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什麼在轟轟烈烈的鄭和下西洋後禁海?

南渡唐後人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後來的帝王沒有像朱棣那樣雄才大略、做事強勢,對朝政大權在握。


跪射俑


因為明代從仁宗繼位往後,朱明皇帝已經沒有了永樂大帝那樣的雄才大略。

很多人說明朝海禁,是為了打擊海盜、杜絕走私、保障沿海穩定等等,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帝王對海疆沒有興趣,也不想經營航海。

想明成祖永樂皇帝,五出蒙古,六下西洋,收遼東,收安南,設立三宣六慰、哈密衛,開疆拓土,成就了明王朝的巔峰。可惜子孫胸無大志,戰略不斷收縮,不僅放棄了朱棣十幾年北擊蒙古獲得的長城以北的廣闊土地,也放棄了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安南及其西南地區大片土地,對於西北西域也放棄了經營,遼東地區也順其自然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全面的實行了禁海政策,使得宋元和明永樂時期在海上建立的一切貿易機構和勢力範圍全部脫離中央控制,錯過了世界大航海的黃金時段。

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立即調整的其父朱棣的擴張政策,實行戰略收縮,全面宣佈停止再下西洋,明宣宗朱瞻基繼位後,最後一次組織下西洋,但隨著安南地區的獨立,鄭和的去世,明朝已經逐步失去了對東南亞的地區的控制,勢力範圍也逐步退出了海洋,明朝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再扣除中間禁海的5年,轟轟烈烈的23年的明代大航海宣告了結束。


曹老師xixi


明朝鄭和進行了七次遠洋海航活動,其中六次在活動永樂時期,目的是尋找消失的朱允炆以及彰顯朱棣的治國成效,另外一次在宣宗時期,原因是朱瞻基想要告訴那些臣服的小國自己登基做皇帝。所以,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為了發展經濟,也不是為了對外擴張,而是為了彰顯大國威儀以及皇帝的個人私心

宣宗以後,明朝發生了“土木堡之變”,國力漸衰,根本沒有實力再進行如此大規模的炫耀性行為,所以也就自然沒有了所謂的下西洋行為(也沒有了炫耀的資本)。不僅如此,雖然這明朝國力的衰退,來自日本方向的浪人開始嘗試到明朝邊境進行掠奪資源,而且愈演愈烈,尤其是到嘉靖時期到達了頂峰,明朝不想主動出海作戰,也不願遭受倭寇騷擾,所以採用了海禁政策,主要想把這些倭寇拒絕在國門之外

不過明朝的海禁政策也出現過鬆動,也就是著名的“隆慶開關”,在政府的控制下,有意識的開放了一些海岸,不過此時已經到明朝末期,意義已經不大。


文史並蒂


首先,鄭和下西洋除了宣揚國威外沒有帶來什麼經濟利益,龐大的船隊和七下西洋花費巨大,完全不是一個農業國家能夠長期承受的,明成祖和鄭和去世後,後來的兵部尚書將寶船圖和海圖全都燒掉了。

其次,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成祖發現這樣的開放對外交流,明朝的百姓都願意做對外出口貿易,都願意用經商來換取錢財,這樣一來豈不是沒有人願意務農了,那麼堂堂泱泱大國,豈不是沒有糧食吃了,這可絕對不是好現象。於是明朝統治者下令“閉關鎖國”,停止對外出口貿易,不允許人私自經商,只留下當時廣東省的幾個口岸,由朝廷對外交流。(這是封建王朝的通病--重農抑商)

為什麼統治者發現國人開始重商抑農以後,就要控制這個現象呢?原來中國從秦朝以前的商鞅變法開始,舉國上下的一個信仰就是重農抑商,認為只有種地吃飯才是王道,靠做生意吃飯只不過是投機取巧,根本不是可取之道。當時的統治者也是這樣認為,他認為如果當時要是“十億人口,九億商,還有一億待開張”,那麼整個國家的農業就算是完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統治者害怕百姓學習了外面的先進理念與技術以後,百姓會不服從自己的管理起兵造反,這樣一來就一定會威脅自己的統治地位,綜合這兩點原因,於是下令“閉關鎖國”,停止百姓私自對外貿易。





歷史收納館


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杜絕東南沿海的“倭患”。

明代中後期,東南沿海倭寇猖獗,他們攻城略地,殺人放火,搶劫強姦,嚴重危害當地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朝廷為了抵禦倭寇的入侵花費了大量人力、財力、物力。

