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疫點的市民該如何預防自身被感染?——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副主任楊錕解讀疫點疫區防控工作指南

日前,我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制定下發了《馬鞍山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點疫區防控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如何劃分疫點和疫區?對於疫點和疫區分別有什麼樣的處置措施?……1月31日,記者採訪了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副主任楊錕,為市民進一步解讀《指南》。

01.什麼是疫點和疫區?是如何劃分的?

疫點是指如果社區出現病例或暴發疫情,將病例可能汙染的範圍確定為疫點。原則上,病人發病前3天至隔離治療前所到過的場所,病人停留時間超過1小時、空間較小且通風不良的場所,應列為疫點進行管理。疫點一般以一個或若干個住戶、一個或若干個辦公室、列車或汽車車廂、同一航班、同一病區、同一棟樓等為單位。

疫區是指如果出現了社區傳播疫情,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相關規定將該社區確定為疫區。所謂的社區傳播疫情,即指在一個社區中14天內出現兩例及以上感染來源不明的散發病例,或者是暴發疫情起數較多、規模較大且成持續傳播態勢的疫情。

02.對於疫點和疫區分別有什麼樣的處置措施?

對於疫點,主要分三個層次進行處置:一是從病人發病前三天至隔離治療前,所到過的所有場所進行一次性徹底消毒。二是對於病例的居住場所,進行終末消毒,禁止住戶人員外出;對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所在的居住場所,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後,經過風險評估結果判斷進行處置,如有必要採取與病例居住場所同樣的處置措施。三是對於病例在發病前三天至隔離治療前,所到過的公共場所經過多次消毒處理後,仍不能控制傳播風險的,將採取設置警戒線、禁止人員外出等更嚴厲的措施。

如果出現疫區,在進行廣泛動員、信息告知、人員管理、物資準備、環境衛生整治的前提下,必要時將對疫區進行封鎖處置,限制人員進出和聚集。

03.馬鞍山目前有哪些疫點?是否存在疫區?處置情況如何?

各縣區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應急指揮部進行疫點的發佈,目前尚無整體數據。市民可通過馬鞍山發佈、各縣區發佈等官方平臺瞭解疫點和疫區的分佈情況和最新的動態。截至記者發稿前,全市範圍內不存在疫區。

我市已對疫點進行封鎖,必要時設置警戒線,禁止人員外出、對密切接觸者生活用品消毒處理、詢問身體健康狀況、進行體溫監測等措施正在有序開展中。並由社區工作人員對疫點內隔離人群的生活進行物資保障。

04.疫點和疫區內的密切接觸者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在開展居家醫學觀察前,疫點和疫區內的密切接觸者會收到書面和口頭告知,內容主要包括:進行醫學觀察的緣由、期限、法律依據,尤其是醫學觀察期間的注意事項和疾病相關知識。

密切接觸者在居家醫學觀察期間,儘量獨立房間居住,佩戴口罩,減少與共同居住人員的接觸,並對居住場所進行隨時消毒。一旦發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需及時告知定點醫療機構的聯繫人員。

05.疫點和疫區外,靠近疫點疫區的市民該如何預防自身被感染?

疫點、疫區的劃定是經現場調查和評估後確定的,其以外的區域被視為感染風險低,即使是靠近疫點、疫區的居民也可以和普通市民採取同樣的預防措施。

一方面是保持室內環境清潔、定時開窗通風;另一方面是外出時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儘量避免去人群量大的聚集性場所,尤其要注意手部的清潔消毒工作,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06.疫點和疫區如何解封?

疫點的解除,當疫點內採取的措施均已落實,密切接觸者經過醫學觀察期(最後一次和病例發生無防護接觸日起14天內),無續發病例出現時可予以解除。

疫區的解除,根據疫情的控制程度和控制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在最後一個病例出現後的一個最長潛伏期(14天)後,無新病例發生,確定無再傳播和擴散後方可解除。

採訪中,楊錕表示,通過“官方公佈”的形式公佈具體疫點、疫區,在一定的程度上,既對控制傳染源、遏制疫情的蔓延和擴散有重要意義,也保障了市民的知情權,讓網絡上的謠言止於智者。針對目前我市疫情,請全體市民不要恐慌,做好自我防護隔離。

見習記者 任德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