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從小學美術或藝術的重要性有多大?

爭光日月——光輝偉大


在兒童美術教育當中,藝術的審美性教育體現為對兒童的美感教育。在人的整個生命週期當中,兒童時期是進行美感訓練的最有效的黃金階段,在兒童時期進行美術教育要堅持審美原則,重視對美感的訓練,將兒童時期的美術教育和美感教育有機統一在一起,為兒童未來提高審美品位和審美情趣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為一門藝術教育學科,兒童美術是必不可少的,現在很多兒童美術課學只注重繪畫教學,而不重視運用各種藝術教學方式培養兒童的興趣和綜合能力,在兒童成長之後,大多數人都會疏遠美術,原因是並非所有兒童都能夠成長為畫家。所以,在兒童美術教學中,要從長遠的發展觀點出發:既要使兒童能夠掌握基本的繪畫技巧,又要培養和發掘兒童的審美情趣,有效提高兒童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表現能力、以及對外部環境的觀察能力。

兒童的美術活動始於遊戲、靠興趣進行研究引導,這是兒童的天性使然。所以,美術活動對於提高兒童的感知能力、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培養兒童的自信心具有獨特的優勢。即便是專業美術人才,其在兒童時期進行的教育也並非是單純的技術訓練,其中就包括了對美和生活的感悟,以及對興趣的有效培養。


兒科醫生鮑秀蘭


讓孩子學習美術或者藝術或者其他的都挺重要的

孩子的精力旺盛,小時候正是接觸和學習的重要時段,讓孩子學習一項感興趣的特長是很重要的,當然,有時候我們也會想讓孩子有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但是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習,我們當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不想要孩子長大後覺得是因為我們沒有用心去培養。但是要適度,不要一下子報了一堆的興趣班,要找孩子感興趣願意學的興趣班去報,就算孩子不能學的特別好,也可以當作特長來培養培養。

我的孩子比較喜歡畫畫,一開始就給孩子報了一個畫畫班,孩子每天興致都很高。春節的時候在朋友家裡看到朋友家孩子和朋友很愉快的在電腦前學習少兒編程,便叫他給我推薦了。我們現在每天都會陪著孩子學習,孩子學習了做小動畫,做小遊戲。還會將自己美術課上面學習的運用上去.明顯的感覺到了孩子現在的自信心增加,和我們的關係變得十分的好。放學時候會自己要求學習,會跟我說,媽媽我和誰誰誰今天踢足球了,然後就說他要做一個今天踢足球的動畫。每天家裡都是孩子的歡聲笑語。


開心媽ma


兒童從小學美術或藝術的重要性有多大?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句畢加索流傳較廣的名言——

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

美術或藝術最初起源於什麼呢?

意公子在講述人類藝術的起源時說,藝術起源於“畫個圈圈詛咒你”——也就是想象結合神秘感。因為原始人生活環境的惡劣,他們把威脅到自己生命的獵物刻在石頭上,之後畫上刀箭以示征服,並相信某種神力在這種儀式中出現。

兒童與藝術天然的相通

兒童一無所有的來到這個世界,但是他們的意識卻沒有被任何認知束縛,狀態接近最原始的狀態,也面對未知和神秘,這種自發是任何教都無法企及的狀態,所以,如果想讓孩子在美術或藝術上有所成就,先讓他自然生長,10歲之前最好不要用成人的框框束縛他們。

孩子優於原始人的條件

原始藝術的起源太過緩慢。出生在這個年代的孩子就要幸福的多。他們可以享受人類千百年沉澱下來的藝術盛宴。

不要去教孩子,但是可以給他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成長氛圍。通過牆上裝飾各種風格的藝術作品,帶他參觀畫展。給他以一個感受色彩和其他藝術形式的空間,比如家裡專門開闢一個小藝術室,讓孩子接觸手指顏料等。



通過這種形式保護並支持孩子對美術和藝術的感知。

藝術感知的優勢

將來這個在藝術感知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可能擁有更好的審美能力、更開闊的思路、更豐富的生活體驗、更細膩的情緒感知、更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等等。當然至於什麼程度,還要看孩子自身的底子。

晨光微曉,懂英語,愛繪本。兩個孩子均自3個月開始親子閱讀,9歲兒子已在曹文軒主編的《十月少年》發表作品。

晨光微曉


您好。“兒童從小學美術或藝術的重要性有多大?”這個問題我就以我自己來回答。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學美術,學了十幾年後來考的美術學院。女孩子從小學學美術或藝術還是比較好的(男孩子我就不瞭解了)。不一定要當專業來學,就是當興趣愛好學也是好的。培養獨特的藝術氣質,不管是審美,想象力,還是思維,情感表達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而且學藝術的人不容易顯得老,因為心裡總有美好的東西想要表達,可能在別人眼裡稀鬆平常的東西,但在學藝術的人眼中就是美的,學藝術的人看到的世界跟普通人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心裡有美好的想要表達,所以心境也會不那麼世俗,會更超脫一些。再說直白一點,學沒學過藝術一眼就能看出來。

