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為什麼被評為唐詩七律第一?

影視蜃樓


這首詩自始至終沒感覺哪裡好了,字句讀來生澀拗口,不能膾炙人口,沒有好的意境,意境過於滄桑悲涼,老氣橫秋,讀之讓人心情沉鬱,也沒有表達任何有意義的中心思想,也無任何發人深思意義深遠的哲理,無邊,不盡,千里,百年,修辭過於誇張誇大,全是誇張詞句堆砌,不切實際毫無意義,詩句意境非常不緊湊,前後上下沒有聯繫和呼應,東一下西一下,反正我不喜歡。


嵐椛雪玥


唐詩中有兩首詩常被拿來作比較,一是崔顥的《黃鶴樓》,一是杜甫的《登高》,兩首詩都曾被被後人評為七律第一。

崔顥的《黃鶴樓》,被宋人嚴羽、清人吳昌祺推為唐人七律第一。

杜甫的《登高》評價之高,較《黃鶴樓》有過之而無不及。明代的著名詩評家胡應麟,就贊杜甫的《登高》為古今七律第一,清人楊倫《杜詩鏡銓》中亦評:高渾一氣,古今獨步,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那麼,為什麼杜甫的《登高》會被評為七律第一呢 ?

其一是格律精嚴。

崔顥的《黃鶴樓》雖然也有人推為唐人七律第一,但就格律而言,《黃鶴樓》是一首半古半律之詩,而杜甫的《登高》,就是一首格律十分嚴謹七律。

平仄合律自不必說,詩評家讚賞最多的是此詩的對仗技巧。

有人評,杜甫的這首詩八句皆對,這要具體分析,我們都知道格律詩只要求中間兩聯對仗,通首對仗會讓律詩章法缺少變化。

《登高》的首聯是句內對舉,“風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聯間“猿嘯”與”鳥飛”倒是對仗,但整體又不對仗,因為“哀”與“來”都是平聲,且已入韻。這種句式工整中又富於變化,顯示出杜甫出神入化的格律運用手段。


頷聯和頸聯都是標準的對仗,頸聯的詞性對仗稍寬一點,但這在格律詩中是完全允許的。

尾聯並不對仗,但“艱難”與“潦倒”相對,讓句式看起來十分工整,所以才會有人讓為此詩八句皆對。

對格律的精確要求,往往會限制詩意的發揮,但杜甫 這首《登高》,你看不到一點刻意的地方,讀起來句意渾成,詩意申暢通,還在其中探索了更為複雜的對仗技巧。初讀《登高》,彷彿八句皆對,細讀則首尾未嘗有對,全詩“無意於對”,仔細玩味,則”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詩藪》)。所以詩,杜甫將詩中的格律探索到了極致,他將格律詩這種體裁推到了古詩藝術的顛峰。

當然,這裡並沒有貶低《黃鶴樓》的意思,《黃鶴樓》的技術自有其獨到之處,但就格律而言,《登高》顯然更標準。

提到格律,要補充一點,有人會覺得這首詩不太押韻,這當然是語音變化的問題,詩中“哀”、“回”、“來”、“臺”、“杯”,均屬平聲灰韻,所以《登高》的押韻也是非常標準的。


其二是氣象高渾博大,情感沉鬱悲涼。

一首詩並不能因為格律,就能成為偉大的作品,詩中的氣象、情感、意境,才是一首詩的核心。

《登高》的開頭,便落筆不凡。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秋天的高空廣闊無垠,勁急的秋風中,夾雜著哀轉久絕的猿鳴,意境蒼茫蕭索。接著,詩人的視線從高空轉向江水沙洲,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鳥兒在秋風中低迴盤旋,與上句的意境進行對比,形成復調。

在首聯中,杜甫描繪了一幅極富層次的秋景圖,這情景裡有聲音,有顏色,空間上有高遠,有低矮,聲調上有高亢,有低迴,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工整句式,句內的對舉,聯內若有若無的對仗,讀起來奮亢的悲慨與低迴的嗚咽高低音混響,形成奇妙莫名的境界。

頷聯承接上末句的低迴之勢,從廣度展開。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遠近諸山,盡是無邊的秋木,無邊的木葉蕭蕭落下,眼前的長江,從無盡的天邊,滾滾而來。“無邊”、“不盡”,賦予了秋景無窮無盡的時空感,“蕭蕭”、“滾滾”,使人如聞木葉窸窣之聲,如見長江洶湧之狀。在這廣大蒼茫的時空中,個人是渺小的,無形中傳達出了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

