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旅游团诱导团友购物令人反感?

新西兰小胖子


我一个旅游从业者,我自己都讨厌购物团,可是呢有时候真的不是旅行社单方面的原因,现在很多游客(大部分老头老太太)就是为了贪便宜报团的,他们心里清楚得很,就打着我就不买的主意苏报低价的,这类参加得团多了,套路他们都知道都有应对的方法[呲牙][呲牙]。我们家现在以中高端的半自由、自由行为主,从来不做低价团,可是经常有老头老太上门问我们又没有低价团,给他们说没有,还被说教不会做生意,人家都有免费低价的旅游,你家怎么没有,开什么旅行社[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所以啊,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能单怪哪一方。

旅游不是不可以跟团,可以的,但是选择正规旅行社的品质团,签订好旅游合同,还是有保障的,特别是出国游,跟旅行社出门还是比较安全些,有什么问题可以马上解决,不要选低价,不要贪图便宜,旅行社也是开门做生意,不是慈善机构!


小郡主1984


我有经历过报团购物被强制消费的经历,那是2010年9月份,一个同事说她买了保险,保险公司为答谢顾客,组织了680元港澳五日游,让我陪她一起去。

“680都不够来回高铁票,有可能是保险公司有补贴,有可能是购物团”,我一听就有这种想法。后来的几年里,陆续听到保险公司诱导客户去港澳游,千万别信保险公司补贴旅游费用这种幌子。当时的网络还没有这么发达,当时的旅游经历也不丰富,然后我就很高兴的和同事报了这个团。

不过我当时心里也有数,这么低价团,香港吃住又很贵,虽然保险公司说得天花乱坠,说保险公司补贴一部分,说是答谢顾客,当然,这些只能随便听听,我也并没有完全相信,心想我得多带点钱,没啥事就好,万一强制购物就买一点,不被关起来就好。

第一天,我们在香港玩了一天,感觉还可以,女导游也挺能说,讲的故事也很打动人,说她以前是南京事业单位的一个翻译,后认识了她的香港老公,辞职嫁到了香港,嫁到香港也不能被小看,女人当自强,于是自己创业,成立了一个旅游公司,但是在2002年的金融危机中关门了。于是现在在另一家旅行社打工,靠我们消费拿点提成。

第二天,就全天购物。在车上就开始给我们洗脑,说以后流行彩金,还给我们讲赌王跟他的四姨太的传奇故事,四姨太就是戴了彩金时来运转的生肖才时来运转,遇到赌王,成为四姨太。总之一句话,推销她们的“时来运转”彩金,带了他们的“时来运转”,可以旺夫、旺自己之类。

到了彩金店,就被关在一个商场里购物,当天也有好几个团队,这样不大的场地显得有些拥挤,购物体验很不好,空调开得很低。导游就在远处看着我们,最开始买的人并不多。导游见状,就把我们团队聚集一起说,“都是从内地来的,就不支持一下我的工作么,一定要买一些,早买可以早点走,都不买的话接下来就不好安排了。”

见此情况,团里有几个人带头开始买了,这个来一条时来运转,那个来一个彩金手链,还有的买了戒指,这样,团里几乎每个人都买了一些,我和同事也每个人买了一条吊坠小的彩金项链。

接下来的行程全是购物,不过还好,除了第一站彩金店导游看得紧一些以外,后面的店相对随意一些。接下来的吃住也还可以。

总之,最后也皆大欢喜了,我们导游也满意,我们团队队员也都好说话,因每个人都买了些,平均下来,压力也不大。

彩金店那站,我们出商场在外等车时,看到别的几个团队就很糟糕了,其中最糟糕的一个团队中一个男导游在外面大声训斥着他的团队:“你们一个人都不买,真的是打算来白吃白住的么,接下来,你们别想吃饭,别想住宿,回家的机票你们自己买”,然后接下来一顿骂。唉,这样也真的都挺难堪的,这么低的团费,还是得买一些比较踏实。

后来,我又与其他人相约去了3次香港,觉得香港自由行真的太方便了,自由行也不是很贵,完全没必要跟团。

吃一堑长一智,自从那以后,我就报纯玩团和自由行为主,每次在路上都有不同的体验。


淡然820529


跟团游被导游安排购物行程,甚至强制购物的情况,估计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我作为一个经常旅行的人,在早年也参加过一些旅行团,有过类似被强制购物、带去购物商店的体验,比如说带你去体验电疗,推销各种神药,然后让你听讲座、洗脑,各种招数无奇不有。

去年元旦的时候,十几个朋友的家庭一起找旅行社单独组了个团,去马来西亚的沙巴旅行,虽然强调是纯玩团,但是,中途也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带到了卖巧克力的商店,不过好在导游是个华人妹子,很和善客气,商店店员态度也不错,而且马来西亚的巧克力品质挺好的,就买了一些,但是后来一对比,发现比起外面的零售店的价格没有优惠,甚至还有点点贵。