以上就是我作為過來人給您的回答,僅供參考。

我是一個將滿五歲的小男孩兒的媽媽,專注親子教育。頭條號:米媽聊育兒,有我寫的一些親子教育方面的文章,歡迎一起探討,分享育兒之道。


米媽談教育


兒童從小學美術或藝術是很重要的。

一、從小學美術和藝術是很重要的,因為美育是一切創造的基礎

1. 培養孩子感受美、鑑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當太陽落下時,有的人看到的是僅僅是太陽,但有的人看的是夕陽西下、美麗的晚霞、五彩的餘暉和映在大地上金色的光芒。這種感受美的能力是孩子從小的引導。

當你讓孩子畫一幅畫的時候,有的孩子只會模仿或者臨摹,有的孩子可以創作出自己獨特的畫,這種創造美的能力也是經過長期的藝術薰陶才有的。

2. 美術可以發展孩子的動手能力、手眼協調能力、語言能力

當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運用雙手時,這樣是在培養一雙“工作”的手,孩子通過手和眼來感受外面的世界。當孩子聽到一個場景時,會在大腦中想象他們的樣子,並把它畫出來,語言的作用就是讓大腦中能浮現不在眼前的事物,所以繪畫也是在反覆訓練和提高語言的能力。

3. 培養孩子一種生活興趣

當孩子真正地將美術當成一種興趣,在他學習壓力大時能有一個自我宣洩的渠道。若干年後,當孩子煩悶的時候,父母不在身邊,孩子攤開畫紙,拿起畫筆,酣暢淋漓地畫上一幅畫,消磨消極,得來力量,作為父母,是不是感恩當年的培養。

二、藝術教育需要在生活中薰陶

真正的藝術教育不僅僅是讓孩子去學美術、考證就能培養的,而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薰陶,耳濡目染讓孩子有一雙發現美的眼鏡,有了發現美、感悟美的能力,才有創造美的能力。

1. 引導孩子日常通過自己的眼睛感受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日出日落、雨點雪花、整齊的隊列、詩詞語句、好聽的音樂,無處不在的美,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懂得生活中有很多無處不在的小美好。

2. 去大自然中感受美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點一滴,它的美無不蘊藏在目之可視、耳之可聞、鼻之可嗅、手之可觸的細微之處,只要我們引導孩子,細細觀察,就會發現大自然之美。

3. 經常帶孩子去博物館、美術館等藝術場館

很多博物館和美術館最常見的展品有繪畫、雕塑、攝影作品、插畫、以及工藝美術作品等,多帶孩子參觀這些場館,藝術的薰陶就在一次次的參觀中滋養。

總之,兒童從小學習美術或者藝術是很重要的。


樂陪娃


以前一直覺得學不學美術,學不學音樂沒有什麼,只不過是給孩子增加了一個特長而已,對孩子的人生沒有什麼。

直到最近聽了關於孩子藝術啟蒙的課程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

由於家庭原因,我小時沒有學習這些,家長唯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學習成績,自己也對這些沒有什麼興趣,現在才發現自己沒有審美觀,很多藝術方面的東西自己都欣賞不了。

孩子的童年教育最重要的不是那些孩子以後會學習的那些常識,我們應該培養的是孩子的美感,應該是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能夠幫助孩子提高心靈的感受力以及表現力,讓孩子感受更多,表達更多。

它是最基礎的人格教育,是孩子以後幸福生活的基礎。

在孩子藝術學習的道路上我們不要總是強調技術層面的東西,我們要讓孩子對藝術學習感興趣,讓他們學會欣賞美,發現美,懂得美,表達自己對美的理解,從而懂得生活的樂趣,熱愛生活。

我們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站。


童媽趣寶


美術和藝術概念目前沒有那麼明顯的區別開。也就說概念處於模糊狀態,對普通人來說。因此,本來是學美術,後來變成藝術了。而美術和藝術最大相同都應該是創造之事。當然創造應該從學習開始,所以就有了學習畫畫之說。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創造真正來源不是從課堂上,不是從老師那裡來,而是從生活來。學畫畫是學創造嗎,不能等同。

所以重點說說美術或曰藝術的創造性問題。創造性不光是美術,藝術,所有的學科,科學的終極的,最高的,有價值的地方唯有在創造。創造是造福人類。幸福是在享受創造的成果。

所以創造性也是美術或藝術的根本目的。但是,什麼帶來創造呢,什麼能帶來美術或藝術的創造呢,是生活。所以說,學習生活就是學習藝術,學習創造。學藝術是學創造嗎,不能等同。