這兩句詩,有著百川灌海的磅礴氣勢,杜甫通過沉鬱悲涼的對句,展示出他出神入化的筆力,前人盛讚此句已經到了”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

前兩聯寫景,後兩聯寫情。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這一聯反挑前面兩聯,點出詩題。沉鬱悲涼的情感,使前二年蒼茫蕭索的意境有了落腳點。

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中說:“杜陵詩云:'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悽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這裡杜甫層層渲染自己淒涼的情景,讀來無限深沉悲涼。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無限感慨,抒之不盡,言之不絕,只嘆人生艱難,白髮滿頭,自己卻因病廢酒,連借酒澆愁也是不能了。

前三聯飛揚震動,最後卻軟冷收場,如同一首震撼人心的樂曲,並不是戛然而止,由音調由強變弱,漸漸消隱。此亦老杜獨特的結法。

杜甫此詩,在高渾博大的氣象中,抒發其沉鬱悲涼的情感,詩氣渾灝流轉,形成極為悲慨的藝術境界

。明代詩評大咖胡應麟在《詩藪》中評:“(此詩)如海底珊瑚,瘦勁難明,深沉莫測,而力量萬鈞。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說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言不虛也。


謝小樓


杜甫的《登高》確實是七律之中的佼佼者,為什麼被評為第一?

古往今來眾說紛紜,各說各的道理,依我個人意見繼續爭論下去

已無意義,都是上乘之作。 首先我們看看唐代詩聖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寫的: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請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裡簡單解釋一下,在風急天高的深秋,猿聲叫都似哀鳴一樣,

沙洲上水鳥來回飛著。無邊無野的樹葉都蕭蕭的落著,不盡的長江還

在滾滾的流淌,離家萬里的漂泊,居無定所,感到心情像秋光一樣

的悲涼,帶著體弱多病的身體登高,世事真是太艱難了,雙鬢都像

繁霜一樣白了,流離失所窮困潦倒,只好放下借酒澆愁的酒杯。





第二,我們再看看作者的寫作背景。

此詩是杜甫在蘷州所寫,夔州地處長江邊上。雖然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幾年了,

但是地方軍閥連年割據搶佔地盤,由於嚴武病死,沒有了依靠,只得離

開了經營了幾年的草堂,行船南下,幾經周折到達夔州,卻因疾病纏身

呆了三年,虧了當地都督的關照,但他生活非常艱難,疾病纏身,在貧

困潦倒,年老體邁的五十六歲時寫下了此詩。當時登高遠眺百感交集,

看到景色聯想到當前自己生活的窘迫,發自內心的感慨,抒發了病

老的憂傷,情緒激越,慷慨激昂,被人譽為七律第一,七律之冠。





第三,七律《登高》的寫作特點。首句'風急天高猿嘯哀”就寫出了天地景物

之比,地面風急猿嘯,天空高曠流雲。第二句'渚清沙白鳥飛回”與首句對仗工

整,天高對沙白,風急對渚清,猿對鳥,嘯哀對飛回。一字一對,真是字字珠

璣,整詩更是兩兩相對意境幽遠,顯示了詩人非同尋常的筆力,雖然表達了

詩人的憂傷和感慨,但有天工之美,不愧為唐代詩聖,所以被譽為七律第一。

篇幅有限不每句細說了......

我就不囉嗦了,說它七律之冠肯定是有過人之處。

謝謝悟空問答平臺!謝謝大家對我的鼓勵支持!


封護勝463


《登高》被稱作古今七律第一,出自明代胡應麟《詩藪》:

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唐朝以來,作為格律詩中篇幅適中,適合記事抒情的格式,七言律詩產生了無數名篇。

而在到底誰才是冠軍,崔顥的《黃鶴樓》和杜甫的《登高》到底誰才是第一,一直是歷來詩詞愛好者的爭論話題。《黃鶴樓》意象為先,一氣呵成,但在格式上因為前四句不合平仄格律,只能視作“半律體”。