當時明朝有兩個外患,一個是北邊的蒙古,北部蒙古的威脅從明朝建國後就一直存在。另一個就是南邊的倭寇,倭患始於嘉靖年間,盛於萬曆年間。僅是北邊的蒙古就已經讓明朝疲於應對。後來再加上東南沿海的倭寇更是讓明朝雪上加霜。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倭寇不全都是日本人,還有一部分是中國的海盜參與其中,他們和日本海盜一起在中國東南沿海燒殺搶掠。到了倭患後期,倭寇中甚至大部分都是中國人。

所以明朝為了從根本上杜絕倭患,下令禁海,不準中國人出海貿易,防止他們與外人互相勾結,同時也不讓外國人到中國來通商,想通過海禁來緩解明王朝的壓力。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讀歷史


先看看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圖:

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鄭和路線主要是印尼蘇門答臘島、印度洋沿線,最遠到達了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地區。這些地區開發程度均遠不及當時處於鼎盛時期的中國,甚至是處於原始社會。這難免讓中國人產生妄自尊大的思想。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有三:詔諭各國朝貢、鎮撫海外流民、尋找建文帝。

鄭和下西洋後為何禁海?

回答題主的問題。禁海政策的出臺不能說和鄭和下西洋毫無關係,也不能說完全是由於鄭和下西洋導致的禁海。總體上說,鄭和下西洋對明代海外貿易有如下影響:

  1. 宋代航海大發展,元滅宋時許多宋人便漂洋過海流落至東南亞各國,朱棣希望通過鄭和諭知這些人回到故土。但是經過元朝近百年發展,很多人已經在當地根基已深,不會輕捨棄家業回到中土。比如說對盤踞三佛齊的陳祖義,鄭和就在第二次下西洋時予以剿滅,帶回中國處斬。這樣雖然召回了許多漂流在外的漢人,但也使海外華人勢力受損,明朝在外聲望下降

  2. 鄭和下西洋使海外商業貿易無利可圖。唐宋以來,主導印度洋、東南亞和東亞貿易的中國海商積累鉅額財富。但明政府主導的鄭和下西洋採取了“厚往薄來”的政策,這意味著世界其他各國只需要覲見就能獲得其所需的中國商品而不用像以前一樣花費成本。這無疑壓縮了海商的生存空間,於是許多海商淪為海盜,侵擾東南沿海,這成為禁海的一個主要原因。

  3. 南洋各國對明朝的態度認為是平等往來,而明朝則認為是“以小事大,以下事上”。這難免在具體過程中會產生衝突和矛盾,

  4. 磬盡國庫的航海一次便須動用13省的錢糧,而又帶不來經濟效益。當明朝政府停止了這種“損已利人”的弊政後,南洋各國又會因損失利益而遺恨明朝,海商也會因為利益的損失將原因歸罪於明朝。這無一不是後來海禁的原因。

總結

上面說的是鄭和下西洋對海禁政策的促進作用,當然海禁政策的出臺原因遠不止這些原因。它更多是因為當時的明朝政府妄自尊大,破產海商淪為流寇,南洋各國習慣依靠“覲見”獲得實惠後引起的弊端。

所以,毫無疑問,單從政治角度進行而不考慮經濟利益的鄭和下西洋,徹頭徹尾是失敗的。而且為了彌補這個錯誤出臺的海禁政策,可以說是過猶不及,矯枉過正。


物質文化史


鄭和下西洋後禁海和停止下西洋,可能是明朝對自身的充分自信。

在明成祖朱棣時期,周邊國家中亞還處於蠻荒,爭端不絕。北邊更是了無人煙,朝鮮半島則是中國屬國,日本的戰火依然沒有平息。再看東南亞和南亞,熱帶地區的溼熱氣候,也讓大一統王朝成為奢望,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北部一片沙漠。

鄭和下西洋,自身攜帶的物資和技術遠遠超過所經過的國家部落,自然相關信息也會被皇帝知道。當時的中國,是明朝最強盛的時期,放眼望去,自己的天朝上國身份似乎也不誇大。這些鄭和所到達的地方,無不向往明朝,人人都想去中國生活,如今明朝都城南京還有勃尼國王墓,可見海外的東西對明朝來說還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另外,也因為明朝的富強,使得周邊國家和國內一些非分之想的人有了邪念。他們組織起來,在海上島嶼之間落腳,形成了一個個的海盜集團,鄭和下西洋就曾在馬六甲海域搗毀了一個大型海盜集團。這些海盜不僅劫掠商船,還侵擾沿海富裕地區,讓朝廷煩不勝煩。