你問的這個問題怎麼回答呢,我只能說學習生活就是學習美術,學習藝術。即在生活中學習美的方法,美的形式,美的內容,美的色彩,沒有的姿態,美的關係,美的標準,並由此所得美走向自然而然的創造之路,創作美的藝術。但是怎麼向生活學習,有機會再說。

還有一點應該強調,即美術或藝術不是為個人的美術和藝術,是個人為人類的美術和藝術,所以不能帶著個人名利思想走美術藝術之路。


擬象油畫創始人要力勇


吳冠中說:“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

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文盲還是可以通過學習知識來補充的,但是美盲,一個人的審美能力是很難去改變的。

提高孩子審美的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美術和藝術。


每次我媽給我兒子穿著綠上衣,紅褲子,我的那個心啊,揪揪的。老人家看不習慣我們素色的色調衣服,覺得穿個白上衣太醜,小孩子就一定要花花綠綠的才好看。每次帶孩子出去回來都跟我說,哪個哪個老奶奶說我們家小孩子衣服穿得真好看,我就會回說,你看都是老奶奶說的,有哪個年輕人會說好看。


審美有問題的人,她是看不出她自己的問題在哪裡的,還一直覺得好。這就是最可怕的。文盲你還能知道我就是文盲,我就是不認識字,這個是具體可見的。但是美盲是不知道自己的審美有問題的,這個是具體看不到的。


所以從小加強對於孩子的美術和藝術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藝術能提升人的審美觀,提升人的氣質,更能容易看見美的東西。


我是筆媽,關注@筆媽成長,我們一起聊有趣的育兒事,一起守護孩子的成長。


筆媽成長


藝術的範圍很廣,就拿畫畫來說吧,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學習畫畫的好處。

1.學習畫畫可以提高記憶力

小孩在畫畫的時候不僅僅只是照著圖片去畫,很多時候需要提取記憶力;

2.學習畫畫可以開拓孩子的想象力

畫畫除去一開始臨摹階段,後面大多都是需要想象力的,小孩子的認知比較開放,學畫畫對於培養小孩子的想象力是特別好的;

3.學習畫畫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好的作用

畫畫是個很需要耐心的事,現在生活比較浮躁,成年人的性格都形成了,很難再靜下心來去學習,小孩子的性格則是可以很好的去塑造;

4.學習畫畫可以讓孩子擁有比較好的審美

只有不斷的看美的東西,才能提高審美能力;

學習畫畫還可以讓小孩子認識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可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總之,畫畫的好處是多多噠。


會畫畫的雲


大!非常大!比泰山還大!

大家好,我是摳腳老爸,專注解答育兒教育問題。

以我家孩子南南為例,在她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有意識的培養她繪畫和其他藝術的能力,請了老師又是教又是學的,雖然南南有時候不太願意去上課,但我是真的不想她步我老路。當遇到美好的風景是,只會感嘆“哇!好美啊”,我希望她能夠用畫筆來表達內心的美好。下面我就南南學繪畫之後變化來說說學習美術的好處。

一、培養審美

美術教育可以發展學前孩子對美的表現力、理解力和感受力人的審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後天從小逐漸培養起來的,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人沒有一個不愛美的,對於孩子也是如此。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南南在老師的引導下,感受和理解著存在於自然、社會中的美,大自然五光十色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變化。激發他們的審美情感。


二、培養觀察力

美術教育能夠發展孩子們的觀察能力、記憶力。美術活動是一種視覺活動,兒童在動手之前,首先總是要通過視覺觀察所要表現的對象,例如物象的形態、結構、色彩和比例等,使這些因素在頭腦中留下較清晰的印象,然後再憑藉著自己對這些的感受和理解去動手錶現,這種觀察力的培養,對兒童的美術創作乃至一個人一生髮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培養協調性

美術教育對於增強孩子們手和腦的協調性和靈巧性有很大的幫助。孩子在繪畫或做手工活動的過程中,總是用眼睛觀察用腦思考,用雙手去參與活動,為了使他們儘快地掌握在造型活動中所必需的各種技能和技巧,就必須訓練他們一些專門的動作,並使這些動作儘可能做到準確,有一定的方向性,一定的速度和力度,因為手的活動關係到腦的發育,手指動作的訓練對腦細胞可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從而使思維活動的水平也越來越高。


四、培養情感

美術教育,主要是強調熱愛美和審美情緒的體驗。對於孩子們來講,無論是繪畫還是美工製作,都離不開激發他們審美的情緒需要和愉快的情緒體驗。因此,正確的實施美術教育,能有效的促進孩子們社會情感的發展,有益於他們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良好的美術教育能有效地幫助孩子形成積極的個性特徵。美術活動能增強孩子對生活的熱情,特別極具創造性的活動中,過程還是結果對他來講都是親切的和有趣的,會使他們興奮和嚮往。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通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