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檢測瀘州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樣本,實驗室成了他第二個“家”

為檢測瀘州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樣本,實驗室成了他第二個“家”

“稍等一下哈,我還有點兒事情沒有處理完。”2月4日,瀘報君在瀘州市疾控中心見到許文平時,他剛從PCR實驗室出來,又忙著進去修理高壓鍋。

他解釋到,廢棄物離開實驗室前必須經過高壓處理,尤其是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所產生的廢棄物需立即高壓處理,否則將會汙染環境,加大人群感染風險。在辦公室等待許文平的間隙,記者注意到,他的文件櫃一旁立著一張摺疊床,這張小小的床便是他休息時的“容身之所”。

为检测泸州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样本,实验室成了他第二个“家”

1月21日晚上11點,合江縣發現一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人,瀘州市疾控中心收到此例疑似病例樣本時已是凌晨1點。

作為在艾滋病、流感、H7N9、登革熱等傳染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人員,許文平坦言,剛接觸疑似樣本時還是緊張了,因為他知道一旦感染有多嚴重。同時,他也揹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畢竟這是一個新的挑戰。一套流程檢測下來,已是凌晨5點,所幸,該例樣本檢測結果為陰性。此後,六十餘平方米的PCR實驗室便成了許文平的第二個“家”。

为检测泸州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样本,实验室成了他第二个“家”

事實上,檢測樣本這項工作並不輕鬆。各區縣疾控中心將各醫療機構採集的疑似病例樣本及樣本信息上送至瀘州市疾控中心後,許文平與同事的工作便拉開了序幕。

PCR實驗室是絕對隔離的空間,兩名工作人員三級防護,穿上連體防護服,戴上N95口罩、雙層手套和護目鏡,套上鞋套等,才能進入核心操作區。

一人進行相關準備工作,一人提取樣本里的病毒核酸。“提取核酸是最關鍵,也是最危險的一步,因為病毒都附著在上面。” 許文平說,提取出的核酸經過儀器檢測分析就能判斷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進行一次樣本檢測至少需要3個小時,還不包括前期的防護準備工作。在密不透氣的防護服下,許文平如同洗了一次澡,貼身衣物早已被汗水浸溼,脫下防護口罩,臉上留下的是深深的壓痕。

为检测泸州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样本,实验室成了他第二个“家”

開始檢測樣本的前幾天,許文平吃住基本都在單位,從辦公室走到家只有10分鐘的路程,他卻沒有回去過。各區縣疾控中心上送一個樣本,許文平與同事們就要檢測一個,PCR實驗室的燈光一直在漆黑的長夜中亮著。

累了,許文平就躺在摺疊床上休息一會兒,又接著投入到未完成的工作中。“現在工作流程摸透了,而且根據各區縣上送的樣本,單位合理安排樣本檢測時間,早中晚各一次,保證工作人員休息,比之前輕鬆一點兒了。” 許文平說,實驗室一天最多能檢測200多個樣本。

“做好了個人防護,我就不擔心被感染。”在與瀘報君交談的過程中,許文平始終保持著微笑。這份從容,是樣本檢測工作保質保量完成的最大保障。

目前,通過瀘州市疾控中心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火眼金睛”,我市已確診9例“新冠”肺炎病例。

— END —

瀘州日報記者 曾念

微信號:“瀘州日報”、“lzrbwx”

微博:@瀘州日報

新聞熱線3101142 服務熱線 31008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