而明朝的解決方案不是提升海上軍力,而是實行禁海,在沿海開闢無人區,讓海盜搶無可搶。雖然初心不錯,但是解決方案就有點不高明,也是明朝最為人詬病的地方。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


學習成長的ouby


明朝海禁是十四世紀時明朝政府對海事進行的一系列限制政策的統稱。 \r

  元末明初,日本封建諸侯割據.互相攻伐。在戰爭中失敗了的封建主,就組織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武裝走私和搶掠騷擾。 對此,洪武年間,朱元璋為防沿海軍閥餘黨與海盜滋擾,下令實施自明朝開始的海禁政策 。早期海禁的主要對象是商業(商禁),禁止中國人赴海外經商,也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進貢除外)。 明永樂年間,雖然有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但是放開的只是朝貢貿易,民間私人仍然不準出海。而後隨著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嚴格,雖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但大大阻礙了中外交流發展。\r

  隆慶年間明政府調整政策,允許民間赴海外通商,史稱隆慶開關。海禁的解除為中外貿易與交流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局面。\r

  明朝的海禁政策自洪武年間開始到明末海禁的廢弛經歷了一個多變的 過程。從明初嚴厲的海禁政策,永樂年間海禁的鬆弛,永樂後(洪熙—弘治)海禁政策的再強化,嘉靖年間的海禁政策高度強化,隆慶開放和海外貿易的迅速發展, 明末海禁的廢弛。這些政策對明朝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帝國飛車


大家好,我是調侃君。歷史問題我來答。

海禁從朱元璋建國後第四年就已經實行了,為什麼?

大明朝並沒有完全剷除元朝的勢力,此外,張士誠和方國珍的殘餘勢力也談到了海上與日本浪人聯合,經常侵擾內地。

為避免在與蒙古對戰時後方出現問題,海禁就非常重要。

其次,朱元璋為了讓東南亞地區藩屬國進貢,便下令只有給大明進貢才能來明貿易。

鄭和下西洋期間明朝也實行著海禁,只不過鄭和是明朝的官方活動,而且因為載入史冊讓人們覺的這個時期明朝是開放的,而朱棣死後,大臣們是禁止鄭和下西洋這類官方活動,不是海禁。

明代海禁的政策的出臺並不是單獨出現的,而是與朝貢貿易一起出臺的,並構成了明天朝記治天下的基本內容。明代海禁的出臺在很大程度上是消極的抗倭。

政府想壟斷海洋貿易的利潤,所以自宋朝開始實行了海禁,明朝學習元朝,元朝又學習宋朝。

很多朋友都以為海禁就是閉關鎖國,其實不是,因為海洋貿易這東西來錢太快,說白了就是政府要獨吞。清朝的才是閉關鎖國,而且對貿易非常不積極。

總之,明代海禁政策的產生,發展與實施後的影響都是深遠的,就是統治階層缺乏自由貿易是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如果民間貿易能夠得到大力弘揚,中國的國運或許會發生變化。


調侃歷史


明朝初年,因為明初的朝貢貿易厚往薄來,造成許多日本人冒充朝貢使者到明朝這裡來騙錢。日本實際上是處於割據狀態,沒有統一的中央政權,很多到中國來冒充朝貢使者的日本人沒有日本政府的管轄,朝貢完了以後他們滯留在中國沿海搶劫。

這是明初的倭寇。為防止倭寇朱元璋就頒佈了海禁政策。 明成祖即位後,在永樂年間,派遣著名的的航海家三寶太監鄭和率遠洋船隊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又派遣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子魯]出使撒馬兒罕、吐魯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國,加強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上的往來,為中國走向世界做出了貢獻,體現了永樂王朝的鼎盛和開放。

明成祖之後,其子朱高熾繼位,也就是明仁宗。他聽從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見,認為下西洋過於浪費,收效不大,宣佈停止下西洋的活動。不到一年,仁宗病,宣宗朱瞻繼位,改年號宣德。宣德五年(1431年)閏十二月初六日,派鄭和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下西洋。

到了明憲宗年間,曾有太監向憲宗提議再次下西洋,於是皇帝下詔到兵部索要鄭和出使的海圖等資料。 但由於劉大夏等官員認為下西洋為一大弊政,有害無益,因此將當年鄭和出海地圖等資料藏匿起來(一說將其銷燬),兵部尚書項忠命吏入庫搜索無果,再次下西洋一事於是作罷。

後來倭寇橫行,明朝加大了禁海的力度,直到明朝中後期,倭寇逐漸平息,才重新開放禁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