這在詩歌意象方面並沒有什麼問題,不過在後人格律詩的學習中,是不適合拿來作為七律樣板學習的。就好比學李白的人,沒有學得好的,而學杜甫的,基本上都能小有所成。

所以單就嚴格遵守平仄格律的七律來講,《登高》的第一之稱算得上是名符其實。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平仄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詩成於杜甫老年流離夔州之時,這段時間是他窮困潦倒的時期,又身體抱恙,但“文章恨命達”,這也是他詩作爆發的階段。無論平仄、對仗等體式,還是起承轉合的文法,都是信手拈來。他的詩句在格律中游刃有餘,功力已臻化境。

這首詩是標準的仄起首句押韻的七絕平仄格式。韻腳“哀”、“回”、“來”、“臺”、“杯”在平水韻中都屬於“十灰”部,也就是說發“回”的韻母音,念起來是“ui”、“回”、“lui”、“tui”、“bui”的發音。當然只是大概發音,不過肯定是押韻的。

除了平仄、韻腳,律詩在格式上的要求還有對仗。一般要求頜聯、頸聯對仗,後來因為太難,就只要求頸聯對仗了。但是這首《登高》,前三聯皆是工對,第四聯對仗雖然不工整,但是看上去也不突兀。

認真細讀此詩,就能感覺到《詩藪》中說的:“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除了每一聯都對仗,在首聯中“風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字詞工巧而不露痕跡,對仗圓融貼合景色,這就是出神入化,遊刃有餘。

是以可稱為格律樣板。

此詩分為兩部分,前四句寫登高見景,後四句抒發心情。

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風”、“天”、“猿嘯”、“渚”、“沙”、“鳥飛”六種景物天造地設,自然成對。隨著詩人的視線,由高處轉向江上沙洲,水清沙白,鳥群迎風飛翔,來回盤旋,構成一幅精美的畫卷。

頜聯“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在對仗的基礎上換了一種寫法,開始融入自己的感情。身邊是蕭蕭而下的落葉,眼前是奔流不息的江水,“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讓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不絕,長江滾滾而來的氣勢,自然生出時光流逝,壯志未酬的洶湧悲愴。語義沉鬱悲涼,對仗卻十分工整,氣勢磅礴,古今獨步。

頸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轉換明敘詩人情境。“悲秋”、“多病”不但相對,也是有邏輯關係的。秋,未必悲,可多病又潦倒,悲傷自然洶湧而至。寫到這裡,終於點出了“秋”、“登臺”,為前面描寫的景色做好註腳,同時“萬里”、“百年”又與頜聯“無邊”、“不盡”相呼應,詩人的羈旅愁和孤獨感,蕭條志和多病身返回映射到“蕭蕭落木”、“滾滾長江”,互相結合,讓詩意更加厚重深沉。這種寫法,獨一無二吧?

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承接頸聯,又是以對仗結句。詩人窮困潦倒,白髮卻越來越多,原指望大醉忘懷,怎奈因病斷酒,無法借酒消愁,著實可恨。原本興致勃勃重陽登高,卻因了這無邊秋色讓人陷入悲愁。

這種江湖悲愁同時切合了大時代混亂和老百姓日子的艱難,也反映了杜甫憂國憂民的心情,不違“詩聖”之名。

這樣仔細分析下來,從格律、對仗、文法、構思、意象、境界各個方面來看,有哪一首律詩能超越它?

古今第一七律實至名歸。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喜歡請點關注,謝謝。

梧桐樹邊羽


欣賞一下就知道了

登高

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髮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賞析

  杜甫的《登高》總體上給人一種蕭瑟荒涼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於景,將個人身世之悲、抑鬱不得志之苦融於悲涼的秋景之中,極盡沉鬱頓挫之能事,使人讀來,感傷之情噴湧而出,如火山爆發而一發不可收拾。

  如一般詩篇,《登高》首聯寫景,開門見山,渲染悲涼氣氛。詩中如是寫到: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兩句都是動靜結合,寓靜於動中構造了一幅以冷色調著墨的絕妙的水墨畫。“風急天高猿嘯哀”,一個“急”,一個“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馬進入作者所營造的令人憂傷的情境裡不可自拔。接著,苦悶情緒溢滿於胸,無處排遣,詩人將其濃縮寄託於鳥的處境下,這樣寫道:渚清沙白鳥飛回,它構造的是一幅冷淡慘白的畫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鳥”是“飛回”的,在一片蕭瑟肅殺的荒無人煙的“渚沙”之中飛舞盤旋,可見其孤獨,不禁令人想起“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淒涼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而從整幅畫的構造視角來說,這是一幅描畫天地之一處的視野較窄的微觀水墨畫。