强制购物是一个顽疾,利益的驱使下,即便再强的政策约束和惩罚措施,也避免不了商家和导游铤而走险的,因此,对于强制购物的问题,作为游客,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进行风险规避。

一、不报低价团

低价团这种产物,用脚指头都能想明白,团费是没有利润的,甚至要亏本,旅行社和导游必然要从其他的地方赚回来,不把你带去购物赚提成,你让他们喝西北风啊,所以,不要抱着捡便宜的心态去报低价团,游玩的感觉会很糟糕的。

二、借口上厕所,蹲坑里不出来。

一般旅行团的行程往往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就拍照”,购物商店的行程往往会安排在两个景点之间进行穿插,这种时候,直接问洗手间在哪里,进去之后锁上门,玩你的手机,一个小时以后出来就差不多了。

三、借口吸烟,去商店外面待着玩手机

随身带一包烟,到了商店就借口出去抽烟,商店内肯定是不准抽烟的,而且烟瘾犯了,倒也能不能拿你怎么样吧,去店外面待着吧,点一根在手上。

四、别跟导游走的太近

不要表现的太显眼,只要不掉队,远远的跟着,减少被导游骚扰的机会,低调,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不要表现的多么阔绰、有钱。

五、相机或手机拍照,取证

现在很多地方对于强制购物查的很严,一旦有举报,往往都会严查涉事店家和导游,从严查处,你只要表明态度,拍照取证,绝大多数店家和导游还是会忌惮的。

六、手机打开视频

告诉导游,就说你在做直播,你是直播大V,很多人看的。

七、克制消费的欲望

反复的提醒自己,这些人都是骗子,都是骗子,都是骗子,就指望着赚你的钱呢,忍住,忍住,忍住。




A過客


感谢楼主提问。我遇到的时候,我当时想的是大家都明明知道这是不值钱的东西,最主要自己也并喜欢并不想买的,还要一直给我推荐说这东西怎么怎么好,让我买,我就是那种越是给我推荐,我越不会买的,我就很反感。有些还会使用感情牌,先给你拉关系,然后求着你让帮他们的忙,脸皮薄的不好意思拒绝就买了。谢谢楼主提的问题!



冯小豆


作为旅游从业者的看法:

1.目前旅游局规定,客户出行必须签订旅游局联网的电子合同,也丰富了投诉渠道和评价系统,最关键的一点,旅游局要求行程中的购物场所必须要写明,所以只要大家认真阅读线路,行程中的珠宝、乳胶、银器、综合类商城等其实认真阅读很容易分辨,大部分人首先不够细心;

2.淡季线路不要低于2000,正常价位是在2500-3000,旺季线路不要低于2500,正常价位是3000-3500,毕竟五六天的吃住行门票我们要全含,这些旅游资源都是我们采购的,即使旅行社不要利润,景区、餐厅、车队、酒店、服务人员不可能不要利润,所以最后的坑肯定是旅游者来补的,大家提高认知很重要。

3.同行业恶意竞争,现阶段价格战永远是商业最重要一环,无论是阿里京东滴滴等都会有价格战,大家为了收客,低价是最吸引眼球的,然后进店大家都亏钱肯定不会对您有好态度,我们的导游员都是职工,有保险,有工资有约束不敢乱来,很多兼职导游员三无,不在你这边也在别人那边,有的是团,钱第一位,当然不会注重服务态度。

4.忠告:旅游是奢侈品,宁缺毋滥,宁愿一年去一个地方,走一个高标纯玩留下美好印象,也不要贪多贪低,你可能小赚但是服务商永远不亏。



陈大发666


大家好 我是国家旅游局2015年授予“中国好导游”称号的桑洪彬。

《旅行社条例》2018版中第四十八条规定:旅行社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和第四十四条至第四十七条规定,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三十日内,就其所购物品和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费用,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

换言之,通过正规旅行社报名并按规定签署合同的游客在旅途中购物是有保证的,如果旅行社有强制购物行为的是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的。

如果法律上给予了游客保证,游客不能用相应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那还能说什么呢?

