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人过年,最爱的夜宵是这碗,雪菜冬笋年糕汤

每到腊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都会准备“万年粮”,预备着吃上十天半个月的,意思是保证年年有余粮。

各地的“万年粮”都不一样,像东北地区就是包饺子,冻起来慢慢吃,山东这一带是蒸包子、蒸馒头之类。

江苏苏北一带,习惯把年三十中午的米饭锅巴小心翼翼地铲出来倒扣着,形似小山包,名曰“粮食屯子”,意味着来年有更大的丰收。

宁波人过年,最爱的夜宵是这碗,雪菜冬笋年糕汤

江南地区有很多是做年糕,用糯米粉和枣子做成,越粘越好,据说吃了这样的年糕,生活就能“步步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会一年比一年提高。

在苏州,关于年糕,还有一段故事。

说的是,公元前484年的春秋末期,吴国伍子胥,同孙武一道辅阖闾整军经武,攻楚灭郢,深受阖闾的信任,受封大夫,参赞国事。

宁波人过年,最爱的夜宵是这碗,雪菜冬笋年糕汤

后来阖闾死,由其子夫差继位。夫差专横跋扈,伍子胥多次进谏主张“联齐抗越”,不要北上争霸,夫差却坚持出兵去攻打齐国。

后来夫差攻打齐国胜利归来,伍子胥想到自己曾经苦谏劝阻,必遭杀身之祸,便对几个知己说:“日后我若遭祸而死,如果那时国家有难,百姓无粮可食时,可到象门城下掘地三尺,定能挖到可食之物。”

宁波人过年,最爱的夜宵是这碗,雪菜冬笋年糕汤

事隔不久,伍子胥果然被害。事情也果不出伍子胥所料,不久吴国便遭越国袭击,重军将吴城团团围困,眼见全城军民就要断粮了,有人想起伍子胥生前所留的话,便派人到象门去挖地,果然挖出许多用熟糯米压成的“城砖”。

吴国军民才靠这些“城砖”度过了难关。从此,每逢过年,当地人民都要做这种“城砖”来吃,世代相传,沿袭至今。

这些熟糯米的“城砖”,便是我们今天所吃的年糕。

宁波人过年,最爱的夜宵是这碗,雪菜冬笋年糕汤

而在宁波,每逢过冬,年糕也是必备之物。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冬至过后,家家户户都要挑百十斤米,去溪水淘洗后,置于大水缸内,担来井水浸泡。

待米泡松发后,上锅灶蒸煮,旋即担至溪畔石臼,家里男丁全体出动,轮换着用力舂打米团。

宁波人过年,最爱的夜宵是这碗,雪菜冬笋年糕汤

女人们就近搭起台子,趁热乎将米团搓揉成大小长短匀称的条状,再用木板压成扁平,一块块码放起来。

老人们眼尖手快,一块年糕搓成,拿起沾了食用色素的“印章”,在年糕上轻轻一点,那火红的颜色,将年味一点点晕染开来。

那年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做上几十斤,甚至上百斤年糕。

宁波人过年,最爱的夜宵是这碗,雪菜冬笋年糕汤

村子的上空整天飘着米香,小孩子们从这一家串到那一家,抢过一块块刚做成的年糕,迫不及待塞进嘴里咀嚼。

一边吃还一边评头论足。但吃了人家的,待人询问,总不至于说坏话。

“咪道赞否?”

“赞哦!”

宁波人过年,最爱的夜宵是这碗,雪菜冬笋年糕汤

做好的年糕,可以放置一年,为防干裂,往往都浸在水缸里“养”起来,随吃随取,十分方便。

年糕的吃法也多样。可以整条扔进灶膛的炭火里煨熟,外焦里糯,十分弹牙。也能切了片,与菜蔬肉片同炒,爽滑劲道。

我最喜欢的,莫过于这个季节,用山里挖回的冬笋切丝,加上秋季腌制的雪里蕻,再加一点肉丝,与年糕片同煮。

宁波人过年,最爱的夜宵是这碗,雪菜冬笋年糕汤

雪菜冬笋年糕汤,在这样过年的时节,也是宁波人顶喜欢的一种夜宵,既能顶饿,而且不油腻,鲜香爽口。

回到宁波老家,这一碗鲜香,温暖了我数十年在外漂泊的乡思。

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宁波人过年,最爱的夜宵是这碗,雪菜冬笋年糕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