  頷聯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徵。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湧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透過沉鬱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最後,頸聯和尾聯的視角迴歸微觀,回到詩人個人身上。頸聯如是說到: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悲秋”已讓人黯然神傷,“萬里悲秋”更是讓人悽愴不已。一個“常”字更是道出“萬里悲秋”時常與我相伴,悲哀感之強烈濃重,令人心神寂寥,無可排遣。若從字面義來理解,“萬里悲秋”時常來做客,詩人不應是孤獨的,而是有人陪伴的,所以與下一句“獨登臺”產生矛盾。實則不然,且看詩人用字便知。從一般用法來說,“作”連接抽象的事物,如作難、作廢、作別,而“做”連接的都是能在實際生活中感知到的具體事物,如做作業、做工、做衣服。“客”本是實際能感知到的具體事物,一般指“人”,詩人在這裡用了“作”,不用“做”,令人疑惑,細細想來,是詩人用詞巧妙之處。“萬里悲秋”是抽象的事物,寄託詩人感傷情緒之景物是會令人心生孤獨悲傷之感的景色,不是實際生活中具體的事物,故不用“做”,而用“作”。達到的效果是加深悲秋之感,更強烈濃重,只有“萬里悲秋”與我相伴,我只能“獨登臺”,獨在異鄉的孤獨惆悵感與深秋景色之荒涼淒冷水乳交融,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託詩人悲秋傷己的傷感情懷。詩人由秋及人,有感而發,寫自己年老多病,拖著殘軀獨自登上高臺,那種異鄉懷人的情感噴薄而出,心中苦悶躍然紙上。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連用四個字“艱”“難”“苦”“恨”,組合在一起,極盡筆墨突出詩人內心的痛苦和鬱悶程度之深,愁腸百結,愁緒萬千,以致於白了頭髮,傷了身體,失了流年,壯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緒,綿延不絕,令人哀悸。

  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表現。次聯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三聯表現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四聯又從白髮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張上。

  此詩八句皆對。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嘗有對”,胸腹好象“無意於對”。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曠代之作”(均見胡應麟《詩藪》)的盛譽,就是理所當然的了轉載於古詩文網。


讀書是福


一首春江花月夜,王炸,秒殺一對2點。[摳鼻]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相似 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落月 一作:落花)



誓屠東京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因為這首詩的寫法和佈局,使詩人憂國傷民的情操,不僅反映了自己的苦痛,更是寫出了當時國家的許多難以直說的東西。


《登高》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於大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寫景,述登高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緻。首聯為局部近景,頷聯為整體遠景。

1.杜甫的《登高》也受到了歷代詩評家的推崇,評價之高,較《黃鶴樓》有過之而無不及。

明代的著名詩評家胡應麟,就贊杜甫的《登高》為古今七律第一,清人楊倫《杜詩鏡銓》中亦評:高渾一氣,古今獨步,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


2.之前小樓精讀過的《黃鶴樓》,就被宋人嚴羽、清人吳昌祺推為唐人七律第一。

不過,在小樓精讀《黃鶴樓》那篇文章的評論中,很多朋友認為,七律第一,應該是杜甫的《登高》。

3.安史之亂結束後,杜甫曾在其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寫道:“青春作伴好還鄉”。

但他的歸鄉之旅並沒有成功,時勢動亂,他又貧病交加,行至半途,杜甫就返回成都,投靠他的好友嚴武。可惜,不久嚴武逝世,杜甫失去依託,他只得離開成都,四處漂泊,最後到了夔州,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秋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後四句抒情,寫登高所感,圍繞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發了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鄉的悲哀之情。頸聯自傷身世,將前四句寫景所蘊含的比興、象徵、暗示之意揭出。


尾聯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詩語言精練,通篇對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對,充分顯示了杜甫晚年對詩歌語言聲律的把握運用已達圓通之境。

此詩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首聯對起。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秋日天高氣爽,這裡卻獵獵多風。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經注·江水》)的意味。


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著迎風飛翔、不住迴旋的鳥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畫圖。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

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經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


頷聯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徵。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

“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湧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透過沉鬱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首先文無第一,這是大多數人的共識,不過人各有所好,有的人讀到一首詩,心裡喜歡得不得了,將其推為心中第一,這也是情理之中。而能被歷代詩評家推崇,被很多人評為心中第一,必是詩中難得的精品。


