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歸來》:一座思想與情感的窖藏

能讓人內心平靜的,永遠都是生活中不溫不火的某個片段,亦或某個人。

甚至,是那個時代獨有的東西。

起初看張藝謀導演電影《歸來》,完全是奔著鞏俐與陳道明去的,越看越發現,值了。

開頭是那個時代的背景,文化大革命的條幅,素色中山裝,復古的陳列設施,和被掛嘴邊的“階級敵人”。

男主人工“陸焉識”出現了。

電影《歸來》:一座思想與情感的窖藏

下雨的夜晚,躲躲閃閃的鬍子男人,試圖從房頂望向闊別十幾年的家。

女兒丹丹的出現,成了他與妻子相見的一堵牆。

當他敲門的那一刻,妻子“馮婉瑜”澄澈的眼眸中浸著淚水,再來了一個黝黑狼狽的男人特寫,將我帶入那個時代。

兩個人之間的思念和無奈,瞬間讓人感傷。

雨水中擦臉的“逃犯”陸焉識,匆忙趕往火車站的馮婉瑜,一心阻止的丹丹,急馳而過的火車,以及奔跑中準備抓捕陸焉識的指導員,加之背景音樂的出現,一時間我感覺到影片的第一個高潮來了。

馮婉瑜的一句:“焉識,快跑”,讓我看到了感情的至死不渝與純粹。

電影《歸來》:一座思想與情感的窖藏

三年後,文革結束。

人群中坐在一旁等待的陸焉識,換了一副眼鏡,剪短了頭髮,揹著行囊回家。

又是一段背景樂。

熟悉的地方,親切又陌生。

多年期盼中的相見,竟是熟悉又讓人不解的寒暄,一頭霧水的陸焉識還不知道有些事早已物是人非。

似曾相識又不曾相識的感覺,讓人心碎。

接下來,因為失憶總去火車站的馮婉瑜,一個努力想幫妻子找回記憶的陸焉識,成了電影的主體。

一次等待,一段音樂,一場悲傷。

每一次的5號接站,都在儀式中刺痛著每個觀影者的神經。

電影《歸來》:一座思想與情感的窖藏

甚至喚醒我們靈魂深處最原始的“心靈感應”。

陸焉識用各種方式彌補著過去對家人的虧欠,不離不棄的陪伴,一趟趟的趕往火車站,面對絲毫不見好轉的馮婉瑜,他甚至成了讀信人,成了鋼琴手,成了車伕…

卻從沒成為被認出的“陸焉識”。

直到老去,彼此走過了這段讓人意外的時光,陸焉識雖是那個有家不能回的男人,卻也是那個能原諒一個時代過錯的男人,他的擔當,大度,堅毅與不放棄,讓我肅然起敬。

最後,那副畫面,給了我太多自省的力量,我不僅在想,中國人對感情的執著,含蓄,從來都像是被寫入歷史的。

從頭至尾沒有山盟海誓,卻是如此記憶深刻。

電影《歸來》:一座思想與情感的窖藏

真應了拉金的那句“在所有的臉中,我只懷念你的臉”。

這部源於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的影視作品,給我內心的平靜感,足夠擊敗幾本書的份量。

帶著幾分遺憾,我愛上了這部作品。

我開始看第二遍,第三遍…

我用這種方式懷念經典,並學著享用感情世界的刻骨銘心。

有人評價電影《歸來》是一顆催人淚下的煙霧彈,興沖沖的去,滿懷遺憾而歸。

這個一張紙就可以寫完的作品,沒有太多苦難的刻畫,沒有幸福的定義,沒有花哨的裝扮,除了日常就是日常,卻時刻留住了我們的心。

如果說這電影不是拍給年輕人看的,那麼這其中的滄桑與細微末節,要想真明白,估計是需要一些年月的。

電影《歸來》:一座思想與情感的窖藏

最後我只想說,不是所有舊時光都氤氳著朦朧的美好,既然已經遇見,且把不是所有舊時光都氤氳著朦朧的美好,既然已經遇見,善待彼此。

願時代遠行,情感依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