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渣、餃子與野味,如何從食物中體會到歷史的發展?

歷史,這門學科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在於它的面實在是太廣了,廣義來說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天起一直髮展到現在,所有的活動都可以歸結到“歷史”裡面來,甚至,大家現在的日常生活,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所以,從生活上的一些事情,我們也能窺探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比如從食物的淘汰與傳承之間,在這以三種食物舉例:餃子、油渣與野味。從這種東西能看出歷史嗎?還真能。

油渣、餃子與野味,如何從食物中體會到歷史的發展?

某種程度上,食物的歷史,就是人類的歷史

先說餃子,過年了北方的朋友們應該都吃了餃子吧,這是一種以麵皮包餡、形如半月或元寶形的食物,通常由碎肉和蔬菜餡料包裹成一片薄生麵糰後包好密封,正如很多傳統食物一樣,關於餃子的起源也有傳說: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後,在家鄉白河岸邊見百姓捱飢受寒,耳朵凍爛,在冬天,他叫弟子在南陽東關附近搭棚派藥,用羊肉、驅寒草藥煮熬成“祛寒嬌耳湯”,加入用饀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據說吃後身體會發熱,兩耳很快就痊癒。

當然這只是個故事而已,不過中國人通常會把餃子作為傳統食物,但這其實不準確,事實上許多民族都有類似的食物,比如中亞和西亞就有土耳其語稱之為Mantı的食物,多以羊肉為餡,用加拌碎蔥的酸奶煮熟後,澆上黃油,噴上紅辣椒粉;俄羅斯、印度、墨西哥、意大利等多國都有這種“薄皮包餡”的食物。

為什麼這麼多民族都有類似的食物製作方式呢?這其實是因為大家在古代有共同的需求,什麼需求呢?

儘量保存動物性食物!

油渣、餃子與野味,如何從食物中體會到歷史的發展?

古代不像現代,進入農業時代以來,一直到工業化時代之前,這段時期人類的動物性食物是相當珍貴的,絕對不能浪費,在得到肉食後,進行烹飪,現代人想的是怎麼樣做的好吃,而古代人想的更多是:烹飪過程中怎樣讓能量流失少?也就是說,除了肉之外,怎麼樣努力讓“油”也留存下來。

直接烤,那油可能會滴下來;煮呢?煮在古達確實是最節省燃料的烹飪方式,但就這麼煮,油可能會流失到水裡面,所以,有一層薄薄的皮,那就好多了。古代,吃到肉食顯然是很奢侈的,所以只能在特殊時節吃,所以,餃子在中國還流傳成了節日食品。不止中國,外國也一樣,比如波蘭,波蘭餃子(Pierogi)傳統上,這是在聖誕節及其他重大節日吃的。

油渣、餃子與野味,如何從食物中體會到歷史的發展?

波蘭餃子

再說第二種,油渣,這個就比較有意思了,筆者去年去鄉下拜年的時候,有一家親戚擺出的果盒中有這種東西,當時筆者相當好奇,詢問了爸媽這是什麼東西。爸媽告訴我是油渣,也就是豬肉的肥油熬出來之後的渣滓,聽完之後筆者立刻不想再吃了(吃瘦肉長大,一時間還真接受不了這玩意兒)。

筆者生活的年代,肉食可沒有那麼匱乏,吃肉喜歡瘦的而不是肥的,對於油渣當然更難接受,不過老媽到有些懷念的感覺,吃了幾個,後來在飯店中,原來他們小時候吃到油渣可是相當歡喜的事情。其實自己見識比較少,後來多去了幾家店,原來也有些店還在用油渣做菜的,不過,通常都不是些網紅館子,而是成年人喜歡去的飯店。

油渣、餃子與野味,如何從食物中體會到歷史的發展?

後來才知道,油渣即使是現在,其實也不算罕見

其實和餃子一樣,油渣也是物資匱乏時期的產物,中國有很多油渣小吃,比如油渣面,1960-70年代在香港很流行。

但是,油渣的口味顯然沒有正常肉類好,偶爾吃可能會覺得香,常吃當然會膩,而且這種食物顯然不屬於健康食品,所以,動物性食物比較豐富的今天,這個自然也漸漸淘汰了。

油渣、餃子與野味,如何從食物中體會到歷史的發展?

再說第三點,野味,亂吃野味的人無疑是非常討厭的,在現在這個時節自然不用說,但是這其實也有歷史的。

事實上,大家仔細想想,吃野味實際是人類最古老的飲食方式,畢竟,種植業、捕撈業相對於狩獵來說,都要排在後面,狩獵,才是人類最古老的生產方式啊。古時人類經常對野生動物進行捕殺,併成為一種儀式,如中國清朝。

油渣、餃子與野味,如何從食物中體會到歷史的發展?

在古代這種吃都吃不飽的環境下,“獲取食物”是最重要的,但是亂吃野味仍然會造成巨大災難,比如著名的“歐洲中世紀大瘟疫”,有種說法就是習慣“打獺子”蒙古軍隊帶來的,現代社會,顯然不應該再存在吃野味這種行為

但是,農業時代到來後,種植業顯然是以當時的生產能力來說最划算的獲取能量的方式,不過,生產力有限,能吃飽已經相當不錯了,剩餘的一些資源也只能發展很少的,規模有限的畜業,孟子把“七十者衣帛食肉”當做理想社會的標準,可見古代的肉食有多匱乏。

這種情況下,有意外的動物性食品,自然是相當值得欣喜的事情,比如“守株待兔”的古人,古人撿了一隻意外撞死的兔子,多開心啊。這個情況下,有動物就不錯了,野味自然是極好的。

油渣、餃子與野味,如何從食物中體會到歷史的發展?

現在人撿到一隻死兔子,估計是不敢亂吃的:誰知道有沒有病毒

一直到現在,南美叢林一些部落以及非洲黑人受制於生產條件,仍然喜歡大規模食用這種肉類(和有些中國人瞎嚐鮮不同,這些人是以野味為主要食物的,危害更大),這種肉類國際上通常叫叢林肉(英語:Bushmeat),這不僅危害野生動物還危害人類,畢竟野生動物上的病毒太多了,非洲的埃博拉就是這麼來的。

油渣、餃子與野味,如何從食物中體會到歷史的發展?

非洲等食物匱乏的地區倒是有吃野味的習慣,中國現在顯然沒有混到那個份上,但即使是生活已經富足,這種農業時代的習慣仍然被部分人保留了下來

不過,事實上野味是沒有馴化的動物肉好吃的(要不老祖宗幾千年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嗎),也沒有任何滋補作用(現代醫學證明),中國作為一個已經工業化的國家,不應該再遺留這種農業時代的習慣了。

從農業時代到現代化社會,人類不斷髮展,食物也不斷的發展,現代大家吃的食品公司生產的點心早已經取代了手工作坊的粗點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酒類、肉類等也不再是奢侈品,但是從某些食物上,仍能窺探出農業時代的一些特點,比如上文提到的餃子、油渣和野味,這其中,餃子無害,已經作為一種特色食品流傳下來;油渣不利於健康,則半淘汰,只剩部分人還在食用;而野味呢?目前的生產能力,人類當然沒有食用野味的必要,但總有少數人出於獵奇喜歡食用這種怪異食物,這種不合時宜的行為,我們祝願它也早日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