江水趣談


很多年來,更確切地說是兩千多年以來,詩評家和律詩愛好者都喜歡爭論自古以來的七律詩歌中排名第一的是哪一首。這個問題其實源自我們愛為一類事物排名次,爭長短的習慣,儘管明明知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人們常拿崔顥的《黃鶴樓》詩與杜甫的《登高》作為七律第一的侯選篇什。兩首詩如下: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r

渚清沙白鳥飛回。\r

無邊落木蕭蕭下,\r

不盡長江滾滾來。\r

萬里悲秋常作客,\r

百年多病獨登臺。\r

艱難苦恨繁霜鬢,\r

潦倒新停濁酒懷。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r

此地空餘黃鶴樓。\r

黃鶴一去不復返,\r

白雲千載空悠悠。\r

晴川歷歷漢陽樹,\r

芳草萋萋鸚鵡洲。\r

日暮鄉關何處是,\r

煙波江上使人愁。

二詩皆以氣貫全篇,暢達無滯。但是《黃鶴樓》意象單純,以單一意象黃鶴樓縱橫時空,令人懷想仙人乘鶴優遊後,詩人自身的落寞感,空虛感。全篇以“空”字為詩人的主觀感受。仙去地空,鶴去樓空,雲遊天空,樹外川空,草上洲空!完全是一種閒愁。至結句寫“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仍不外乎鄉愁。這種意境是比不過《登高》裡“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

再拿格律來說。《黃鶴樓》是半格律,只是後兩聯合律,而《登高》格律精嚴,全篇通對,句中自對,這是《黃鶴樓》所不能比的。

再孝看二詩的主題思想。《黃鶴樓》與《登高》都寫了愁思,《黃鶴樓》只是抒發個人小情懷,《登高》中的悲苦與憂愁摻雜了個人情懷,人生遭遇,憂家憂國諸多複雜因素。孰大孰小,一讀即知。

最後比較崔顥與杜甫的人品,我們就會呵呵一笑:詩聖第一!





白馬侃詩詞


“唐詩七律第一”人們總是用這個話題做文章,在崔顥的《黃鶴樓》和杜甫《登高》之中相比。其實“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種比較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如果把這兩首詩放在一起,就不能不說幾句了。《登高》與《黃鶴樓》相比,有幾個方面顯然高出一籌。

一,格律的工整。杜詩格律規範嚴謹,平仄對仗押韻,都是登峰造極的。而崔詩則不合七律格律,前三句顯然胡鬧。

二,感情的豐富。杜詩情感豐富飽滿,頸聯包含有八種悲秋之感,前人已經多次論述,不贅言。而崔詩僅尾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抒發了思鄉之情。

三,煉字的功力。老杜“無邊落木蕭蕭下”用“木”而不用“葉”,展示了老杜的老辣之處。“木”就本質而言是死亡的無生命力的,就色彩講是灰暗的,冷色調的,就音韻講帶有鼻音的合口呼。而“葉”是有生命的,色彩絢爛的,齊齒呼的。一字的鍛鍊極見功力。尾聯“艱難”與“潦倒”單純字相對,“苦恨”的“苦”做“非常”解與“新停”相對,造成四聯皆對仗的奇蹟。而崔詩前三句三次重複“黃鶴樓”不僅顯得囉嗦,而且嚴重違背了七律的格律。第三句“黃鶴一去不復返”除第一個字“黃”以外其他全是仄聲,哪有一點七律的樣子。

至於說李白見到崔顥的詩不敢寫詩了,更是無稽之談。李白可能說,“一拳捶碎黃鶴樓, 一腳踢翻鸚鵡洲”嗎?“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生有詩在上頭”,只是為前兩句壓臺的,戲說李白的誇張。其實信不得,更不能以此證明崔顥的詩是“第一律詩”。


桃之夭夭老牛


一家之言。《登高》顯然過譽。但凡千古佳作,其氣象都是疏而有致,留白深廣。登高意象過密,把話意說滿了。其流傳度不廣也說明了這點,它還不如五律《春夜喜雨》這首。

就意境上,登高肯定是不如《黃鶴樓》的。

杜最好的詩如果非要舉一首,只能是五律《春望》。如果非要窮舉杜的七律,發現很難找到絕佳之作,像《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雖然很好,但總差那麼一點寬闊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