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把玩折扇,需要做哪些准备?

绿叶衣行


折扇不同于文玩手串,随便入门

这个东西属于传统手艺,而且小众,不想手串有大起大落,价格几年甚至十几年来基本没有涨幅也没有跌价。

基本买扇子的都懂行,卖家不敢报天价。

所以文玩折扇大部分属于一分钱一分货,能力范围之内买最贵肯定没错。

要说非说出个究竟,就看卖家敢不敢给你拍六面图,

两边看看有没有划伤,侧过来看看拱不拱腰,展开看看扇形周正不周正

排口看看散不散头 头型看看字节处理舒服不舒服

以及小骨刮宓刮楞的细节图,

当然任何行业都有奸商

如果一买家只拿着一把扇子,还用绳子绑起来,只拍个一两张照片

告诉你这个料多好多好,那就可以断定他要赚钱了

如果去实体店,别管多贵的扇子,不让你摸,不让你捧,也没装扇面,只是隔着玻璃看,那也别买了。

大部分,如果你不买一万以上的扇子

扇子的价格都是 工:料=8:2左右 有的贵重点竹料可能占到五五开 但是玉竹折扇是纯工费

扇子最简单的要看10点左右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工说得过去

细节要看40多道工序,不过这还不用你入门都懂。。

扇面的水太深了,你就用几十块钱的苏工洒金面就可以。

而且扇面这东西是消耗品,一年两年一换,传承的是扇骨

先把骨子玩明白再说扇面。。

拍品汇


折扇作为我国传统的文玩之物,其使用价值逐渐消退,收藏价值却不断提高。这种古时袖中雅物,因为具备不比书画作品逊色的艺术价值,历来受藏家关注。目前收藏市场精品折扇的价格连连走高,业内人士建议藏家应以精品为主要收藏对象。

扇骨的把玩,主要指竹制扇骨的把玩,竹制扇骨是文人、玩家常置手边的玩物,日夕摩挲,愈摸愈润,长久之后似得人之灵气,更具神采。

“把玩”又称“盘”,就是不断用手抚摸,盘扇骨是养扇骨的手段,是悠闲中的一种雅好。

扇骨有“生骨”、“熟骨”之分,盘扇骨有“文盘”、“武盘”之说。

  • 生骨

“生骨”为新制作。新制作的扇骨需长期不懈的把玩,才能去掉其火气,新骨不断的“盘”,越“盘”越亮,其颜色也会由白变黄,由黄变红,给人以古朴凝重之感。

  • 熟骨

“熟骨”多为传世品。传世的老扇骨则需要精心养护,妥善存放。对于老的残扇骨,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能修则修,一时不能修的,要等待时机,不可勉强去修,否则对老骨会造成新的伤痕。

  • 文盘

是将扇骨经常握于掌中,并反复抽拉摩擦、抚摸,经过人体气血体温的影响,使扇骨由新制时的晶莹洁白,盘成微黄如玉,经过久盘色似琥珀,又若蜜腊。

“文盘”扇骨前首先要净手,洗手待手上的潮气挥发后,两手相搓至微热,再将扇骨握于手掌中,匀速前后抽拉,盘至和人体相近的温度即可停止,这样反反复复,半年后扇骨上可出现盘玩的痕迹。

  • 武盘

是用核桃油反复涂擦于扇骨,或常用扇骨擦拭人面部鼻两侧的汗油,这样可很快使扇骨油润发亮,但手感和观感远不如“文盘”的扇骨。

  • 存放

长时间不把玩的折扇收藏的时候,请用绳子将折扇通体缠绑起来,扇子排口处可绑的紧点,腰身往上扇面部分要松,因为扇面软,如果绑的过紧,大骨极易变形,扇头处扇钉那里不要太紧,如果绑的太紧,扇钉极其容易变松,可参照下图:

  • 开合

收藏折扇的打开和折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用扇的门道。折扇的扇面极易“折”的,总打开折上就会减少其使用寿命。

错误的方法:打开折扇时,用手把住扇面部分向外扯,这种动作既不雅观又伤损扇面。

正确的方法:右手攥住扇柄部分,左手伸出食指按住扇子顶端,用右手大拇指用力,轻轻捻开扇子。折上时,也是轻轻地收拢,最后张着的一骨用拇指轻轻扣合。


本答案来自东家匠人吾一艺术。

东家APP


想要把玩折扇,需要做哪些准备?我认为首先要做好功课,看书或在网上学习基本知识,多去当地出售折扇的店铺去看,北京的地方如琉璃厂,潘家园等地,有很多扇庄,不要急于出手。也不要相信网购,便宜没好货,这是硬道理,不要仅凭图片购买折扇,我在网上微拍花了2800元拍了一把名家的折扇,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商店里看到同样的名家作品,标价1200元,所以,尽量去店家挑选购买。其次,折扇材质有很多种,应选择自己喜欢的材质,尺寸,排口等。初玩折扇时建议购买玉竹材质的,价格不高,我个人认为1000元以内能买到非常不错的,几十块钱的不适合把玩,湘妃竹等名贵扇骨,最好先不要买。第三,扇面选择,一般商家都会实现配好扇面,但不负责粘,除非你自己要求粘好,扇面最好选择素面,盘好了再找人写字画画。这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但愿能为提问者提供参考。


WlZ821


贵的买不起,便宜的不好玩儿。我都是自己买把白扇做,写写画画,刻个章什么的。挺有意思的。实在不会的,买黑色或者白色纸扇用彩笔画点点也很可爱,现在有那种金属色的彩笔,画着很好看。也可以让小孩在上面写毛笔字,再装饰一下,会很有童趣。


孙悟空的棒


首先你得有钱,其次要有缘份,一把好的扇子就要不惜工本,乾隆时期广州牙雕艺人制作的扇子每一根丝都和发丝差不多,以致到了晚清外史出国异邦又带回来、并向朝廷禀告西洋技艺精湛,能做此牙扇,有见识者告知此乃前朝出口欧洲的本国扇子,可惜手艺失传……真是闹了笑话!



无厘头秀才


我体会扇子好点,差点不大要紧,要紧是有位名士给你画副画,写几个字。哪怕是丑書,只要是名人写的就是一宝!如今的砖家只看是否名人,只要是名人,(画或写)就是好东西,就值饯!就值得把玩!

所以,当前“书家”千方百计,走后门,拜师付,就是找个名人,给你当敲门砖!于是艺术被现代“充值”,充上了太多的铜臭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