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是什麼阻礙了你的SCI(或者科技論文)的進階之路?


劃重點—是什麼阻礙了你的SCI(或者科技論文)的進階之路?

網上形形色色的相關信息,難免讓大家眼花繚亂,我這邊分享一些個人意見,希望能對大家有點幫助!

SCI論文的發表是評定職稱和獲得學業的要求之一,同時也是學術交流,獲得同行認可的必要方式之一。由此可見發表SCI論文的重要性,但是在SCI論文的發表中很多作者往往會犯一些錯誤,以至於論文發表的不順利,甚至於退稿。

一、拿到一篇文章,讀者一般首先會看圖片,給這篇文章定個基調,是傾向於接受還是拒絕。因此,在SCI論文的圖片處理上,應當保證圖片內容的清晰,同時能讓讀者通過圖片的信息就能大致理解論文所撰寫的核心內容。對於數據表格圖片,要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同時,圖片不能過於雜亂,數量應根據各個SCI期刊的規定數量嚴格限定。

二、審稿員通常會根據各個作者和關鍵詞,去找些相關的文章,看這人有沒有一稿多投。特別是有些在職人員,為了應付晉升而拿別人的數據稍做改動隨便寫了一篇。這些一般都是被拒稿,建議不要心存僥倖心理做一稿多投或者重複發表,因為這極有可能會被查出來的。一般好一點的期刊都會提供審稿人一個月免費使用文獻數據庫,因而大部分資料都是能查出來的。所以,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引用的內容要規範的加上腳註,並在引用文獻中做出說明,如果因為沒有做好這些內容而被當成是重複發表或抄襲則必定是退稿。

三、論文字體和不規範的地方,如常出現的有中英文字體格式、標點符號全半角之分、空格的使用、標題字體、圖注字體、數字與單位之間需要有空格等,這些是國內學生喜歡犯的錯誤,因為有畢業的壓力,往往草草地就把文章投出去了。不管時間如何的緊迫,在投遞SCI論文之前,建議先細心審核這些規範的內容。

四、摘要部分。請注意不能用簡寫,除非是常規的簡寫,如SEM、XRD等。而要使用簡寫就應當在前言開始首次出現時說明清楚。凡是首次出現的簡寫,應給予說明,除非是常規的內容,但一般也可給予說明。

劃重點—是什麼阻礙了你的SCI(或者科技論文)的進階之路?


五、前言部分,應當注意語言邏輯性,不可因邏輯的跳躍而使得讀者無法理解或者難以理解論文的內容。

六、圖片的分辯率、標註、單位等不能出錯,另外一組圖片應當在一頁顯示,這個很容易出錯。圖片已經表述的東西無須再通過文字再表述一次,同時要確保圖片的數據、信息一定要是準確的,真實的。

七、表格建議使用標準的三線表格式,且表格和圖片的數據切不能有重複,相同的信息在圖片或者表格中已經表述過了,那麼在別的表格或圖片中就不需要做多餘的表述,這樣反而會使的文章贅餘。

八、結果和討論部分。避免自圓其說,儘可能找到相關的分析,特別是關係到創新點的地方,否則會引起審稿人極大的懷疑。另外儘量不要出現maybe、we suppose、we hope之類的字眼。如是實在是沒有類似的理論分析,可以在之前說明。

九、結論部分。有些作者直接把摘要複製過來當結論,這是很不妥的。結論部分大可不必寫試驗過程,而是說明清楚該項研究的結果、意義以及可能的研究前景等便可。結論部分同時要區別於摘要,側重於研究的結果和意義,對該領域的前景也可進行必要的描寫。

十、參考文獻。外國人特別注重參考文獻的書寫,因為他們很珍重別人的知識產權,所以他們認為如果作者把這個寫錯,這是對他們極大的不尊敬。所以,哪怕是一個空格,一個符號都不能出錯,更不能把作者名字、篇名等信息搞錯。

科研不易,深有體會,希望大家在科研之路規避更多的彎路,實現彎道超車,整合更多的資源發展自己的科研之路,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和我一起分享所得所悟,讓科研變得更為輕鬆,讓自己更願意去擁抱科研工作,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實現自我價值、服務社會發展。

劃重點—是什麼阻礙了你的SCI(或者科技論文)的進階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