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要保護好!”

“每一個人都要保護好!”

“每一個人都要保護好!”

2月3日,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發熱門診隔離門前,護理部副主任張莉莉在例行巡視中為發熱門診護士長王蕻馨(右)送上祝福和鼓勵。

本報記者 方非攝

本報記者 李祺瑤

“護士,我等了半個小時了,怎麼還沒到!”一聲哭喊,打破了候診區的寧靜。

這裡是北京佑安醫院發熱門診,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面屏,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來來往往,候診的人們戴著口罩,雖然大都沉默不語,但目光中滿是焦慮和不安。

哭喊的,是一位年紀較長的女患者。一場突如其來的感冒令她心神不寧,下定決心來醫院做檢查。接診、開醫囑、抽血……都挺順利,唯獨做CT時等候的時間長了。女士有點兒崩潰,“我有強迫症……我下了好大決心才來的醫院,我不想在這兒待這麼長時間……”

“您、您彆著急,我再去影像室幫您看看……”一名年輕的女護士趕緊安撫,但她自己的聲音都開始顫抖。

看情況不太妙,護士長王蕻馨走過來,輕輕拍了拍年輕護士的肩膀,將她替下。王蕻馨半蹲在患者身邊,耐心地說:“女士,請您稍等一下,我們影像室的同事正在做準備,馬上就到您了。請您放心,我們發熱門診每天做4次消毒,大廳裡也放著空氣消毒機,即使有疑似病例,我們也會進行單獨隔離。您不必恐慌……”

女患者漸漸平靜下來,稍坐了一會兒,被護士帶進影像室。

王蕻馨轉過身,衝其他幾位年輕護士豎起大拇指,為他們加油打氣。

“我們整個團隊有15名護士,大多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我不僅得保護好患者,還得保護好我的‘孩子們’。” 王蕻馨說。

下個月就滿50歲的王蕻馨也真的像媽媽一樣,從穿防護服就開始“嘮叨”——“口罩戴上之後,一定要檢查一下密合性”“內層手套、外層手套都要粘膠布”“防護服4小時更換一次”“脫防護服更要謹慎,每脫一層,手部要嚴格消毒”……

年輕護士們都愛王蕻馨的“嘮叨”,17年前,他們的護士長就曾作為骨幹力量在非典重症病房待過一個月,“當時條件艱苦多了,但我想都沒想就去了一線,後來我在發熱門診還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傳染病,積累了不少經驗。”王蕻馨說著,望著“孩子們”,“大家都和我當年一樣,積極樂觀,我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經驗給大家做後盾。”

這幾天,來發熱門診的病人多了些,諮詢電話不斷,“‘求安心’的病人佔了三分之一,大家普遍都存在焦慮、恐懼、急躁的情緒。”王蕻馨說,我不但要帶頭做好對病人的心理疏導,更要時刻關注“孩子們”的心理變化,及時溝通。

上午10時,護理部副主任張莉莉來到發熱門診隔離區前,與王蕻馨進行每日例行的巡視。

“怎麼樣?大家在裡面怎麼樣?”隔著玻璃門,張莉莉一眼就認出了“老戰友”,17年前,她也曾在抗擊非典的一線奮戰過。

“挺好的!”透過護目面屏,王蕻馨的眼睛笑成了一道彎。

“對病人的觀察一定注意方式方法,保護好自己,保護好病人。有問題隨時找我!”張莉莉說。

“您放心!”王蕻馨回答。

疫情突如其來,病房改造、人員調配、物資準備、後勤保障……醫院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張莉莉衝在最前面,親力親為,而王蕻馨則全力配合,事無鉅細,二人經常處於24小時無休的狀態。

前一天晚上12點半,王蕻馨給張莉莉的辦公室打電話,尋求支援,張莉莉當時一愣,“你怎麼知道我沒走?”“我就知道,你不會走。”王蕻馨說,這是“老戰友”的默契。“這些前線的醫護人員都特別可愛,我在後方要做的,就是無條件地支持他們。”張莉莉說,

疫情襲來,北京醫療機構中不少精英骨幹都馳援武漢。“團隊裡也有好多孩子找我報名,看到他們英勇無畏,我為他們感到驕傲。”王蕻馨知道,如果國家需要,自己和“孩子們”一定義不容辭,但是現在,她要告訴他們,“我們的陣地在北京,我們要保衛北京市人民的安全,我們的工作同樣重要。”

因為腰部病痛,每次上下樓梯時,王蕻馨總要側著身子,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挪動,但時間緊迫,她又不得不加快腳步。這事,她從不提及,但“孩子們”都看在眼裡。臨近中午,孩子們勸她坐下來歇一會兒,王蕻馨笑著擺了擺手說,“沒事兒,老毛病,已經習慣了,咱們的活兒還多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