大家都是成年人,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伴路客


旅游购物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每到一个地方都喜欢买一件纪念品,或者购买当地的特产,回来做手信送给亲友。但现在的旅游团特别是购物团就把购物变成了一条收入渠道,不但诱导购物,更有强迫威逼游客购物,我就曾有过两次这样的强迫购物的遭遇。第一次是去云南,团费也并不是超便宜的那种购物团,但说明有购物项目,到了昆明就被拼到大的购物团里面,这里一视同仁,导游很直接,开始就讲明白大家必须购物,在车上全部游客不准睡觉不准拍照不准开小差,只能目不转睛地听他说话,佩服他几个小时滔滔不绝的演讲,给你塞购物事项和推销的物品的好处。购物期间威逼利诱使尽招数,不买的被骂,各种侮辱人身攻击。第二次是最近的成都旅游,网上报了一个购物团,开始一天导游尽显佛性,把自己塑造成一心向佛的慈悲好人,好吃好住好说话,令游客满心欢喜的认为这个团太值了,放下戒备。但到了第二天画风突变,进了玉石店安排导购员每个“家庭”贴身跟随,各种劝说买玉器,导游也逐个威逼,每件都是天价的劣质产品,最后没有购物的都被那个“佛系”导游骂的狗血淋头,有人被逼退团,还得签下“自愿”的书面证明。所以诱导购物的旅游团是十分令人反感的,他们以游客购物的回扣为利润点,根本没有旅游的意义。当然也参加过不少的旅游团,那些有良心的旅游团和有职业操守的导游只会带你去购物点,也会怂恿游客购物,但不会强迫,买不买适随尊便,这是对游客的尊重,也是对旅游业的尊重。




白云一丁


我有跟过旅行团。我们报的团给的团费并不便宜,他们扣掉成本肯定还是有盈利的。购物点肯定都是会带去的,不过 ,并不会强制我们购物。当然,我们看到有合适的多少也会买一点。也知道导游会有回扣。算是对导游辛苦工作的一点认可。对于,强制购物团,我也是听说过的。这里主要是零团费,低团费。惹的祸。这类旅行团我从来不跟的。可是,国人特别爱占小便宜。特别是一些老人家。更是喜欢占便宜。团费明显低于车费加住宿费的旅行团,基本可以断定。这类旅行团必定是强制购物团。消费少了也不行。不宰你个鲜血淋漓,他可能都要倒贴钱。 这类带欺诈性质的旅行社,有关政府部门应当严厉打击。吊销执照,对相关人员采取终身禁入。事后处罚是一方面,事前预防更是有必要。对于明显低于成本的旅行团的宣传单,广告,有关部门应该严格筛查,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罚款。罚到这类企业害怕,罚到他们没有生存空间。别等老百姓被血宰了,出了事后才介入。





桃园的旅行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一句话: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旅游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没有经济的支撑,谈何旅游?

我国现在旅游团一般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高价的纯玩团,不走购物店,这种纯玩团报名的团费比较高,体验也好,可以说的住的好吃的好住的也好,服务也好,不用在旅行过程中再担心行程的消费问题。但是团费要高,因为好的体验是建立在钱的基础上的,一次旅行,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各方面都要盈利,才会有高品质的旅行!

第二,低价购物团。这种团在目前旅游市场上是比较吃香的,因为团费便宜,游客可以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出去旅游一趟,何乐而不为?但是这种团出现的问题也不少,也是投诉率最高的。其中有游客的问题,更有旅行社和导游的问题。像这种低价旅游团游客交的团费都不会高,甚至可能还低于旅游的成本或者是零团费都有,所以就决定了这种团在旅游过程中会有购物店的存在,旅行社要通过游客在购物店消费以赚回成本达到盈利。游客被强制消费的案例是有的,但是总体来说不算多,大多数是由导游和旅行社引导客人消费,但是有些客人是反感购物的,为什么呢?第一,怕买到不好的东西,第二,得了便宜还卖乖。总之就是不消费,所以就反感。

所以说一分钱一分货,想要好的服务,高端的旅游体验感受,参加纯玩团就可以了。想要经济实惠的就报购物团,虽然行程中有购物要求,但是大多数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来购买或者不买,可以达到花最少的钱玩最多的项目。到底哪一样好就看个人的喜欢了。





旅行者大勇


跟团旅游,里面的套路让你防不胜防,就算出行前有旅行社承诺不进购物店,你以为就不会中招你就错了。听业内人闲聊时说,很多旅游团在整个过程中,虽然不会安排游客进购物店了,但他们却会在你不知不觉中,让你掉入早已为你设计好的套路中。例如,在许多景点会邀请你观看各种形式的专场表演,一般都是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风情的节目,未了还会邀请你参与并同演员互动,当你像被打了鸡血似的忘乎所以时,也就是将你洗脑或忽悠成功之时,组办方趁机向你推销当地土特产及民族工艺品等等,总之,让你心甘情愿掏钱的花招多的是。令人讨厌的旅游购物现如今已花样百处。话说回来,游客又想玩好,还要花钱少,而旅行社又想多赚钱,两者之间本来就是矛盾的个体,而又相互依存,若要占得市场先机,那只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