,心梗重在預防。在預防策略上,輕中度狹窄,或斑塊穩定時,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與他汀即可;但對於重度狹窄的患者,如冠脈狹窄程度達70%-75%的患者,或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患者,心梗風險較高,藥物預防效果有限,此時選擇植入冠脈支架可大幅降低心梗風險,幾乎沒有其它方法可替代,是最佳治療方案。

植入支架以後,由於冠脈內膜受損,及支架內皮化的延遲,支架處可能會誘發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發生再梗,而通過口服藥物則可降低再梗風險,藥物為雙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藥物洗脫支架的患者至少服用12個月。通過術後長期抗血小板治療,患者再梗風險大幅降低。對於心梗的高危患者,未植入支架所致心梗風險遠高於支架術後再梗風險,二者簡直是天壤之別,預防效果顯著。當然,對於已經發生心梗的患者,首選介入治療,包括支架植入術,只有醫院無介入條件時才選擇溶栓治療,溶栓治療失敗的患者依然只有選擇支架植入術。

綜上,由於冠脈內膜受損、支架內皮化的延遲,支架術後確實有再梗風險,但通過長期抗血小板治療,再梗風險大幅降低。對於心梗高危患者,支架術後再梗風險遠低於未植入支架的心梗風險;對於心梗患者,支架植入是最佳選擇。因此,即使支架術後有再梗風險,部分患者也不得不選擇。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支架以後還會再堵嗎?

當然會,並且短期內也有堵的。

堵的地方有可能是在支架的地方,也有可能在其他的地方堵塞了,那麼這樣的情況,為什麼還要放支架呢?

什麼情況發支架

一般放支架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在檢查的時候心臟血管堵到75%或80%以上,這個時候對血管進行評估,多數情況要放心放支架的。

因為這個時候心臟供血在一定的條件下,比如情緒激動或者勞力的情況下,就會出現心絞痛的症狀,往往需要放支架。

第二個放支架的情況就是出現了急性心梗,4小時內送醫院對患者進行抽栓以後,血管依然狹窄大於75%以上,經過評估進行放支架,因為不放支架患者,有很快會再次堵塞。

所以這兩種情況放支架後患者,心臟在短期內基本可以達到正常的血管流量。

放完支架不是萬事大吉

並不是說放完支架就萬事大吉的,放完支架的人往往需要長期吃藥。

包括抗凝藥物,比如說阿司匹林和波立維等,還有降血脂的藥物等,但是就算這些藥物一直吃,依然會有再次堵塞的可能。

因為整個血管狹窄,不是僅僅吃藥完全能夠緩解的,同時需要我們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有很多人在放完支架以後吃上藥,他的日常生活方式沒有改變,比如他依然高鹽飲食,高脂飲食,血脂無法下降,血液粘稠,整個生活不規律,抽菸喝酒,熬夜哎,不鍛鍊等。

這樣的病人出現再次梗塞可能性很大。

放支架的好處

我們病例的統計,放支架的人的生存時間和生存率要遠遠高於不放支架的。

因為不放支架的患者出現心肌梗死、出現猝死的情況明顯高於放支架的患者。

同時嗯,放支架以後,患者基本上就特別注重自己日常的生活習慣和藥物治療,這樣也可以減少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快樂的小大夫”每天為您推送健康醫學知識,分享病例,不要忘記點擊右上角關注呦!


快樂的小大夫


心梗是由氣血虛弱和瘀滯導致的,放支架沒有治癒這些病,如果一直不治這些病,再放支架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西醫給心梗患者放支架暫時能救病人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